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英秘书回忆:76年大战前夕,叶帅经常搬家,有时一晚能搬三次

红色风云录 2024-11-09 09:32:20

“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这两句毛主席送给叶剑英的话,既是对叶剑英的评价,也成为叶剑英一生的总结。

叶剑英的一生经历了中国革命的三大历史时期,每当革命进入危急关头的时候,叶剑英总能起到扭转局面和推动历史的作用,捍卫革命事业。

1920年,孙中山偕夫人返回广州之际,23岁的叶剑英经推荐到粤军军政府副官处任职。在孙中山的就职典礼上,叶剑英在一片山呼海啸的欢呼声中,留意到粤军总司令陈炯明没有出现。

如此重要的场合,这个孙中山一手提拔的将领不在,引起了叶剑英的注意。

随后,陈炯明的倒行逆施不但引发社会舆论的谴责,更让叶剑英等云南讲武堂的同学看清了他的险恶用心。在和同学商议之后,叶剑英等人上书孙中山请缨北伐,被孙中山亲自批复全部录用。

在两广统一之后,孙中山决定出师北伐,叶剑英被推荐为大总统随员,留在大本营参军处工作。当孙中山第一次见到叶剑英,又得知他就是那个写信请缨北伐的青年,孙中山连声称赞:

“年轻有为,年轻有为!”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叶剑英虽然是深受器重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但还是依然举起了反对蒋介石的大旗,在周总理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为南昌起义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5年红军在懋功胜利会师后,张国焘企图“另立中央”。当张国焘密令陈昌浩率领右路军南下时,叶剑英将译出的密电跑步送到毛主席的手中。当天晚上,毛主席等人决定单独北上,叶剑英为了保证党中央安全脱离险境,将一张十万分之一比例的甘肃省地图亲自交给了党中央。

“如果没有他,就没有这个了。”此后,每当毛主席提起这件事的时候,总会指着自己的头说道:“他救了党,救了我们这些人。”

十年政治风暴期间,叶剑英被“疏散”到江西后,仍惦记着邓小平,还特意叮嘱王震一定要照顾和保护好邓小平:“中国可以没有叶剑英,但不可以没有邓小平。”

1971年恢复工作后,叶剑英立即开始为邓小平的复出做工作。邓小平回到北京后,叶剑英多次向毛主席和周总理建议,请他主持军委工作,并和邓小平一起并肩战斗。

1976年周总理病逝后,由于叶剑英的力挺,让身处困境的邓小平得以在追悼会上致悼词,在政治上给了邓小平极大的支持。

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后,在外人看来,叶剑英的生活一如既往的平静,但只有叶剑英心里清楚,自己又走到了抉择的十字路口。天气转暖后,叶剑英从城里搬到了西山,还专门将自己的住处周围划作“军事禁区”。

当王震前来看望叶剑英,询问叶剑英意见的时候,叶剑英伸出右手,握紧拳头,竖起大拇指向上晃了晃,然后将大拇指倒过来,往下按了按。尽管叶剑英没说一句话,但王震心里有了底。

后来聂帅也搬到了西山住下,两位老帅经常凑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为了防止“隔墙有耳”,每次叶剑英在谈话时都要打开收音机,谈到机密处的时候,还要打开水龙头。

朱老总病逝后,康克清乘车上西山,将老总最后的嘱托转告叶剑英。叶剑英将康克清迎进小办公室,顺手打开了收音机。康克清不理解这个举动,叶剑英用手指了指外面,将收音机的音量调的更大了一些。

康克清立即会意,身子朝着叶剑英挪了挪,将朱老总最后的嘱托告诉了叶剑英。

毛主席病危的消息传来,叶剑英又回到了城里。尤其在毛主席病逝后,叶剑英更加高度警惕起来,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搬家。据叶剑英的秘书回忆,最多的时候,叶帅一晚上能搬三次家,这边刚安顿好,叶帅一个电话就要到另一个地方去。

后来,叶剑英身边的工组人员也习惯了,所有东西都随手放在手边,只要叶剑英一声令下,拿起东西就走。当秘书问叶剑英为什么要如此折腾时,叶剑英只说了四个字:

“狡兔三窟。”

为了打一场有必胜把握的仗,叶剑英的心中慢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计划,只等待一个最佳的时机。当时叶剑英办公室光秘书就有20多个人,有些已经跟随叶剑英多年,可没有一个人知道叶帅的计划是什么。

当年国庆节过后,当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华国锋和叶剑英为代表的党中央时,叶剑英认为应该立即出手,和华国锋、汪东兴安排了一次特殊的政治局常委会议,一举将坏人一网打尽。

这是叶剑英一生中最危险,也是完成最精彩的一次抉择,事后叶剑英用毛主席的一句诗词评价这件事情:

“无限风光在险峰。”

0 阅读:196

红色风云录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红色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