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的阅读,友情提醒: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问诊。
李先生58岁,患有二型糖尿病多年,多年以来没有规律服用降糖药物,长期血糖控制不理想,为了控制血糖李先生几乎每天只吃素食,就在几天前李先生突然昏迷,紧急送到医院。

我们测量李先生的生命体征发现,血压为90/60mmHg,对李先生进行快速血糖测量,血糖仪显示结果为“H”,表示超过测量范围,随后监测李先生的尿糖以及静脉血糖,静脉血糖显示大于60mmol/L,尿液检查发现尿糖结果为++++,尿酮体为强阳性,立即进行血气分析,结果显示李先生发生了酸中毒。

血液检查中发现明显电解质紊乱,血钾偏低,且血钠偏高,血液检查还肌酐升高现象,提示肾功能受损。影像检查发现肾脏体积略大,皮质回声增强,再次提醒肾功能受损。

入院后立即将李先生送入ICU进行抢救,迅速为李先生建立两个静脉通路,一条通路用于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现象,另一条通路用于微量泵持续泵入胰岛素,保证可以平稳地降低血糖,以免血糖降低速度过快引发低血糖反应。
给予生理盐水和5%葡萄糖溶液进行补液,同时给予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现象。

血液结果发现李先生白细胞计数出现偏高,立即进行抗感染治疗,通过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现象。
密切监测李先生生命体征,必要时进行脏器支持治疗,必要时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
尽管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但是李先生的病情进展非常迅速,最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

我们对李先生的病史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对李先生进行死亡讨论,李先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期高血糖未得到有效控制,李先生没有规律服用降糖药物,且对饮食控制不够严格。
根据家属反映患者平时喜欢食用玉米,土豆,腌菜等,这些食物不仅淀粉含量比较高,而且高盐摄入还会导致肾脏负担加重,非常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发生。

另外,李先生入院时已经出现血糖升高现象,尿酮体呈阳性,提示已经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这是非常危险的急性并发症,不及时接受治疗,很容易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另外长期高血糖状态和急性并发症的共同作用下就容易导致李先生多器官功能受损,最终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这是导致李先生死亡的重要原因。

李先生的死亡提醒大家,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饮食当中要格外谨慎,而且并不是所有的素食都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部分素食可能会加重病情诱发心血管疾病。
一、糖尿病患者一定少吃这三种素食第一种:淀粉类素食
这种类型的食物主要包括土豆,芋头,红薯等,虽然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和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但是这些食物的淀粉含量比较高,该物质在人体分解后会产生葡萄糖,不利于机体控制血糖,所以糖尿病患者应该谨慎摄入这类食物。

上海江东大学附属医院就曾做过相关研究,瑞金医院选择二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团队对一组研究对象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饮食干预,在这期间严格控制研究对象的淀粉摄入量,另一组对照组不加以限制,最后研究发现严格控制淀粉摄入量的艺术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下降了1.2%,空腹血糖水平也出现明显降低现象。

《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也印证了这一成果,这项研究发现高升糖指数和高血糖负荷的饮食与二型糖尿病风险存在明显关系,高升糖指数食物,包括非豆类淀粉类食物,研究发现,可以使糖尿病风险显著升高15%,而高血糖复和风险升高了21%,需要注意的是这影响在肥胖人群中更加显著。
研究人员还指出,非豆类淀粉类食品的生长指数高达93,接近参考标准葡萄糖的100,科学家指出我们需要淀粉类食物的摄入,尤其是糖尿病患者。

第二种:腌菜
腌菜的口感非常独特,而且具有别具一格的风味,许多人都非常喜欢,但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不可以摄入过多腌菜,因为腌菜当中含有大量的钠盐和亚硝酸盐,长期摄入不仅会导致血压升高,还可能加重肾脏负担,肾脏功能出现问题时,也会影响我们的血糖控制。

而且2023年10月《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一项研究指出,亚硝酸盐摄入与糖尿病氧化应激水平增加有密切相关的联系,需要注意的是氧化应急是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机制,该研究对100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血压分析 发现药硝酸盐素抵抗程度呈正相关,这意味着亚硝酸盐的摄入可能会影响胰岛素抵抗,所以我们不建议摄入过多腌菜类食物。

第三种:深加工豆制品
这种食物是非常优质的植物蛋白来源,也含有许多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但是糖尿病患者患者摄入这种食物也需要谨慎,因为蛋白质摄入过高,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另一方面是部分豆制品,如豆腐皮,油炸豆腐都是经过加工的食品,这些食品往往含有高热量高脂肪的特性,这种情况就有可能导致血糖升高。

