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都知道男性高龄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造成女性怀孕能力下降,胎儿出现反复流产,试管怀孕率下降等。
但是有一个因素比男性年龄还要可怕,那就是精子DNA碎片指数。
有姐妹说了,精子DNA碎片指数一般和流产,尤其是反复流产相关。
但是你知道吗?也有不少精子DNA碎片指数高的姐妹成功怀上了孩子,这就是为什么这个指标至今没有写入反复流产治疗相关指南的原因。
那么既然精子DNA受损也能让卵母细胞受精,这种情况会带来正常的妊娠结果还是带来不良妊娠呢?
针对这个问题,今年瑞典的一项最新的前瞻性研究成果发表在生殖类全球顶刊《生育与不育》上,让我们就这个问题看一看这个专项研究。
看最终研究结果之前,我们先来看两个有意思的小研究。
01早前研究:伴侣可能是子痫的关键因素
这是一项有意思的人口研究,针对的是瑞典的全国队列,使用的研究队列是1990年至2006年期间在瑞典连续第一次和第二次单胎分娩的女性没有妊娠糖尿病和/或高血压。

研究者发现这些女性中第一次怀孕时孕期出现子痫前期的女性,如果第二次怀孕更换了伴侣,那么她们再次怀孕患上子痫前期的风险大大降低。
伴侣的改变与早产子痫复发有强大保护作用(OR 0.24;95% CI 0.07至0.88),OR值低于1,说明该因素会对结果变化起保护作用。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他们当时的研究粗略提供了一个“危险父亲”假说。
还有一项早在2000年的研究发现了另外一个现象。

根据1989-1991年期间连续两次生育的140,147名女性进行了一项队列研究,该研究链接了年度加州出生证明数据。
在第一次分娩时没有子痫前期/子痫前期的女性中,与没有更换伴侣的女性相比,更换伴侣会导致后续怀孕期间患子痫前期/子痫的风险增加30%(95%置信区间:1.1,1.6)。
另一方面,在第一次分娩时患子痫前期/子痫的女性中,更换伴侣会导致后续怀孕时子痫前期/子痫的风险降低30%(95%置信区间:0.4,1.2)。
也就是说,如果第一次怀孕没有子痫前期,那么第二次怀孕更换了伴侣可能导致子痫前期风险增加。
同时第一次怀孕患子痫前期,那么第二次怀孕更换了伴侣,则可能导致子痫前期风险降低,这个结论和第一个研究一致。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两个研究完全独立,一个发生在瑞典,一个发生在美国,得到了类似的结论:父亲对子痫前期有重要的影响。
这是不是意味着“危险父亲”假说是成立的,到底父亲如何发挥这种作用,这两个研究没有得出结论,只是推断可能和遗传有关。
滋养细胞细胞被证明可以表达免疫调节甚至螺旋动脉重塑的受体,参与免疫调节和血管重塑的受体的父系遗传多态性可能参与胎盘和与异常胎盘相关的不良妊娠结果。
这些研究过去十几年,最长的二十多年了,那么到底男性的哪个因素导致的子痫发生率升高一直被学界关注?
直到最新的《生育与不育》杂志上发表了这个最新的研究成果。
02精子DNA碎片率和子痫前期
这项纵向队列研究是在瑞典的一个大学医院的生殖中心进行的,所有夫妻都是试管婴儿治疗的患者。

这些患者男性<56岁,女性均为40岁以下,双方不吸烟,男女生育力均可能受损,女性BMI在18到30之间,如果较高则需减重到合适的标准才入组。
经过层层筛选,共有1594对夫妇及其1660名活产子女被包括在内,精子DNA碎片率以20%为截断值。
在精子DNA碎片率≥20%的组中,ICSI周期的比例高于精子DNA碎片率<20%的组,这是自然的,精子质量不高,更倾向于单精子注射。
结果发现,在整个队列中,如果把精子DNA碎片率截断值设定为20%,那么子痫前期的几率几乎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
这是不是意味着精子DNA碎片率和子痫前期没有关系呢?
然而分组进行研究发现,只接受体外受精(也就是第一代试管)的女性队列,当精子DNA碎片率超过20%时,子痫前期的风险暴增2.2倍。
用具体数据来说就是,如果精子DNA碎片率≥20%,接受第一代试管女性中,10.5%被诊断为子痫前期,而精子DNA碎片率<20%组为4.8%。
但是在接受ICSI治疗的女性中,高精子DNA碎片率和低精子DNA碎片率之间没有发现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

