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今日方知,原来腹有诗书气自华,跟我们耳熟能详的很多名句一样,也是苏轼写的。
第一次见此句,还是初中之时。
学校三层,红砖主体,里外皆未施粉刷。四楼有个阁间,长宽不过两米,仅能称为斗室,或者叫做蜗居。年轻的语文老师被安排住在那里,某次有事前去叫他,见墙上用毛笔写了一行字,龙飞凤舞,正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此已是二十六七年之前的事了,却记忆犹新,可见,那时这话正好击中了一个初中生的心田,引发强烈共鸣——这也是名篇名句能够流传千古的原因。
这是苏轼跟好友董传分别时的赠别之作,赞美他出身贫寒,却满腹诗书,气质不凡。祝愿他高中进士,哪怕没钱买马,像孟郊那样一日看尽长安花,但被达官贵人选为金龟婿,也近在眼前……
可惜,董传一生布衣,若非苏轼此诗,大概没人晓得人才辈出的大宋,曾有这么个读书人。
看到标题《和董传留别》,很难让人不想起唐朝高适的《别董大》。
从某种程度上讲,二董之命运,异曲同工。
就像董传以读书始,以读书终,未能达成自己由江湖而庙堂的理想,只是凡人一枚,董大虽然得到“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高度赞誉,但他到底叫什么名字,却有好几个说法。
也就是讲,如果不是高适和苏轼临别赠言,他们就如历史长河中的细沙,或在当时有所名声,却于后世无所记忆。
人们常说,古诗要用粤语读起来方有韵味,因为白话保留了很多古音。
其实不然,语音流变,自有其规律。很多土话读诗,亦能与粤语平分秋色。
此诗中,车的普通话读为che,韶山话则有两音。
一为te,轿车货车用此音。
一为chua,独轮车用此音,称为chua子或土chua子。
以此音诗此诗,也是余韵无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