南方医科大学相关研究指出,对于糖尿病肾病的人群限制豆制品摄入是有积极影响的,该研究对100名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了为期六个月饮食干预,结果显示干预期患者的尿蛋白下降了30%,更重要的是肾脏功能指标也有所改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摄入豆制品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我们需要警惕深加工的豆制品。

最后我们还要警惕一种烹饪手法,那就是“素菜荤做”,这种烹饪手法是指通过添加油脂调味品提高蔬菜的口感和风味,但是这种方式往往会导致蔬菜变得高热量,高糖或者高盐,对于糖尿病患者是非常不利的。
我国疾控预防中心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荤菜速做的烹饪方法会导致食物热量和脂肪显著升高,该研究对100种常见素菜进行了烹饪前后的热量脂肪含量测定,普遍发现,荤菜素素或热量和脂肪平均增加了30%以上,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警惕这种烹饪方法。糖尿病患者还应早期发现和降低急性症状发生风险。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上面提到的李先生就发生了这种急性症状,该急性症状,通常发生在1型糖尿病患者当中,但是2型糖尿病在特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
发生这种急性症状通常极度的口渴,频繁的排尿,出现深呼吸现象,呼气中有明显的烂苹果味,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或者意识模糊的现象。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还有可能出现脱水,低血压,心律加快现象,上面提到了李先生就出现了脱水和低血压,以及心率加快的现象。

出现这种情况意味着已经发生了严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不及时治疗就会导致电解质失衡,然后出现休克心律失常,最终可能影响我们的生命。
出现这种情况是一定及时去医院进行救治,尽早接受治疗,才能有效保证生命安全。
还有一种急性并发症,也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那就是高渗高糖综合征,这种急性症状多见于老年二型糖尿病患者,主要发生在感染或心肌梗死应急状态下,主要症状也包括口渴,多尿,严重脱水等,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还有可能出现高热现象,也会出现意识障碍和血压下降,但是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相比,这种急性症状不会影响呼吸。

但是这种急性症状的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也比较高,严重脱水时处于高渗状态,会导致大脑功能和多器官衰竭,出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补液降血糖等相关治疗。
还有一种急性症状是低血糖反应,这种情况多是药物过量或饮食不足导致的,出现这种情况时可能会出现晕厥或休克,长期低血糖还会对大脑造成一定损害,所以发生这种现象时要迅速识别并处理。

另外一种急性症状是感染,长期处于高糖状态,对我们机体的免疫系统会造成损伤,所以更容易受到各种感染,主要包括皮肤感染和尿路感染,也可能出现肺部感染,出现这种情况时应该积极应对感染现象,同时进行降血糖治疗。
高血糖可能引发的急性症状多种多样,从轻微的身体不适到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均有可能。所以患者应该定期监测血糖,同时遵医嘱严格用药,对一些检查要定期进行才能了解身体状况。

首先我们要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这样能够有效评估我们的基础胰岛素分泌和夜间血糖控制情况,医生根据这些检查数据,能够帮助我们制定更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我们还要定期进行血脂检查,因为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存在血脂异常的现象,一旦血脂异常结合血糖异常,就有可能提高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尤其会提高一些急性症状发生风险,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影响,所以及时发现这一指标异常,有利于及时应对和干预。

我们还要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长期患有糖尿病的人群发生肾病的可能性比较高,肾功能检查主要包括尿常规,尿蛋白以及血清肌酐等,通过监测能够早期发现肾脏损害现象,出现损害现象,及时干预,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另外,我们还要进行眼底检查,长期病理血糖状态,对我们的微血管影响非常大,有可能会导致微血管损伤,而眼底分布着许多微血管,一旦这些血管受损,可能会影响周围神经系统损伤,然后进一步损伤眼底功能,就有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而我们早期监测和发现能够积极的应对,有利于降低眼底并发症发生风险。

58岁的李先生因糖尿病去世,他的去世提醒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按时服药,积极控制饮食习惯,尤其是一些“饮食陷阱”,以上三种蔬菜一定要积极控制摄入量,在日常生活中要定期进行监测并发症。
文献参考:[1]《一到8月,血糖值就开始上升!至少3亿国人的血糖“越界”了》。生命时报.2021-08-02.
[2]《血糖控制不好有多可怕?看看这10位糖友的真实经历……》 。糖尿病之友杂志.2024-02-21.
[3]《这三种素食是“升糖大户”,糖友需尽量少吃》.南昌交通广播.2024-06-29.
用户10xxx41
60多尿糖4个加?我11.8就4个加了,好在发现的早现在控制住了,现在5.2,糖化4.9,刚确认那时候吓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