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被杀后,他的部将李傕和郭汜一度掌权!后来他们结局如何?

为竟然史说 2025-01-21 14:39:04

公元192年6月,彼时距离大权臣董卓被刺杀才过去一个多月。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樊畴等一干人等,竟突然率军造反,并且以极快的速度攻下了长安城。

当叛军一举攻入长安城内后,吕布匆忙带着数百名亲信随从,狼狈不堪地逃窜而去。反观那位精心策划了刺杀相关事件的王允,很快就被叛军搜寻到,最终遭到了极为严酷的刑罚处置。

王允被杀之后,汉献帝尚在年幼时期。彼时的长安城内,竟找不出可以与叛军相抗衡之人。如此一来,在随后的数年当中,东汉中央的大权便落入了李傕、郭汜等一干人等的手中,开启了他们掌权的时代。

五年之后,李傕与郭汜等人反目成仇,相互混战起来。也正是在这样的局面下,汉献帝终于寻得了契机,得以从长安脱身,而后又重新踏上了返回洛阳的路途。

然而,汉献帝刚回到洛阳没多久,曹操便率兵匆匆赶来。随后,曹操将汉献帝接到了许昌。自此,汉献帝开始了被“挟持”的日子,完完全全沦为了一个傀儡,毫无实际权力可言,只能任人摆布。

对于这段故事,但凡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大多是颇为熟悉的。不过呢,不少人在读到此段故事之际,心里或许都会冒出这样一个疑问:李傕与郭汜这两人,究竟是从哪儿冒出来的?怎么在董卓离世之后,带头造反的竟然会是他们俩呢?

那么,在汉献帝逃往洛阳之后,李傕和郭汜二人最后的结局究竟是怎样的呢?

答案是这样的!汉献帝离去之后,郭汜的结局是被部下反叛而杀害,其统领的军队也随之被打散。而李傕呢,又坚持了半年左右,随后遭到曹操派人围剿。最终,李傕同样遭遇凉州派军阀的背后袭击,落得个被斩首示众的下场。并且在他死后,曹操还下达命令,将李傕的三族都给杀了!

总而言之,那伙曾追随董卓造反的人,最终没几个能落得个好下场的,差不多全都落得个凄惨死去的结局。

那为何董卓的这些旧部,最终竟无一得以善终呢?这事儿啊,得从当年董卓尚在人世之时讲起了。

仔细查看董卓的个人履历便会知晓,董卓起初发家,全然是凭借自身在战场上一刀一剑奋力拼杀而来。待其进入上层圈子后,才开始拜袁家为大哥。正是在袁家的帮扶之下,后续的董卓才具备了主政并州以及带兵入京的条件。

董卓麾下之人之所以直接被分成了三个派系,正是源于那样的履历。这三个派系依次为凉州派、并州派以及士族派。

当年董卓曾分别在凉州、并州任职,那时他所提拔的心腹,就被称作凉州派和并州派。至于士族派的官员情况就较为复杂了,大致来讲,是董卓进入京城之后,慢慢去拉拢并予以提拔的那些士族出身的官员,便形成了所谓的士族派。

相较之下,凉州派与并州派的人员对董卓的忠诚度更高些。要知道,在董卓还未彻底崛起之时,他们便已追随其左右,算是老班底了。然而之后董卓拉拢的士族派情况就颇为复杂,其中有典型的投机分子,有的人心怀叵测,也有的人是出于无奈才与之相关联的。

后来,为董卓报仇之人,大体上皆是出自凉州派以及并州派的。这两个派别中的不少人,在董卓死后,出于种种缘由,纷纷采取行动,企图为董卓报那身死之仇,其行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局势发展。

此外,这三个派系相互之间存在着交叉的情况。就拿吕布来说,他是在董卓入京之后,方才加入到董卓阵营进行相关镇压活动的。不过呢,吕布并不能算作士族派成员,他实则属于并州派,毕竟吕布的老家便是并州。

董卓心里其实很清楚存在着三大派系。在他掌控大权之后,当着手提拔下属之时,董卓便有意地进行平均分配,就是想着要让这几个派系的人员,在实力方面都能够相对比较均衡,不至于出现某一派系过于强势的情况。

