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棠表字应为仲宣|贡发芹

陪读时间 2025-01-03 22:55:51

摘要:古人名之外还有字,字之外还有号。

四川总督吴棠,清安徽泗州盱眙县三界市(今明光市三界镇老三界)人,名棠,字仲宣,一字仲仙,已被公开持续使用一百七十余年,见于:自己著作题词署名,乡党幕宾酬和诗文,朋僚往来函稿,方志文献史料,作为历史定论,不容置疑。吴棠,号棣华,最早见于《盱眙县志稿》;字棣华,号仲宣,一号仲仙,只出自吴氏内部族谱、年谱手稿,新近印行的《老三界吴氏孝敬堂族谱》(内部资料)再次予以肯定,不可信。

古人名字常常包含兄弟排行的意义。吴棠,字仲宣,一字仲仙,应当与“仲”密切关联。吴棠兄弟二人,排行第二,二即“仲”,“宣”原意为说话,引申为发表,传达,“仲宣”,即第二个说话的人。仲仙,即二仙,是别人对吴棠的尊称。

吴棠表字应为为仲宣,具体为:吴棠,字仲宣,一字仲仙,号棣华,又号春亭。

关键词:吴棠名 字 号 仲宣 仲仙 棣华

古人名之外还有字,字之外还有号。

近代历史人物吴棠,字仲宣,号棣华。有人认为,吴棠,字棣华,号仲宣。笔者认同前者。吴棠是皖东清史上真正意义上唯一的封疆大臣,安徽清史上屈指可数的名人之一,中国漕运史上集权总督,官至四川总督,署成都将军,加都察院都御史、兵部尚书衔。是清同治朝四大封疆大吏之一,一直与直隶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曾国藩、陕甘总督左宗棠齐名。咸丰年间“声振江淮”,被其“金石至交”李鸿章誉为“天子知名淮海吏”。翰林院编修钱振伦称其督漕期间“以民慈父,为国重臣,江淮草木知名,天下治平第一人”。笔者是这样介绍吴棠的:

吴棠(1813—1876),字仲宣,一字仲仙,号棣华。出生于清安徽省泗州盱眙县三界市(今明光市三界镇老三界行政村)一个平民家庭。道光十五年(1835)中举人,道光二十四年大挑一等,作知县用,签掣江南南河搞河工。道光二十九年补桃源县(今江苏泗阳县)知县。历任清河知县,邳州知州、徐州知府、淮徐道、江苏按察使、江宁布政使、漕运总督、署江苏巡抚、署两广总督、闽浙总督、钦差大臣等职,官至四川总督、署成都大将军,加都察院都御史、兵部尚书衔。宦游三十余年,历封疆大吏十六年,一直在地方上做官。

吴棠(1813—1876),字仲宣,一字仲仙,号棣华。出生于清安徽省泗州盱眙县三界市(今明光市三界镇老三界行政村)一个平民家庭。道光十五年(1835)中举人,道光二十四年大挑一等,作知县用,签掣江南南河搞河工。道光二十九年补桃源县(今江苏泗阳县)知县。历任清河知县,邳州知州、徐州知府、淮徐道、江苏按察使、江宁布政使、漕运总督、署江苏巡抚、署两广总督、闽浙总督、钦差大臣等职,官至四川总督、署成都大将军,加都察院都御史、兵部尚书衔。宦游三十余年,历封疆大吏十六年,一直在地方上做官。

网上介绍吴棠生平资料基本上来自笔者的文稿,其中原来是“服官三十余年,历封疆大吏16年”,后来笔者将“服官”改成“宦游”,将“16年”改成“十六年”,与“三十余年”相对应,只是他们还原告照抄不误,真够尊重笔者的。

有人称笔者为中国研究吴棠第一人,笔者觉得自己受之无愧。在笔者之前,没有人研究过吴棠,致使吴棠这个名字长期被湮没在历史的瀚海之中,很少有人知道,即使知道也是一鳞半爪,非常陌生;在笔者编著三十五万字《吴棠史料》一书公开出版之后,有很多人在研究吴棠,且靠研究吴棠获得了硕士、博士、教授、研究员、处长、主任、专家、学者头衔,被历史遗忘的历史人物吴棠也因此为更多世人所熟知。另外,笔者首次提出“吴棠为清同治朝四大封疆大吏之一”这一概念,已得到史学界及全社会的普遍认可。这是令笔者一生非常欣慰的两件事。介绍吴棠,必然涉及吴棠的名与字、号,具体完整的介绍是:“吴棠,字仲宣,一字仲仙,号棣华,又号春亭。”新近印行的《老三界吴氏孝敬堂族谱》(吴棠长兄吴检后人2023年11月印制的内部资料)再次肯定:“吴棠,字棣华,号春亭、仲宣、仲仙。”也有个别人支持这个观点,为此,有很多人询问笔者,笔者实不敢苟同这个新的提法,再次表明自己的观点,笔者坚称:“吴棠,字仲宣。”或者,“吴棠,字仲宣,一字仲仙,号棣华,又号春亭。”吴棠,字仲宣,仲仙。见于下列相关历史文献资料。一是自己著作题词署名:

望三益斋尽馀吟草卷一盱眙吴 棠 仲仙 男炳祥、和校字①眼镜赋——以西洋眼镜规壁圆为韵盱眙吴 棠 仲仙 ②同治十一年壬申六月吏情更觉沧州远,诗卷长留天地间。——总制四川使者吴棠 吴棠之印(方印)仲仙(方印)③二是乡党幕宾酬和诗文:

《吴仲仙明府同年四十叙》(……予同年生吴君仲仙之治桃源也,如治其家。)——鲁一同④。《江宁布政使吴公仲仙同年五十叙》——鲁一同⑤。于是,吴刺史仲仙,方宰清河,盱人士往来,皆以彼深沉奥博之才,蹭蹬抑塞以死。……仲仙刺史尝得见君,饴闻绪论,一则同茫然终古,神交而已矣。——鲁一同⑥。《清河县宰吴公仲仙》——黄钧宰⑦。清河大令吴君仲宣,今之循吏。——丁晏⑧。越数十年,而吾师仲宣先生望三益斋四书文出。——王荫棠⑨。仲宣舅氏既刻《望三益斋制艺》告成,又复掇拾所为试帖诗若干以示锡麟。端牍扬讽,不能无言。——王锡麟⑩。仲仙漕帅洞视万古,博极群籍,文学饰治,雅歌临戎,间发为诗,不欲自炫。——钱振伦⑪。《寄吴仲仙观察同年》——秦茂林⑫。《古乐府寄吴仲仙制军督部》——薛时雨⑬。《滁山书堂歌送吴仲宣尚书东归将寓滁州》——张之洞⑭。《吴仲仙制府六十寿序》(同治十一年,仲仙吴公春秋六十。)——刘愚⑮。吴棠,字仲宣,盱眙人也。——吴昆田⑯。棠,即仲宣尚书。——方濬师⑰。三是朋僚往来函稿:

