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父母放下焦虑,做了3个改变后,孩子终于不再黑白颠倒玩游戏了

百合读书 2024-08-16 07:05:33

家庭教育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那就是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从根源去追溯和防控。

同样,对于黑白颠倒玩游戏的孩子,父母想让他放下游戏,就不能盯着游戏,整天想如何让孩子放下游戏,而要迂回去重建亲子关系。

和谐的亲子关系,不是为了立刻劝孩子不玩游戏,而是先去接受孩子玩游戏的现状,接纳孩子玩游戏时的摆烂以及无条件的爱孩子的不完美之处。

这时,孩子就有了安全感和尊重感,慢慢就能在父母爱的包围下,恢复心力,只要孩子心力恢复了,心劲有了,游戏的问题就有得谈。

今天早上睁眼看到有位妈妈给我的留言,说之前通宵达旦玩游戏的玩,现在只玩了20分钟就睡了,不再像之前一样熬夜到四五点,也不再反锁门了。

听到这样的反馈,很欣慰,也想着把这位妈妈的变化过程以及做了3个关键改变后,让孩子改变的经过做个复盘:

第一个改变:改变自己的情绪和状态,放下焦虑,回归平静。

最初的时候,妈妈特别见不得孩子玩游戏,每天都在焦灼中度过,吃不好,睡不好,工作时也心里想着孩子什么时候能从游戏中上岸?什么时候能学习?

焦虑自然就不请自来了,焦虑也让妈妈更加恐惧和担心,心想这开学要怎么办?娃总这么玩,可不是要把自己玩废了?

越想越焦虑,越想越觉得六神无主,每天都想方设法给孩子从游戏中拽出来,方法用尽。比如像硬抢手机,断了网络,每天反复给娃讲玩游戏的危害等。

这些不仅没起到什么作用,反而孩子开始反锁门,这让妈妈情绪更加崩溃了。

气愤之下的妈妈甚至决定离家出去住,心想等孩子知道反思后,不玩游戏了,自己再回来。

可是妈妈的出走,不仅没有让孩子迷途知返,反而孩子玩游戏玩得更晚了。

针对这种情况,我给这位妈妈的建议是三不原则:不提游戏,不提学习,不去说教和试图将孩子拉回来。

沉迷游戏的孩子最听不得的就是父母对游戏危害的各种贬低,这是变相否认游戏带给他们的快乐和满足感以及成就感。

当父母只是停留在玩游戏不好的表面,而不去追溯孩子玩游戏的动机,只是一味的焦虑时,不仅不会解决问题,反而会让问题更加恶化。

这时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退回自己位置,不要干涉孩子,先行一步放下自己的焦虑和恐惧,先照顾好父母自己的情绪,先保证自己吃得下睡得香,情绪平和。

父母情绪稳定了,才有心力去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父母都先孩子一步崩溃了,不仅没有办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父母此时也成了困扰孩子新的问题。

第二个改变:改变自己和孩子的沟通方式,夯实亲子关系。

很多父母跟孩子的沟通方式是负面的,是带着成见和不满去沟通的,这样的沟通结果通常会翻车。

比如说父母常用的无效沟通方式:

你不应该玩游戏,你应该学习,学习才是你学习的任务;

你看看你,天天玩游戏都废成什么样了,再不醒悟,你人生就完了;

学习这点小事就做不好,你的脑子是被糊住了吗?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

天天画大饼,你怎么就不能好好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父母陈述的都是事实,可是当充满着情绪去指责时,传递给孩子的全是负面评价和负面反馈。父母可能觉得这些道理给孩子掰扯明白了,孩子就醒悟了。

只不过,父母的这种粗暴的沟通方式,不仅没有让孩子迷途知返,反而对父母更加排斥了,原本想对父母说点啥,一见父母这样不理解自己,话到嘴边啥都不说了。

时间久了,孩子就用沉默和暴怒来对抗,一不高兴就不理父母,要么锁门,要么直接无视,要么硬怼。

父母在埋怨孩子没良心,白眼狼的同时,也要反思一下自己最初的沟通方式是否有问题?

所有的错不能让孩子一个人背,爱错的方式,才有错爱的结果。

我一直说亲子关系对于家庭教育特别重要,有好的关系,一切都能谈,没有好的亲子关系,一切都免谈。

第三个改变:改变自己的心力,坚持用正念写情绪和亲子日记。

父母的心力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情绪与心力。

尤其是妈妈心力强了,整个家的氛围就是温暖和谐的,一旦妈妈唉声叹气,愁眉苦脸或焦虑爆棚,会让整个家的气氛紧张和压抑。

这时传递给孩子的信号会更压抑和紧张,孩子也会更加疯狂地沉溺到游戏中逃起来。

这时,妈妈就可以用写情绪日记和亲子日记的方式来释放情绪,来增加心力。

写情绪日记,我建议用正念的方式来写,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将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另一方面从自己的负面感受中挖掘正面动机。

这样就将情绪和情绪中的另一面积极动机激发出来了,很有助于恢复情绪。

除了情绪日记,还可以读书和运动,听音乐等的方式来让自己快速回血和恢复心力。

孩子不能被改变,但可以被父母的改变所感染,所影响。这是一个道阻且长的过程,需要坚持和相信以及父母先行一步的自控与自律。

1 阅读:558

百合读书

简介:爱读书、爱思考、爱写作的百合,读完10000本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