在那之后,董卓的麾下陆续涌现出了好几名中郎将,像牛辅、董越、徐荣、吕布、段煨等等这些人。他们身为中郎将,在军队当中占据着最高的地位,并且每一个人都能够直接掌控一部分军队力量。

在几大中郎将之下,还掌控着诸多握有实权的校尉。之后为董卓报仇而起事造反的那几个人,大体上都是这些手握实权的校尉呢。

就在这样的权力架构之中,董卓领着自己麾下的那帮人,开启了与关东联军的战斗。为能更有效地抗衡关东联军,在迁都之际,董卓差不多把几大中郎将都派遣到了东部防线,让他们各自负责一片区域。而留在董卓身旁的中郎将,仅剩下他的干儿子吕布一人了。

然而在那之后,吕布受到王允的拉拢,竟直接对董卓痛下杀手。当吕布行刺董卓之际,董卓麾下那几个极为重要的部将,恰好都在城外统领军队呢。也正因如此,在董卓刚被刺杀的这一时刻,长安城内并未出现叛乱的情况,王允得以迅速掌控住了整个局面。

那么在此之后呢,我们不妨先去思索一个问题。

在知晓董卓被人刺杀的消息之后,大家不妨想一想,首当其冲、最应当站出来为董卓去报仇的那个人,究竟会是谁呢?

其实答案并不复杂。首先理应站出来有所作为的,当属董卓的亲人晚辈,其中董卓的儿子最为合适不过了。接着呢,就是那些受到董卓大力提拔的铁杆下属了,特别是凉州派以及并州派的将领们,他们也该在这个时候有所行动才对。

可问题在于,董卓离世之际,恰恰并无儿子存活于世。

董卓在当年仅有一个儿子,可这个儿子在很早的时候就离世了。除此之外,董卓身边较为亲近的男性亲属就只有侄子与弟弟了。不过,当时这二人都待在董卓的老巢郿坞之中呢。

董卓被刺杀后,王允旋即派遣名将皇甫嵩率军前往,一举扫平了郿坞。就这样,董卓和郿坞这董家的两大关键所在,其相关人员尚未能展开造反之举,便被迅速剿灭,根本没来得及有什么实质性的动作就覆灭了。

在这一群人当中,除了那两个人之外,其余的人里,真正最应当率先站出来的,其实是身为几大中郎将其中之一的牛辅。

牛辅有着中郎将这一身份,而除此之外呢,他还有另外一重身份,那就是董卓的女婿。

事实上,当时的情形确实如此。董卓死讯一传开,身为几大中郎将之一的董越,立刻就赶来找牛辅,意图与其联合起兵,以报董卓之仇。虽说史书上对董越并没有十分明确的记载,不过在后世不少人看来,董越应当也是董卓的族人,如此便有理由为董卓去复仇了。

然而最终的情况是,牛辅的一系列举动简直奇葩至极。一开始,他竟然听信了算命先生所言,毫不犹豫地就把董越给杀了。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杀了董越之后,牛辅压根就没想着起兵之事,反而是携带若干金银珠宝,自顾自地逃命去了。

牛辅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很明显,他难以获得众人的拥护与支持。就在其逃命之际,竟遭到了自己亲信的背后偷袭。最终,落得个极为凄惨的下场,头颅都被人割了下来,还被拿去长安用以邀功请赏了。

牛辅离世之后,董卓的近亲差不多都已惨遭屠戮殆尽。余下的那几位中郎将呢,有的是曾被董卓一手提拔起来的老部下,还有的则是董卓入京之时,无奈之下才跟随他的士族将领。总而言之,这伙人对董卓压根就谈不上有多高的忠诚度。

就在同一时刻,从长安城那边传过来消息,说是要对他们这一帮人予以赦免。如此情形下,他们显然也就没了再造反的理由。没过多久,余下的那几位中郎将,便纷纷带头行动起来,各自都向王允表达出了臣服之意。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在大局已然确定之后,王允居然又弄出了新状况。彼时的王允,大概是自认为已然掌控住了整个局势,所以在后续对待那些董卓的旧部之时,态度上又开始变得犹豫不决起来,拿不定主意了。