仲宣尊兄大人阁下——曾国藩(同治元年年三月十八日《复吴棠》)⑱。

仲仙尊兄大人阁下——曾国藩(同治九年九月十八日《复吴棠》⑲)。仲仙仁兄阁下——李鸿章(同治元年三月二十九日《复吴仲仙漕帅》)⑳。吴仲宣来信,清江捻匪已击退。——李鸿章(同治元年四月初二日《上曾相》)㉑。《复吴仲仙制军》——李鸿章(同治十三年七月二十二日)㉒。《复吴仲宣》——曾国荃(同治二年七月)㉓。四是方志文献史料:

吴棠,字仲宣,盱眙人也。——光绪丙子《清河县志》㉔。

吴棠,字仲宣,号棣华,三界人,举人。——光绪辛卯《盱眙县志稿》㉕。吴棠,字仲宣,盱眙人。——民国《泗阳县志》㉖。吴棠,字仲宣,号棣华,盱眙举人。——民国《嘉山县志》手稿㉗。吴棠,字仲宣,盱眙人。——民国《嘉山县志》手稿㉘。吴棠,字仲宣,号棣华,举人出身。——当代《盱眙县志》(一九六一初稿)㉙。吴棠(?-1876),盱眙三界人,字仲宣,号棣华。——《盱眙县军事志》㉚。吴棠(?-1876),字仲宣,号棣华,三界人。——当代《嘉山县志》㉛。吴棠,字仲宣,盱眙人。——当代《淮阴市志》㉜。吴棠(1816-1876),字仲宣,号棣华,盱眙三界(今属明光市)人。——当代《滁州市志》㉝。吴棠(1813-1876),字仲宣,号棣华,明光市三界人。——当代《明光市志》㉞。吴棠,字仲宣,安徽盱眙人。——赵尔巽《清史稿》㉟。吴棠,字仲宣,安徽盱眙人。——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传》㊱。吴勤惠公,字仲宣,安徽盱眙人。……仲宣初宰是邑,穷追遍搜,躬亲督队,绝不假手于人。仲宣微时,贫而好施与,……及吏持回帖复命,仲宣知,不之责。……仲宣不知所对,唯唯谦逊而已。……仲宣观察徐淮,以守正不阿,致遭当道奏劾。……遂擢仲宣总理漕运。……逾年,仲宣又遭劾,乃持旨为钦差大臣,总督四川。盖慈禧日理万机,前事易忘,不见劾文,翻不能忆及仲宣,劾之者,适所以彰也。……)。——《同光风云录》㊲。吴棠,字仲仙,安徽盱眙人。——《昭代名人尺牍小传续集》㊳。吴棠,字仲仙,盱眙人,道光乙未举人。——《皖雅初集》㊴。吴棠,字仲仙,一作仲宣,号棣华,安徽盱眙(今属江苏)人,生于嘉庆十八年(1813),卒于光绪二年(1876)。——《清代诗文集汇编》(653)㊵。谱主吴棠(1813-1876),字仲宣,号棣华,又号春亭,盱眙人,清道光十五年举人,官至四川总督,卒谥勤惠。——《近代史资料》㊶。吴棠(1812年-1876),字仲宣,亦写作仲仙。安徽盱眙(今属江苏)人。——《清代人物传稿》㊷。吴棠,字仲宣,安徽盱眙(今属江苏)人。——《四川近现代人物传稿》㊸。吴棠(?-1876),字仲仙,一字仲宣,号棣华,清盱眙人。——《江苏艺文志》㊹。吴棠,清盱眙人,字仲宣。——《中国人名大辞典》㊺。吴棠(?-1876)江苏盱眙人,字仲宣,道光十五年举人。——《中国历代名人大辞典》㊻。吴棠(?-1876)安徽盱眙(今属江苏)人,字仲宣。——《中国近代史辞典》㊼。吴棠(?-1876)清朝将领,字仲宣,安徽盱眙人。——《中国近代军事人物大辞典》㊽。吴棠[清]字仲仙,一字仲宣,号棣华,清盱眙人。——《皖人书录》㊾。吴棠(?-1876)清官员。字仲宣,盱眙老三界(今属明光市)人——《安徽历史名人词典》㊿。吴棠(?-1876),字仲宣,号棣华,三界(今属安徽明光市)人。——《皖东人物》(51)。吴棠(1810-1876),字仲宣,安徽盱眙(今属江苏)人。——《中华姓氏谱•吴姓卷》(52)。吴棠(?-1876)字仲宣,清安徽盱眙(今属江苏)人。——《中华姓氏谱史——吴姓人物》(53)。吴棠(1813-1876)字仲宣,一作仲仙,号棣华。盱眙人。——《清人别集总目》(54)。吴棠(1812-1876)字仲宣,又写作仲仙。清安徽盱眙(今属江苏)人。——《中国宫闱秘史》(55)。吴棠(?-1876),字仲宣,安徽盱眙(近属江苏省)人。——《杜甫草堂匾联》(56)。吴棠(1813-1876)字仲宣,一作仲仙,号棣华,江苏盱眙人。——《近代词人考录》(57)。吴棠(?-1876),字仲宣,盱眙人。——《淮阴概览》(58)。吴棠(?-1876),字仲宣,盱眙人。——《淮安历史名人》(59)。吴棠(约1800-1876),字仲宣,号棣华,盱眙人。——《精彩盱眙》(60)。以上列举了诸多历史文献资料,看上去非常繁琐啰嗦、重复累赘。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这些历史文献记载,在某一个时段、某一个领域、某一个层面、某一个专业都具有代表性。实际上,就笔者手边资料而言,再列举两三百例,也手到擒来,不在话下。若是再到全国各地图书馆、档案馆查阅一下,估计还能查到三五百例,甚至更多。

