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女生宅家10年,复刻古代宴席,带你一探宋元美食风雅。

风铃草语说娱阿 2025-02-23 11:17:20

复刻宋元美食的起点

那天傍晚,徐鲤坐在上海的公寓里,手边是一杯温热的绿茶,她的目光却停留在书架上的一本古籍。

哪怕读过无数次,这本《东京梦华录》依旧给她带来无限遐想。

书中提到的那些奇特的菜名,总是勾起她的食欲和好奇心。

突然,她合上书,转过头对爱人说道:“我们试试看自己做这些宋朝的菜吧?”

从这句话开始,徐鲤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美食复刻之路。

作为一个生活在上海的广州人,徐鲤从小就对美食充满热情。

广州的饮食文化深深影响着她,儿时外婆用新鲜竹笋做的家常菜,至今让她记忆犹新。

于是,她决定从2011年着手,在家中复原这些宋元时期的美食。

《宋宴》和《元宴》的诞生

把古籍中的菜肴复刻出来,说来简单,做起来却是另一番光景。

徐鲤首先花了整整五年的时间,完成了第一本《宋宴》。

她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如林洪的《山家清供》和《事林广记》,尝试还原其中记载的75道宋朝美食。

每一道菜,从食材选择到制作方法,都经过她的反复实践和考证。

“第一道复刻成功的菜叫鯚鱼假蛤蜊,”徐鲤这样描述,“做法是用虾汤汆焯鱼片,看上去就像蛤蜊肉,非常神奇。”朋友们在品尝这些‘古代美食’时,纷纷惊叹原来古人也有这么风雅的饮食习惯。

到了2018年,徐鲤又历时四年,完成了第二本《元宴》。

这次是35道元朝菜肴的复刻,从北方的羊肉饼儿、羊肉汤面片,到南方的青虾卷爨,每一道菜都逃不过徐鲤的考据之眼。

复刻过程中的挑战和收获

复刻古代美食绝非易事。

就拿《宋宴》来说,很多食谱都是几句话一笔带过,根本没有详细的制作步骤。

这就需要徐鲤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来解读这些模糊的描述。

比如,玉蝉羹这道菜,当她发现原文中的“打开如纸薄”的传统做法时,经历了多个版本的尝试,才终于找到了正确的方法。

还有蟹酿橙,在古籍中这道菜反复出现,徐鲤也为它费了不少心思。

“挑选不够熟的橙子,这样才能接近古代版本的味道,”她说道。

每次复刻成功,都是一次巨大的成就感,让她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和追求。

从古籍到餐桌的惊喜

每次徐鲤邀请朋友们来家中品尝这些古代菜肴,都是一次特别的体验。

比如那道酥炸牡丹花片,不仅外形美丽,还保留了牡丹花的独特香味,让人赞不绝口。

通过这些菜肴,朋友们仿佛也能感受到古人生活的优雅和讲究。

“这些复刻的菜肴,不仅仅是吃的食物,更是文化和历史的传承,”徐鲤说道。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古代的饮食文化。

结尾: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外卖和预制菜。

但徐鲤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通过从古籍中寻找灵感,复原古代美食,展现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妨停下脚步,去探寻那些被遗忘的美好,或许会发现生活更多的意趣。

在徐鲤的世界里,厨房不仅是烹饪的场所,更是一个与历史对话的空间。

每一道古代菜肴,都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一次与古人的心灵接触。

通过舌尖的体验,她不仅复原了那些遗失的美味,更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徐鲤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复刻古代美食,更是关于热爱、坚持和探寻。

在她的带领下,我们也许能看到生活中更多被忽视的美好,感受到与历史相连的那份宁静与优雅。

希望她的《明宴》能早日完成,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和感动。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