就在这关键当口,曾在牛辅、董越手下效力的几个校尉,派人前去向王允讨要特赦令。他们早前已然拿定主意,准备就此卸下铠甲,回归田园,安安稳稳地回家过日子了。可没料到的是,此次王允竟然拒绝了他们所提出的这一要求。

就这样,那几个原先在牛辅、董越手底下当校尉的人,一下子就彻底慌乱起来了。他们这几位,之前所处的地位着实不算高,自身压根就没有什么决策权。可毕竟是董卓的手下,也确实干过一些坏事。要是现在没有特赦令的话,那他们可就只有死路一条啦!

就在这个时候,李傕身旁有个人叫贾诩呢,这人给他想出了一个主意。

王允既然都不愿意放过我们,况且咱们现在手上可是握有军队的!那咱们干嘛不干脆直接起兵造反呢,直接杀到长安去把王允给干掉不就得了嘛!

贾诩所提出的那个计划,对当时的李傕等人而言,冲击力实在是太大了。要知道,在这之前,李傕他们压根就不算什么要紧的人物呢!他们当中那几个带头的,也不过就是董卓手底下普普通通的校尉罢了。

要是拿现在来打比方的话,李傕这伙人,就相当于董卓手底下的团长级别。他们虽说掌控着军队,可实际地位真的不咋高呢。以前董卓集团开高层会议的时候,他们压根就没资格参与其中,最多也就是能在营帐外面等着听一听会议最终得出的结果罢了。

故而在贾诩提出这一建议之际,李傕等人的最初反应实则是震惊不已!要知道,就他们此前所处的地位而言,压根就没有足够的资本去做这样的事情。

然而在经过一番仔细思量后,李傕等人旋即就回过神来了。他们心里十分清楚,贾诩所提出的这一建议,从实际情况来看,确实是具备可操作性的!

彼时的李傕一干人等,在明确无法获取特赦令的情形下,深知自己横竖都是死路一条了。既已到了这般境地,倒不如豁出去拼上一把。于是没过多久,李傕便暗中与郭汜以及张济取得了联系,这二人同样身为手握实权的校尉,和李傕的情况大体相仿。

经过一番短暂的谋划后,几个人最终达成一致决定,要以替董卓报仇作幌子,拉起队伍起兵朝着长安进发,直欲杀奔而去!

需要注意的是,彼时几人乃联合起兵,在董卓被杀前,他们的职位大体相当。如此一来,起兵后他们仅仅构成一个联盟,并非上下级关系。而这一状况,无疑给后来几人之间发生的火拼,悄然埋下了一颗极具隐患的大雷呢。

历史已然证实,在着手开展一番大事之前,率先挑选出一位靠谱的领军人物,这通常是极为关键的。就拿当年刘邦举兵起义这件事来讲,他在这方面的举措便做得极为出色。

随后,在这几人下定起兵的决心之后,他们最先着手做了两件事情。

首要之事便是对周边的并州派进行清理。

先前刺杀董卓之人正是并州派的核心吕布,就因为这一点,到了此时,李傕与郭汜等一伙人是无论如何也没法再容忍并州派继续存在了。只听李傕等人下达命令,瞬间,数百名并州派的军官以及士兵便全部被当场处置掉了。

然而,就这件事而言,后世争议颇大。一部分人觉得,此事发生在他们决意起兵之前,仅仅是出于泄愤的目的。而另有一些人则认为,这件事是在贾诩提出相关建议之后才发生的。

无论怎样的先后顺序,总归是李傕、郭汜等人身旁的并州派,已然被彻底清理得干干净净了。至于余下的士族派,大多也不过是随风倒的角色。如此一来,后续发起造反之事的主要人员,差不多都是出自凉州派的了。

第二件需要着手去做的事,便是对自己手里所掌控的军队展开清点工作。要将军队的人员数量、装备情况等各方面信息都逐一梳理清楚,以便做到心中有数,明确自身所拥有的军事力量到底处于怎样的状况。

