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的秋

楠楠看看旅游 2024-11-01 05:36:33

走过春天的繁华,穿过绿的田野,终于步入了金色的海洋。

富绕和宁静,沉稳和豪迈,远大和开阔,斑斓和萧瑟,这一连串叮咚作响的词语,直击我的心灵,使我夜不能寐。

走,先到我小时候的村子里转一转,看一看。早晨,霞光万道,四周的原野,格外清爽、宁静、祥和,光明,默默地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活力。

一股带有成熟果实的味道,洒满空气,沁人心扉,觉得是那样的爽适和舒畅,仿佛整个胸膛都是透亮的,清香的。整个村子是寂静的,时而听到几声雄鸡的晨鸣和犬吠。此时,向村中眺望,五颜六色的树木,挂满了成熟果实;巷子里,高低错落的屋顶上,炊烟袅袅,灰白色的烟气和晨雾融合在一起,透过霞光,飘飘荡荡,盘旋升腾,呈现出一派诙谐的景象。

村子里,田野里,到处响起了赶车的牛声,吆喝声和清脆的鞭声,这声音由远及近,由近及远,大车小车,肩挑身背,开始了繁忙的早收。这时,我油然想起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这句农谚。他们一年四季,以农田为家,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多么忙碌呀。

打从春天起,把粒粒种子播撒到农田里,经过一季的锄犁耕作,就等待着金秋季节的收获。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他们播种下的是滴滴血汗,而收获的却是用血汗辛勤耕耘出来的果实。

傍晚,月亮渐渐从东方升起,牧归的老牛,喘着粗气,啄食着干涩的粗草,以备早耕。真是"老骥伏枥,壮心不已”。鲁迅先生说过: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我不禁要为这默默无闻的老牛而赞叹。

农人们,拖着一身疲惫,浑身沾满尘土,重又回到自己的小院。洗去一身的劳累,点燃上灶火,烧出五谷杂粮的饭菜,打发着漉漉作响的饥肠。

一碗饭,一个馍,一盆汤,在谈谈风生中,不知不觉就下肚了。一抬头,月亮正照着自己,湛蓝的天空,没有一片云彩。

远处,不时传来几声雁鸣,渐渐淹没在沙沙作响的风中了。

草丛中,墙角边,台阶下,发出蟋蟀窃窃的私语。草虫的嘶鸣,和远近不一的落叶声,混杂着时有时无的风声,彼此融合在一起,宛如一首斑驳的晚籁。

静静的躺在苍穹下,思绪如潮水一般地袭来,撵也撵不走。记得,小时候,水是干净的,空气是清新的,粮食是安全的,人是讲礼貌的,有温情的。千村千面,处处皆风景。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的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

儿时,在路边,玩耍嬉戏,与小伙伴们追逐打闹,欢声笑语,回荡在田野的上空。

那时候,村前的小河,蜿蜒曲折,潺潺流水,向东流淌,就像是日子无忧无虑的流过去。快乐是如此简单,像风一般纯粹透亮。

路边的,那棵老榆树,见证了岁月的变迁,也见证了我们成长的快乐。它绿荫如盖,曾有我们分享秘密的时刻,也有我们倾诉心事的时光,更有我们迷茫的不解。

熟悉而又陌生的小路上,每一个角落,都有着属于我们的故事,它们是我们珍贵的记忆,象一束玫瑰花,永远镌刻在心底。如今,虽已渐行渐远,但回忆却永远鲜活,历久弥新,成为我们心中最温暖的慰藉。

那片田野,是我们探索世界的乐园。在那里,一草一木,一虫一花,一个石头,一根枯树枝,一头蚂蚁,一只蝴蝶,一棵嫩芽,都能激发我们的思维,让我们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收获着对自然界的无穷的认知。

多少次,沿着乡村的路,返回学校。每一次,路边的泥泞,路边的寒风,路途的雨水和积雪,路边新出土的小草,无数不知的野花,路边的阳光,都会带给我不同的体会,好想再次无忧无虑的奔跑在路上。

回到老屋,再也见不到一家人谈笑风生,围炉夜话的场景,再听不见母亲烧好饭,村南村北,到处呼唤乳名的声音了。

时间,都到哪里去了?

熟悉的房子,熟悉的院落,熟悉的小路,熟悉的大坑,熟悉的街巷,熟悉的蝉鸣,都已不在了。

让我们再看看秋光吧。秋日的阳光,澄澈透明。透过树叶的缝隙,投下斑驳的光影,如梦幻般美妙。在这光影交织的世界里,仿佛一切都变得透明起来,让人的心灵也随之变得纯净。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树叶的脉络,感受到生命的纹理,领悟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秋天,在阳光的映照下,田野变成了金色的海洋,树被披上五彩的霞衣。每一处风景都仿佛是一首优美的诗,让人沉醉,无法自拔。我们可以在这诗意的秋光中,漫步于乡间小道,感受着秋风的吹拂,聆听着秋虫的呢喃,吟诵着古人的诗句,让心灵在诗意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2024.10.31

0 阅读:0
楠楠看看旅游

楠楠看看旅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