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关东的地主与胡子:一把金鸡环眼满槽镜面匣子枪引发的人命悬案

历史爱杂谈 2024-07-31 16:22:47

民国十五年(1926)年秋天,吉林省吉长道,农安县。

此时正是晴空排雁阵、百里快哉风的好季节,野地里的飞禽走兽都在忙着“贴秋瞟”,非常适合行围打猎。

这一天,驻扎在农安县城的东北军一白姓营长带着三个马弁,出西门到郊外打野兔子。信马由缰来到十里苇荡子,发现有两人正坐在苇捆子上叼着烟袋锅抽,看到一行军服众人,似有举止失措之形状。

白营长早年也是铺局拜过达摩老祖的,一对招子不揉沙子,猛地勒转马头,流星赶月之间一把二号匣子已经叫起麻雀头,枪口斜指两人:

“都把五爪龙顺起来(举手),敢动一动小心打血核桃(脑袋开花)!”

两人仓皇之下只能原地举手,自有马弁滚鞍下马,上前仔细搜身,发现两人都带着短枪。

“说说吧,你俩是干啥的?”

“俺们是割苇子的刀客。”

“扇刀呢?”

“忘带了!”

白营长大喝:“还敢在本营长面前晃点(说谎话)!普通人家都是长响子(步枪),火点(有钱人)才用腰别子(短枪),你们又是哪个凑子(屯子)的粮户财东?”

两人低头不语,遂被带回审问——正所谓“三木之下,何求不得”,连三岁尿塌小土炕、九岁踹坏寡妇门的事情都交待了。

据两人分别供认:他们都是两家子屯“王老面”手底下的胡子,其中一个还是插千的(绺子八柱之一的刺查柱,负责刺探情报信息)。

白营长闻听顿感奇怪,因为他之前也听说过有“王老面”这个人,乃本县大粮户,家有良田数百晌,平时修桥补路有善名,怎会是绺子大掌柜呢?

但这两人是分别拷讯,供出结果却别无二致,所以不能轻易揭过,正赶上第二天县里“聚和盛”粮行大东家娶儿媳妇,在东门里“鸿宾楼”大摆宴席,“王老面”前来随礼,于是趁机锁拿。

“王老面”见事情败露,左右不过一死,为免活遭罪,于是竹筒倒豆子全招了。

原来这“王老面”根本就是以绺子起家,置办田地的钱全是捆线挣下的,而且成为大粮户之后也没闲着,每年青纱帐起来之后就铺局码人,劫掠村屯,绑架人票,是背地里的大窝主,挑局拉片子,坐地分赃。

此外,“王老面”供出来两起人命官司,也揭开了一桩本县知名的大悬案,真是步步惊心……

01

研究清末民国时期大东北任何一个领域,几乎最终都能与胡子牵扯一二。强人起局建绺,拎枪走马拉大排,满口黑话,充满神秘色彩,与当年美国狂野西部相比亦不遑多让,有无数的故事等待发掘,小编目前写的关东旧事虽已有上百篇,也只不过是沧海拾贝。

旧时东北的社会一片混沌,警兵可以是匪,百姓也可以是匪;男人可以是匪,女人也可以是匪;穷人可以是匪,地主老财也可以是匪……

在人们一般印象中,胡子应是啸聚一方——这虽然不假,也确实是大部分胡子的日常形态,但并非全部。

夜晚手持木棒别梁子的、临时组团砸明火的(也称“砸黑窑”、“砸孤丁”)、蹲高粱地绑人票的……以上这些才是普通百姓接触最多、防备最甚的,毕竟绺子流窜活动有时有晌,官军、保安团也不全是吃干饭的,也有绩效需求。

所以旧时东北不仅有钱有势的大粮户修建围窑、购买枪支自卫,普通人家也都有枪——最次也是洋炮。大粮户防的是绺子砸窑,普通人家防的则是入户砸明火。

据说在花旗国,邻居之间不轻易串门,即使上门拜访也会事先通知,十分小心谨慎,主要就是担心进门被一枪放倒——而在旧时东北也一样,尤其是天黑之后家家关门闭户,而且多养狗,轻易上门可能会吃枪子。

普通人家尚且如此,那大粮户自然更是小心谨慎。

然而正所谓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尤其是在那个混沌世界,不但要防外,还要防内——谁知道哪道壕沟会跌跟头呢?

02

在农安县城东南二十里有个村屯名叫“赵家店”,屯东头有一家姓李,置下二百晌好地,是大粮户。

老李家有两个东家,是亲哥俩,老大名叫李贵文,已经成家娶亲;老二名叫李贵武,二十出头,因为玩性太重,所以尚未成婚,在当时已算是大龄青年。

父亲前些年患病亡故,现在是哥俩一起当家。

李家大院为了防匪,早些年就修建有硬窑,三进院套,青砖围墙高八尺四,铁铆大门宽七尺七,四角青条石搭建的起脊炮台,上带遮阳檐。

这是旧东北规格最高的“走吉星”布局,气派!

