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从蓉城出发,乘车进入眉山,再经清神县,沿着蜿蜒的山路,在高速公路的帮助下,只花了两个多时辰,就来到了被称为苏东坡的第一个情人的所在。一位故人,在这里和我合影留念。不用坐船,不用劳累。有了短暂的空余时间,我才能揭开中岩的神秘面纱。
这座"望鹤楼"的大本营就在岷江对面,背靠着石峰,紧连德云寺。殷勤的客人端着一个青铜罐子,用开水煮着"青神芽",每一片叶都在碧蓝色的茶水中飘荡,我站在上面向下望去,岷江那狂暴的河水,终于挣脱了那条狭窄的通道,得到了自由,变得平静了许多。苏东坡夫人王弗的家,坐落在一条烟波浩渺的大江上。斯人斯地,关于苏东坡的诸多传奇故事,在此一一展现。
公元1051年,苏轼离家出走,在中岩书院(今德云寺)王方的指导下,于黄卷上点着一盏青灯,日夜操劳,苦读不辍,颇得众人钦佩。一次,王方召集众弟子,在一座叫做“慈婆池”的山峰下,起了一个名字。
学生们绞尽脑汁地想着,有人想到了"碧溪潭",有人想到了"山中泉"。这时苏东坡正站在池塘边,仔细观察池塘,只见池塘中有一条鱼儿摇头摆尾,在池塘中飞来飞去,欢快之极,便取了个"唤鱼池"的名字,这一说,不但老师们大吃一惊,同学们也都赞不绝口。一个非常活泼的"唤"字,显示出苏轼独到的思想,聪明的天赋;这一声"唤",让原本死气沉沉的山林多了一丝浩气,而这一声"唤",却让王弗心中一动。
从此,古中岩便与这名文坛巨匠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唤鱼联姻"也成为了后人们津津乐道的一段传奇,流传着许多传奇佳话。现代书法家何绍基当然知道这首诗,他特意为这首诗题了一首诗:《苏东坡的爱情之地》,没想到这首诗的影响力这么大,尤其是在市场经济越来越成熟的情况下。
嗅到香味,就能辨别出胜负。"唤鱼池"旁,苏轼先生和夫人曾经无数次来此,这里有一面古老的墙壁,上面长满了青苔,石下有一条小河流淌。清风徐徐,荡漾起一圈圈涟漪,游客们拍了拍手,引来了更多的鱼儿。在"唤鱼池"的右边,有一座苏氏夫妻的雕像,似乎也在享受着现代人的欢乐。甚至还有年轻的情侣拥抱在一起,拍照留念,缅怀过去。
离我们最近的就是池壁上写着的"唤鱼池"几个大字,每个大字都有一平方米,据说是苏轼亲自写的。一副"苏体"的风格,笔锋洒脱,字迹苍劲有力,带着一丝淡淡的童趣。墙壁上有"中岩"两个字和"与造物游"四个字,都是由著名的南宋学者邵伯温和明朝的余怀忠写的,这些字,不仅能勾起游客的遐想,也能让游客欣赏到书法艺术的魅力,无怪乎它会是游客的热门之地。
群山开始升起,有青烟升起。有个陶娃的学生跟我一起去。高二时,他说,这几年,我们在课程中加入了中原文化,让山区的孩子了解到,他们祖先生活的地方,是何等丰富的文化。于是,在周日,他成了一名向导,我们一边登山,一边交谈。停下脚步,站在"接引亭"旁,小陶道:“玉泉在背后,流到大海。"那座古老的寺庙,那根用来支撑着天空的柱子"雾散晴空,浪里飘,云耸三峨,天上飘",一个高三的高三学生,未必能看懂对联的意思,但能看懂这两个字,却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陶娃说自己会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大学,学习旅行,为自己的故乡做出更大的努力。
夜幕降临,我在"平台伏虎"上与陶娃分手,在"叮咚叮咚"的清泉之中,我远眺着直插云霄的石柱,回想着那个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洞,嘴里含着"玉泉杯",我已不知不觉地与这块自然形成了一种浑然天成的结合,沉浸于此,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