不过上面历史文献记载中,吴棠生卒年龄很多不准确,不精确。

吴棠,嘉庆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子时(1813年8月19日23时至凌晨1时)生于安徽省泗州盱眙县三界市,光绪二年闰五月二十九日午时(1876年7月20日上午11时至下午1时),卒于滁州里第(吴氏南公馆,今吴棠故居),在笔者这个考证结果公诸于世之前,没有人作出过如此确切而具体的阐述。人之出生,即要命名,《礼记·檀弓》疏:“始生三月而加名。”是谓乳名或小名。到了入学开本读书时,遂有大名,即正名、学名。小名、大名都是父母、长辈、老师呼叫的,也用于自称,同辈及晚辈一般是不能直呼其名的。于是名字之外还有字,《礼记·檀弓》:“幼名,冠字。”疏:“始生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又《礼记·曲礼》:“男子二十而加字,女子许嫁笈而字。”颜之推《颜氏家训》:“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故字称表字。字之外还有号,《说文》段注:“号,嘑(呼)也。”《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古之圣人,謞(疾呼也)而效天地谓之号,鸣而施命谓之名。名之为言鸣与命也,号之为言謞而效也。”即出生有名,二十立字,号在字后。一个人有了特别的社会地位、特别的名望,在某个领域取得骄人的成果后,开始自号,他人或社会赠号,之后便有爵号、官号、绰号,逝后则有谥号。名在先,字在名之后二十年左右,号更在名之后,此为礼也,不可颠倒,不可偏废,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号的。既有正式的名,还有字和号,甚至多字多号,多是文人、高士及官员。字用于日常称呼;号用于展示个性或纪念某种意义,曾国藩二十岁取号涤生,其在日记里明确了取号“涤生”缘由:“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换句话说,号相当于笔名或艺名,其他人一般不会呼喊别人之“号”的。盛唐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时人称他李太白,少见称他李青莲居士的;北宋欧阳修,字永叔,四十多岁时自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时人称他欧阳永叔,少见称他欧阳醉翁或欧阳六一居士的;明初刘基,字伯温,号犁眉,时人称他刘伯温,少见称他刘犁眉的;元代黄公望,字子久,号大痴、大痴道人、一峰道人、井西老人,时人称他黄子久,少见称他黄大痴、黄大痴道人、黄一峰道人、黄井西老人的;晚清刘铭传(1836-1896),字省三,自号大潜山人,时人称他刘省三,少见称他刘大潜山人的。这是礼俗,不是轻易可以改变的。古人所谓名字,应是名和字。古人作品或题词署名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籍贯+姓名+字”,刻印自己作品,更是如此,极为郑重其事。古者君子讲究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最高境界为立言。笔之文章,播于当今,载之史册,扬于后世。自然重视有加。吴棠传世作品集《望三益斋存稿》十五种,刻于同治三年至光绪七年,其中《望三益斋诗文抄》,国图、南图、川图、皖图等许多图书馆均有收藏,该文集收录吴棠诗文十四卷,同治甲戌(1874年)锓于成都使署,每卷署名“盱眙吴 棠 仲仙”,后边则是“男炳祥、(炳)和校字”。按照“籍贯+姓名+表字”署名习俗。署名表明是书作者籍贯“盱眙”,姓名“吴棠”,表字“仲仙”,并且刻本校订者为吴棠次子“吴炳祥”、三子“吴炳和”。是书多次刊印,一再重复,由吴棠两个儿子亲自校对文字。对于立言署名这样重大事项,应当不会出现差错,吴棠,字仲仙。《眼镜赋》等赋文,是吴棠比较满意的赋文代表作之一,收于《滁泗赋存》、《吴氏赋存》等书中,这两本赋集,还有《椒陵赋存》,均系吴棠主持编选刊印,由吴棠幕僚、族侄、举人吴焘负责校对,署名“盱眙吴 棠 仲仙”,说明吴棠,字仲仙,仲仙是吴棠之字,不是吴棠之号。这几部赋集之中篇名作者署名,吴棠长辈、同辈、晚辈及师友、朋僚、乡党的作品署名均为,“籍贯+姓名+字”,不可能唯独吴棠是,“籍贯+姓名+号”。吴棠自己不可能字、号混淆,负责校订者吴焘不可能把族叔字、号弄错。吴棠,字仲仙。古人题词钤印时,名、字、号,顺序有别,这是严格按照礼仪行事的。名在前,字在后,号则又后也。名、字、号单用之时,提款已署姓名,可用名印或字印;题款署字,可用名印;题款不署姓名,不署姓名,或只署道号、斋馆时,当用姓名印,以利于辨别作者。成都杜甫草堂有楹联几百副,唯有吴棠与何绍基题写的楹联系真迹,其余楹联均被民国驻军当柴火烧掉了,现在大家见到的均系新中国建立后后补的。吴棠题写的楹联“吏情更觉沧州远,诗卷长留天地间”始终悬挂于“史诗堂”大廨两则,内容系集诗圣杜甫诗句,上联注明了书写时间“同治十一年壬申六月”,落款是“总制四川使者盱眙吴棠”,名下由两个方印,上为“吴棠之印”,下为“仲仙”,钤名印和字印,简洁明了。一百五十多年来,字迹依然清晰。正式场合,钤名印和号印很少见。吴棠以总制四川使者(四川总督,四川最高军政长官)身份对题字这样庄重的事情,不会弄错。足见,吴棠,字仲仙。“姓+字+官职”的称呼方式在古代官场中是一种常见的礼仪和尊重的表现。‌这种称呼方式也简化为“字+官职”,不仅体现了对官员职务的明确标识,还能在正式场合中避免混淆和误解。蜀国丞相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时任呼他为诸葛孔明丞相,没有人呼他诸葛卧龙丞相的;唐代检校工部员外郎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时人称他杜子美工部或杜工部,没有呼他杜少陵工部或杜少陵野老工部的。目前笔者见到的最早呼吴棠“姓+字+官职”的历史文献资料,按照古人生日“过虚不过实,过九不过十”习惯,淮安地区名士鲁一同的贺词《吴仲仙明府同年四十叙》,应当是在咸丰二年七月二十四日(1852年8月19日)吴棠虚岁四十岁生日庆典上公诸于众的,十年后再叙。中间,鲁一同还在为吴棠出资刊印的王效成《伊嵩室集》的序言中公开称吴棠“吴刺史仲仙”,同一篇序文中称吴棠“仲仙刺史”,即为简化称呼,不管是哪一种,均明确,吴棠,字仲仙。此为目前见到“吴棠,字仲仙”的最早文献史料。鲁一同(1805-1863),字兰岑,一字通甫,通父,安东(今江苏涟水)人。清代道光、咸丰年间著名古文家、诗人、文学家。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中举人,系吴棠同年,与吴棠交情深厚。