当李傕与郭汜起兵之际,其手下之人大多是曾在牛辅帐下效力的士兵。牛辅身亡之后,他所统领的诸多士兵纷纷四散而逃,如同鸟兽般各奔东西。待到此时,仍旧留在原地未走的,仅仅剩下几千人罢了。

即便处在那样的情形下,李傕、郭汜等人依旧选择带着众人奋力去拼一回。随后,他们向大家宣称,王允打算把所有董卓的余部都给处死,这一番话成功地挑起了众人心中共同的愤怒之情。

随后,李傕与郭汜便率领着这区区几千人,马不停蹄地朝着长安奔杀而去。

在奔往长安的途中,他们大张声势,积极号召那些董卓的残余势力,让其加入到自己这边来。并且,这一路上碰到了诸多流民,也都被他们给收拢起来了。

就这样,在这一路行进期间,王方、李蒙、樊稠等曾隶属于董卓的旧部人员,相继加入到队伍当中。如此一来,这支叛军的规模迅速扩大,其人数开始急剧增加。待他们来到长安周边之时,所聚拢起来的人员数量已然超过了十万人之多。

面对那支快速壮大起来的叛军,王允着实没什么良策应对。紧接着,王允便走出了一步“昏招”。他派遣董卓此前麾下的两名中郎将,也就是徐荣与胡轸,让他们率领军队去抵御这支来势汹汹的叛军。

最终,当这支军队抵达前线之时,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胡轸径直选择了投降,而与之同行的徐荣,却是在战场上当场英勇战死,两人的不同结局形成了鲜明对比。

当这两人战败之际,长安周边已然没了足够数量的军队。于是在此情形下,王允只能赶忙让吕布依令守城,并且在城内即刻征召兵员。与此同时,王允还派人去与关东联军取得联系,盼着能够等来救援的军队。

从客观的角度来讲,长安城有着颇为坚固的城防体系。若是能够充分利用这坚固的城防,好好地坚守城池,没准儿还真的可以再多支撑上一段时间呢,如此一来,便有很大可能坚持到援军前来救援的时候。

可问题在于,彼时在长安城内,王允跟吕布二人,是没办法完全掌控住局势的。

于是,在叛军将城围困了长达八天之后,城内竟有部分士兵,突然间自行打开了城门,选择向叛军开城投降啦!

史书记载,这场围城战开始后,吕布帐下存在一群“叟兵”。这里说的叟兵呢,其实就是原本生活在四川一带的叟族士兵。他们在作战的时候相当勇猛,然而,对于王允以及吕布等人,这帮“叟兵”却谈不上忠诚。

当城门被他们开启的那一刻,整个长安城转瞬便沦陷了。接着,李傕一伙带兵冲进长安,吕布则带着数百名亲信匆匆逃离。至于王允,他被叛军擒获后,即刻就遭受了极刑惩处。

与此同时,在叛军步步紧逼的威胁态势之下,汉献帝身不由己,只能给那几个校尉予以加官进爵的赏赐。其中,李傕被封为扬武将军,郭汜获封扬烈将军,而樊稠等一干人也都被授予中郎将的官职。

就这样,李傕等人的时代拉开了帷幕,正式开启了属于他们的那段时期。从这一刻起,他们在历史的舞台上登场,开启了属于他们的一番风云变幻,属于李傕等人独有的时代篇章就此正式翻开。

当长安陷落的消息传来,曾经看似强大无比的关东联军却毫无反应。彼时,各地的割据枭雄们都一心扑在争夺地盘这件事上,哪还顾得上其他。于是在这样的时刻,汉献帝的处境如何,根本无人问津,仿佛已被众人彻底抛在了脑后。

在初步掌控长安周边后,李傕一伙干了两件事。其一,他们任由手下的士兵肆意妄为,疯狂展开劫掠行动,使得整个关中地区一下子就被卷入了一场巨大的浩劫当中。其二,李傕等人还屡次逼迫汉献帝给他们再度加官进爵。

