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板戏是特殊时期舞台艺术作品的俗称,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样板戏非常陌生,但它却是六、七十年代最受大众欢迎的艺术作品之一。
样板戏带有榜样、示范、实验等引申意义,它是五四运动之后新文学运动的延续,也是特殊历史时代的特殊产物。
样板戏的主题大多是为了烘托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展现他们的崇尚高大,如今大众对样板戏的评价褒贬不一。
大众对样板戏的价值判断仁者见仁,毁誉参半,有人认为它是政治的产物,是一种被局限的艺术形式,也有人认为样板戏技艺精湛,是大众喜爱的艺术形式。
那样板戏究竟从何而来?它是否该被封存?是否要被继续延续下去呢?
样板戏出现的原因非常复杂,它是五四运动之后新文学运动的延续,带有某种革新性,是对京剧等艺术形式的吸收与演进。
自从延安文艺座谈会结束之后,党内人员便一直尝试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学,并试图用文学当做革命建设的工具,在这样的背景下,革命现代京剧的样板戏出现了,后被人加以利用,影响力不断扩大。
上世纪四十年代,延安掀起了一阵戏剧改革运动,戏剧家们对原本的戏剧剧目和表现形式进行改变,创作了更加符合当时时代背景的现代戏,样板戏在改变的过程中应运而生。
1966年12月,人民日报第一次将京剧《红灯记》、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和交响音乐《沙家浜》并称为革命现代样板作品,样板戏的雏形就这样出现了。
当时,人们对样板戏的意义都似懂非懂,就连编剧汪曾祺也不例外,当他得知样板指的是对某种板状模具的称呼后,他觉得这种说法说不通。
样板戏指的是某种板状模具,也可以指榜样,能带给大众示范意义的作品,它产生于特殊年代,有特殊的文化语言环境,也有特殊的表现形式,因此样板戏的特色非常鲜明,大多语调高亢,样板戏的故事内容和人物大多围绕工农子弟兵百姓展开。
样板戏的核心人物大多都是吃苦耐劳、高大伟岸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形象,他们符合大众对革命英雄的刻板印象,他们高大伟岸,但是并不鲜活,他们没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是一群现实中较少存在的、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英雄。
样板戏将这些英雄人物刻画出来,既是为了政治宣传,也是为了感染更多的百姓,让他们学习。
由于样板性带有某种政治色彩,所以在那个年代备受推崇,席卷大街小巷,占据大众视野,影响力难以想象。
站在今天的角度再回看样板戏,会发现它的故事内容和精神有些背离时代精神,脱离现实。
样板戏一味地宣扬那些崇高精神,却忽视了现实的客观环境,难达到它期望的结果。
样板戏人物观的代表性理论是“三突出”,即为在所有的人物当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当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这种人物观使得戏剧内容出现了主题单一的情况。
不论是古代主题戏剧,还是现代主题戏剧,每一部戏都要遵循统一的范式,无论是什么戏,都要突出正面人物,打压负面人物,都要让正面人物取胜,要让反面人物失败,这种非黑即白的戏剧内容,让样板戏失去了戏剧的灵魂,变得单一枯燥。
样板戏的内容大多相似,基本都以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为主线,故事中的人物也有相当明显的阶级归属和政治态度。
剧中的正面人物几乎是完美的,他们历经重重磨难,在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中终于获得胜利,反面人物的人设则较为单一,他们集人性的缺点于一身,他们面目可憎,最终走向灭亡。
这种好人必将战胜坏人的价值观是正确的,也确实鼓舞了一部分人,但是从长远和戏剧艺术的角度来看,却有些偏狭了。
瞿秋白就曾经指出过这种单一价值观的缺点,他说一个百分之百的好人打倒了一个百分之百的坏人的简单化艺术不是好艺术,会造成坏影响。
生活不是非黑即白,也不像戏剧演绎的那么简单,如果文艺创作者只会给群众树立公式化的笼统概念,就没办法帮助群众武装思想。
早在样板戏出现之前,瞿秋白便已经对这种非黑即白的简单化艺术做出评价了,时隔多年,再看他的话仍旧很有道理。
从内容来看,样板戏也经历了一个较大的改变。
曾几何时,古代的戏剧、文学和诗句大多都围绕王侯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展开,较少将目光放在普通劳动者身上。