黄钧宰(1826—1876),江苏淮安人,晚清文学家,博学能文,熟悉吴棠,他在咸丰三年(1853)日记《金壶七墨》中称吴棠为“清河县宰吴公仲仙”,即,吴棠,字仲仙。丁晏(1794~1875),清代校勘学家,《清史稿》有传,他咸丰四年(1854)给吴棠著述《读诗一得》作序时称吴棠“清河大令吴君仲宣,今之循吏”,明确,吴棠,字仲宣。此为目前见到吴棠字仲宣的最早文献史料。封建时代,门生是不能称师尊名、号的,晚辈是不能称长辈名、号的,下属是不能称上司名、号的,只能称字,或者称官职,这是最起码的礼数。王荫棠是吴棠得意门生,咸丰四年(1854),他在给吴棠刊印的《望三益斋制艺》作序时称吴棠“吾师仲宣先生”,按常识,吴棠,字仲宣。王锡麟是吴棠外甥,咸丰四年,他在给吴棠刊印的《望三益斋试帖》作序时称吴棠“仲宣舅氏”,按常识,吴棠,字仲宣。钱振伦(1816年-1879),翁同龢姐夫,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咸丰年间曾受吴棠延聘,执教于吴棠创办的崇实书院,是吴棠下属。同治二年(1863),他在给吴棠刊印的诗集《烬余吟》作叙时,称吴棠“仲仙漕帅”。按常识,吴棠,字仲宣。胜友至交更是如此。秦茂林,清盱眙县明光镇人,官至洛阳知县,吴棠同乡、同年举人、亲家,其子秦尔熙(1842-1917)入赘吴门,为吴棠长婿,他称吴棠为“吴仲仙观察同年”。薛时雨(1818-1885),清安徽滁州全椒县桑根乡人。字慰农,一字澍生,晚号桑根老农。道光二十八年(1848)江南乡试解元。官至杭州知府,兼督粮道,代行布政、按察两司事。吴棠督川时曾邀其入幕,薛时雨没有答应,后来薛时雨昌修醉翁亭时,曾获吴棠慷慨资助,终生年年不忘此事。刘愚为四川省候补官员,他同治十一年(1872)在吴棠六十寿宴上的贺词中称吴棠为“吴仲仙制府”。这些称呼均出现在庄重的公众场合,必须慎重其事,按照“姓+字+官职”称呼方式,毫无疑问,吴棠,字仲宣,一字仲仙。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官至湖广总督,军机大臣,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吴棠督川时,探花张之洞外放四川学政,吴棠非常赏识张之洞才干和为人,不遗余力地支持张之洞办学和整肃川省学风,将张之洞当儿子一样看待,亲自作伐主婚,为张之洞续娶了四川才女、龙安知府王祖源女儿(甲骨文之父王懿容之妹)为第三任妻子,令张之洞感佩一生。可见吴棠与张之洞关系亲密,非同一般。在吴棠即将休致归滁时,两人互赠送别诗,张之洞称吴棠为吴仲宣尚书,按照“姓+字+官职”称呼方式,吴棠,字仲宣。吴昆田(1807~1882)清代官员,诗人,藏书家,方志学家。原名大田,改名昆田,字云圃,号稼轩。清河县人。清道光十四年(1834)举人,历官内阁中书、刑部河南司员外郎。吴棠也参加了道光十四年的江南正科乡试,未中,次年中恩科举人,所以,吴昆田称吴棠为同年,与吴棠关系密切,他在《四川总督吴公事略》一文中明确:“吴棠,字仲宣,盱眙人也。”方濬师(1830—约1889),字子严,号梦簪,清代安徽定远人,咸丰年间中举,官至直隶按察使、直隶永定河道。方、吴两家是世交,方濬师曾受三界吴氏后人请托,为吴棠长兄吴检(1806-1879)作传《貤封荣禄大夫盱眙县吴君玉书传》,收入《退一步斋文集》,传中曰:“吴讳检,字玉书,盱眙县人。”“棠,即仲宣尚书。”按照“姓+字+官职”、“字+官职”称呼方式,吴棠,字仲宣。还有,一传之中,不可能,长兄称字“玉书”,二弟称号“仲宣”;“仲宣”只能是吴棠的字,不可能是吴棠的号。古人书信为最重要的通讯工具,去信复函,一字一句均特别慎重,朋僚之间称呼,自不待言。曾国藩为晚清大儒,目前可见到其复函吴棠三十余封,信函(包括日记)中提及吴棠名、字一百多处,前后持续约十年。他在复吴棠信函中称吴棠为“仲宣尊兄大人阁下”、“仲仙尊兄大人阁下”,“仲宣”、“仲仙”是吴棠的字。曾国藩流传后世的函件数以万计,均呼受信者之字,不可能呼吴棠之号。目前可见李鸿章复函吴棠七十余封,信函中提及吴棠名、字不下于两百处,称吴棠为“仲仙仁兄阁下”、“吴仲宣”、“吴仲仙制军”,“仲宣”、“仲仙”是吴棠的字。李鸿章与吴棠为“金石至交”,从咸丰六年在吴棠家乡明光镇赠诗吴棠,到光绪二年(1876),持续二十多年时间称吴棠字为“仲宣”或“仲仙”,应该不会弄错。戴逸主编的三十九卷《李鸿章全集》中收录李鸿章朋僚函稿可能超过两万封,他称呼别人格式为“姓+字+官职”,而称呼“金石只交”吴棠格式若为“姓+号+官职”,这不可能,“仲宣”或“仲仙”只能是吴棠的字。其他人复函吴棠称呼不再赘述。晚清咸同光年间,总督一级的封疆大吏,全国只有八人,江督曾国藩、川督吴棠、直督李鸿章是排在前面的三人,是顶级封疆大吏中的顶级,他们之间书信往来(很多系官方行为,钤有官方印信)谨慎有加,斟字酌句,应该不会将字、号混淆。方志文献史料属于正史、信史,可信度一般不容置疑。胡裕燕修,吳昆田、鲁蕡纂,光绪丙子《清河县志》载:“吴棠,字仲宣,盱眙人也。”此为吴棠离世很短时间内光绪五年(1879)公开刊行的县志记载,编纂于吴棠生前,是目前见到的最早记载“吴棠,字仲宣”的方志文献史料。吴昆田明确:“吴棠,字仲宣。”凭借他与吴棠的密切关系,没有理由将吴棠的字弄错。王锡元修、高延第纂,光绪辛卯《盱眙县志稿》载:“吴棠,字仲宣,号棣华,三界人,举人。”此为吴棠家乡盱眙县光绪十七年(1889)公开刊行的县志记载,编纂于吴棠离世后较短时间内,是目前见到的最早记载“吴棠,字仲宣,号棣华”的方志文献史料,“号棣华”第一次出现在公开刊印的文献史料上。修志人知县王锡元(1824-1911),是著名的藏书家,籍贯盱眙,作为吴棠当世人,他应当熟悉乡贤吴棠的名、字、号。编纂人高延第(1823-1886),字子上,号槐西居士,江苏山阳(今淮安市)人。编纂有《淮安府志》、《山阳县志》、《盱眙县志》等书,享誉苏北。高延第深受吴棠赏识,吴棠督川时曾诚邀其入幕,被其谢绝。高延第主纂《盱眙县志稿》不可能弄错知遇自己的高官吴棠的名、字、号。需要着重提到的是,《盱眙县志稿》总纂为徐嘉,秦其増。徐嘉(1834-1913),淮安山阳县人,淮安名士。熟悉吴棠、丁晏、吴昆田、黄钧宰等人。秦其増(1860?-1932?)盱眙县明光镇人,候选郎中,以军功议叙江苏知县,系吴棠外孙,即前面提到的秦茂林之孙、秦尔熙之长子,其母为吴棠长女吴金兰(1842-?),秦其増,从小生活在吴府,系吴棠看着长大的,他不可能混淆外公吴棠的名、字、号。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盱眙县志稿》刊印十二年后,再次刊印一次,如果吴棠的名、字、号弄错了,应当会得到纠正的。泗阳即古之桃源,吴棠首任知县之地;嘉山原属盱眙,民国二十一年(1932)自盱眙划分出来,《泗阳县志》、民国《嘉山县志》(手稿)均明确:吴棠,字仲宣,盱眙人。

