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1月4日这天,广东省公安机关在广州查获境外贩毒集团发往这里的109千克海洛因时,突然有了意外发现:就在附近的一个仓库里,存放着554箱、共计11.08吨冰毒。不仅如此,后来公安机关还在广东普宁又查获了1.28吨冰毒。两者相加,一共12.36吨……
这个数量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在前一年的1998年,全世界所查获冰毒的总和,也不过这么多!当这些装在纸箱里的冰毒堆满整整一座篮球场时,令当地警方目瞪口呆……
冰毒
而制造如此惊人数量冰毒的,是一个以刘招华为头目的制毒团伙。就在警方进行行动的同时,这位大毒枭听到了风声,准备立即逃离广州。就在他返回所住酒店取行李时,与正在那里守候的警方人员不期而遇……
从法警到毒枭1999年这一年,刘招华34岁。此时,他已经踏入制毒这条罪恶之路好几年了。
1965年3月5日,刘招华出生于福建宁德福安县赛岐镇。1983年11月,18岁的他在当地应征入伍,前往武警福州边防支队当兵。
经过一年多的军旅生涯后,1985年7月,刘招华进入武警福州指挥学校后勤专业学习。两年后,他从这所中专离开。
这位年轻人的下一站,是武警福州边防支队平潭县大队屿头派出所。1988年1月,刘招华在那里开始了人生的新阶段。那期间,他曾代理司务长,并成为一名正排级干部。
而就在那段时间里,刘招华做出了一件不光彩的事。他因为贪污公款145.15元,受到了支队行政记过处分和团内严重警告处分。
无论如何,1989年12月,24岁的刘招华正式退役,转业到了地方,成为了福安市人民法院的一名司法警察。
当年之后,当刘招华以大毒枭的身份闻名全国后,在福安法院法警大队的办公室里,几名法警坐在一起聊起了他……
刘招华
“那小子是个人才,当过武警,受过特种训练,很能打……工作干得不错,还立过‘三等功’,得过‘优秀工作者’”,有人这样回忆道。
在他们看来,当年的刘招华绝对是法警队伍里的业务骨干和精英。凭他的能力,如果继续留在法院工作,会有很好的前途。
“他的身手在法警中绝对是一流的,四五个法警都按不住的凶犯,他一个人就能弄倒”,一位在福安法院工作多年的人士说道。事实上,在做法警的那些年里,刘招华因为业务能力突出,不仅立过功受过表彰,还广受上级和同事的好评。
然而,刘招华本人有一个特点:很要强,渴望出人头地。据当时一位同他熟识的老同事说,当时刘的工资只有50多块,这位年轻人曾不止一次地抱怨收入低。
这样看来,刘招华之前在平潭贪污公款的事,可谓事出有因。年纪轻轻的他,已经对金钱产生了不一般的向往和迷恋。
正在刘招华为赚钱费尽心思之际,一个机会降临了:他被市里抽调去招商引资。在很多人看来,这可是一个肥缺。就这样,刘招华在工作过程中积累了不少人脉,不但和一些领导混得很熟,还结识了不少外商。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招华感到时机成熟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职下海办厂。不久后,他成立了一家名为福建宏发的塑胶公司。这家公司表面上是在收购塑胶废品,实际上干的是走私的勾当。
对一般人来说,敢做走私生意已经十分大胆。可刘招华明显不是一般人,不久之后,他决定干一票更大的——制造冰毒。
冰毒是新型毒品的一种,主要成分为甲基苯丙胺,是一种无味或微有苦味的透明结晶体。由于其纯品很像冰糖,形似冰,故俗称冰毒。
虽然这玩意看上去不起眼,可要想制造出来,可需要相当的专业知识。以刘招华的学历,想靠自己完成此事,似乎是天方夜谭。
刘招华
然而,这位新兴制毒者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甩开膀子说干就干。1995年,刚满三十岁的刘招华在赛岐镇苏洋村和溪里交界处开了一家公司,开始试制冰毒。
可事实证明,这些高精尖工作,只靠一腔热情是不够的。在试制工作碰壁后,刘招华左思右想,决定亲自找人帮忙。
1996年,刘招华来到国内著名学府西安交通大学。在那里,他拜访了一名已经退休的教授,称自己正在研制一种减肥药,想将苯丙酮合成甲基苯丙胺,但在结晶这个环节一直不是很顺利……
这位教授看到这名男子这么远跑过来,可谓诚意十足。而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教授确定甲基苯丙胺确实是制作减肥药的一种成分,便决定对其伸出援手。
于是,在一个简陋的实验室里,这位退休教授亲自将相关结晶工艺教给了刘招华。在教授的眼里,这名男子不仅勤奋好学,还十分聪明伶俐,很快便掌握了这门技术。
而此时的刘招华心里大喜:这一趟真是没白来啊!就这样,从教授那里学成后,他经过相关实验后,真的用一种史无前例的方法造出了冰毒……
就这样,在1996年的上半年,刘招华凭借这种方法成功造出了15公斤冰毒。之后,他的一名同伙从中取出5公斤进行贩卖,在交货时被抓,从而引起了警方注意。
经鉴定,那名同伙手里的冰毒并没有使用公认的制造冰毒所必需的麻黄素,而是用市面上可以轻易买到的原料制作而成。这一发现震惊了警方,很快,刘招华进入了他们的视野。
在被警方盯上后,刘招华于1998年逃往广东。在那里,他结识了当地一名“毒王”陈炳锡,两人随即开始合作。当年8月,他们开始在广东普宁的一个工厂里制造冰毒。
冰毒
不久之后,由于风声比较紧,此二人远走高飞来到了宁夏银川。在那里,刘招华通过办厂继续制造冰毒。就这样,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一共制造了17.06吨冰毒,并通过飞机和汽车将其运回广州和普宁。与此同时,其中一部分冰毒被陈炳锡指使手下销售了出去,而刘招华从中获利高达3100万元。这些钱被他用化名存入了银行,用来购买房产和厂房等。
潜逃多年 终获制裁就在刘招华的“事业”如日中天之时,一场原本和他无关的缉毒行动,意外将其推上了风口浪尖。
1999年7月28日,云南省公安机关获悉了重要线索:身在缅甸的大毒枭谭晓林准备向我国贩毒。很快,公安机关对此立案侦查。
谭晓林出生于四川乐至县,于上世纪80年代末移居缅甸。后来,他开始接触毒品生意,并一步步坐大,成为当地有名的大毒枭。
同年11月4日,广东省公安机关在广州查获谭晓林贩毒集团从缅甸发来的109千克海洛因。就在众人为此欢欣鼓舞之际,他们很快有了一个意外发现:就在附近的一个仓库里,赫然堆放着554箱冰毒。经清点,其数量共计11.08吨!
