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阅读,做一个厉害的人!

陆小小霖 2024-04-09 15:32:53

本文2000字。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01

自我审视

在我从小到大的生命中,有一些对我产生积极影响的人,但都是阶段性的,或者一次性的。

不得不说,我的生命体验真的很匮乏,很欠缺。30年的人生,乏善可陈,没有苦大仇深,也没有欣喜若狂。

没有什么特别值得诉说的(也可能是没有做记录,所以都慢慢遗忘),一切都是自然而然。

不管以前怎样,但我现在想变好了。我希望接触厉害的人,但是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我没有价值,处在低位,该如何向上链接?

周岭老师的《认知觉醒》指出:读书!

读书是向上链接、获取知识最便宜的方式。

名人大家用写作的方式记录他们的成事心法、生命体验,我们用很低的成本就可以学到有用的知识或技能。

阅读改变命运,是从改变我们的认知开始的。

而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差异,首先是认知的差异,其次才是能力的差异。

查理·芒格曽说过: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一个都没有。

我还没有实践每天阅读,总是断断续续地读,有时候读得多,有时候几天也不读。但我知道阅读是好的,因为厉害的人说的话靠谱,他本人就是背书。

02

读书要先学会选书

读书,一定要能解决当前最迫切的需求。

还是那句话,我们是有限的。

要最快、最有效率、最直接地提高短板、加强能力,就必须有所筛选和放弃。

不要盲目地读书,而是仔细地挑选适合自己的书单。

因为我现在是想要快速成长,所以我更多会看认知成长、搞钱思维相关的干货,也是这个账号的核心领域。而文学作品(小说、诗歌、散文......)暂不考虑。

03

读书是为了改变

光读书,很多时候不那么有用。因为,你读了,但是没有输出或者去实践,读过的书就好像清晨的露珠,太阳一出来,全部蒸发殆尽。

能留存在脑海里的可能只有5%,或者更少。见效甚微。

一定要记住:阅读是为了改变。它是方式,是路径,不是结果,我们的目的是通过阅读来提高认知、增强技能。

如果读了一本书,以前想不通的现在能想通了,以前不能释怀的现在能释怀了,那真的是一件很开心的事。说明有长进了。

就比如说,以前早上赶着上班,车被别人堵住了,会烦躁,看到路人慢吞吞的挡路,也会烦躁。

但是,现在也会想:生活就是这样子啊,这一切都很正常,而且人家是走路的,你是有车开的。

慢慢变得平和。

阅读是最简单的事,而之后的反思、输出、思考、实践,才是促成改变的真正原因。

只读书不实践,是没有用的。

04

阅读的深层力量

书中都是智慧的话,写了前人的困惑,也印证着普通人的烦恼。

原来大家阅读的起点都一样,原来这些厉害的人,也曾经这么脆弱过。瞬间能生出安慰自己的力量,一下子自愈了。

那他们到底是怎么变强的?我把它学过来,假以时日,我是不是也可以变得很厉害?

我们的问题在书中都有答案。

而且书,永远也不会嫌我们烦,不会嫌我们笨。只要我们需要,它会一直陪伴我们。而拥有它们的成本,比请教行业大V便宜多了。

书,是最坦诚的智者,知无不晓,言无不尽。

不像现实中人与人的相处,小心翼翼,警惕试探,我真的疲于应付人际关系。而书,很纯粹,很简单,很开放,很高明。

如果我要请教一个牛人,我需要用钱开路。我不能提供对等的价值,别人凭什么帮我?人与人之间,最稳定的是利益关系。而读书获取答案,就不需要昂贵的成本。

05

阅读,本身就是一种自愈

有时候,心里想着我该做正事的,我该去写文章的,但是没有思路、不知道写啥,就会不自觉地逃避这件事。

然后又开始刷抖音。刷一会儿,回过神来,哎呀,真烦,我先看看书吧。

看书好像是一种逃避,但是我觉得安心。至少我在看书了呀,这不值得骄傲吗?

我把意识从短视频中抽离出来,尽管是很小的进步,不值一提,但是我在看呀。

06

理性买书

读书让人变好。但是要用理性买书,仔细筛选真正需要的书。

以前我也买书,经常收到当当网的短信,书籍促销什么的,我就会囤书。但是,很多书,只有在下单的那一刻,是兴奋的,真实地感觉我要变好了。

但是,买回来以后,并没有持续地去阅读。这种虚拟的快乐很要命。因为做出阅读的决定和阅读本身是两回事。

做出一个决定很容易,但只有真正去做了,才能得到切实的收获。

所以,我现在都看电子书。一个是电子书比实体书便宜不少,节省了很多经济开支。还有,电子书很方便,不像纸质书需要随身带着。

07

从阅读学到的写作思路

我们的大脑同时存在“感性”和“理性”两种思维。理性思维很高级,感性思维很强大。而我们接收的绝大多数信息都是感性思维在主导的。

比如说,写故事天然比写干货更有市场。每个人都喜欢轻松愉快简单的事情。所以,我们更喜欢听故事而不是道理。

所以,写作的时候,无论写啥,最起码,开头都要讲故事或者生活案例,而不是一上来就铺干货,让大家的心理接受度好一些。

再通过讲述一个事情再慢慢引入要阐述的道理,这样的写作方式自然是更好的。

还有一点就是,像和朋友聊天一样写作。

因为,我们是普通人,我们不厉害,所以把读者当成朋友,诉说自己的价值观、理念、困惑、解决之道,这样不会给读者造成压迫感。

本文是《认知觉醒》的读书笔记。

全文完。感谢你的阅读

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和帮助呀。

0 阅读:0
陆小小霖

陆小小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