常年雇用二十多个炮手,清一色的俄造“水连珠”快枪。大小绺子虽然垂涎老李家积累的财富,但想要砸窑却得先把自己胆子上一下秤。

然而世事无常。

这年夏天庄稼没髁,苞米高粱快有一人高。老李家的地种的都是黄豆,这时正轮到黄豆地开锄,打头的、长短工每天在地里顶着大太阳,挥汗如雨。

青纱帐,立起来,拎枪骑马进大排——这时候也是绺子活动最猖獗的,所以李家大院的炮手不敢怠慢,李家的男女老少也不会轻易出门。

但地里干活的人却需要照应,晌午饭都是送到地头吃,于是李家老二——李贵武时不时的需要跑外。

当然,李贵武也有跑外的底气,他打小就喜欢枪马,家里有钱也是放开了供,练出一手好枪法、好骑术。

李贵武骑的是一匹菊花青儿马,五岁口,那真是宝马良驹,蹄至背八尺、头至尾丈二,毛管通透发亮,四蹄奔开有如一道青光,在这方圆百里是独一份,人称“盖黄龙”!

李贵武自持有好马,又随身带两把二十响的大肚匣子,抡出去就是暴风骤雨。

右腰枪套里还有一支柯尔特左轮枪,前些年专门和宽城子亨利洋行的花旗国护院学过快拔枪术,而且青出于蓝,从拔枪到击发只在喘息之间,绝不打偏!

所以,李贵武自觉眼睫毛都是空的,真要有胡子来趴风,十个八个的那都是白给!

03

这天过了晌午歪,李贵武从大地里骑马往回走,一边抽着烟卷,一边还哼哼着:

“一轮明月照西厢,二八佳人巧梳妆。三请张生来赴宴,四顾无人跳粉墙……”

路过二道岗子,瞥见道边谷子地里有一个戴着西洋凉帽、身穿粉红长裙的女人,正背对着蹲在地头。

真是昼展光华、雪腴庞突。

一时间,李贵武叼着的烟卷都惊掉了。

这屯里女人在田间地头随地方便乃是寻常事,但何曾见过这种洋气装扮的还这么干?

目测应该是十分出挑的俏佳人,哪来的呢?

平素就颇有一些“寡人之疾”的李贵武,哪能错过这种稀罕事,暗道:“不行,咱得过去瞧个究竟!”

想到做到,李贵武一抖缰绳,纵马跳过壕沟,那女人却还是蹲着不动。

于是心猿意马的李贵武来到跟前,刚翻身下马,谷子地里猛的窜出来三个壮汉将他扑倒在地,箍嘴的箍嘴、按胳膊的按胳膊,把枪下了之后,一根麻绳绑个结结实实——啥枪术都没用上。

李家大院左等右等,天黑了还没等到李贵武回来,就知道是出事儿了!

老大李贵文蹲在马槽旁边抽闷烟:“这左轮枪是随便带的?我寻思咱哥俩打仗你是最猛的呢,装啥西部牛仔……”

三日之后,李家大院来了一个生人,自称是船厂(吉林)那边的老客,路过“西来顺”绺子所压的村屯,受托来李家飞叶子(送信)。

李贵文展信一阅,果然二弟是被绺子给“接秧子”了。大掌柜的“西来顺”要求李家送去五万块现大洋,外加一支“大沽厂匣子枪”!

而且声明秧子有念课(患病),一定要速速前去赎回扎古!

读完信件之后,李贵文心思不定,吩咐家里“管事的”设下酒席款待老客——虽然心里明镜似的,这所谓的“老客”必是绺子里的“花舌子”(也称“活儿人”,即绺子负责索要赎金的说客)。

但为了照顾二弟,着实不能慢待……

04

待“老客”饭后让到客房休息之后,李贵文再次拿起绺子写来的信件,不由眉头紧锁。

从发现二弟失踪至今已有三天,这三天李贵文把大院里的炮手、长工、管事、马夫、猪倌、账房、老妈子等全都琢磨了一个遍!

因为这种事情发生,必然少不了内盘(内鬼)给通风报信,否则绺子如何能知道二弟出入确切行踪?

这东西是没法靠撞大运守株待兔的,毕竟官府的警兵、村屯的大甲队也不是摆设,长时间蹲守不可能一直避开耳目,那年月普遍都有警惕性,屯子附近有生面孔出没可不是小事!

