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忌滥用,是药三分毒。在患者一味追求效果的现状下,基层医生还是要多注意药物配伍的安全性。有效是合理用药的关键,用药安全是合理用药的前提,一旦出现问题,患者和诊所都无法承担后果,我们不能心存侥幸。我们要加强用药安全管理,避免滥用药物。广大群众在就诊时也应当提高抗菌药物安全使用的意识,医患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最大限度避免不合理用药。
来源:卫生监督观察
编辑:望舒
封面来源:卫生监督观察
这个冬天,全国多地发热患者都“满”了,特别是抵抗力较低的儿童,有些孩子因感染甲流连续一两个月都没有上课,刚好的差不多了,又感染了乙流,发烧、咳嗽断断续续......随着发热门诊量的激增,一张基层处方在医疗行业爆火,引发了业内讨论!
“三素一汤”成标配?
上面提到的处方中,在使用中药制剂的同时,也应用了多种抗过敏药物!上来就给儿童开这么全面“出击”的药物,不考虑后果吗?有医生表示:
由此产生了一种说法:开这么重的处方背后,是不是患者逼的?
一名三甲医院的呼吸内科医生对于这样的处方非常不认同,但更多的是无奈。她表示:这张处方的效果一定很好。要知道,激素、抗病毒、广谱抗生素都用上了,等于用大炮轰蚊子,能不好吗?但是后果很危险:不仅会造成人体损害,可能导致二重感染和菌群失调,加速细菌的耐药性变异,同时也是对医疗资源的一种浪费。
如今的一大问题不是无药可用,而是滥用药,不合理用药。而不合理用药行为,是指医疗机构或其医务人员违反《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的通知》等法规规定的不当用药管理行为和处方用药行为。
常见不合理用药情况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合理使用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一定的益处。但如果滥用药物或者使用不当,就会带来风险和危害。临床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如下:
1.适应证不适宜。处方中药物的使用与临床诊断、病理、病情、病因不符,可能导致药物无法发挥作用,甚至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
2.用法、用量不适宜。指药品选用溶剂、单次剂量、给药频次、输注浓度与速率、使用疗程、特殊人群用药调整等使用不当情况。
3.遴选药品不适宜。选用的药品与临床诊断相符,但可能因药物的剂量、剂型、疗程、用法等不合适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4.给药途径不适宜。药物的给药途径不符合药品说明书与临床指南要求或不适用于患者的实际情况,可能导致药物效果降低或产生不良反应。
5.联合用药不适宜或有不良相互作用。当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导致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治疗效果或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6.重复用药。处方中出现了同类药物的重复使用,可能导致药物浓度过高,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7.其他用药不合理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剂量不适宜、疗程过长或过短、用法不当等。
不合理用药会被处罚!
一卫生所违规输液被处罚!本案中的卫生所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核准擅自使用抗菌药物开展静脉输注活动,违反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之后,卫生监督员再次监督检查时,发现该卫生所仍继续擅自使用抗菌药物开展静脉输注活动,最终做出罚款5000元的行政处罚。
临床医师开注射用阿奇霉素摊上事儿了!本案中的医院涉嫌使用未取得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师开具抗菌药物处方,违反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第五十条第(一)项,给予该院“警告,罚款 8000 元”的行政处罚。同时责令其立即改正违法行为。
另据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卫生健康局消息,2023年4月29日,内江市东兴区卫生监督执法大队对某村卫生室进行检查,发现患者陈某某在《某区医疗机构门诊日志登记表》中的主要症状为“胃胀头晕、免疫低下”、《某区医疗机构处方笺》的诊断为“低钙”,该村卫生室负责人孙某某开具了红花,输液单显示“红花2支”。该村卫生室提供的《红花注射液说明书》显示“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用于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冠心病,脉管炎”。该村卫生室未严格遵守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未做到合理用药,该行为违反了《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东兴区卫生健康局依法给予该村卫生室警告、罚款12100元的行政处罚。
/ END /
// 本文来源:卫生监督观察
❖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图中图片基于CC0协议,已获取授权,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