在封建社会,王侯将相是社会的主流语言,而在新中国,每一个普通人都值得被看见,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他们在戏剧、在电影、在文学中被不断传颂,样板戏的这一优点值得后人肯定。
突出高大伟岸的英雄本意上是为了强化文艺教育,但如果只会一味宣扬英雄的高大伟岸,也会削弱文艺教育的作用。
从戏剧的丰富性来看,样板戏确实有许多问题,它既不符合现实,也没办法再成为主流话语,它与现实社会严重背离,因此才在时代的演进过程中慢慢淡出了众人视野。
样板戏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在发展的过程中受特殊时代背景和政治集团的影响,创造出了许多偏离正轨的剧目。
艺术工作者借着政治优势,创作了部分带有糟粕性质的作品。
我们如今在看待样板戏时要保持理性客观,看到样板戏的时代局限性和错误性,取其精华,放弃糟粕,创造更合乎时代背景和发展规律的真艺术。
站在当今角度看样板戏,它已不符合时代精神,已经无法成为主流话语了,但它并不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样板戏推动了戏剧改革,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用客观理性的角度看待它,会发现它的艺术价值可见一斑。
样板戏是作为戏剧出现的艺术形式,抛开政治因素不谈,它在演进的过程中确实加速了戏剧文学的改革和演进。
京剧样板戏助力戏剧由传统美向现代美蜕变,将曲高和寡的传统艺术变为了更加生活化、口语化的艺术。
相较于传统京剧来看,样板戏更加直白、生活化,更有流通性,更易于传播,正因如此,样板戏才会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风靡中国,让大街小巷的人都跟着一起传唱。
京剧样板戏重视语言节奏,感染力极强,也更加生活化,它弱化了传统戏剧的表现技巧,更注重口语化的唱腔语言,形成了一套更加符合时代艺术特色的舞台艺术风格。
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样板戏对戏剧的演变与发展也不是容忽视的重要意义,样板戏在发展的过程中借鉴融合了钢琴伴奏、交响音乐和芭蕾舞等现代艺术形式,因此带上了鲜明的现代性。
样板戏后来还演变出了样板戏电影,以更加现代化的方式创作了许多新的艺术作品,是文艺创作的实验品。
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样板戏的发展和艺术成就值得肯定,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它本身也带有许多糟粕。
样板戏活跃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在特殊时期引领着全民艺术情感,向大众传播着涵盖政治意蕴的审美和文化。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样板戏作品缺少细腻的情感表达,缺少丰富的故事内容,并且有些失真,好人终将战胜坏人的艺术内容,也有些单一。
样板戏的缺点不容忽视,正是这些缺点让它备受争议,被贴上了负面标签,它已经随着那个特殊时代的结束而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样板戏衍生的作品,以及样板戏独特的艺术形式仍旧活跃在当今的艺术舞台上,在政治荣光消散之后,它以艺术的形式重新在当今时代焕发光彩。
在学术环境较为自由的今天,我们在看待这一特殊历史产物的时候,也应该多角度、更客观的审视它,它的弊端值得批评,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也不会再重来,但由样板戏衍生出的美学思潮却仍旧在继续。
如今,不仅是大型晚会,就连电视广告都有它的身影,由此可见样板戏的唱腔、内容、美学没有消失,它确实有很多可供赏析的优点。
无论是文学、戏剧、绘画、还是电影,都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主题,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主流内容,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不同的表现形式。
后人在看待这些时,要结合特定的历史时期,尊重客观的去评析,不能用非黑即白、两极分化的对立观念去评价它。
参考资料:
“样板戏”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李松
现代性视野下的“样板戏”.邓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