吴棠,号棣华,首次出现在公开刊刻的史志光绪辛卯《盱眙县志稿》之后,各重版本的《盱眙县志》、《嘉山县志》、《滁州市志》、《明光市志》及相关史料均采信这一说法。黄山书社1993年出版的《嘉山县志》明确:吴棠(?-1876),字仲宣,号棣华,三界人。据笔者了解,撰稿人为马昌华先生。马昌华(1930-2005),字忆仙,安徽省明光市管店镇人,祖籍南京。曾任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室主任、承担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李鸿章和淮系集团研究中心主任、名誉主任,安徽省历史学会秘书长、副会长兼秘书长、副会长(主持工作)、名誉会长,是著名中国近代史专家。马先生曾多次告诉笔者,《嘉山县志》里的人物吴棠传系编纂人员特地邀请他撰稿的。管店与吴棠故里三界相邻,距离不足十公里,以马昌华先生这样严谨治学的史学大家,不可能将邻里乡贤、当地历史上最大的封疆大吏吴棠的字、号张冠李戴的。2014年出版的《明光市志》中的的“吴棠传”,系在笔者文稿基础上上精简而成,笔者认为这是正确选择。同样,著名历史学家贾熟村、何一民,吴氏家谱专家吴强华,国学家朱德慈,均认定:吴棠,字仲宣。正确无疑。列入二十五史的《清史稿》、蔡冠洛的《清代七百名人传》、邵敬人的《同光风云录》、陈诗的《皖雅初集》、民初的《中国人民大辞典》、《中国近代史辞典》、《中华军事人物大辞典》、《近代史资料》丛刊、《清代诗文集汇编》等正史文献史料均认为:吴棠,字仲宣,号棣华。这些都属正史、信史,形成一个完整闭合的证据链,作为确凿的历史定论,毋庸置疑,不容置疑。吴棠,字棣华,号仲宣。目前,笔者只见到二处,持这种观点的人可能也只见到此二处:吴棠,字棣华,号仲宣。——吴焘《重修盱眙吴氏孝敬堂族谱》,同治十三年,成都使署刊,南京图书馆藏(61)。公讳棠,字棣华,号春亭,又号仲宣。——陈庆年《吴勤惠公年谱》(62)。另有一处:公名棠,号仲宣,盱眙人。黄云鹄《吴勤惠公传》(63)。笔者自从事吴棠研究之初,就注意了这个问题,也曾产生过疑问,但经过认真思索、分析、考据、辩证之后认为,吴棠,字棣华,号仲宣,不成立。吴棠,字棣华,号仲宣。最早出现在《重修盱眙吴氏孝敬堂族谱》里。该谱同治十三年刊刻于吴棠成都使署,系在同治元年吴氏族谱基础上,由吴棠安排族侄吴焘修订的,同修者吴棠族侄吴炳经,参订者为吴棠堂兄吴檠;吴棠作前序,时为同治元年;吴焘作后序,时为同治十三年;校刊者为吴棠次子吴炳祥、三子吴炳和。按道理讲,吴棠字、号,似乎不应有错,但不代表绝对正确,百密一疏也是常有的事。《吴勤惠公年谱》作者为陈庆年(1862-1929),江苏丹徒人,我国近代史学家、教育改革家和国家图书馆事业创建者。陈庆年是张之洞的幕僚。据说吴棠次子吴炳祥(1850-1899)任江苏盐法道时,曾拜请湖广总督张之洞为父亲作年谱,正在热衷于洋务事业的张之洞哪有时间接受此事?但张之洞也不能一推了之,于是他就推荐了自己的谋士陈庆年承担此事,算是对故人吴棠一个交代。时陈庆年正在帮助吴炳祥编纂《江苏盐法志》,吴炳祥就先安排族侄吴增仅(字可园,入滁州籍,滁州历史上最后一位举子),近亲、明代勋戚岐阳王李文忠后裔李泽同(1857-1918,字普青,明光文化达人)稽核疏稿,录为长编,交给三界芝生书院山长、六合举人汪达钧(字少甫)董理,因汪生病中止。正好《江苏盐法志》编纂完毕,吴炳祥就将父亲年谱之事托付给了陈庆年,拜请其撰写。陈庆年没有推辞,于光绪十九年(1893)完成初稿,但此初稿系最初手稿,不知什么原因,并未刊行于世,所以未被夏承焘先生所编的《年谱知见录》所登录,成为了鲜为人知的秘本。手稿一直收藏于陈庆年镇江私人藏书馆传经楼中,后因传经楼不慎失火,十万多部图书只抢救出八千余册,所幸《吴勤惠公年谱》手稿在八千余册之中,现藏于镇江图书馆。从《吴勤惠公年谱》撰写过程来看,似乎“公讳棠,字棣华,号春亭,又号仲宣”不会写错,但不能排除他写错了,即使没写错,也不代表他的观点一定是正确的。黄云鹄(1819-1898),字芸谷、翔云、缃芸,湖北蕲春人。著名经学家、散文家、书法家。中国近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音韵训诂学家、国学大师黄侃(1886-1935)之父。黄云鹄年轻时候受知于川督吴棠,从雅安知府擢升二品顶戴四川建昌道,晚年曾任两湖、江汉、经心三个书院院长,是晚清重臣张之洞的密友。黄云鹄《吴勤惠公传》作于光绪四年八月,其曰:“公名棠,号仲宣,盱眙人。”应当源自《重修盱眙吴氏孝敬堂族谱》,黄云鹄肯定阅读过吴谱。黄云鹄与吴棠关系非同一般,其母诰封一品太夫人八十大寿时,吴棠曾作长文寿叙;同治十年六月,吴棠曾多次口述家史并提供吴氏家族资料给黄云鹄,拜托其为父亲吴洹作传《诰封光禄大夫北山吴公传》,黄云鹄熟悉吴氏家族资料。他为吴棠作传,吴棠的号,似乎不应有错,但不代表他参考吴谱的观点一定是正确的,咸丰三年至光绪四年,一直公开使用了二十六年的“仲宣”是吴棠的号,长期呼吴棠之号,似乎也太不尊重吴棠了,而吴棠到底有没有字,黄云鹄却没有提及,这无法令人信服的。综合起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问题所在,“吴棠,字棣华,号春亭,又号仲宣”,不可信。“字棣华”,历史上只出现过两次,一次出现在盱眙吴氏内部族谱之中,不曾公诸于世;一次出现在未曾刊刻的私藏手稿之中。一个封疆大吏的字,自己一生从未公开使用过,从未公诸于世,别人也从未使用过,这绝对不可能。“号”与“又号”,是有区别的,“号”出现时间早于“又号”,使用频率远远高于“又号”,但吴棠的号“春亭”,只唯一一次出现在其去世二十多年后未曾刊刻的私藏手稿之中;而吴棠的又号“仲宣”,不仅出现在吴棠生前二三十年诸多的郑重的场合和公开的文献史料之中,而且一直出现在吴棠去世后的正史方志文献资料之中,这实在说不通,只能说明“吴棠,字棣华,号春亭,又号仲宣”不成立。