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万,算不算车企巨贪?
也许对上汽集团来说,陈德美算被查出来第一人了!
近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上汽集团原副总裁陈德美受贿、为亲友非法牟利案进行了一审公开开庭审理。
根据公诉机关指控得知,2007年至2023年,被告人陈德美先后利用担任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汽集团副总裁、安吉汽车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务上的便利,为相关单位和个人在提高业务份额、承揽项目、公司经营等事项上提供帮助,谋取利益。
在2008年至2024年期间,陈德美先后非法收受相关单位和个人给予的财物,共计人民币2946.95万余元人民币。2013年至2017年,被告人陈德美还利用担任上汽集团副总裁的职务便利,向相关人员打招呼,让其子实际控制的公司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承接上汽集团相关业务,从中非法获利500万元。
11月14日的庭审上,陈德美对指控全部认罪,法院将择期宣判此案。
在车企、靠车企、吃车企、还挖车企墙角、 薅车企的羊毛……。
还数额巨大,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像他这样高管一步一步跌入深渊呢?
抛开思想意志力不够坚定主观因素不讲,就要说到车企高管薪酬问题了。
以2023年为参照,看一下部分车企高管的薪资。
长城汽车的魏建军董事长年薪是575.7万元;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的年薪为661万元。而国企这边,2023年,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的年薪为439.4万元;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的年薪为263.5万元;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的年薪为133.37万元。
新势力高管薪酬就更吓人。
根据《深圳商报》去年整理过一份车企最强打工人报表显示:理想汽车首席财务官李铁,年薪高达1.004亿元;理想汽车前高管沈亚楠2021年的薪酬为8750万元;零跑董事长兼CEO朱江明、总裁吴保军年薪分别为5636万元、4382万元;吉利汽车高管安聪慧、桂生悦的年薪均为4188万元。
从这部分高层的“工资单”上,也基本看出国企与民营之间的薪资差距。
从车企的经营状况来看,高管们天价薪酬似乎对车企的发展是有一定帮助的。
放在以前合资“躺赢”的年代,这样没啥,毕竟工资不高灰色收入也不少!
但是,从当下各家车企的发展状况来看,民营车企在销量势头、技术投入和、创新能力上明显比国企强。
比如比亚迪,上半年,比亚迪研发投入高达201.77亿元,同比增长41.64%,相比同期净利润高出60.64亿元。
2021-2023年,长城累计研发支出超过322亿元。长城汽车对研发的投入更是远超净利润水平(2023年净利润为70.2亿元),达到了110亿元以上,2024年的研发投入仍然是保持在了高位。
事实上,正是因为很多民营车企对技术创新足够重视,再加上大家对新能源趋势的认真态度,在产品上积极布局,这才形成了比较强的竞争优势。
国企虽然在研发上也有投入,但大多都不及民营企业“舍得”。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现在国企和民企悬殊差距呢?
很多国企领导缺乏市场竞争意识,保官位思想严重,喜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并且政策“红利”也对他们进行扶持。
大家都知道,以前中国汽车市场基本被一汽、上汽、东风、广汽、北汽、长安等六大汽车集团掌控,政策、资金、技术等各种资源基本都在它们手里,又有合资的加持,自然要风得风要雨。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在内卷环境下,国企的资源优势不再,再加上新能源趋势导致合资份额越来越弱,“红利”没了,创新速度又比较慢,被民营企业“反杀”的很痛苦。
所以,接下来车企内没有能力的领导、尸位素餐管理者就会不断被清理、被暴雷、被翻旧账……。
其实深层次原因,就是现在的汽车企业进入战略收缩周期,各品牌、各平台需要合并,就会涉及裁掉冗余人员。
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就是国企,央企领导……。例如最近日系合资的裁员、东风反腐、江淮反腐、一汽反腐、吉利集团品牌合并逼走企业高层事件都会成常态化。
但想让“大萝卜”从坑里自动离开是不太容易的,所以接下来各个公司内审和反腐工作会不断出现在新闻里,也许巨贪原上汽高管被查只是上汽自省一个小小开胃菜的开始,你认可吗?
星星
怪不得这样有灵魂[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