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死后国库剩2716万两,雍正死后还剩3453万,乾隆去世时剩多少

历史堵塞 2024-11-25 02:28:37

标题:康熙死后国库剩2716万两,雍正死后还剩3453万,乾隆去世时剩多少

引言:

世人皆道大清盛世莫过于乾隆年间,却不知这盛世之下暗藏危机。康熙在位六十一年,勤政爱民,为后世留下2716万两白银;雍正虽只在位十三载,却留下3453万两,比其父还多出737万两。到了乾隆时期,国库年收入竟高达7500万两,这般天文数字,让世人惊叹不已。然而,繁华似锦的表象之下,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相?当乾隆在位六十年后禅位给嘉庆时,这位自诩"十全老人"的帝王,到底给后世留下了多少家底?更令人深思的是,为何到了嘉庆年间,大清国库却频频告急?

一、康雍盛世的财政根基

康熙二十年(1681年),满朝文武齐聚乾清宫,商议三藩之乱后的财政重建。这场持续八年的战事,耗费了朝廷近两千万两白银。当时户部尚书明珠提出了一份详尽的财政整顿方案:裁撤冗员,清查虚报,整顿盐政,重订税制。

这份方案得到了康熙帝的首肯。随后,朝廷在各省陆续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财政清查运动。在江南一带,查出了大量隐匿田产。仅苏州一府,就清查出漏报田亩近百万亩,补缴银两达十余万两。与此同时,康熙还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摊丁入亩"政策,将人头税并入田赋,这一举措大大减轻了佃农负担,也使得税收更加稳定。

康熙三十年代,朝廷又着手整顿盐政。当时两淮盐区每年的盐税收入仅有二十余万两,通过整顿私盐和改革运销制度,到康熙末年,仅这一区域的盐税就增至近百万两。与此同时,康熙还特别重视农业发展,多次减免灾区赋税,并在全国范围内兴修水利。江南地区的圩田面积在其统治期间增加了近三成。

雍正即位后,继承了其父的理财方略,但手段更为严厉。他设立了专门的"养廉银"制度,以杜绝官员借收税渔利。在查贪方面,雍正更是雷厉风行。著名的"江南织造"案中,年羹尧、李煦等人贪污受贿的赃银就达到惊人的八百余万两。这些追缴的赃款,大部分都充入了国库。

在开源方面,雍正推行"滚单制",要求各省在上缴定额税收之外,将盈余也如实上报。通过这一制度,国库每年增收近千万两。同时,他还整顿了商业税收,在各大商埠设立税关,专门征收商税。这些措施使得国库收入稳步增长。

更值得一提的是,康雍两朝都十分重视节俭。康熙在位期间,御用物品多次重复使用,甚至连龙袍都会反复修补。雍正更是以身作则,除必要支出外,几乎杜绝了宫廷的奢侈开支。他在位期间,年均宫廷开支仅为二十余万两,比康熙朝还减少了近三分之一。

这种节俭作风,配合严格的财政管理,使得国库积蓄稳步增长。康熙末年,虽经历了平定葛尔丹、收复台湾等大规模军事行动,国库仍留存白银2716万两。而雍正在位仅十三年,通过开源节流,竟使国库存银增至3453万两,为乾隆朝的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乾隆朝的财政鼎盛时期

乾隆元年(1736年),这位继承了雍正丰厚家底的新君登基伊始,便展现出与其父祖不同的理财风格。在位初期,乾隆确实延续了雍正时期的财政政策,但随着统治日久,朝廷的收支状况逐渐发生了显著变化。

乾隆五年,江南发生严重旱灾,朝廷拨款赈灾。然而与康熙、雍正时期不同的是,这次赈灾不仅发放银两,还特意在灾区举办多场大型赈济活动。光是搭建赈济场地、置办器具等支出就达数万两之巨。此后,类似的铺张性质的赈灾活动逐渐成为常态。