黄云鹄《吴勤惠公传》、陈庆年《吴勤惠公年谱》中吴棠字、号信息均来自《重修盱眙吴氏孝敬堂族谱》,三处一脉相承,均为家族私刻资料或私人手稿,出处只有一个,不曾对外刊行,不曾公诸世人,没有其他任何文献史料佐证,属于孤证,孤证一般是不能作为史学观点证据的,更不能否定众多确凿的历史定论的,这是最起码的常识。《重修盱眙吴氏孝敬堂族谱》只刊行于盱眙县三界吴氏族人支族代表之中,不是吴氏每个族人都能拥有的,而是基本上只有每支的代表即掌门人才能拥有一部。据笔者所知,目前只流传下来三部,一部在吴氏后人洛阳吴至海手里,他视为宝贝,绝不轻易示人;一部藏于南图,被当作善本、孤本;一部藏于上图(文革期间红卫兵从吴棠嫡重孙吴克斌家中抄取,后辗转为上图收藏),并未公开刊行于世,吴氏族人只有少数代表知晓,但吴氏绝大多数人都不知晓,吴氏之外的时人根本不知晓。至于为什么吴谱上面是“吴棠,字棣华,号仲宣”,原因不明,不排除刻错所致。也可能,吴棠此时,想改换字、号,以原字为号,以后号为字。黄云鹄《吴勤惠公传》认为:“公名棠,号仲宣,盱眙人。”他遗漏了古人名、字、号中的重要信息吴棠的字,古人只能有字无号,不可能有号无字的,“号仲宣”可能是“字仲宣”之误,即使不是误写,“号仲宣”只能来源于《重修盱眙吴氏孝敬堂族谱》,受其误导所致,不属于新证。也许黄云鹄也曾意识到吴棠有号无字不妥,就当时他所处的条件,可能是无法求证的,就不再提及吴棠的字了。黄云鹄作为当时著名的书法家,曾亲自用正楷书写了《吴勤惠公传》全文,刊刻成书,谁刊刻的,不清楚。不过是书世面上罕见,镇江图书馆藏有一部,可能是陈庆年当年作为《吴勤惠公年谱》参考资料一起收藏的。陈庆年《吴勤惠公年谱》对吴棠的名、字、号是迄今最详尽的文字介绍:“公讳棠,字棣华,号春亭,又号仲宣。”其中“号春亭”系第一次出现,也是民国前私藏资料上唯一一次出现,但却漏掉了“仲仙”这一最早的吴棠的名、字、号中的信息。这个年谱中吴棠的名、字、号的信息也只能来源于《重修盱眙吴氏孝敬堂族谱》,不是新证。关键是年谱系私人手稿,没有校对,没有刊刻,没有公开,没有证据证明吴氏后人持有或阅读过此手稿,无法证明手稿中的吴棠的名、字、号的信息是绝对正确的。而且年谱手稿作为善本、孤本秘藏在镇江图书馆,一百三十多年来,可能读者不超过十人,何以证明“吴棠,字棣华”?吴昆田《四川总督吴公事略》、黄云鹄《吴勤惠公传》均收入《续碑传集》卷二十六,《续碑传集》系缪荃孙编纂的人物传记史料汇编,成书于宣统二年(1910)。缪荃孙是原文照录,并未考证。但吴传在前,黄传在后,偏重明显,说明缪荃孙还是认同吴传的,吴传中吴棠“字仲宣”,有出处,被方志文献史料普遍引用;黄传中,吴棠没有字,只有“号仲宣”,没有出处,无人认同引用。很难想象,晚清像吴棠这样的封疆大吏一生没有字,只有号,且黄云鹄序中明确系“自己私为传”,个人行为,不足为据。国学家朱德慈先生认为“吴棠(1813-1876),字仲宣,一作仲仙,号棣华,江苏盱眙人。”注明:“详陈庆年《吴勤惠公年谱》(稿本,镇江绍宗藏书楼藏)、吴昆田《吴勤惠公事略》、黄云鹄《吴勤惠公传》(《续碑传集》卷二十六),有《望三益斋词草》一卷,……”(64)并未采信黄云鹄《吴勤惠公传》“公名棠,号仲宣,盱眙人”观点,也未采信陈庆年《吴勤惠公年谱》“公讳棠,字棣华,号春亭,又号仲宣”观点,不是朱先生疏忽失误,更非无知,也非以讹传讹,而是纠正讹误的正确选择,慎重取舍,不容置疑。陈庆年《吴勤惠公年谱》经镇江图书馆庄炳辉、忻元璋整理点校1989年11月总第七十五辑《近代史资料》刊物上,编者按中并未采信谱首“公讳棠,字棣华,号春亭,又号仲宣”观点,而是认为“谱主吴棠(1813-1876),字仲宣,号棣华,又号春亭,盱眙人。”并非编者疏忽失误,更非无知,也非以讹传讹,而是纠正讹误的正确选择,慎重取舍,不容置疑。认为编者疏忽,只能是主观猜测。《清代诗文集汇编》编者特别为每部诗文集的作者各撰一篇小传,附载该书卷首。各篇小传均逐一列举作者姓名字号、年代籍贯、科第仕宦等项,并缕述其生平事迹、主要成就及其重要著述,兼及简要评论。汇编系缩微影印,八百〇一册,四亿字,每册五百万字。其吴棠文集《望三益斋诗文抄》卷首吴棠小传这样介绍吴棠:“吴棠,字仲仙,一作仲宣,号棣华,安徽盱眙(今属江苏)人,生于嘉庆十八年(1813),卒于光绪二年(1876)。”并注明:“参考文献:《清史稿》卷四二五、《清史列传》卷五二、《续碑传集》卷二六。”(65)编者并不认可吴棠“字棣华,号仲宣”,这也并非编者疏忽失误,更非无知,也非以讹传讹,而是纠正讹误的正确选择,慎重取舍,不容置疑。编者肯定看到了收入《续碑传集》中的黄云鹄之《吴勤惠公传》了,并未采信黄云鹄观点。吴棠,字仲宣。仲宣源自何处,没有确切依据。建安七子之冠冕王粲(177-217),字仲宣。吴棠可能因仰慕王粲的诗作和为人而取字“仲宣”,笔者基本上认同这个观点。不过并非王粲是淮安山县人,与吴棠候补时的江南河道总督衙门距离只有三十华里,吴棠才自号“仲宣”的,也就是说吴棠先有号,后有字,这种顺序颠倒行为,严重违背生活常理,严重违背儒家礼仪,严重违背历史规则。再则,据笔者了解,历史上只有淮安山阳县,没有淮安山阳郡,“建安七子”中只有陈琳是淮安涟水人,而王粲则并非淮安山阳人,淮安历来地方志等文献史料都没有记载认可此事。实际上王粲的籍贯系山阳郡高平,但此山阳,并非彼山阳,而是山东邹城(今济宁市微山县)。吴棠任知县的地方是淮安清河县,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孙伏伽(?—658年),籍贯清河县,但此清河,并非彼清河,而是河北清河,今隶属廊坊,距离北京不远的一个地方。可见,虽同名,但不同冠,不能张冠李戴。古人名字常常包含兄弟排行的意义,伯、仲、叔、季,元、次、少、幼。