就这样,长安初步被控制之后,李傕得以升任车骑将军,获许开府,同时领司隶校尉之职,且被授予假节,还被封作池阳侯;郭汜被封为后将军、美阳侯;樊稠则成为右将军、万年侯。而张济担任镇东将军,带领军队驻扎在弘农。

到了这般时候,那带头造反的李傕等人,真可谓是获利颇丰啊。原先他们不过是普普通通的校尉罢了,然而当下却摇身一变,成了手握重权的将军,并且还将汉献帝这张极为关键的牌掌控在了手中呢。

然而,恰恰就是从这一时刻起,先前一同参与造反的那几个人,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渐渐产生了裂隙。

造成这种裂痕的缘由其实相当简单,那便是由于分赃不均所导致的。

此前发生叛乱时,李傕与其余几个校尉地位对等,相互间不存在隶属关系。然而当众人进入长安城后,情况有了变化,李傕获利最多,地位居于首位。郭汜次之,所获利益也颇为丰厚。相较而言,其余那几个校尉在受封之后,其地位与李傕、郭汜二人相比,就相差甚远了。

大家伙儿以前可都是一同起来造反的,怎么到了现在,你们俩的地位就变得比旁人高了呢?这实在是让人想不明白,大家当初不都是一起干的事儿嘛,凭啥如今就你们俩高高在上了呢?

就这样,原本在凉州派内部极为团结的局面,渐渐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开始逐步走向分裂的态势。曾经那种齐心一致的氛围慢慢消散,凉州派内部逐渐出现了裂隙,不再像之前那般紧密团结,而是一步步呈现出分裂开来的模样。

就在这一时刻,一件突发的事情冒了出来,一下子就将所有潜藏着的矛盾给引爆了。

在李傕等人掌控长安一年有余之后,西凉的马腾与韩遂二人竟携手联合,迅速集结兵力,起兵举事,其目的便是要去讨伐李傕,一场新的纷争就此拉开了帷幕。

马腾与韩遂那方面的事儿,讲起来着实有些复杂。简略来讲,在汉灵帝尚在人世之时,凉州一带就已然兴起造反之事了。并且,这场叛乱直至汉灵帝驾崩,都始终未能被成功平定下来。

然而与此同时,那时的凉州叛军之中,实则分裂成了好些个派系。当汉灵帝离世后,洛阳与长安便陷入了大乱局。而凉州叛军这边呢,由于内部存在矛盾,已不愿再对关中发起进攻,反倒内部开启了混战模式。最后,这场混战以马腾、韩遂、宋建三人取得优势暂告一段落。

接下来,董卓入主关中后,马腾与韩遂为了能更好地扩张自身势力,便接连前来找董卓表忠心、攀关系。而宋建呢,因其地盘位置偏西,所以在此后的几十年间,基本没多少戏份可言。相较而言,马腾和韩遂在后续倒是有着较多的故事。

董卓身死之后,马腾、韩遂等人哪能闲得住呢。他们很快就联合到了一块儿,心里盘算着要一同将关中地区给拿下,企图在这局势变动之际,谋得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

如此一来,李傕等人最为关键的利益便遭到了侵害。

就这样,在公元194年的三月,一场大战拉开了帷幕。彼时,马腾与韩遂联合起数位其他官员,共同发兵出征。反观李傕一方,他安排自己的侄子李利,率领其麾下的军队前去应战,自己则留在后方坐镇。与此同时,郭汜和樊稠也一同带兵奔赴战场展开攻击。

最终,于今日陕西泾阳的西南部,双方展开了一场正面交锋。这一仗打完之后,后世在撰写史书时,将其称作“长平观之战”。

最终,这场战争以李傕等人取得胜利而告终。马腾和韩遂一方情况不妙,在这场战争中损失惨重,直接就有一万多人被击败,无奈之下,他们也只能选择退回凉州,暂作休整以图后续发展了。