乾隆十年后,随着对外贸易的繁荣,国库收入开始激增。广州十三行的贸易规模空前扩大,每年仅粤海关一处的关税收入就高达数百万两。与此同时,四川、云南等地的铜矿开采也达到顶峰,铸币原料充足,使得货币发行量大增。到乾隆二十年,年度财政收入已突破五千万两。

然而,收入的增长伴随着更为惊人的支出。乾隆二十年至二十五年间,先后六次南巡江南。每次南巡,沿途各省不仅要承担巨额接待费用,还要修建和装饰大量行宫。仅扬州一地,就为南巡专门修建了数十处园林,每座园林的造价动辄数十万两。与此同时,乾隆还在各地大兴土木,兴建寺庙宫殿。著名的避暑山庄扩建工程,前后耗费白银近千万两。

乾隆三十年代,朝廷开始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平定准噶尔花费了两千余万两,随后的金川之役又耗费了近千万两。这些军费开支,虽然没有立即导致国库空虚,但已经显露出财政压力的端倪。

更值得注意的是,乾隆中期以后,官场风气日渐腐败。虽然表面上沿袭了雍正时期的"养廉银"制度,但实际执行却大打折扣。和珅在任内务府总管时,就巧立名目,将大量国库收入转为内务府支出。据记载,仅乾隆四十年至五十年间,内务府的年均开支就达到了康熙时期的十倍以上。

到了乾隆晚期,虽然年度财政收入突破七千万两,创下历史新高,但各项支出也达到了惊人规模。皇室的奢侈开支,大臣的中饱私囊,以及频繁的军事行动,使得国库积蓄开始呈现负增长趋势。最令人瞠目的是,乾隆五十年后,朝廷竟开始动用储备金来维持日常开支,这在康雍两朝是从未有过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乾隆五十五年的廓尔喀之役,虽然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但其耗费的军费竟达三千余万两,几乎相当于雍正朝留下的全部积蓄。这场战役之后,国库收支已经完全失去了平衡,以至于不得不开始借用盐政、关税等专项收入来弥补军费开支的窟窿。

三、乾隆晚期的财政危机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访华时,朝廷仍在举办声势浩大的接待仪式。单是从天津至承德沿途的宴请费用,就耗银近百万两。然而就在这看似富庶的表象之下,大清朝的财政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这一年的户部奏折中,首次出现了"岁入不敷岁出"的字样。户部尚书曹文植在折中明确指出:各省协饷银两逐年拖欠,仅两淮盐区就欠银近千万两。更令人忧虑的是,自乾隆四十年以来,各省仓储银两逐年减少,许多地方已经无法保持往年的存储数额。

乾隆五十八年,和珅以内务府总管的身份,上奏请求调用漕运银两补充内务府开支。这一异常举动表明,即便是皇室开支也已经难以维系。据《内务府现银报销册》记载,仅乾隆五十八年一年,内务府用于皇帝私人消费的支出就达到了惊人的八百余万两,超过了雍正一朝内务府十年的总支出。

同年冬,山东发生严重水灾,朝廷原本计划拨款三百万两赈灾,但户部奏报库存不足,最终只得以借贷方式筹措了一百八十万两。这在康雍两朝是完全不可想象的情况。当时的漕运总督毛昶熙在奏折中痛陈:各地仓储已经亏空,若再发生灾荒,朝廷恐难以为继。

乾隆五十九年,情况进一步恶化。为了维持日常开支,朝廷不得不采取一系列非常措施。首先是变卖户部库存的各类物品,包括多年积存的贡品、织物等。其次是加派各省协饷,要求在原定数额之外额外上缴。最后甚至开始变卖官职,这种做法在此前的清朝历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

更令人震惊的是,乾隆六十年前后,和珅开始大量侵占军费。当时西北边防每年需银近千万两,但实际拨付的军饷往往不足定额的一半。绿营兵丁的饷银经常拖欠数月才发放,许多将领不得不自筹军费。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军队战斗力,为后来的军事失利埋下了隐患。

