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锡麟:富二代出身,为革命枪杀恩师清官恩铭,最后惨遭挖心而死

小岛知风 2024-10-17 12:39:48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领导安庆起义失败的革命志士徐锡麟在安庆抚院门前被清军剖腹挖心而处死,而且当时负责处死徐锡麟的清军士兵对他无不咒骂。

相比之下,徐锡麟的革命挚友秋瑾女侠的死法则比他体面多了,秋瑾死时要求不要脱衣等体面要求都得到了清军满足,并且在秋瑾被处决后,当时负责对她执行死刑的山阴县令李钟岳还因受良心谴责,最终在秋瑾去世百余天后在家中悬梁自缢。

秋瑾之死引起了晚清基层官吏和士兵的同情,而徐锡麟之死却引来了晚清基层官吏和士兵的咒骂,为何二人同样都是革命志士,为革命赴死,对清朝基层官吏和士兵的影响却不一样呢?这还得从徐锡麟领导安庆起义时杀害了安徽巡抚恩铭说起。

徐锡麟是浙江绍兴人,其父徐凤鸣是绍兴当地的著名富商,徐家当时在绍兴算是有头有脸的大户人家,徐锡麟用现代的话来说是标准的富二代。

但是徐锡麟与其他生活优渥的富二代不同,他自幼就有着很深的忧国忧民思想,对贫苦人民怀有很强烈的同情怜悯之心。

不过徐锡麟的父亲徐凤鸣却思想保守,他一直希望徐锡麟一心向学,将来考个进士,能为徐家光宗耀祖。

因此在徐凤鸣的强迫下,徐锡麟只能自幼苦读传统的四书五经,最终在21岁时考中诸生,后来他参加乡试考中副榜。

考中副榜之后的徐锡麟在省城结识了更多的知识分子,他的思想也开始觉醒。当时中国不少知识青年认识到民族危机和国家存亡,已经有了推翻清廷的革命倾向,这些知识青年在一起整日交流新学,鄙视科举,这也深深影响了徐锡麟。

后来徐锡麟有机会去日本东京游览,在日本东京期间他结识了陶成章、秋瑾、蔡元培等人,恰好当时沙俄侵占东北三省,满清政府无能退缩,这让徐锡麟十分激愤,也是这时候起,徐锡麟目睹了晚清政府的腐朽无能,这使得他萌发了强烈的反清革命思想。

从日本回国之后,1904年时,徐锡麟到上海拜访蔡元培,恰好当时蔡元培在上海秘密组建了反清革命组织光复会,在陶成章的引荐下,徐锡麟加入了光复会,后来徐锡麟又秘密介绍秋瑾也加入了光复会。

此后徐锡麟和陶成章还有秋瑾等人商议,决定以办学为名义,暗中宣传革命思想,培养学生的革命意识,然后武装起义推翻满清政府。

于是徐锡麟与秋瑾在浙江绍兴创办了大通学校,后来徐锡麟一直想带领学生进行起义,但这个想法被陶成章所阻止,陶成章认为学生战力不足,应该打入清廷内部,掌控清廷军权,然后通过鼓动军队实行革命。

因此徐锡麟就回家找到老爹徐凤鸣,要求徐凤鸣找关系花钱让自己当官。本来徐凤鸣对徐锡麟具有革命倾向的思想很害怕,这回一听他想踏踏实实当官,这可高兴坏了,还心思着儿子终于长大了。

于是徐凤鸣就开始找关系花钱给徐锡麟运作当官的事情,正好徐锡麟的表叔俞廉三是当时的湖南巡抚,通过俞廉三的安排推荐,徐凤鸣花了三千两银子疏通关系,徐锡麟这才获得了清廷保送去日本陆军学校学习的资格。