当研究者把精子DNA碎片率值分为五组时,以精子DNA碎片率<10%为截断值,子痫前期的风险值在精子DNA碎片率≥10%和<20%时,统计学意义上显著增加。
另外每增加10%的精子DNA碎片率,这种风险值连续增加。
但这种现象只在第一代试管婴儿,也就是单纯体外受精组观察到,在ICSI组中没有观察到。
如果以精子DNA碎片率<10%作为参考,高碎片率组的子痫前期风险在总队列中暴增2.1倍,在体外受精队列中暴增2.3倍,但ICSI队列没有发现。
另外,从其他围产结果来看,在整个队列中,精子DNA碎片率≥20%与早产风险增加1.4倍有关,这在体外受精组和ICSI组都类似。
这项研究充分说明,在试管周期中,尤其是第一代体外受精妊娠中,高精子DNA碎片率与子痫前期的几率增加高度相关。
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观察到从>10%的精子DNA碎片率水平开始的剂量反应效应,风险值连续增加。
那为什么ICSI队列中没有发现这种关联呢?
研究者给出的解释是,胚胎学家在ICSI周期中选择形态正常的精子进行受精,这种主动选择可能导致精子受精DNA损伤较少。
在体外受精中,卵母细胞与精子同位,这使得它暴露于活性氧种类、代谢最终产物和微生物水平增加的风险更高。
由于活性氧物种水平随着精子DNA碎率水平的升高而增加,这些有害产物水平升高会影响卵母细胞,这可能是胎盘发育的促成因素,从而增加子痫前期和早产的风险。
ICSI挑选了优质的精子,同时卵子也减少了暴露,这可能导致卵母细胞的质量通常比进行体外受精时更好。
优质的卵母细胞可能具有更好的DNA修复能力,从而减轻精子DNA碎片对胚胎和胎盘发育的影响。
以上这都是研究者对观察到的研究结果的解读。
03父性因素怎样导致子痫前期和早产
可能从文章开头到现在,很多姐妹都有这样的疑惑,子痫前期应该是和女性有关。
比如女性高龄生育、女性有遗传性高血压、女性肥胖、试管婴儿以及有家族史等均可导致子痫前期。
为什么这篇文章出现了“危险的父亲”理论和精子DNA碎片率高导致子痫前期呢?
但是我们前面的研究发现,即便同一个女性,第一次怀孕出现了子痫前期,但是如果第二次怀孕更换了丈夫,那么她有可能第二次怀孕就不会出现子痫前期。
另外,如果女性第一次怀孕没有发生子痫前期,更换丈夫后,第二次怀孕就可能发生子痫前期。
这两种研究现象有多个学者发现,说明不仅是母性因素,父性因素和子痫前期密切相关。
胎盘从遗传上来说来自父母双亲,胎盘对子痫前期的病理学和生理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胎盘发育很重要的基因是从父系等位基因中表达的,用大白话来说就是精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胎盘的质量。
所以精子可能会影响胎盘发育,有研究发现,精子DNA碎片率高的胎盘重量比较轻。

胎盘重量降低,可能导致胎盘功能受损,胎盘血管重铸出现问题,从而导致子痫前期和胎儿早产,这也是高精子DNA碎片率和早产发生的机制。
另外父亲高龄、肥胖和代谢综合征都和子痫前期的发生密切相关,所有这些的根本因素可能都是精子DNA的损伤导致的。

如果说以精子DNA碎片率20%的截断值来看,可能碎片率高的男性有一部分,他们中大部分人可能会在不孕和反复流产路上挣扎,当然怀孕的也不少;
但是如果用10%的截断值来看,可能碎片率高的男性占绝大部分,这些人严格意义上不被认定为高精子DNA碎片率患者,但已经造成了子痫和早产风险的增加。
所以,降低精子DNA碎片率不仅能够促进伴侣快速怀孕,还能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的发生,保护母婴的生命安全。
哪怕你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患者,你的相关指标改善对母婴都会带来额外的收益。
精子DNA碎片率如何改善,已经写过很多文章了,网上也有很多建议,姐妹们自行参考就行。
好了,这篇文章是一个非常重要需要拉着老公一起备孕的专业顶刊文献了。
说什么好丈夫,能够保护母婴安全才是一个合格丈夫最基本的修养,加油一起行动吧!
全文完!现在流量为王的年代,围观也是一份力量,转发就是一份担当,希望动动您发财的小手,给我点个赞,如果您能转发到微信群或朋友圈,就会让更多孕育困难的小家庭受益,谢谢您!
郑重声明
本账号发表的内容仅作为资讯分享,本账号不做任何形式的营销推广,文章观点不能直接用作医疗诊断或健康干预建议。在采取任何预防或治疗措施前,请与你的医疗保健提供者沟通。
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公众号
永远在意真实数据和文献论证
抱娃路上,我愿意陪你一起走过最无助的岁月
——THE END——
参考文献
[1]The paternal role in pre-eclampsia and giving birth to a 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infant;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BMJ Open. 2012 Aug 30;2(4):e001178. doi: 10.1136/bmjopen-2012-001178.
[2]Changing paternity and the risk of preeclampsia/eclampsia in the subsequent pregnancy. Am J Epidemiol. 2000 Jan 1;151(1):57-62. doi: 10.1093/oxfordjournals.aje.a010122.
[3]High sperm deoxyribonucleic acid fragmentation index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preeclampsia following assisted reproduction treatment. Fertil Steril. 2025 Jan;123(1):97-104. doi: 10.1016/j.fertnstert.2024.08.316. Epub 2024 Aug 8.
[4]The impact of the origin of surgical sperm retrieval on placental and embryonic development: The Rotterdam Periconception cohort. Andrology. 2021 Mar;9(2):599-609. doi: 10.1111/andr.12943. Epub 2020 Nov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