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本《水浒传》的后五十回是不是施耐庵本人撰写,《古本水浒传》是不是施耐庵原著,这些问题留给专家们去考证,咱们今天要聊的是三个梦:卢俊义和宋江、李逵都梦到了梁山结局,吴用听了三人“梦境”,为何要叮嘱保密?
卢俊义在梁山一百单八将排完座次后就做了一个噩梦,在某些版本的水浒传中原本就有,比如金圣叹、李卓吾、王望如、余象斗等人汇评的版本中,第七十回就是《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惊恶梦》,名家点评也很有意思:“避朝廷之斧钺,难逃鬼神之诛。求建醮祈福,正是肺肝如见,诚中形外,欲掩不得。卢俊义之恶梦非梦也,两个绑一个尽皆斩首,此理之必至,势之必然。不然,太平天子在上,岂能容此一伙囚徒倡乱如此!”
熟读真正经典的读者诸君当然知道,“以德报怨”并不符合儒家思想,孔子的说法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说白了就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就弄死你。
可能是为了应付明朝的审核,通行本的《水浒传》在后五十回以谋求招安和招安后替朝廷效力为主线,宋江吴用林冲的表现跟前七十回判若两人,尤其是豹子头林冲,不但没有反对招安,居然还在招安后大杀四方,成了梁山军斩将第一人,换个说法,那就是朝廷头等鹰犬爪牙。
林冲成了朝廷鹰犬,鲁智深武松也不再个性鲜明,宋江让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其他梁山好汉就像提线木偶,不当千人一面,连语言也变得呆板无趣,更可笑的是那完全不靠谱的“破辽国”:宋辽交战,每次都是以宋朝纳贡(好听一点的说法是岁币)告终,好不容易等辽国被金国打残了,童贯带着二十万宋军最后的精锐前去“收复燕云十六州”,结果被辽国残兵打得一败涂地,最后是花重金“雇佣”金兵拿下燕京,然后说是自己打下来的,糊涂的赵佶先是封这个死太监徐、豫双国公,后来又封其为广阳郡王——太监而为异姓王,在史书上仅有三个,连“九千岁”魏忠贤和“立皇帝”刘瑾也不及他。
这里顺便解释一下:童贯之前也有两个太监封王,他们就是北魏大司马、大将军、太子太师、中秘书、冯翊王宗爱和唐朝司空、中书令、博陆郡王李辅国,“立皇帝”不是废立皇帝,而是“站立的皇帝”,说的是刘瑾站在明武宗朱厚照旁边,但却有皇帝的实权。
在通行本水浒传中,梁山军征方腊是受童贯指挥的,这倒是比较符合史实。史书中的宋江,确实跟着童贯参加了征方腊之战,但却不是先锋主将,而顶多能算第三级或第四级 的偏裨将校:“宣和三年二月庚辰,宋江犯淮阳军,又犯京东、河北路,入楚州界,知州张叔夜招抚之,江出降……方腊反,(刘)光世别将一军自饶趋衢、婺,出贼不意,战多捷。腊走入清溪洞。光世遣谍,察知其要险,与杨可世遣宋江并进……王涣统领马公直并稗将赵明、赵许、宋江,既次洞后,擒其伪将相,送阙下。”
《宋史·列传第一百一十二·张叔夜传》详细记载了张叔夜击败并招降宋江的过程:“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钜舟十余,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
张叔夜因为剿灭宋江盗伙而晋升“直学士(从三品)”,从“知海州府”改任“知济南府”,虽然济南府比海州府大一点,但张叔夜还是属于“平级调动”,由此可见剿灭宋江并不算“大功”。