徐锡麟就带着好友陈伯平和马宗汉前往日本陆军学校学习,1906年徐锡麟从日本学成回国,又找老爹徐凤鸣要了一笔钱捐了一个候补道员的身份。

本来候补道员在朝廷中没人推荐基本一直都会处于候补状态,而徐锡麟的表叔俞廉三再次起到作用,俞廉三把他推荐给了时任安徽巡抚恩铭。

俞廉三早年在山西当官,曾官至山西布政使(相当于省长),主政山西长达15年,恩铭正是俞廉三一手提拔上来的太原知府,恩铭在太原知府任上出色,才升任按察使、布政使最后到巡抚之位。

恩铭是满族镶白旗人,姓氏为于库里氏,同时恩铭也是一位清官、好官,恩铭仕途起于山西,在山西他从知县干起,他在当官时总是保持清正廉洁,而且每到一处地方当官,都十分体恤穷苦百姓,能为百姓伸张公理。

在山西当官时期,恩铭治理黄河水患,整顿盐务,赈济穷苦百姓,有大恩于当地百姓。而且恩铭不仅为官清廉体恤百姓,他的思想在当时晚清官场上也算是十分开明,他十分提倡兴办新式教育,并且喜欢重用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新式人才,可以说他是晚清官场上为数不多的能办实事且思想开明的清官廉吏。

徐锡麟从日本学成归来本身就很受恩铭的欣赏,再加上俞廉三对恩铭有知遇之恩,因此恩铭十分器重徐锡麟,并且亲自教导徐锡麟官场门道,二人以师徒相称,恩铭也把徐锡麟引为最为心腹最为得力的帮手。

当时恩铭刚刚接任安徽巡抚之职,到任之后,他就准备大力改革安徽,在安徽大力兴办新式学校,先后创办了安徽陆军小学堂、安徽高等巡警学堂、安徽讲武堂、安徽陆军测绘学堂等新式学校,可以说恩铭对安徽近代教育改革贡献非常大。

恩铭改革安徽教育期间,徐锡麟的到来让他十分高兴,他正缺的就是像徐锡麟这样海外留学回来的新式人才,因此他不仅让徐锡麟出任警察处会办,还让徐锡麟出任武备学堂副总办、巡警学堂堂长、陆军小学监督。

可以说在恩铭的扶持下,徐锡麟掌控了安徽的警察部队权力和培养军警人才的权力,徐锡麟由此在学生和警察中开始传播革命思想,并结交了不少受到革命思想影响到基层官员。

于是徐锡麟暗中与秋瑾联络,两人约定寻找时机在安徽与浙江同时起义,就这样徐锡麟暗中组织人手开始策划安庆起义。

但是在起义前夕,上海方面捕获了光复会成员,致使光复会成员名单泄露出来,但幸运的是泄露出来的只是光复会成员别号或暗号,上海方面就立刻把这份名单上报给了时任两江总督端方。

端方则立刻把名单又电告恩铭,命令恩铭抓捕在安徽的光复会成员。恩铭接到端方的命令后,就立刻找徐锡麟过来商议捉拿光复会成员的事。

恩铭不知道的是这份名单上就有徐锡麟的别号,徐锡麟知道光复会名单泄露的事,就找好友陈伯平和马宗汉商议,他们都担心事情泄露,三人决定立即起事速杀恩铭。

本来三人预定在7月8日举行的巡警学堂毕业生典礼上联合外地前来的光复会成员起事,将安徽省的清政府官员一举全部抓获,但是这一天恩铭恰好有其他事务要处理,因此毕业典礼提前两天在7月6日举行。

这样一来徐锡麟联络的外地光复会成员来不及赶到,徐锡麟和陈伯平还有马宗汉不得已之下还是决定仓促起义。

在毕业典礼当天徐锡麟在向恩铭敬礼之际,迅速从衣服内掏出两支手枪,由于徐锡麟是高度近视,他怕射不中恩铭,他拿着两支手枪对恩铭连开七枪,恩铭当场身中七枪,但是并未立刻身死,而是被属下官吏背负逃走。