在乾隆末年,朝廷的财政已经到了几近崩溃的边缘。虽然表面上年度收入仍有七千余万两,但实际可支配的资金却所剩无几。大量收入被挪用于皇室奢侈开支,或是被和珅等权臣侵占。各地仓储银两所剩无几,很多地方已经无法维持正常的行政开支。

当乾隆六十年(1795年)禅位给嘉庆时,国库实际留存的白银还不到五十万两,而各项累积亏空却高达数千万两。更为严重的是,各省积欠的漕粮、协饷等款项已经达到了惊人的数字。仅江南一带的积欠,就超过了两千万两。这种状况,与康熙末年留下的两千七百余万两,以及雍正末年的三千四百余万两形成了鲜明对比。

各省仓储银两的匮乏很快就显露出严重后果。嘉庆元年,河南发生旱灾,朝廷竟一时拿不出赈灾银两,不得不向地方富户借贷。这种窘况,在康雍两朝是从未出现过的。而这仅仅是财政危机全面爆发的开始。

四、嘉庆年间的财政整顿

嘉庆元年(1796年),新帝即位伊始便面临着严峻的财政困境。户部奏报显示,各省库存银两仅剩数十万两,而积欠的军饷、工程款项却高达数千万两。更为棘手的是,和珅把持朝政近三十年,朝廷各部门的财务已经陷入混乱。

嘉庆二年正月,和珅被拿问治罪。查抄和珅家产时,仅现银就达到八千余万两,相当于朝廷两年的财政收入。此外还有大量金银器皿、珠宝玉器等贵重物品。和珅案的处置为朝廷收回了大量资金,但这些资金的重新分配却面临着重重困难。

嘉庆三年,朝廷开始了大规模的财政整顿。首先是清理各项亏空。户部派员前往各省,详查积欠款项。调查发现,仅两淮盐区的积欠就达一千二百余万两,江南织造局拖欠的工匠工资近三百万两。为解决这些积欠,朝廷不得不动用和珅案追缴的资金。

嘉庆四年,针对军费开支巨大的问题,朝廷颁布了《节制军需章程》。规定边防重地每年的军费开支不得超过五百万两,各省绿营的军费也要相应削减。同时,取消了乾隆年间设立的诸多冗余营地,裁撤闲散官兵。仅此一项,每年就节省军费近千万两。

嘉庆五年,开始整顿盐政。两淮盐区的积弊最为严重,盐商借机囤积居奇,导致盐价飞涨。朝廷派大臣前往查察,重新核定运销额度,并严禁盐商擅自抬价。这一举措使得盐税收入逐步回升,到嘉庆十年已恢复到乾隆中期的水平。

内务府的开支也得到了严格控制。嘉庆六年,颁布《内务府节用则例》,规定皇室日常开支不得超过定额。御用物品的采购价格要以市价为准,禁止商人哄抬物价。此外,还裁撤了大量冗余人员,仅内务府就精简了近三千人。

嘉庆八年,户部上奏称各项整顿已见成效。当年的财政收入虽然比乾隆末年减少了近千万两,但由于支出得到控制,国库终于出现了少量结余。这是自乾隆四十年以来首次实现收支平衡。

然而,新的问题随即出现。嘉庆十年前后,白莲教起义爆发,军费开支再次激增。为筹措军费,朝廷不得不采取一系列非常措施。首先是暂停了部分工程项目,其次是要求各省加征钱粮。但即便如此,军费支出仍然入不敷出。

