经常会有车友问:“我的车开了15年了,是该报废了吗?或者说,还能继续开吗?” 二手车的车况,是很难准确判断的,因此我们应该先对车辆做一个综合评定,看是否达到报废的标准。发动机、变速器、刹车系统的技术状况良好。轮胎使用正常。车辆底盘状况良好。车辆没有大修,没有经过大面积的维修。车辆没有发生过交通事故或者重大事故。根据以上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如果符合报废条件,则可以申请报废处理;如果不符合报废条件,则可以继续使用。 为什么要报废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车辆的安全性下降;二是车辆使用成本上升。安全性下降主要是车辆的机械磨损以及机械部件老化导致;使用成本上升主要是油耗升高以及使用成本上升。因此我们要综合评定一下,看是否还能继续使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车辆的安全性下降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如果车辆已经行驶了15万公里以上,其安全性能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如果发生过重大事故,那么它的安全性可能就会进一步下降; 如果车辆使用了一些特殊材料进行了升级,那么它的安全性也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车辆在15万公里以上的行驶里程,很多人都会觉得有点太长了,但是根据我的经验来看,这样的里程是正常的。因为汽车在出厂时,其实它的整体质量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在15万公里以内,发动机、变速器、底盘等都是经过了出厂前的严格测试,几乎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 而车辆行驶到15万公里以上,基本可以认为它已经是一个老车了。虽然发动机和变速器可能还能继续使用一段时间,但是整体质量已经下降了。即使车主没有进行大修,它也需要对机械部件进行一个大面积的维护保养。由于车辆经过长时间使用后,机械部件必然会出现磨损老化等问题,因此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建议车主继续使用老车的原因之一。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老车开的越久,它的故障率会越来越高,所以我们还是建议车主不要太长时间使用老车。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检查、保养车辆,保持它的良好状态。
汽车是否发生过重大事故?这就很难判断了,比如车辆发生过碰撞、翻车、翻车等情况,还有就是车辆发生过严重的交通事故,这些都有可能影响车辆的安全性。 而且现在大部分的汽车都是按照新车来进行出售,所以基本上很难判断车辆是否发生过重大事故。 现在很多新车在出厂之前都会经过一系列的测试,比如做各种碰撞实验、做各种极端工况下的测试等等。如果这些测试都通过了,那么就说明这款车是非常安全的。 因此,新车一般在出厂之后都会进行各种碰撞试验,以确保车辆的安全性。但是由于汽车出厂时间较长,因此新车在出厂前都会经过一些升级,比如更换刹车、更换转向系统等等。 这些升级对车辆安全性也是有很大影响的。如果发生过重大事故,那么这些升级也就失去了意义。
车辆是否进行了一些特殊材料升级?举个例子,例如曾经的丰田霸道,因为车辆采用了一些特殊的材料,在发生车祸时,对安全性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还有一种情况,是车辆发生了机械磨损,例如发动机的活塞或者气门以及轴承等机械部件。当这些部件磨损严重时,会导致车辆的性能下降。 那么车辆的使用成本上升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1、车辆油耗升高 2、车辆的使用成本增加 3、车辆的安全性下降,当我们综合评定后发现,车辆已经达到了报废标准。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如果车辆确实是因为机械磨损或者部件老化等原因造成了严重影响,那么我们可以申请报废处理; 如果车辆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比如发动机活塞或者气门磨损严重或者如果车辆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例如事故车等等,那么我们应该尽快进行维修。
道拐子
12年的国四一手老车,全车原厂漆无锈蚀,总里程32公里,昨天才换了整车油管、水管、碳罐和两前减震器,继续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