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原本以为,弟弟大明会如平常一样,带着妻子孩子来给父亲庆祝今年的生日。
当弟弟发来短信说“工作太忙,来不了”时,他脑海中浮现的并不是工作的忙碌,而是三个月前,那个家庭会议上不欢而散的场面。
那天,大家坐在一桌,讨论的是父亲住院治疗后的费用如何分担。
大明坚持说自己压力大,能少出一分是一分,而大华也不愿总是做补贴者,两人在言语间积怨的火花不断溅出。
看着一旁沉默不语的父亲,大华感到一阵无奈——昔日那份兄弟间的默契和睦,似乎一去不复返了。
父母年轻时的庇护,是兄弟姐妹和睦的纽带记得小时候,兄弟姐妹之间哪有什么所谓的“我的”“你的”,大家都截然不同,大哥李强欢说一句:父母在,家就在。
成长过程中,李强从来没想过兄弟之间会有彼此攀比计较的一天。
少时无忧,因为父母总给他们撑起一片天。
那些年,父亲还能挥舞铁锹,自家小院儿种满了他们爱吃的瓜果,母亲则是全家人的营养师,家里总是香气扑鼻。
大哥李强总是那股劲,仿佛天塌下来也不怕。
兄弟们一起在院子里打闹,总觉得这就是一辈子最亲的人,永远不会改变。
家中“大哥”的担当,为何无法长久维持亲情时间再往前推几年,家中长子李强则是另一个“大哥”的角色。
他不仅自己做事勤快,家里有什么大事小事,都一肩扛。
最令人惊叹的是,他从来不与兄弟姐妹计较谁多出力,谁多出钱,大家也就心安理得地享受他的付出。
他是父母的保护伞,也是弟妹心目中的榜样。
但即便是李强,也有扛不下去的时候。
随着生活的压力和父母渐渐年老,需要全家共同分担时,大家似乎都习惯了他来顶着,难免出现“老大理应多承担”的心态。
李强心里虽然有些苦,却也只是咬咬牙,继续撑下去。
亲情在利益面前,为什么会变得脆弱如纸当父母的健康状态不断下滑,花销也逐渐增加时,单凭李强一人之力,已经难以应对。
一次次的家庭会议,一次次的争吵,亲情在利益面前显得脆弱得如纸一样。
大华仍不理解,为什么过去还能团结一致的兄弟,如今会因为一点钱而变得剑拔弩张。
在利益面前,亲情似乎变得廉价极了。
回想起那次会议后,弟弟大明借着“没时间”的理由,来往的次数越来越少。
每当母亲念叨起大明时,大华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其实他并不知道,弟弟的公司因疫情裁员风波不断,他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为什么有些兄弟姐妹最终变成了陌生人大华知道,兄弟姐妹的感情有时就像掌心的细沙,握不紧也留不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哪怕是从同一个屋檐下长大,走向社会后,也都经历着各自不同的风浪。
有些人成家立业,也许过得不错,但也有些人为了生活奔波,上班工作之外已经无暇顾及亲情。
当年看似和睦的兄弟,如今却因为种种原因产生隔阂,久而久之,来往便渐少,是亲人也是亲戚。
时间仿佛浸染了一切,当年的那些小矛盾便成为了分歧。
其实,并非每一次关系的渐行渐远都是因为刻意而为之,不同的人生旅途,导致兄弟姐妹之间的距离越来越难以跨越。
大华看着窗外,不禁心生感慨:“若是能够放下那些曾经的隔阂,盼各自安好,互不打扰。
”
我们不得不承认,人情淡如水是一种常态,而不是变故。
真正能处理好与兄弟姐妹的关系,不在乎有没有“大哥”这样的桥梁,也不在乎是否“一碗水端平”。
重要的是理解对方背后的故事,学会换位思考。
在生命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情感是我们无法再现的,就如同年少时的无忧无虑。
若能在各自的路途上平安健康,便已是兄弟间最大的祝福。
亲情或许会随时间变得陌生,但与陌生人交往时的那份尊重,将是重拾亲情纽带的一种温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