徐锡麟立刻组织学生发动起义,一时之间局势大乱,安徽的文武官员纷纷逃跑,徐锡麟担心恩铭未死,带着马宗汉又继续追杀恩铭,最终恩铭在被下属背负逃出大门时,又被徐锡麟射中一枪,这一枪才彻底要了他的命。

逃跑出去的安徽布政使冯煦立刻接替恩铭组织清军向徐锡麟反击,很快清军包围警校,经过四个多小时激战,最终起义失败,陈伯平战死,徐锡麟和马宗汉被俘。

恩铭去世后,端方命令冯煦暂代安徽巡抚之职,并让冯煦迅速审理徐锡麟,要求立刻处死徐锡麟。于是冯煦开始审讯徐锡麟,在审判时,冯煦质问徐锡麟为何要刺杀对他有知遇之恩的老师恩铭。

徐锡麟慨然回答:“我本革命党大首领,捐道员,到安庆,专为排满而来。做官本是假的,使人无可防备……恩铭巡抚是好人好官,待我甚厚,诚然!但我以推翻满清朝廷为宗旨,不问满人官员好坏,恩铭厚待于我,属于个人私恩,我杀恩铭,属于民族大义!”

这一番话徐锡麟说的明明白白,恩铭是他的恩师,对他有恩,但那是私人恩惠,他的目的是为了推翻满清朝廷统治,恩铭是受万民拥戴的好官,杀了恩铭正好可以加速满清灭亡,而推翻满清朝廷统治是公理,所以在公与私之间,他必然要选择公理,大义灭师。

徐锡麟交代之后,冯煦立刻把供词上报两江总督端方,随即端方要求冯煦公开处决徐锡麟。不久后,在安徽巡抚驻地安庆府巡抚衙门前,徐锡麟被公开处决。

由于恩铭为官清正,能体恤穷苦民众和下级官吏,因此徐锡麟被公开处决时,负责行刑的清军士兵对他无不咒骂,围观百姓也都认为恩铭不应该死。恩铭的下属在处决徐锡麟后,将他的心和肝挖了出来祭奠恩铭。

而安庆起义失败也牵连了镜湖女侠秋瑾,徐锡麟壮烈牺牲消息传到绍兴后,秋瑾本来有机会逃跑,但是她拒绝了逃跑的劝告,她表示“革命必须要流血才会成功”,她在遣散大通学堂的进步学生之后,就毅然留守大通学堂等待清军抓捕,最后绍兴知府贵福勒令山阴知县李钟岳处死秋瑾。

徐锡麟和秋瑾的死唤醒了中华民族的革命觉醒,最终在四年后,光复会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合并,辛亥革命爆发,满清政府也终于灭亡。

秋瑾十分悲壮慨然令人敬佩,但徐锡麟在当时民间却很有争议,那就是因为他杀的恩铭是一位爱民的清官,还对他有提拔知遇之恩,虽然民族大义当前,可是恩铭死在谁的手里都行,就是唯独他杀恩铭有忘恩负义之嫌。

后来的云贵总督李经羲在任期间思想开明支持改革,还对革命志士蔡锷有提拔知遇之恩,辛亥革命爆发后,云贵地区革命成功,革命党人欲杀李经羲震慑天下清廷官员,但是蔡锷挺身而出,以身家性命来为李经羲求情,最终使得李经羲安全离开云贵地区,蔡锷的重情重义、知恩图报在当时传为佳话。

相比蔡锷而言,徐锡麟杀恩铭确实显得有点忘恩负义,这也是徐锡麟在当时受到时人的争议之处。当然,徐锡麟杀恩铭也是为了革命的成功,他最后慨然赴死也是为了回馈恩铭对他的知遇之恩。

0 阅读:132

小岛知风

简介:杂家一枚,爱好摄影、旅游、文学、越野,天南海北都爱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