乍一看,这一战貌似是李傕一方取得了胜利。可实际上在这场战争进行期间,李傕对郭汜以及樊稠等人的怀疑却日益加深。就拿樊稠来说,此前作战之时,他居然在战场上同韩遂有着极为亲密的互动举动,这着实让李傕心里犯起了嘀咕。

这事儿实际上也算平常啦,毕竟他俩都来自凉州,没准儿以前就互相认识呢。但这样的一个结果,对李傕而言,那可就着实难以接受喽。

于是,在接下来的数月当中,李傕与樊稠之间的关系不断恶化。特别是仗一打完,依照东汉的规制,郭汜和樊稠因战功赫赫,得以再度加官进爵。而经此加官进爵之后,他们所拥有的权力,已然快要与李傕不相上下了。

在用人这件事上,彼时那三个人均已拥有开府以及推荐人才的权力。放眼整个东汉中央,新被选拔上来的人才,差不多全是由他们三人所推荐的。如此情形下,李傕愈发忧心起来,他觉得樊稠在日后很可能会对自己的地位构成威胁。

樊稠这边呢,明显也慢慢发觉到了情况不太对劲。毕竟曾经是一同作战的老战友,樊稠心里是不愿意就这么把关系搞僵、闹到撕破脸的地步的。于是,在那场战争结束了一年之后,樊稠便开始提出一个想法,那就是打算带着一部分军队,前往关东地区谋求发展。

既然无法战胜对方,那我选择离开总可以吧?

然而,樊稠怎么也想不到的是,他所做出的这一选择,竟然又一次触碰到了李傕极其敏感的逆鳞之处,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状况。

李傕原本就担任过校尉一职,其对军队极为看重。就在樊稠提及相关事宜之际,李傕立马警觉起来,心想着樊稠这般举动莫不是要对自己不利,毕竟军队在他心里的分量可是相当重的呢。

在那之后,李傕便针对樊稠精心布置了一个杀局。

公元195年3月的时候,李傕以开会作幌子,把樊稠以及西凉军旧部李蒙单独叫过来参会。就在开会进行当中,李傕竟突然吩咐他的外甥,对樊稠和李蒙痛下杀手,就这样,樊稠与李蒙二人被李傕指使外甥给谋害了。

当这两人离世之后,李傕早已筹备许久,他瞅准时机,快速采取行动,一举将这两人麾下的军队全部兼并过来了。

就这样,李傕一下子跃升为整个关中地区势力最大的军阀,其拥有的实力猛地就超越了其余所有人。然而,樊稠的死却致使其他几位领兵的将领愈发忧心忡忡。到了这个时候,众人已难以再齐心团结,而是纷纷着手为自己谋求起出路来了。

就这样,曾经十分强大的西凉集团,从这一刻起便完全分裂开来,再也不复往昔那种强大且统一的状态,自此走上了分裂的道路,其内部结构彻底瓦解,原本紧密的集团形式也就此宣告结束。

然而,事情到此并没有画上句号。

樊稠被干掉后,李傕紧接着便将目光对准了郭汜。相较于樊稠,郭汜与李傕的关系其实更为亲近些。要知道,此前他俩曾一同商议起兵事宜呢,在关系最为要好的时候,那简直就和亲生兄弟没什么两样。

然而,一旦面对权力的诱惑与考验,即便是有着血缘至亲关系的亲兄弟,也极有可能瞬间就撕破脸皮,闹得不可开交,最终反目成仇,亲情在权力面前往往显得如此脆弱。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郭汜的妻子送上了关键的“神助攻”。据史料所记,起初李傕与郭汜的关系那是相当不错的,郭汜常常会留宿在李傕家中。并且呢,李傕为了能好好招待郭汜,还时常把自己身旁的美貌婢女,干脆就赠予了郭汜。

然而,李傕的所作所为,着实让郭汜的妻子心里极为不爽。在她看来,李傕这般行径无疑是在蓄意破坏他们夫妻间的感情。于是乎,此后郭汜的妻子便开始在郭汜跟前,一个劲儿地说李傕的不是。她甚至声称李傕在送给郭汜的食物当中,公然下了毒,企图将郭汜毒死呢。

