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比较、不争抢,才能活得更轻松

龚晓呀 2025-02-06 10:09:50

我叫李建明,今年六十岁,出生在山东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小时候家里生活艰难,父母靠种地和做些零活勉强养活我们兄弟姐妹。虽生活窘迫,却一直耳濡目染地被父母的一个信念激励着:“读书能改变命运。”遗憾的是,我初中毕业后家里无力供我继续读书,只得早早到了镇上的工厂做学徒工开始打拼人生。

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我也不甘落后,摸索着从事过多种行业。后来在老家县城的一家国企稳定下来,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最终也把房子、生活条件一点点捯饬好。如今已退休,生活算不上富裕,但每月有5500元的退休金,在县城生活已然宽裕。

时光总是悄无声息地流逝,转眼之间我参加初中同学聚会,竟带着复杂的心情。起先我并没有打算去参加,心里想着,老了,同学们话题可能会对不上,聚会的意义也许并不大。但耐不住曾经的班主任老李一再劝我:“哎呀,你们这一帮孩子,再不聚就少了机会啊。”最终,我答应了。

那天晚上,在县城一家饭店,我们班来了二十多个老同学。起初大家都有些拘谨,不过几杯酒过后,话匣子一开,笑声、回忆涌动。班主任老李的一个举动让我肃然起敬,他竟然清楚记得每个人的名字和在校时的事,情真意切地将大家串联起来。

但也在这场聚会中,我感受到了世事无常。有人事业有成,拿着高薪;有人的退休金每月超过七千;还有人在群里晒豪车,俨然生活的大赢家。也有人沉默无言,比如赵强,他身体不好,靠低保过日,样子让人心酸。一片欢笑之中,赵强的一句话让我五味杂陈:“建明,你现在过得好,真替你高兴。”他的语气没有羡慕,倒像是释然。而我心里却一直思考,却不知道怎么安慰他,只好拍拍他的肩膀轻声说道:“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这一刻我意识到,比较只会徒增负担。无论生活怎样,我们其实都背负着属于自己的重担。

聚会后几天,微信群热闹了起来。同学们分享着聚会趣事,又有晒收入的、晒家境的,这让我感到无用的攀比心正在发酵。我注意到赵强几乎不发言,他只简单发了一条消息:“身体不舒服,可能要去医院看看。”虽然有几个人简短安慰,但微信的节奏很快就转向了别的话题。

后来,我拨通了赵强的电话,得知他正在医院检查,便开车去看了他,带了些水果和营养品。他见到我很意外,忙问:“怎么来医院了?”我笑着说:“同学一场,当然该来。”他说感谢的话时眼神里却还带着自责。这时,我劝慰他:“赵强,每个人都有不容易的时候。你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保重身体,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他点点头,似乎放下了些许心事。

回家后,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妻子。她静静听完后淡淡说道:“聚会这种事,少参加也罢,别为了别人的评价折腾自己。”我点了点头,心里释然了许多。生活已经够沉重了,何必再拿他人的生活与自己的日子反复比较?

一个月后,我退出了同学群。彼时窗外大雪纷飞,我静静坐在书房里,回想着这场聚会赋予我的教训: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争一时高低,而是懂得放下那些无谓的攀比。

人生最好的状态,也许就是不争、不慌、不悔、不怨,珍惜眼前,安度流年。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