孔子,名丘,字仲尼,从孔子的字上可以判断他排行第二。吴棠,字仲宣,一字仲仙,应当与“仲”字密切关联。吴棠兄弟二人,排行第二,二即“仲”,兄长吴检为伯兄,二弟吴棠为仲弟。“宣”原意为说话,引申为发表、表白,宣布、传达,“仲宣”,即第二个说话的人。因为吴棠五岁之前很少开口说话。吴棠“自解语至成童,未尝苟言笑,人呼为‘二痴’”(66),正好符合“仲宣”之意。“仲仙”应当来自于“仲宣”,与“仲宣”密切关联,关键在“仲”字上,“仲宣”、“仲仙”均为偏义词,偏在“仲”,重在“仲”,意在“仲”。古人称仙、翁为尊重,仲仙,即二仙,是别人对吴棠的尊称,也是吴棠自己的谦称,不称大仙,而称二仙。当然能称二仙,已经很了不起了。“翁”则为长者或老者,欧阳修自谓“醉翁”。李鸿章“致瀚章兄”家书中称吴棠为“仲仙”:“廿八日奉廿日密寄(切勿宣播为要),有人参仲仙各款,……”后又称吴棠为“仲翁”:“仲翁小出入处或所不免,似不至如此之甚,……”(67)。认为吴棠,字棣华,理由是出自“常棣之华”,《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常棣又作棠棣(常通棠),即郁李。华同花。鄂同萼,花托,花朵最外面一圈绿色小片。后遂以“常棣”、“棠棣”、“棣萼”等比喻兄弟或兄弟之情。笔者觉得这是联想,推测,有牵强附会之嫌疑。诚然,棠与棣同义,在名与字关系上属于“同义互训”,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即为“同义互训”,但“同义互训”只是古人起名立字习惯之一,并不是古人起名立字的唯一习惯,据中国人名研究领域的开山之作萧遥天的《中国人名研究》记载,古人起名立字除了“同义互训”之外,还有“反义相对”(韩愈,字退之)、“连义推想”(关羽,字云长)、“连义指实”(赵云,字子龙)、“原名加辞”(杜牧,字牧之)等十种习惯(68),以“同义互训”为由,认定“吴棠,字棣华”,依据显然不充分。通常,名与字关联多一些,名与号关联少一些,但不代表名与号没有关联。“棣华”作为吴棠的号与吴棠的名“棠”关联互训也很正常。至于,晚清时期有称呼别人号而不称字的习俗之说,笔者当然不敢苟同。若是换个说法,晚清时期有称呼别人号而不称字的现象,笔者尚能基本接受。但只是出现这种现象,并非代表主流,远远没有形成习俗。至于,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人多称涤生;李鸿章,字渐甫或子黼,号少荃(少泉),人多称少荃(少泉)。这个观点,笔者也不敢苟同。譬如,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号湘上农人;彭玉麟(1816-1890),字雪琴,号退省庵主人。他们与曾国藩并称“大清三杰”,曾国藩一直称左宗棠为“季高仁兄大人阁下”、“季翁仁兄大人阁下”,从没称过“左湘上农人”;一直称彭玉麟为“雪琴宫保仁弟阁下”,从没称过“彭退省庵主人”。反之,左宗棠、彭玉麟称曾国藩为“曾部堂”、“曾相”,未见他们称“曾涤生”、“曾涤生仁兄”之类,也未见李鸿章称呼过曾国藩“涤生恩师”之类,尽管曾国藩非常喜欢自己之号“涤生”,可见称呼别人号而不称字现象,并未形成习俗,偶尔有之,但不应以偏概全。还有,李鸿章是否号少荃(泉),还值得认真商榷。晚清文学家、教育家吴汝纶(1840-1903),是李鸿章的幕僚,终生追随李鸿章,李鸿章朋僚函稿多半出自其手,他在《李鸿章神道碑铭》中明确:“公讳鸿章,字少荃,晚自号仪叟。”(69)李鸿章的同乡晚辈陈诗在《皖雅初集》中也认定:“李鸿章,字少荃,晚自号仪叟。”(70),此外,赵尔巽的《清史稿》、蔡冠洛的《清代七百名人传》、1989年12月黄山书社出版的《皖人书录》、1990年6月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安徽近代史辞典》、1996年6月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安徽乡土历史教材《安徽历史》(中学课本)、2008年8月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安徽历史名人词典》等众多权威著作,特别是1979年3月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这样高规格工具书,都确定,李鸿章,字少荃。在上述权威史料面前,笔者绝对不敢认可李鸿章“字少荃(少泉)”是错的。再者,何以断言“李鸿章,号少荃”呢?李鸿章之兄李瀚章,字筱泉(小泉),时人呼兄长李瀚章的字“李小泉”,为什么呼弟弟李鸿章的号“李少泉”?同为“泉”,一人立字为“泉”,一人取号为“泉”,这解释不通。即使“涤生”为曾国藩之号,“少荃(少泉)”为李鸿章之号,也无法证明“仲宣(仲仙)”为吴棠之号,这之间没有必然的关联。综上,新观点“吴棠,字棣华,号春亭、仲宣、仲仙”,不成立。“字棣华”,历史上只在盱眙吴氏内部族谱中使用过一次、私藏年谱手稿中出现过一次,没有人认可;“号棣华”,则已在出现在公开史料上,已被世人公认。号“春亭”只在私藏年谱手稿中出现过一次,而且在“号仲宣、仲仙”之前,即秘而不宣之号在前,常用之号在后,这不好理解,讲不通。吴棠“字仲宣,一字仲仙”,属于史学界公论。假如吴棠“号仲宣,一号仲仙”,身前身后一直被世人公开只用,而其“字棣华”被时人、后人和历史遗忘,无人知晓,这不符合生活逻辑、儒家礼仪和历史规则。吴棠表字应为为仲宣,已被公开持续使用了一百七十余年。具体完整的表述应为:吴棠,字仲宣,一字仲仙,号棣华,又号春亭。任何事情都不能想当然,不能钻牛角尖,不能自以为是,不能主观臆断,不能以一知半解否定公论,对待历史更应当如此,联想、推测、揣度均不可取。以上为一孔之见,愿以此就教于大方之家。

