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困难就拖拉磨蹭,退缩逃避,厌学休学……孩子的内驱力去哪儿了?

艾玲知识 2024-09-23 19:49:17

爱不需要太努力,爱需要更智慧。

01一个案例:想退学的孩子

一位妈妈咨询:高一的儿子暑假后开学,上了一周后再也不愿意回到学校。让妈妈办退学,妈妈开始没有答应,劝孩子坚持把高中念完。

孩子学习成绩一直偏中下。爸妈常年在外打工,爷爷奶奶照顾。从初三开始断断续续不愿意去学校,各种理由的请假。要求在外地打工的妈妈回来陪,自己就去学校。妈妈回来后,断断续续上学,跟妈妈沟通中经常发生争执。

开始,孩子在房间里打游戏,吃饭时喊叫几次没啥反应,妈妈就跑过来喊他才走出房间吃饭。有次妈妈又进来喊,孩子发火大吼大叫,把妈妈推出门,反锁了房间门不让妈妈进去,喊叫也不回应。妈妈担心孩子在房间出意外,从窗户偷偷观察儿子情况。儿子发现后拉上窗帘,完全隔绝跟家人联系。

你家有没有同款孩子:做起事来磨磨蹭蹭,一写作业就拖拖拉拉,遇到困难就退缩逃避,时不时请假休息,你一催他,他还发脾气,遇到挑战,总是躲得远远的,总是说“我不行”……

弄名表这个问题,先分享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02习得性无助实验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做过一个经典实验。

实验对象是狗。他把狗放在金属地板上,铃声响起时,地板就通上轻微的电流,给狗带来一定的痛苦。显然,遭受刺激之后,狗会一路狂奔,迅速跑到没有电流的安全地带。这是一个简单的逃避反射。

塞利格曼把狗绑住,让它们在被电击时无法移动,它们一开始会挣扎、狂吠,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安静下来,好像对脚底传来的痛苦已经“认命”了。这些狗陷入了一种无助的状态。接下来,给这些狗解脱束缚,再让它们接受电击。

一开始,它们还会惊恐地跳起来,开始奔跑,这是身体的一种本能反应。

但是地板很长,它们的奔跑只能持续一小段时间,还没有跑到安全地带它们就停下来,呜咽哀嚎,动弹不得,直到电击结束。也就是说,它们从之前默默的忍受中,总结出一个信念:反正做什么都是没用的。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那一刻的痛苦形成了一种稳定记忆,而且实验狗记得的不只是痛苦,还有“我做什么都于事无补”的无力感。后来的实验者进一步在狗身边设置了电流开关,让它们学习触碰开关来停止电流。

结果发现,那些习得性无助的狗在学习上更困难,它们稍作尝试,很快放弃,学不会,或者说根本就不想学。实验狗已经不相信当前的处境是可以用行动改变的了。

也就是说,它们虽然只经历了一段时间痛苦,但习得性无助把它放大成了一种持续的、无力摆脱的永恒的体验。

03 动物是如此,人也一样

一个人的习得性无助是如何形成的?

我们通过文章开头的案例,来分析下一个孩子习得性无助的形成过程。

学业上看:一个孩子进入幼儿园开始,就要经历各种评比考试,老师和家长口中有意无意的攀比。

比如,每天要问今天学的内容学会了吗?作业有没有得“优”?考试有没有比你同桌高?这次名次为啥没有上次好?

爸妈和老师的询问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就像通上电流的金属板,如果能在各种“比”中胜出,就像实验狗能否逃离电流冲击一样。

学业成绩中下的孩子,可以想象,他能体验到胜出的概率,远远低于失败受挫的概率。无数次在“比较”中败下阵来,他无法体验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和价值感。所以,一个成绩不够优秀的孩子,能熬到初三已经是耗尽所有能量。

这个漫长的过程,就像那些实验中不断被电击又无法挣脱的狗一样,哀嚎着,呐喊着,体验着痛苦,也一遍又一遍把这些记忆印刻在大脑里。

孩子提出妈妈回来陪自己,希望妈妈的爱和温暖,能给自己补给的能量,让他有力量抗衡学业上的失败和挫折。

当他再次鼓起勇气吹响战斗的号角向高中冲锋,高中知识的难度,再次掐灭了他游丝一般的希望。他只好如实相告:想退学去打工。妈妈无法体谅孩子的痛苦,拒绝了孩子的请求。让他再坚持一下。

犹如试验中的狗狗,发现自己即使努力再冲一冲,试一试,也无法逃离被电击的命运,干脆说算了吧。

一个人对外界的失控感越强烈,就越容易躲在自己的窝里,因为只有自己窝里,才能体会到自己对人生的掌控感。

04打破:用成功制造成功

遇到困难退缩恐惧,躺平厌学的孩子,失败体验远远大于成功体验。

要改变孩子认知,就要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制造机会,铸造孩子新体验。

具体来说,即用成功来制造成功。在生活中不断体验小的成功,“哪壶开了提哪壶”,从孩子的长处上发现自己“还行”,提升自尊,体验自我成就感,然后逐渐延伸到其他方面的各种能力上。当成功的次数越来越多,他体验到自己“行”的喜悦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改写大脑记忆里那些痛苦的记忆,顽固的“我不行”的认知也会逐渐改写。相信只要我付出一定会有结果。

具体来说,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觉察。遇到困难想退缩时,识别出大脑里那些导致无助感的消极思维。比如,当我说“我做不到这件事”时,马上意识到这是我的习惯性模式,停下来,认真地告诉自己:这是过去的模式。

第二,转化。把习惯性的“我做不到这件事”转化为:“我目前还没有掌握这件事,但我可以学习如何做。”我可能需要再多尝试几次。

第三,小目标。把“我想要”的目标,切分成一小份,问自己可以做的一小步,一点点是什么。从能做的,小的起点,开始行动。

比如,我想提升成绩。这是巨大且宽泛的目标,可以细分为我先提升英语成绩,再把提升英语成绩细分为提升5分,接着再具体到英语的各个题型,比如单词听写或作文部分提升5分,也可以在具体到每天记5个英语单词……当把大且模糊的大目标,细分为小目标时,做起来就毕竟容易,容易完成。

第四,体验。当小目标完成后,体验这份小小成功带给自己的喜悦和自豪。在这种美好的感觉里停留,并且分享给其他人。或者写下来。这样做是为了改写大脑记忆里的挫败体验,为我还是可以做到的新体验。

当这些新的体验越来越多,成功体验就像滚雪球,越来越大。内心的认知“我不行”“我没有未来”就被改写为,其实我也可以的,我只要花更多时间和努力,说不定还真行呢。

0 阅读:15

艾玲知识

简介:关注青少年成长,做一个有爱心的好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