张叔夜剿灭宋江盗伙一事,在很多通行本的第七十回中卢俊义都梦到过:“梦见一人,其身甚长,手挽宝弓,自称‘我是嵇康’。”
那位自称嵇康的执弓长人一弓梢打断卢俊义右臂,将其他一百零七个头领尽数生擒活捉,“行刑刽子二百一十六人,两个服侍一个,将宋江、卢俊义等一百单八个好汉在于堂下草里一齐处斩。”
卢俊义这个噩梦在明朝允许刊印的版本中也有,私藏在民间的《古本水浒传》中,不但有《卢俊义梁山惊恶梦,嵇叔夜草堂执长弓》,还有宋江李逵也做了类似的梦。
为什么是执弓长人的嵇康擒斩宋江,如果笔者详细解释,那就是对读者诸君的不尊重了——大家都知道嵇康的名和字。
卢俊义那个噩梦,燕青也解读不了:“石三郎好机警,我们且访他去。”结果石秀能解出来也不肯说:“这是个妖梦,如何可在人前直说。”
石秀能让卢俊义闭嘴,李逵那个大嘴巴,可是不好封住,而且好巧不巧,李逵的梦跟宋江的梦接上了。
在《古本水浒传》中,宋江吃饱穿暖后自然要思点什么,他在梦里就犯了成大哥犯的错误,去东京私会李师师,正在你侬我侬之际,“阁子外奔来一个长人,左手高擎着一张弓”要抓宋江,花荣一溜烟跑掉,李师师也变成了“披发满肩的阎婆惜”。
宋江撒开小短腿就跑,拿弓的长人迈开大长腿在后面追,李逵半路前来相救,“长人只一弓鞘,把李逵打倒在地。”
宋江从梦中惊醒坐着发呆,李逵跑了进来:“哥哥,鸟晦气!昨天夜里,我做得个怪梦,梦见一个又高又大的长人,手里执着一张弓,把哥哥狠命追赶,只喊要拿哥哥。我见他将哥哥欺侮,心中好恼,手掿双斧,奔去想劈死长人,不想反被这厮打倒……”
如果两个人做了同样的梦,这件事就不能引起重视了,宋江让李逵请来智多星吴用、玉麒麟卢俊义、入云龙公孙胜、小李广花荣,大家“众人都摇头无语,不解主何吉凶。”
公孙胜半仙之体,吴用也没少读书,他们说自己解不出宋江之梦,显然是另有顾虑,卢俊义没有那么多心眼儿,又把自己在梁山好汉排座次当天夜晚的梦境复述了一遍,这下子谜底几乎等于已经解开看:宋江李逵梦到的执弓长人并没有自报姓名,但是卢俊义知道那人名叫嵇康,嵇康字什么,吴用肯定是知道的。
三个梁山好汉做了相似的梦,答案已经呼之欲出,“宋江听了,心中不悦”,估计他也猜到了谜底,问题是如何封锁消息,于是在支开李逵后,吴用和卢俊义商量:“妖梦无凭,何必认真索解,徒生疑惑,我们且记在心里,休要逢人告说。俺们自然不愿多说,只虑李逵那厮口没遮拦,按捺不得。”
吴用鬼主意一向不少:“这倒不妨,俺只教公明哥哥如此如此,他便再不开口。”
要封住李逵的嘴,还真是得宋江开口,李逵一会儿工夫转回来,宋江叫道:“兄弟,来得好!俺正要你干一件事,你去把这妖梦告诉大众,看谁人详解得?”
李逵一个头两个大:“鸟耐烦的,不高兴!哥哥,你晓得铁牛不会说话,如何有意强人家。”
李逵一溜烟跑掉,吴用和宋江长舒了一口气:李逵这厮,有些话,你不让他说,他偏要说,你让他说,他却可能不说了,这头犟牛,牵着不走打着倒推!
吴用要封住李逵之口,肯定已经解出了梦中真意,他用欲擒故纵之法封住了李逵的嘴,却改变不了梁山的结局,熟读典籍的读者诸君,可能早就猜出了这三个“妖梦”的真意,而笔者一直百思不得其解:既然宋江吴用都知道自己必然被剿灭,为何还要多次跟朝廷开战,以斩杀数以万计的官军兵将当做讨要高官厚禄的筹码?
卢俊义、宋江、李逵三梦好解,但是人心却很难猜测,奇怪妖梦也不是只有这三个梁山好汉会做,看这篇文章的读者诸君,是不是也做过一些难解之梦,直到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情,才知道那些梦实际就是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