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任何时候,不能忘了农民

盼烟谈历史 2023-02-22 18:24:05

1926年,毛主席发表的《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中曾明确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大革命失败之后,以毛主席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选择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严峻的形势之下我党将工作的重心从城市转移到乡村,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到斗争中去、到群众中去。

共产党人紧密联系人民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如果你走在延安时期的街头,那么你会发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们常常都与农民并肩同行,彼此之间毫无拘束、真诚。

毛主席:“要牢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真正同人民结合起来。”

出生农家,酷爱读书

1893年12月,毛主席出生于湖南湘潭县韶山冲。父亲毛贻昌是当地富农,母亲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

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毛主席自小就跟随长辈到田地里劳动,十三岁便已经成为家中的主要劳动力之一。

虽出生农家,但他却酷爱读书。毛主席少时读《盛世危言》,感民族危机、惊国难当头,因此自小便立志要奋力崛起、报效国家!

故而,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一头扎进书海中,就连他自己都曾打趣道:“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

众所周知,在旧中国的封建土地制度下,底层劳动群众可谓是苦不堪言。农民们时常饱受地主、豪绅的欺压和剥削,他们终年辛勤劳作,怎奈却是在“为他人做嫁衣”。

不仅生活上不得温饱,而且还要过着被压迫的悲惨日子。生长在农村的经历,让毛主席更加清晰地看透封建制度的腐朽,深刻地认识到底层农民的艰辛和苦楚,因此心怀鸿鹄之志的毛主席决心要为广大劳动人民谋利。

从离乡求学到毅然参军,毛主席开始了自己的革命道路。在长时期的革命实践里,他清楚地认识到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农民作为最主要的社会群体,同时也是革命的主要力量。

因此,他曾表示道:“马克思主义的书读得很多,但是要注意不要把‘农民’这两个字忘记了,就是读一百万册马克思主义的书,也是没有用处的。”

可见在毛主席的心中,农民有着不可撼动的位置,实践也最终证明了毛主席思想的正确性。

解放农民,释放希望

1927年,中共中央正式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中国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中国共产党人积极组织工农政府,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打响游击战争。

井冈山根据地建立以后,土地革命斗争如火如荼。紧接着,随着我党历史上第一部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的问世,也给革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井冈山土地法》否定了旧社会的封建土地制度,并规定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以乡为分配单位,按照当地的人口数量,无论男女老幼皆按平均分配,人人平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压在无数农民身上的大山被撼动、推翻,共产党人在土地斗争实践中不断摸索、累积经验。

1929年,在赣南土地斗争的经验上,毛主席制定了兴国县《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的相关规定加以修缮,并继续制定相关规定,不断明确土地所有权、土地国有化、地主和富农后续生活等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

废除了封建的土地制度,不仅大大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而且将广大农民从长久的剥削和压迫中解放出来。

从而团结基层工农群众,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进一步积极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在积极开展土地革命斗争的同时,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队伍不断壮大,多次成功打击国民党军队,在“会剿”战争中取得胜利。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陆续参加起义的工农群众及革命士兵多达数百万人次,无数人民高举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旗帜,从压迫中站起,奋勇抗争。

在黑暗中高举革命的火种,大家团结在一起,四面八方的点点星火汇聚在一起,照耀了革命道路的未来,为革命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可以说,中国革命的胜利离不开农民的力量。毛主席带领着无数共产党人,在面对国民党“挤压”的巨大阻力之下,成功转战农村、到基层,将无数人民团结到一起。

或许在大家看来,农村的力量与繁华的都市相比似乎显得薄弱很多;但是,正所谓厚积薄发,看似微弱的力量团结在一起也可以撼动山河、翻天覆地。

无数不甘压迫、不愿意做奴隶的人民的意识被唤醒,纷纷站起来反抗不公的制度和压迫者,响应革命的号召,加入到革命的浪潮中。

从无到有,再到日益壮大,来自全国各地的基层农民、一个又一个在乡村建立起来的农村根据地,最终编织成为中国共产党最强大的力量。

农民共同富裕道路的艰辛探索

众所周知,中国是农业大国,主要人口是农民,新中国成立之后六亿多人口中有五亿都是农民。

他们是革命胜利不可获取的重要一环,为革命提供了伟大的力量,他们也将是新中国发展建设工作中的攻坚力量,是工人阶级强有力的助力。

毛主席指出:“中国的主要人口是农民,革命靠了农民的援助才能成功,国家工业化又要靠农民的援助才能成功。”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主席积极探索实现中国农民共同富裕的道路。前路茫茫,对于毫无经验的我们来说,这条道路注定是充满坎坷的。

然而,毛主席深知随着封建土地制度被推翻,土地改革顺利实施,基层的农民虽然成功获得了土地,但目前的局势仍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支撑国家未来工业化道路的发展。

在毛主席的领导之下,广大农民走上了“团结”的道路。于是,在建国初期中国的农村开始了互助合作的运动,将广大农民的力量组织到一起,形成合作发展、共同富裕的模式。

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式形成了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这种“抱团”式的做法,让农民成为市场的大主体,也大大提高了农业的标准化,实行农业增效、增收。

1958年,毛主席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从“按劳分配”到“按需分配”,建立起人民公社体制,将农民纳入国家体制的束缚之中。

初衷本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但是随着该体制下农民积极性的日益锐减,各种弊端也逐步显露出来。

人民公社体制在后期不仅没有让全体农民共同致富,反而使得原本取得的进步倒退,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发展滞后,农民的生活愈加贫困。

本着“共同富裕”的愿景背道而驰,造成了“共同贫困”的尴尬局面。毛主席直到晚年都没有放弃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因为解决农民问题对整个国家来说十分重要。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有史以来都是国家革命和建设的重要问题。任何时候,不能忘了农民,谨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毛主席始终将农民放在心上,从解放前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主席一直保有对广大劳动人民的高度关注;从带领乡村基层的农民开始土地斗争,到国家大刀阔斧开展土地改革,再到之后在实现农民共同富裕上的不断摸索,无一不彰显着毛主席对农民的关切。

他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农户之子,从基层成长起来的伟大领袖,心怀天下、心中有百姓才能得到亿万农民发自内心最真诚的敬爱和拥戴。

现如今,聚焦“三农”仍旧是热点,农业改革发展依然是国家重点关注。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从毛主席开始,再到之后前仆后继的“后继者”们,党和国家始终坚定不移地重视农民的利益、农村的发展,为农民服务,深入基层,时刻紧密联系人民群众,为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明天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自己!

文/李清宇

0 阅读:4
盼烟谈历史

盼烟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