这还没完,不久后,警方又在普宁查获了1.28吨冰毒。当这些装在纸箱里、一共12.36吨的冰毒将一个篮球场堆满后,场面蔚为壮观。要知道,1998年全世界一共查获的冰毒,也就基本这个数字……
巧合的是,这些冰毒的制造者刘招华本人,此时也刚来到广州。11月4日当天,他接到了陈炳锡的电话,得知自己那十余吨冰毒已被警方查获……
知道出了大事后,刘招华先是赶到陈炳锡所在的地方,两人秘密商议了两个多小时。随后,这位“制毒专家”决定返回自己住的酒店收拾行李逃离广州。
与此同时,警方已经得到消息,赶往了刘招华所住的酒店。当他到达酒店楼下时,经过观察发现这里已被警方包围。
如果是一般人,此时的选择肯定是慌忙逃离现场。而刘招华再次证明了自己绝不是一般人。当过法警的他决定“迎难而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刘招华
当然,刘招华并没有硬上,而是选择从楼梯步行到自己所住的8楼。在8楼楼梯口,当他发现自己的房间已经有陌生人进入后,便立即转身从楼梯原路下去,悄无声息地离开了现场。
虽然逃离了酒店,但此时警方已经在广州设下了天罗地网。重压之下,刘招华表现出了惊人的“淡定”,他突破重重包围,骑着一辆自行车逃出天河,之后拦了一辆出租车直奔厦门……
这之后,刘招华逃往青岛,在那里经营起了彩票。到了2000年,他又举家搬到桂林。在这个新地方,刘招华继续开办公司购买土地,通过投资合法项目来洗黑钱,并没有低调做人归隐山林的意思。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刘招华的在逃生活却过得有滋有味。直到几年后的一天,他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那是2004年11月24日。那天下午,在一位福建老乡所开的酒店里,刘招华同往常一样悠闲地喝着茶看着电视,一副岁月静好的样子。
突然,刘招华发现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正在播放公安部A级通缉犯人员名单。很快,他在其中看到了自己,悬赏金额20万……
此时的刘招华,明显没有自己上了电视的喜悦。当天傍晚6点左右,在和朋友们吃过晚饭后,他并没有回到自己位于漓江花园的别墅,而是乘车直奔阳朔。
到达阳朔后,刘招华又开车向桂林雁山方向逃亡。一番波折后,他最终来到了保宁县浔江村附近的山上。
在那里,有一个废弃的空军雷达站。而它所处的山洞,成为了刘招华的栖身之地。在那个洞里,他靠着方便面、饼干、火腿肠等食品,硬是捱过了16个日夜……
十几天后,当由数百名警力组成的搜索队来到这里时,只看到了刘招华丢弃的衣物和塑料袋,以及留在洞穴壁上的“李森(刘招华的化名)在此一游”字样……
从桂林脱身后,刘招华又潜回了福安老家。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他当时可能是这么想的……
然而,在2005年3月5日这天凌晨,就在刘招华40岁生日当天,得知其下落的武警宁德支队50多名官兵赶到那里,配合公安机关对这名大毒枭进行抓捕。
众人来到刘招华所住的三层民宅后,发现一扇15厘米厚的实木门紧紧关闭着。随着一声“破门突击”的号令,三名官兵同时抬脚向门踹去。很快,厚重的实木门应声倒地。
听到响声后的刘招华的保镖刚爬起床,就被枪口对准了脑袋。与此同时,一名士官冲上二楼,将床上的刘招华死死按住……
刘招华
就这样,这位潜逃多年的大毒枭终于落网。2007年6月26日,刘招华一审被判死刑。几天之后,他以一审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提起了上诉。
2008年4月18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了二审公开开庭审理。在之前一审的几次开庭中,刘招华一直声称自己造的不是毒品,检察机关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他造的是冰毒。这次二审,这位狡猾的制毒者又故技重施,称自己造的是“香料”,用作香水和卷烟的生产。刘招华及其律师申请对公安机关查获、扣押的物品进行重新鉴定,律师认为一审时没有进行重新鉴定,属于程序违法。
不仅如此,刘招华还在法庭上说出了惊人之语。他表示自己之所以前往宁夏办厂,是在响应国家的号召去支援“西部大开发”。因此,自己属于“有功人士”。除此之外,这名大毒枭还提出自己被抓获后主动交代了一些公安机关尚未掌握的事实,有自首情节和立功表现,请求二审依法从轻处罚。
刘招华(前排左一)等受审
然而,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刘招华这些花言巧语未能取得效果。在上诉被驳回后,他于2009年9月15日被执行死刑,走完了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