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战争年份统计:悉数那些血与火的岁月

安小姐看文娱 2023-05-27 12:44:39

战争与和平,既矛盾又统一,一个永恒存在的主题。

自人类诞生伊始,“战争”也随之产生,并伴随人类的延续不断进行着。

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争斗,争斗起,战争来;止战时,和平至。

我们的华夏民族也不例外,但中华民族向来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先贤曾说,兵者,凶也,不得已而为之。持戈为战,当然是为了保卫我们自己,目的是守护和平;和平时期,止戈为武,武力是为了防止外敌入侵、避免战争,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保证和平。

从华夏历年战争的数据来看,自公元前841年到1949年的2791年间,有1948年都有发生过一定规模的、有史可载的战争。

今日的数据,我们梳理自公元前841年到1949年间,各朝代发生过战争的年份和没有战争的年份,大致了解一下各朝代的战争年代与和平时期。

辣么,为何要从公元前841年开始计算呢?因为公元前841年是公认的有确切纪年开始的年份。在公元前841年之前,很多事情我们只知道它发生的大概年份,但是不知道它具体发生在哪一年。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春秋起始于东周前半段,而先秦则涵盖秦朝建立之前的所有历史时期。前841年为西周时期,公元前770年东周建立,春秋在这之后才开始的。

本次统计,始于春秋,终于中华民国时期。

应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秦皇汉武……等等各方大佬强势要求,上图!

在自公元前841年以来的春秋时期,有232年发生了战争,其中的156年没有战争。

春秋时期最有名的当属齐鲁两国的长勺之战,鲁国军队后发制人、以弱胜强,将齐军一举赶出鲁国境内,赢得了最终胜利。

此战为历史上留下千古名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战国,以战为主的时代。232年间,有100年时间经常发生大规模战争,其余的132年则较为和平。战国经典战役有三。

其一,桂陵之战。公元前354年,魏国攻赵,赵国邯郸告急,赵国求救于齐国,齐国以孙膑为军师,佯攻魏兵军师要地襄陵,实则以主力直捣魏国都城大梁,魏军精锐急忙回援,却不料齐军于其归途中在桂陵设下埋伏,魏军大败,使得邯郸解围。

此战就是传说中“围魏救赵”的典故来源。

其二,马陵之战。同样是魏齐之战,孙膑为军师,齐军以“减灶”之策诱敌深入,至马陵伏击,大败魏军,并逼得庞涓自杀。

大一统王朝秦朝,六年有战争,其他的十年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

以休养生息闻名的西汉,近200多年的历史上,大部分年份都是有战争的。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西汉王朝跟匈奴进行了长达百年的汉匈百年战争。

“匈奴不灭,何以为家?”霍去病此言,也成为了此后中国历朝历代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将士们的座右铭与精神寄托。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西汉陈汤第一个喊出这话,无论是匈奴还是其他外敌,我们从不会出师无名,无缘无故发起战争,对于胆敢侵略中华民族的,只有把他们打怕了、甚至彻底灭掉,才可威慑四方,使得四海安平,无人来犯。

东汉的200年间,除了跟鲜卑、匈奴、羌等西域多个民族进行了长期的战争、几乎年年有战外,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战事也是频发,“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大概是对那个时期最好的写照。

但三国时期,同样也是中国古代极为耀眼的一段历史。耀眼的有太多,所以战争也好,文明也罢,三言两语无法概括其全貌。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多个帝王分裂混战的时期,但这个时代里有大规模战争的年份并不算多。

唐朝的近300年时间里面,跟高句丽、吐蕃、突厥和契丹等进行了长期持久的战争。所以在唐王朝的历史上,绝大部分年份都是有战争发生的,这部分在唐朝诗人的诗词中有非常明显的体现。

五代十国是一个非常混乱的时期,但大规模的战争却比较少,大家通常是打打停停。

两宋的历史上,北宋跟辽、西夏、契丹、高丽等国也进行了长年的持久战争。而到了南宋,又与金、元等进行了长期持久的战争。所以在两宋近300历史上,都有战事发生。

明朝发生的战争相对少一些,比如说漠北追击、应对倭寇之乱等。

清朝的战事挺多,比如雅克萨战役、三藩之乱,平定准噶尔、大小金川之役、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义和团等。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回望历史上那些战争,我们古代那些内部的争战,其本质就是为了民族的大团结、大融合,只为中华民族的大一统。

关起门来打打杀杀,却直接或间接促进民族自强和历史进程,造就了一个完整的、强大且自信的中华民族。

而那些应对外敌入侵的战争,却无不可歌可泣,令天地都为之动容。正因如此,我们的民族才得以坚强不屈地自立起来,我们的文明才得以熠熠生辉地延续下去。

任何穷兵黩武的民族和国家都不会有好下场,战争是文明传承的刽子手,和平才是文明延续的最佳保障。

0 阅读:37
安小姐看文娱

安小姐看文娱

以数据图表角度看文化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