所以这三天来,李贵文看谁都不像好人……

而这封信件更是让他心生疑窦:五万现大洋的赎金很正常,毕竟接秧子图的就是钱财,但声明索要“大沽厂匣子枪”就很奇怪了!

李贵文手里确实是有一把“大沽厂匣子枪”,全称是“大沽厂金鸡环眼满槽通天档镜面匣子枪”。

这可是稀奇物!

当时国内各种武装人员普遍青睐匣子枪,除德国原厂之外,各地兵工厂也纷纷仿造,比如巩县兵工厂、汉阳兵工厂、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等,但全比不上德国原装——只有一个仿造版例外,不但不比德国原装差,甚至能稳压半头。

那就是天津大沽厂仿造版。

奉系在占领天津之后接管大沽造船厂,以奉天军械厂强大的技术、设备、人才作为支撑,将“意大利海军版毛瑟C96”作为蓝本,仿造生产匣子枪。

“意大利海军版毛瑟C96”即“镜面匣子”,是德国毛瑟厂为意大利海军定制生产的一款,鉴于海上环境侵蚀(实际也是降低成本),取消枪身侧面块状凹槽,变成平板机匣。结果歪打正着,这款匣子枪表面平滑,有简约美感,在出口意大利之外还卖到中国,颇受欢迎,称“镜面匣子”!

意大利海军版,即镜面匣子枪

而大沽厂仿造的这款镜面匣子,具有非常出色的工艺水平,公差极小、用料讲究,名字也足够霸气:“大沽厂金鸡环眼满槽通天档镜面匣子枪”!

金鸡:扳机是黄铜镀金。

环眼:大环击锤,也叫“大狗头”——是相对于其他版本的小环击锤,即 “麻雀头”。

满槽:加强筋减重槽直接到头。

通天档:标尺使用步枪标尺,号称射程一千米(实是噱头)。

这款枪一经推出就引起巨大反响,纷纷争相购买。然而实际产量有限,所以极难搞到手。

05

李贵文作为一方土财主,之所以能拥有一把“大沽厂镜面匣子”,是与他家种黄豆有关。

当时东北黄豆在国内乃至国际都是硬通货,也是张家父子发家的重要保障,每年贩运黄豆到关里、海外都能赚取海量真金白银。

所以年年都动员地方种植黄豆,而李贵文积极响应,家里两千多亩好地,种的基本都是黄豆。

一年之前,李贵文作为地方上的典型代表受邀去了沈阳城。包括他在内的总计十个积极响应种黄豆的大粮户不但被高层接见,吃一顿上等席面,同时还都领到一件奖品,即“大沽厂镜面匣子”。

这很有奉系风格。

李贵文也是从小玩枪长大的,所以对于这枪爱不释手!

最主要的是并未对外宣扬,怕的就是惹人惦记,知道的人绝不算多。

当然,知道这事的人也都惦记,比如他的二弟、小舅子。

尤其是小舅子。

李贵文的老丈人是开学坊的老学究,虽然家里地不多,但毕竟是书香门楣,在当地颇有名气。

尽管娘家吃穿不愁,但李贵文的媳妇还是出了名的顾娘家,尤其是对弟弟,算是旧时版的“扶弟魔”。

比如李贵文前脚置办一件裘皮大衣,穿过一回基本就没戏了——别问,问就是掉毛缩水,给她弟弟了。

吃的、穿的、用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幸亏李家大院当家管账的是小妹子,各人年底分红。不然大账上不要说5万块大洋,就是5块大洋都够呛……

自打这“大沽厂镜面匣子”带回来之后,就被小舅子看上了,三番五次的索要,但都被李贵文拒绝——这枪有多宝贵且不说,单说那小子根本不是玩枪的料。都说宝剑配英雄,这枪给他就是白瞎了。

如果非得送出去,那么给二弟不行吗?

而这也惹得媳妇十分不满:“不就是一把破枪吗?都不抵擀面杖有用,给了小山子又能咋地,你一个当姐夫的咋那么抠呢?”

李贵文听了,直翻白银——他老早就把枪藏起来了。

不藏试试?

回过头还感觉不保险,起出来换地方藏。又感觉不安全,索性背地里偷着交给二弟李贵武。

李贵武稀罕得睡觉都搂着,每次擦枪恨不得用舌头来。只是在外面不能带着,不只是害怕大嫂看到,也担心被外人惦记。

然而,这还是被外人惦记上了,而且还是拎枪走马的胡子……

五万块现大洋没问题,找老亲少友凑一凑,加上大账积蓄肯定够了——李贵文的媳妇必然十分不满,然而这是走大账!而且人命关天,官司打到南天门也占理!

