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反复痤疮1年

女,12岁。
主诉:反复痤疮1年余。2024.06.17就诊。
现病史:患者于1年前开始反复出现痤疮,分布在面部及后背,在外院开外用药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今来就诊。
刻诊:面部及后背痤疮,发红,化脓,饮食上火时加重,无瘙痒疼痛,汗出多,头发易油,无鼻塞流涕,纳可,二便调,睡眠可,舌尖红,苔黄腻,脉细。
六经辨证:厥阴病,上热下寒。
拟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
北柴胡20g,黄芩15g,干姜10g,肉桂10g,牡蛎20g,炙甘草15g,天花粉15g,皂角刺15g,连翘20g,蒲公英30g,野菊花15g,蜜枇杷叶15g,茯苓30g,白术20g。中药5剂,每日一剂。
2024.07.01二次复诊刻诊:服药后痤疮减轻,汗出多,头发易油,无鼻塞流涕,纳可,二便调,睡眠可,舌尖红,苔白腻,脉弦细。上方有效,守方加白芷10g。
拟方:北柴胡20g,黄芩15g,干姜10g,肉桂10g,牡蛎20g,炙甘草15g,天花粉15g,皂角刺15g,连翘20g,蒲公英30g,野菊花15g,蜜枇杷叶15g,茯苓30g,白术20g,白芷10g。中药5剂,每日一剂。
2024.07.08其母亲至科室就诊时告知,患者痤疮全消治愈。
患者主症:面部及后背痤疮,发红,化脓,饮食上火时加重,无瘙痒疼痛,汗出多,头发易油,舌尖红,苔黄腻,为上有热。二便调,脉细,可辨为下有寒。
综合分析为上热下寒,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以柴胡、黄苓和解少阳,清郁热,桂枝温通阳气,干姜、炙甘草温太阴脾寒,天花粉、牡蛎清热化痰生津,患者头发油,汗出多,脾胃虚弱夹有湿热,加茯苓、苍术以健脾利饮,龙骨配合牡蛎潜阳安神,加上清热解毒药蒲公英、连翘、野菊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用皂角刺消肿脱毒,排脓,枇杷叶治痈热毒。
二诊患者诉口服中草药后症状如下:痤疮减轻,汗出多,头发易油,无鼻塞流涕,纳可,二便调,睡眠可,舌尖红,苔白腻,脉弦细。
二诊时痤疮减少,守方加上白芷,把在里的脓毒给排出去。
白芷除了解表的功效,还有消散痈块排脓的作用。
如仙方活命饮,托里消毒散里面皆有白芷。
白芷性味辛,温。归胃、大肠、肺经。
白芷辛散温燥,芳香开窍,主入阳明(胃)经,兼入太阴(肺)经。
既善散风寒、除湿邪、通鼻窍与关节之窍,又善止痛、发表、止带,还能消散肿块,促进脓汁的排出。
药力较强,风寒、风寒夹湿、寒湿所致诸证皆宜,尤善治眉棱骨痛、阳明头痛、风寒鼻塞或鼻渊头痛。
治疮肿,初期兼表,既活血消散疮肿,又解表;
中期脓未成可消,脓成未溃可溃,已溃脓多促排;
后期脓尽生肌,宜渐减去。
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的功效。
柴胡桂枝干姜汤见于《伤寒论》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去皮) 干姜二两 瓜蒌根四两 黄芩三两 牡蛎二两(熬)甘草二两(炙)。
六经辨证:厥阴病,上热下寒。
临床常用于寒热错杂,胆热脾寒,上热下寒者。
柴胡桂枝干姜汤还是一种常见的日常汤料,药用价值很高,对身体有很大的益处。
具有和解散寒、生津敛阴、利尿消肿、润肠通便、疏肝理气等功效。
具体分析如下:
1、和解散寒: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主料是柴胡、干姜、柴胡、桂枝,桂枝是常用的中药,味辛味苦,可以改善胁痛、腹胀、便溏等症状。体内燥热者宜多食用。
2、生津敛阴: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姜片可以缓解口渴,也可以滋补身体,对寒热、胸胁满微结者有很好的生津敛阴效果。
3、利尿消肿:柴胡桂枝干姜汤中含有一定的钾、钠等微量元素,适当地食用可以促进排泄,同时还可以治疗身体的浮肿,适合小便不利的人服用。
4、润肠通便:柴胡桂枝干姜汤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的蠕动,有助于身体排出体内的毒素和废物,还能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
5、疏肝理气:柴胡是主要的药材之一,具有疏肝理气的作用,可以缓解肝气郁结所引起的胁痛、胸闷、烦躁等症状。
温馨提示: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一人一方,自行购药服用存在风险,请务必在专业中医指导下,根据个人自身症状辩证加减开方,切不可盲目使用。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好历害的.能天天出来宣传要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那得有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心态。因为中医还没有做到完美变态.中医的品德如何呢。中医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这品德高不高。中医动不动反中医就是汉奸之类。搞的国人应该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才是对.中医品德得高到什么程度。从上所诉中医就是一个品德之高高出宇宙级。那么中医智商水平如何呢。别人用中医如果有效那么证明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而中医不去反驳反而来強调中医能治病。这种用别肯定的条件来证明别人结论错的。这是要多大的智商水平才能做的事.还有中医特別喜欢用案例证明有效.不说是否真实吧。就一个反证法是用来证明结论错误而不是证明正确都不知道。这初二的知识学两年还不知道不证明中医的无敌智商吗。当然中医也可能没上过学.那不是证明中医文盲吗。结论中医的智商水平天下无敌。中医还有一个最可怕的地方连医学是治病救人而不是为了养身都不知道.还口口声声说中医药食同源。连何为药何为食分不清也不证明中医智商之高
用户13xxx03
[赞][赞][赞]
速度激情
牡蛎性寒,归肝肾经,你说下寒,这何来下寒,况且黄芩也是性寒的药,怎么就成了你们说的上热下寒。即便有苍也未必是有过多的热啊。和方本是阴阳稍不平衡,或是肝胆这类稍阴虚阳虚就会出现症状的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