嘉庆十二年,白莲教起义平定后,查算军费支出竟达四千余万两。这一巨额开支,几乎耗尽了此前积累的全部结余。户部不得不再次开始借支各项专款,财政状况又开始恶化。

到了嘉庆十五年,虽然经过多年整顿,朝廷财政仍未能恢复到康雍时期的充裕状态。年度收入稳定在六千万两左右,但各项支出也始终居高不下。尤其是军费开支,仍然是最大的财政负担。边防、绿营等常规军费每年就需要两千余万两,一旦发生战事,支出则会迅速攀升。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嘉庆二十年,朝廷的财政虽然勉强维持,但已经失去了昔日的雄厚实力。各项开支都不得不严格控制,即便是皇室用度也不复从前的奢侈。当年祖父乾隆皇帝大兴土木、广建园林的景象,在嘉庆朝已经完全看不到了。

五、道光朝的财政困境

道光元年(1821年),新皇帝即位时的国库储备仅有白银八百余万两,较之嘉庆初年已大为减少。户部尚书王鼎在《奏陈国计利病折》中指出,各省岁入已不敷支用,即便是在太平年景下,朝廷也难以维持正常开支。

道光三年,一场意外事件加剧了财政困境。当年江南地区遭遇罕见的雨雪灾害,漕运中断达三月之久。为保证京师粮食供应,朝廷不得不在天津等地紧急采购米粮,仅此一项就耗资近四百万两。而同年的户部常规收入还不足五千万两。

道光五年,两广总督阮元上奏,指出广东海关税收连年下降。查明原因后发现,自嘉庆末年起,外国商船逐渐减少来华贸易,转而在东南亚各地进行走私。仅广州一地的关税收入,就从嘉庆年间的年均两百余万两降至不足百万两。

道光七年,山东、河南连续发生旱灾。朝廷拨付赈灾银两时,户部竟一时拿不出款项,不得不向各省临时调剂。这种窘迫局面在此前二十年间都未曾出现过。更令人担忧的是,各省仓储银两也已所剩无几,已经无法像往年那样互相救济。

道光十年前后,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西北边防每年需银六百余万两,但户部实际拨付往往不足四百万两。驻防将领不得不就地筹措军费,甚至出现卖官鬻爵的现象。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军队战斗力,为后来的军事失利埋下隐患。

道光十二年,江南发生大水灾。朝廷原本计划拨款五百万两赈灾,但户部奏报库存不足,最终只得以借贷方式筹措了三百万两。这次灾害还造成了运河淤塞,大量漕粮无法北运,不得不改走海运,增加了大量额外支出。

道光十五年,川陕总督琦善上奏,指出各省盐税收入持续下降。经查实,私盐贩运已成为普遍现象,官方盐税收入每年流失达数百万两。但由于地方官员与私盐贩子勾结,整顿措施收效甚微。

道光十八年,英国派遣使团来华谈判贸易事宜。朝廷为维持体面,举办了一系列接待活动。但与乾隆年间马嘎尔尼使团访华时的奢华场面相比,规模已大为缩减。据御史王源深奏报,整个接待过程中处处可见节省之态。

道光二十年,鸦片问题日益严重。据两广总督林则徐统计,每年因鸦片流出的白银高达数千万两。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朝廷的年度财政收入。而此时的国库储备已降至五百万两以下,许多省份甚至出现了官员俸饷拖欠的情况。

道光二十三年,军机大臣穆彰阿在密折中指出,自道光初年以来,朝廷财政收入已减少近三分之一,而支出却在不断增加。各项开支都在压缩,但仍然无法实现收支平衡。即便是皇室用度,也已经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

道光二十五年,英军进犯广东。朝廷仓促筹措军费,但各处库存银两已近枯竭。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包括变卖官职、加派钱粮等。然而这些措施收效有限,最终不得不以割地赔款的方式结束战争。赔款总额达到两千一百万两,这一数字几乎相当于朝廷半年的财政收入。

0 阅读:140

评论列表

小灰灰

小灰灰

4
2025-01-07 04:04

雍正要是知道乾隆干这事,还不如让弘历当皇帝试试呢

历史堵塞

历史堵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