但是二弟的病体到底如何还不托底,不能贸然给大项(赎金),于是就委派家里管事的“钟大先生”,与“老客”先去探看,顺便带上“小项”,然后再做计较。

“钟大先生”原本是一家药局子的坐堂先生,医术却是二把刀,有一次用错药,把一个嗓子不好的给治瘫巴了……

好在有些见识,于是受聘在李家大院当管事的,跑外的大事小情都是他负责张罗。

结果却是“钟大先生”一去不回,再没了动静。

携款潜逃那肯定不是,因为这次不是去交“大项”,“小项”不过是一些烟酒糖茶而已。

而所谓的“老客”——实际就是绺子的花舌子,也再未前来,二弟更是音讯全无。

无奈之下报官,但县里警察总所多番查问,也是没有头绪。

一年过去了,仍是悬案。当地人都知道这事,说啥的都有。

06

这次大粮户“王老面”被抓,才终于石破天惊。

原来“王老面”实际就是大掌柜“西来顺”,李贵武就是被他的绺子给绑走。

结果把人绑回去之后,人票不知怎么的就踢蹬了……

于是想办法瞒天过海,找一个相貌与李贵武有些相像的崽子装扮,再派出花舌子催促抽票。

当日“钟大先生”跟随花舌子走来走去,有胡子接应,蒙上眼睛辗转来到绺子落脚地点。

秧子房掌柜的告诉“钟大先生”:只可隔着窗户与李家老二谈话,不可入内!

“钟大先生”趴在窗户前面看,只见李贵武躺在炕上盖着大被,有气无力的说:

“快叫我哥想办法抽票吧,我这病可不轻乎,气脉不够用,说话声都变了,可受不起折磨呀!”

“钟大先生”瞳孔微微一缩,不动声色的说道:

“二东家,你放心吧,这次回去就让大东家张罗钱,肯定把你抽回去!”

这“钟大先生”虽然医术不咋地,但毕竟有底子在。口为七窍之气窍,肺气通于喉,脾气通于舌,喉舌与自身器官相通,所以不管长啥病,只有嗓子嘶哑乃至失声的,但声音不会隔二上改变。

所以心里已经明白:二东家必是凶多吉少了。

但此时不能揭破,否则那是嫌命长。

然而也是命该如此,就在“钟大先生”离开这里时,却与大掌柜“王老面”走个正面。

两人全傻眼了!

当年“钟大先生”治坏的那人就是两家子屯的,赔钱需要有保人,即保证钱款到手两讫不究。

其中具保的就有屯子里的大粮户“王老面”!

此时“王老面”试探着问:“你认识我不?”

“不认识!”

“王老面”摆摆手:“行了,你走吧。”

“钟大先生”强自镇定,磨过头就往外走。

结果十步之后,“王老面”的匣子枪就响了……

07

悬案终于是破了,李贵文却高兴不起来——自己的亲弟弟枉死,还白白搭上管事的“钟大先生”。

更糟心的是:内盘也真相大白,不是别人,正是自己那个挨千刀的小舅子。

这小子“吃拿占要”已经习惯了,这“大沽厂镜面匣子”虽然也不是太喜,但拿不到手里总归是感觉不得劲。

他平时就是游手好闲的没正形,还染上烟膏恶习,不知怎么就和“西来顺”绺子里插千的搭上钩子。

于是这次毫无心理负担的就把姐夫亲弟弟给卖了:约定是赎金归绺子,大沽厂镜面匣子归他,此外再给他十斤烟土。

既然如此,警兵肯定是一根铁锁缉拿归案。

“通匪”本就是大罪——虽然那年月通匪的可不少,但有些事不上秤只有三两沉,真上秤那就是千斤重!

更不用说还直接闹出两条人命!

李贵文的媳妇又张罗开了,催促李贵文赶紧从大账上支出五万现大洋,上下使钱把她弟弟保下来——然后被一巴掌扇出两米外,休妻!

不久之后,那忠厚又善良的小舅子就与“王老面”等一起,被枪毙在东门外的三孔桥下……

18 阅读:497
评论列表
  • 2024-08-01 15:30

    这位楼主文笔底子不薄[点赞]所写作品值得看看[点赞]

  • yf 4
    2024-08-01 00:32

    惊心动魄[点赞][点赞][点赞]好文章

  • 2024-08-01 11:52

    先点赞。不清楚如此优秀的文章和作者,为什么关注少。 那些粗制滥造,AI代笔的骗子却老是推送!

  • 2024-08-17 18:23

    好文章,已关注。

  • 2024-08-04 05:07

    写的不错[点赞]很喜欢

  • 2024-08-09 16:26

    其实事挺简单,不过写的不错。

  • 2024-08-18 19:53

    匣子枪,现在不大提了,也过时了!

历史爱杂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