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一年中最热闹、最喜庆的节日,每一天都充满了独特的意义。大年初四,更是藏着不少传统习俗,做好这四件事,新的一年福气满满!
大年初四凌晨,天还没亮,长辈们就开始忙活迎灶神了。传说中,灶王爷每年腊月二十三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各家的善恶,大年初四再返回人间。所以,这一天大家都盼着灶王爷回来,继续庇佑家宅。
长辈们会把灶台擦得干干净净,这不仅是清洁,更象征着把过去一年的烦恼和不顺都擦掉,以全新的状态迎接灶王爷。接着摆上精心准备的贡品,有甜蜜的糖果,寓意生活甜甜蜜蜜;红彤彤的红枣,祝愿日子红红火火,要是家中有适龄青年,还盼着早生贵子;新鲜的水果,则饱含对家人健康平安的祝福。点上香烛,一家人整齐站在灶台前,双手合十,虔诚地向灶王爷行礼,祈求新的一年家宅安宁,饮食无忧。
民俗专家调查显示,全国超80%的家庭在大年初四保留迎灶神传统。这一习俗历经千年,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它承载着老百姓对家宅平安的朴素愿望。
春节前几天,家家户户大鱼大肉,餐桌上满满都是美食。但丰盛的饭菜难免有剩余,大年初四吃折箩的习俗就派上用场了。折箩,就是把剩余的饭菜分类整理,重新烹饪。红烧肉、糖醋鱼、炒青菜等食材汇聚一锅,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独具风味的折箩就出锅了。
一家人围坐吃折箩,每一口都饱含过去一年的回忆。春节的欢聚、生活的酸甜苦辣,都融入这道菜里。吃折箩不仅是避免浪费,更有着“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一家人边吃边谈,珍惜当下的幸福,也期待新的一年财富像折箩里的食材一样丰富,日子越过越好。据统计,每年春节因吃折箩避免浪费的食物总量惊人,这一习俗传承了节约美德,也延续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春节期间,民间讲究不能随便动扫帚,怕扫走福气,但大年初四是例外。这一天,大家纷纷拿起扫帚,开启全面大扫除。从客厅到卧室,从厨房到阳台,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把堆积的灰尘、杂物统统清理出门。每挥动一次扫帚,都像是在和过去一年的晦气、霉运告别。
扫完地,再用抹布把家具擦得一尘不染,桌椅、橱柜、窗户、镜子都闪闪发亮。经过一番努力,家里焕然一新,仿佛为新一年的好运打开了大门。心理学研究表明,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能让人心情愉悦,增强幸福感和对生活的掌控感。在新年以全新环境开启,寓意着新的开始,充满希望。
大年初四傍晚,接五路财神的仪式将节日氛围推向高潮。五路财神分别来自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寓意财富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长辈们早早在门前摆好供桌,上面摆满寓意吉祥的贡品。金黄饱满的金橘,像一个个小金库,象征金银财宝滚滚而来;精致的糕点,每一块都寄托着对财富的向往。点燃香烛,香烟袅袅,全家人整齐站在供桌前,朝着五个方向虔诚叩拜,嘴里念念有词,祈求财神把无尽财富引进家门。此时,外面爆竹声不断,热闹非凡,仿佛真能看到财神带着财运笑盈盈地走来。民俗学者指出,在传统习俗保留较好的地区,超90%的家庭会郑重举行接五路财神仪式,足以看出人们对财富的渴望和对传统的重视。
大年初四的这些传统习俗,是老一辈人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好祝福。在如今快节奏的时代,不管多忙,都应在大年初四做好这四件事。我认为,这些习俗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新的一年,让我们在这些传统习俗中,开启充满吉利与福气的一年,愿幸福与好运常伴左右 。
作者声明:内容及图片取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