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坪锈病和白粉病是草坪常见的两种病害,它们各自具有一些明显症状,具体如下:
草坪锈病
颜色变化初期:草坪叶片上会出现淡绿色或淡黄色的小斑点,这些斑点通常呈现出针头大小,不仔细观察可能难以发现。随着病情发展,斑点逐渐变为黄色至橙色。后期:病斑颜色会进一步加深,转为褐色或黑色,严重影响草坪的整体色泽,使其看起来锈迹斑斑,失去原本的鲜绿和生机。病斑形态夏孢子堆阶段:在叶片表面会形成许多隆起的小疱状结构,即夏孢子堆,这些夏孢子堆通常沿着叶脉或叶片边缘分布,形状多为椭圆形或长条状,大小不一。冬孢子堆阶段:后期夏孢子堆会逐渐转变为冬孢子堆,冬孢子堆颜色较深,一般为黑色,质地较为坚硬,形状相对夏孢子堆更为规则,多为圆形或近圆形,常排列成整齐的行列。孢子特征夏孢子:夏孢子堆破裂后会散出大量橙黄色或黄褐色的粉末状夏孢子,这些夏孢子非常细小,用手触摸病叶后,手上会沾上类似铁锈的粉末,且在微风或气流作用下,夏孢子很容易传播到其他健康叶片上。冬孢子:冬孢子一般在秋季或冬季形成,呈黑色,较为坚硬,不易脱落,通常附着在病叶表面或残留在病株上越冬,成为来年病害发生的初侵染源。草坪白粉病
颜色变化初期:草坪叶片、叶鞘及茎秆表面会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的小斑点,斑点较小,如同撒上了一层细微的面粉。后期:白色斑点会逐渐扩大并相互融合,形成大片的白色粉状物覆盖层,严重时整个叶片或茎秆都被白色粉末所覆盖,草坪整体呈现出灰白色,失去原有的绿色和光泽。病斑形态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斑表面可以看到一层白色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菌丝体呈蛛网状,较为细密,分生孢子则大量聚集在菌丝体上,形成明显的白色粉层。病斑形状不规则,可随着病情发展而不断扩展,从局部斑点逐渐蔓延至整个叶片或茎秆。闭囊壳:在发病后期,白粉层中会出现一些黑色的小颗粒,即闭囊壳,它们是白粉病菌的有性繁殖结构,通常呈球形或扁球形,散生或聚生在白色粉层中,是白粉病病情加重和传播的重要标志。叶片质地和生长状况叶片扭曲变形:受白粉病侵害的草坪叶片会变得扭曲、畸形,不再保持正常的平整和舒展状态,这是由于病菌的侵染影响了叶片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发育。生长受阻:随着病情的发展,草坪草的生长会受到明显抑制,植株变得矮小、瘦弱,叶片变薄,分蘖减少,整体草坪的密度和覆盖度下降,影响草坪的景观效果和使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