或许在郭汜媳妇看来,这么做能够去挑拨郭汜和李傕两人间的关系,如此一来,郭汜往后便不会再接纳李傕送来的女人了。但她怎么也没料到,在政治的领域里,一旦双方的关系出现了分裂,那接下来十有八九就只能是拼个你死我活的局面了。

媳妇那么一说后,郭汜心里就犯起了嘀咕,琢磨着李傕是不是打算对自己下手呢。巧的是,就在这当口,李傕又邀郭汜去吃饭。这饭桌上,郭汜不禁起了疑心,怀疑李傕是不是要给自己下毒。说不定啊,那会儿的李傕还真就给郭汜下了毒呢。

一旦那猜疑的种子被种下,往后想要将其消除可就太难太难了。它就如同在心田里扎了根一般,会不断地滋生蔓延,让人难以摆脱其带来的困扰,使得原本纯净的关系也因此而蒙上层层阴影,难以再恢复到最初那般毫无嫌隙的状态啦。

紧接着,郭汜便径直返回去仔细清点起了兵马,随后毫不犹豫地掉转方向,即刻就与李傕展开了激烈的对战。

就这样,李傕与郭汜之间的战争爆发了,整个长安城由此再度被卷入一场浩劫之中。双方你来我往,激烈交战持续了一个多月,却依旧难分高下。而在这期间,凉州派的其他将领们,也先后被卷入到了这场混战里面。

另外,在这期间,李傕与郭汜二人同样也琢磨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主意。彼时汉献帝正好就在他们近旁,于是郭汜率先谋划着要将汉献帝从皇宫里接出来,好以此来掌握话语权。可没料到的是,这消息之后竟泄露了出去,结果反倒让李傕抢先一步行动了。

在那场混战里,汉献帝以及东汉高层的诸多文武百官着实最为凄惨。听闻他们被李傕挟持后,李傕连饭都不供给他们。甚至汉献帝亲自找人讨要粮食,李傕依旧不给,最终仅仅给了汉献帝几具已然腐烂的牛骨头罢了。

汉献帝都过得如此凄惨,那跟着他一同的文武百官,其惨状便可想而知了。毕竟连皇帝都这般境遇,那些臣子又能好到哪儿去呢?他们当时的艰难处境,实在是不难想象。

最终,汉献帝等人实在被逼得走投无路了,无奈之下,只得凭借皇帝的身份站出来,去调解李傕与郭汜之间的矛盾。而李傕和郭汜呢,他俩彼此谁都制服不了对方,继续争斗下去也绝非良策,于是也萌生了停火的想法。

就这样,双方历经了好几轮极为复杂的谈判,在此过程中,诸多故事接连上演。总而言之,一番波折过后,双方最终还是暂且达成了休战的一致意见。

在同一时间,还有一位董卓的旧部张济并未卷入此前的纷争之中。他此前一直率领着军队驻守在弘农一带,因而幸运地避开了那场混战,自身实力也得以完整保存。而当他此时带着军队前来进行调停的时候,李傕与郭汜也只能开始认真斟酌停战这件事的可能性了。

后世不少人或许对张济并不熟知,然而一提到他媳妇,那知晓的人可就多了。张济的媳妇生得极为貌美。数年后,张济离世,其媳妇就此沦为寡妇。恰在此时,曹操率军打了过来,得知这一情况后,曹操那老毛病便又犯了。

就在那一晚,张济的侄子心里实在憋不下那口气,于是趁着半夜就起兵发难,一心想着要把曹操给除掉。而恰恰就是在这一场战斗里面,曹操遭遇了沉重打击,他痛失了自己的长子曹昂,并且连头号猛将典韦也在这场战事中丢掉了性命。

当然啦,这些都属于之后才会发生的情况,是后续要去谈及或者面对的事儿呢,反正当下还没到那一步,就暂且先把它们放在后面来说吧,总之,那可都是之后才会涉及到的内容了哟。