注释:

①吴棠《望三益斋诗文抄》,同治十三年成都使署刻本,南京图书馆藏,每卷卷首页。

②汪雨相民国二十四年《嘉山县志》(手稿)卷二十《嘉山文诗赋续抄》,滁州档案馆藏,第45页。

③吴棠集句联,悬于成都杜甫草堂主厅“史诗堂”大门两侧。

④鲁一同《通甫类稿》,续编上,第27页。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10月,第291页。

⑤鲁一同《通甫类稿》,续编上,第29页。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10月,第295页。

⑥鲁一同《伊嵩室集序》,陈光永《都梁遗馨》第三卷,中国书籍出版社,2024年1月,第322-323页。

⑦黄钧宰《金壶七墨》,《遯墨》卷1,第6页。

⑧丁晏《读诗一得》序,吴棠《望三益斋诗文抄》——《读诗一得》,同治十三年成都使署刻本,南京图书馆藏,第1页。

⑨王荫棠《望三益斋制艺》序,吴棠《望三益斋诗文抄》——《望三益斋制艺》,同治十三年成都使署刻本,南京图书馆藏,第1页。

⑩王锡麟《望三益斋试帖》序,吴棠《望三益斋诗文抄》——《望三益斋试帖》,同治十三年成都使署刻本,南京图书馆藏,第1页。

⑪钱振伦《烬余吟》叙,吴棠《望三益斋诗文抄》——《望三益斋制艺》,同治十三年成都使署刻本,南京图书馆藏,第1页。

⑫秦茂林《敦艮斋诗存》卷二,陈光永《都梁遗馨》第二卷,中国书籍出版社,2023年8月,第475页。

⑬薛时雨《藤香馆诗删存》卷二,清光绪五年(1879)刻本,安徽图书馆藏,第24页。

⑭庞坚点校《张之洞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8月,第69页。

⑮刘愚《醒予山房文存》卷8《何有录》,第31页。

⑯《续碑传集》卷26《四川总督吴公史事略》,第19页。

⑰方濬师《退一步斋文集》卷一《貤封荣禄大夫盱眙县吴君玉书传》,第51页。

⑱《曾国藩全集》26卷,岳麓书社,1992年6月,第3969页。

⑲《曾国藩全集》30卷,岳麓书社,1992年6月,第7286页。

⑳邱迎春《李鸿章全集》(5),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7月,第3032页。

㉑邱迎春《李鸿章全集》(5),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7月,第3036页。

㉒邱迎春《李鸿章全集》(6),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7月,第3590页。

㉓梁小进《曾国藩全集》(3),第339页。

㉔光绪丙子《清河县志》卷十七《仕绩•吴棠》,第10页。

㉕光绪辛卯《盱眙县志稿》卷九《人物•吴棠》,第70页。

㉖民国《泗阳县志》《人物•吴棠》,第405页。

㉗汪雨相民国二十四年《嘉山县志》(手稿)卷七《人物(上)》,滁州市档案馆藏,第22页。

㉘汪雨相《吴勤惠公传》,汪雨相民国二十四年《嘉山县志》(手稿)卷七《人物(上)》,滁州市档案馆藏,第33页(系附页)。

㉙盱眙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盱眙县志》(一九六一初稿)(三)卷九《人物》,第5页。

㉚盱眙县人武部《盱眙县军事志》第十二章《军事人物•吴棠》,2010年,第243页。

㉛嘉山县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嘉山县志》卷 第三十三章《人物》第一节《人物传》,黄山书社。1993年1月,第616页。

㉜淮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淮阴市志》(荀德麟主编)第一章第二节《近代立传人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6月,第2226页。

㉝滁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滁州市志》(六)卷 五十四《人物•人物传略》,方志出版社。2013年9月,第1979页。

㉞明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明光市志》第四十章《人物》,黄山书社,2014年1月,第922页

㉟赵尔巽《清史稿•列传•二一二·吴棠》,新疆少儿出版社,1999年,6月,第3733页。

㊱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传》(1),中国书店,1984年6月,417页。

㊲邵敬人《同光风云录》,台北铭文书局,1985年(民国七十四年)。

㊳陶湘《昭代名人尺牍小传续集》,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747辑(卷13-18),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10月,第1041页。

㊴陈诗《皖雅初集》(卷四十《泗州•盱眙》)下册,黄山书社,2017年6月,第1493页。

㊵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清代诗文汇编》(653),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页。

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总第7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05页。

㊷贾熟村《清代人物传•吴棠》,林言椒 苑书义《清代人物传》,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第76页。

㊸何一民《四川近代人物•吴棠》,何一民《四川近现代人物传》第六辑,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年3月,第236页。

㊹赵国璋等《江苏艺文志》(盐城卷•淮安卷),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第494页。

㊺臧励龢《中国人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十年六月,第322页。

㊻张伪之、沈起炜、刘德重主编《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8月,第1042页。

㊼陈旭麓等《中国近代史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10月,第334页。

㊽吴如嵩《中国军事人物辞典》,新华出版社,1989年9月,第869页。

㊾蒋元卿《皖人书录》卷三,黄山书社,1989年12月,第397页。

㊿《安徽历史名人词典》编纂委员会《安徽历史名人词典》(本籍人物),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第361页。

(51)滁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皖东人物》,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年9月,第133页。

(52)吴强华《中华姓氏谱•吴姓卷》,现代出版社、华艺出版社,2000年9月,第174页。

(53)刘佑平《中华姓氏谱史——吴姓人物》,三环出版社,1991年12月,第256页。

(54)李灵年、杨忠《清人别集总目》第一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854页。

(55)金人、宇景《中国宫闱秘史》,团结出版社,1997年7月,第595页。

(56)丁浩、周维扬《杜甫草堂匾联》,四川文艺出版社,2003年9月,第9页。

(57)朱德慈《近代词人考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64页。

(58)刘学东、马超俊《淮阴概览》,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

(59)陈锐《淮安历史名人》,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9月,第211页。

(60)陈光永《精彩盱眙》卷四《青史照千秋》第五节《历史人物•吴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44页。

(61)《重修盱眙吴氏孝敬堂族谱》,同治十三年,成都使署刊,南京图书馆藏。

(62)陈庆年《吴棠勤惠公谱》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总第75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05页。

(63)《续碑传集》卷26《吴勤惠公传》,第21页。

(64)朱德慈《近代词人考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64-65页。

(65)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清代诗文汇编》(653),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页。

(66)陈庆年《吴棠勤惠公谱》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总第75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06页。

(67)翁飞、董丛林《李鸿章家书》,黄山书社,1996年4月,第146页。

(68)[马来西亚]萧遥天《中国人名研究》,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6月,第122-124页。

(69)邱迎春《李鸿章全集》(1),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7月,第41页。

(70)陈诗《皖雅初集》(卷四十《泗州•盱眙》)下册,黄山书社,2017年6月,第1041页。

2024年10月8日-2024年11月15日初稿

2024年11月25日-2024年11月30日二稿

2024年12月5日-2024年12月7日三稿

作者简介

贡发芹(1965-),笔名亚鲁、贡晖。研究方向:明代历史人物朱元璋、近代历史人物吴棠、中近现代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三级律师,安徽省文史馆特约研究员,安徽散文家协会副主席。

0 阅读:0
陪读时间

陪读时间

品味文字之美,静享生活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