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油电同权”呼声四起,又该如何破局?

车中自有真功夫 2024-12-10 08:03:25

又到年底,当汽车业开始总结与展望之际,“油电同权”的话题成为了舆论焦点,对“油电同权”的呼声越来越高。

早在11月中下旬,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在重庆一个论坛上,关于“继续挖掘内燃机价值”“同步推动内燃机技术发展”的表态,迅速在业内激起热议。

其后,中国汽车报发表了《该尽快考虑适当“油电同权”了》一文,强烈呼唤“油电同权”,戳中了行业内外的内心。

而12月初,网上热传一份关于海南省对新能源汽车征收养路费的“文件”。虽然官方随后进行了辟谣,但从引起的舆情看来,也能一窥公众对于新能源汽车政策调整的敏感度,以及市场对“油电同权”呼声的关注热度。

可以说,“油电同权”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但又是一个呼声很高的话题,甚至连“沉默的大多数”也开始发声。

所谓的“沉默的大多数”,就是相对于较为活跃的新能源车主群体而言,燃油车车主群体往往是低调而沉默的群体,不善于在网上发声,不是话语权的掌握者,而是沉默者或者边缘者。

那么,为何,在年底“油电呼声”却四起呢?“油电同权”又该如何破局呢?

(1)为何戳中了用户的内心?

“油电同权”呼声四起,关键在于戳中了大家的内心,尤其是唤醒了沉默的大多数。

从车市需求端来看,“油电同权”呼声来自于,用户对燃油车或者是“带发动机车型”需求的真实需求趋势。

我们如果看网上言论,似乎燃油车都快绝种了。但“冷冰冰”的数据,却最具有说服力。在前10月,燃油车在乘用车市场需求份额仍占据着48%的份额,几乎与新能源并驾齐驱,占据着半壁江山。

毋庸置疑的是,燃油车的市场需求实际上是被严重低估了;车市中接近一半潜在用户,都希望“油电同权”,在购买燃油车时获得与电动车同等的权益。

“油电同权”呼声唤起的正是这些“沉默大多数”的内心需求。但很不幸,这么多年下来,他们在购车时比包括在内的电动车新能源车用户,缴纳了更多税收;在日常使用环节,缴纳了更多的“路桥费”等费用。

燃油车车主在补贴新能源车车主,但收获的却是网上流量对燃油车车主的攻击与妖魔化——燃油车车主往往被网络塑造成“守旧”“落后”的代表。这也让不少燃油车车主愤愤不平。

因此,“油电同权”呼声四起,更加深刻地道出了燃油车车主的心声,直戳他们的内心。

(2)为何戳中了行业的痛点?

“油电同权”呼声,除了戳中用户心声,更戳中了行业痛点——盈利难题。

我们看到,目前无论是新势力还是大厂的电动车产业,都处于亏损状态。不少纯电品牌要么靠资本市场融资来活下去,要么靠集团内的燃油车利润来补贴生存下去。而到年底,越来越多新势力倒下,说明新能源企业要盈利太难了。

现实往往很残酷。无论其跨国汽车巨头,还是本土汽车企业,被“唱衰”的燃油车,仍旧是盈利大户,更是汽车产业上下游供应链所赖以生存的关键。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行业在呼唤“油电同权”,并不是为了否定新能源产业,而是希望被压抑的燃油车能够回到公平竞争的起跑线上。“油电同权”,将有望大大改善汽车产业关于生存的盈利问题,为汽车业可持续发展赋予更大空间。

其实,这样一来,也有利于发展新能源产业长期发展。毕竟,燃油车是新能源的“补贴大户”。“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源头”正是燃油车。

而燃油车这个“源头”,除了对新能源的真金白银补贴之外,还有内燃机技术的赋能。而且,这已在行业蔚然成风。那就是各大车企,都在快速上门“带发动机的新能源车”。

我们来看看新能源销量榜单,就不难发现隐藏的真相耐人寻味——插电混动(PHEV)和增程式电动车(EREV)这类“带发动机的新能源车”成为了消费者的“优选答案”。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中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零售销量达到261.2万辆,同比增幅超过70%,市场份额占比已提升至30%。相比之下,纯电动车型虽然占据了新能源总销量的主导地位,但其增速放缓明显,同比增幅仅为19.9%。

这种现象的本质,是消费者“用脚投票”,支持“带发动机的新能源车”。而这类车其实根基在于内燃机技术。

由此可见,燃油车和内燃机技术的市场基础不仅未被取代,反而通过混动形式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好比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城等民营企业以及长安、广汽、上汽等国有大型汽车集团,都在不断推出热效率更高的混动专用发动机。

这背后,正是中国车企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洞察上的实力体现,也是车企利润的主要来源。因此,发展内燃机技术仍旧有着极为现实的意义。

在功夫汽车看来,“油电同权”就为内燃机技术以及燃油车市场需求的创新发展,夯实了“基本盘”,更为全行业盈利难题打开了一道“死结”。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油电同权”呼声,正正戳中了汽车业盈利痛点。而在时下,没有什么比盈利更关键的力。

(3)该怎么破局?

那么,既然“油电同权”共识越来越被行业内外所接受,那么在这个行业“公约数”之下,应该如何破局落地呢?

功夫汽车认为,对于燃油车而言,“油电同权”要的是“同”,而非去否定新能源车的鼓励政策。“油电同权”不应该与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形成敌对的“非此即彼”关系,而应该是破除“厚此薄彼”从而协同发展。一语以概之,“油电同权”,不是让“油”和“电”搞对立,而是公平竞争。

这就呼唤需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通过综合税费政策(如养路费、购置税等),实现更加公平的资源分配,让消费者依据使用场景选择最适合的车型,而非仅因政策因素盲目跟风。

一个时下值得研究的课题是,当前以旧换新政策主要倾斜于新能源车,但如果能对国三及以下燃油车换购高效燃油车,提供同等补贴,这才是尊重消费者选择的“正确打开方式”。

功夫汽车坚信:把换购的选择权,交还给消费者;而非用单一政策,去剥夺消费者的选择权。这就是“油电同权”的出发点。

(4)功夫拍案

创新,不是抛弃成熟的,而是让新的与成熟的共同进步。

从目前趋势来看,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内燃机技术不会因为新能源汽车的崛起而失去价值,而是通过创新实现与新能源技术的共生发展。

中国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变局之中更需理性、平衡、可持续性。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技术竞争,应该回归到公平的市场环境中,让消费者自主选择去决定未来的方向。这也正是倡导“油电同权”的要义所在。

毕竟,无论是油是电,都只是一种技术,真正驱动行业向前的路线,是用户“用脚投票”出来的。

尊重消费者的选择权,就应该给予消费者“同权”的权益。这也是“油电同权”呼声四起背后的“人心所向”。

0 阅读:29

车中自有真功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