当李傕与郭汜相互开战之际,张济恰处于人生最为得意之时。彼时其麾下所拥军队数量颇为庞大,要是在这个时候张济和曹操展开较量,十有八九曹操远远不是张济的对手。

于是,在张济出面进行调停的情况下,李傕与郭汜也只能无奈罢手了。接着,历经多轮的谈判以及多次的斗争,各方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那就是李傕和郭汜暂且休战。而为了保障这一休战状态能够切实得以执行,李傕、郭汜以及张济,都得各自派出一名儿子或者亲属,前往对方处充当人质。

与此同时,那被软禁了许久的汉献帝自是得被释放才行。可当下的长安城,早已经在战乱中被打得成了一片废墟,要再回长安显然是不可能的了。于是呢,依照张济所提的建议,汉献帝能够返回洛阳,在回去的路途当中,可以先去张济的驻地弘农暂作停留歇息。

公元195年7月的时候,李傕与郭汜之间的争斗总算是停了下来。在他们这番内斗过后,整个关中地区已然被弄得破败不堪,沦为了一片废墟之地。众多的百姓不堪其苦,纷纷选择逃离关中,前往四川或者荆州,以寻求一处能安身避难之所。

必须得承认,李傕这人的手段实在是不怎么样。明明拿着一手如同王炸般开局的绝佳牌面,结果却被他折腾得如此凄惨。就李傕这样的本事,要是没有那点机缘巧合的因素,他压根儿就没可能攀升到如此之高的地位。

然而,待双方停战之后,李傕与郭汜这才回过神来,发觉他们居然让汉献帝这张至关重要的王牌给跑掉了。

从那之后,他们便马不停蹄地迅速派遣兵力展开追击行动。在追击的行程当中,双方接连多次爆发大规模的战斗,而在此期间也衍生出了诸多故事。就拿张济来说,他后来居然出尔反尔,又回过头来帮着李傕、郭汜一同去追击汉献帝。

对汉献帝而言,此次的追击行动,实则极具致命性。

在追击的途中,有一大批对汉献帝忠心耿耿的大臣,他们无一例外地全都战死沙场了。并且就连这些大臣手底下所统领的部曲以及军队,经过这场追击之战后,也差不多都折损殆尽了。

倘若这伙人未曾丧生,待汉献帝东归之时,或许能够暂且稳固住洛阳的局势,如此一来,后续也就不至于被曹操所挟持了。可实际情况是,由于李傕与郭汜的穷追猛打,这一批人差不多都战死沙场了。从那往后,在汉献帝身旁,基本上就再也寻觅不到能够让其信赖的大臣了。

就这样,汉献帝在几乎把家底消耗殆尽后,总算是回到了洛阳。然而此刻的洛阳,已然沦为一片焦土,全然不具备继续充当京城的条件了。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曹操领着兵赶到了此处。打这之后,汉献帝便被曹操接到了许昌,于是又开启了被其挟持的日子,再度陷入身不由己的困境之中。

就关中地区而言,自汉献帝离去之后,后续的那段历史便渐渐呈现出一种模糊难辨的状态了。仿佛随着汉献帝的离开,原本清晰的历史脉络在此处也变得有些朦胧起来,让人难以确切知晓接下来究竟发生了些什么。

我们只知道,在这场混战之后,郭汜实力大损。此后不到一年,郭汜就被自己麾下的部将伍习反叛,直接被杀了。

李傕那场胜利其实挺惨的,而且最终也没能撑下去。要知道,郭汜被杀后,关中地区差不多都没人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傕自身所剩的力量已然不多。没过多久,曹操就派人前来讨伐他了,这一打,李傕便被打得一路惨败,毫无还手之力。

最终,凉州将领李傕在现今咸阳东北的三原县附近,被同为凉州籍的梁兴、张横等人给斩杀了,并且其三族也未能幸免,均被诛杀。而在李傕身首异处之后,他的头颅还被带回了许都,汉献帝为宣泄心中的愤怒,竟将其头颅挂在城门之上晾晒了许久。

李傕、郭汜等人最终迎来了这样的结局。这便是他们最后的归宿了,一切到此为止,他们的故事也画上了句号,其结果就是如此呈现出来的了。

0 阅读:6
为竟然史说

为竟然史说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