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玄武门的三员“大将”功不可没,李世民称帝后,结局都怎样了?

圣恒看历史 2023-04-15 15:32:03

天策府的众人为了自己和子孙后代的荣华富贵,将赌注押在李世民身上,为促成李世民坐上皇位,他们精心策划了一场政变——玄武门之变。而守卫玄武门的三员“大将”也不想永远当普通家将,他们深深地知道,只有李世民当了皇帝,他们才能封妻荫子,永保后世荣华,因而在玄武门之变中他们各显神通,非常卖力。

政变的结果令大家非常喜悦,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一举取胜,顺利当上皇帝,守卫玄武门的三元“大将”功不可没,他们分别是:云麾将军左监门将军敬君弘、右监门校尉常何、中郎将吕世衡。当上皇帝后的李世民知恩图报,对有功之人大封大赏,后来就连常何的一名门客都当上了丞相。咱们来看下这三名立下大功的守卫都怎样了呢?

一、敬君弘

敬君弘出身武将世宦之家,是绛州太平县(今山西省临汾市)人。他的爷爷敬显儁在北齐因战功被封永安县侯,拜车骑将军、度支尚书,后来跟随李渊打天下,平寇,破周文帝。因战功赫赫,身上贴满荣誉的标签,官职一路飙升分别为:汾州刺史,寻转晋州刺史,车骑、侯如故、拜仪同三司、骠骑大将军、颍州刺史、大都督、颍州诸军事,仪同三司、开国如故,后迁青州刺史,多次被授予兖州刺史,死后赠右仆射。有这么优秀的爷爷,敬君弘的表现也不差。

敬君弘起初在隋朝做官,历任豳州刺史、西京留守、内史侍郎,曾联合刑部尚书卫玄、左翊卫将军阴世师等名臣共同抵御唐国公李渊。归顺唐国公李渊后,义宁年间,李渊念及敬君弘望风归降有功,授其骠骑将军,册封黔昌县侯。唐朝建立后,看敬君弘表现出色,就授其左屯营将军,成为掌管玄武门的守卫,加授云麾将军。

武德九年,在玄武门之变中,当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部下冯立、屈直府左车骑谢叔方、副护军薛万彻、等得知李建成,李元吉已死时,不但没有放弃,还决定为哥俩报仇,来还报兄弟二人曾对他们的恩情。他们纠集精兵二千人,叫嚣着要弄死李世民,直冲向李世民所在处。

宿卫军将领敬君弘带兵驻守玄武门,拼死为李世民守好屏障,双方展开拼死大决战,战斗十分激烈。冯立、谢叔方所带的两千精兵如猛兽下山,他们的箭矢“嗖嗖”地射进到里面的宫殿内,守卫们顿时死伤一片。

敬君弘在这场战斗中表现非常英勇,他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在对方最凶猛的地方“挺身出战”。他的一名亲信看情况危急,觉得不应该这么卖命,因为谁也不敢保证李世民能一定胜利,于是就劝阻敬君弘说:“亊情还不知究竟怎样发展,应当先看看情况再说,等待援兵到来摆好阵势再打也不晚啊!”。

“其所亲止:‘事未可知,当且观变。待兵集,成列而战,未之晚也。’”

敬君弘根本不听,铁定心要一决死战,他和“郎中将”吕世衡一同大喊大叫着指挥反击。“敬君弘不从,乃与中郎将吕世衡大呼而进”,结果全部战死,敬君弘被东宫将领冯立所害。

敬君弘临难不惧、挺身而出忠心护主的精神,得到李世民的极大赏识,李世民称帝后追赠他为左屯卫大将军,兵部尚书、绛国公等高爵显职,职位让子孙后代世袭,《旧唐书》把《敬君弘传》列入“忠义”一类。

“念及敬君弘持救命之恩,追赠兵部尚书、绛国公等高爵显职,谥号为忠,并可荫任子孙。”

敬君弘虽然战死,但死后哀荣,福及子孙。

二、玄武门的城门郎常何

常何彪悍勇猛虽是武将,不过他的父亲常绪却是一介从五品以下的文官,和白居易都做过相同的官——朝散大夫。常何是汴州浚仪县(今河南省开封市)人,祖籍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

常何早年参加过瓦岗起义,归顺大唐后,被授为清义府骠骑将军、上柱国、雷泽公。

武德元年(618)十二月,李密降而复叛,常何劝说李密不要叛唐,李密兵败被杀后,常何被王世充活捉,他转投王世充,但其内心对唐还是有忠心的,他一有机会就去策反王世充左右,被王世充发现后,直接领着他策反的那些人逃回唐朝。 “率充内营左右,去逆归顺”。

在李密生出叛唐之心后,曾劝说李密,未果。后被王世充所擒,李渊“嘉其变通,尚其英烈,临轩引见,特申优奖,授车骑将军。”

对于常何的再次到来,李渊热烈欢迎,据《常何墓碑》载,李渊是亲自接见,“高祖嘉其变通,尚其英烈,临轩引见,特申优奖”。

但是对于常何曾经的“背叛”,李渊心里还是很顾忌的,在重新授予常何官职时可窥见一二,他并没有在常何原来的职位上给他提升而是下降了,仅仅“授车骑将军” (正五品上),不但下降一个品阶,就连爵位也没有了,常何心中自然免不了委屈,他明白自己当初投靠王世充已成为李渊心中抹不去的污点。

而李世民对常何的人品和能力都是十分肯定的,在讨伐王世充的事上,曾前后两次赏赐常何,第一次,“赐上口二人,物八百段,珍玩五十件”,后来“赏口十二人,细马三匹,器玩二百件”。

常何的付出得到李世民的肯定,曾跟随秦王李世民作战的他,发现李世民是个值得信靠的人,就有心向李世民靠拢。

武德三年,常何随李世民东征洛阳,为李世民的左右骁骑。

在李建成、李元吉和李世民争夺太子之位时,李世民未雨绸缪早早将常何调入京城做为自己的内线安插在玄武门值守,等待突变得那一天。常何当时担任的是左右监门卫的长官,通俗地说就是个保安大队长,李世民曾赐予其金刀子,让他负责收买禁军。

(武德)七年,奉太宗令追入京,赐金刀子一枚,黄金卅挺,令于北门领健儿长上”——《常何墓志》

李世民又给常何金刀子三十枚,令其收买禁军,常何在玄武门之变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当时,他带兵入宫,埋伏在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必经的半路上,协助李世民袭杀他们。

李世民称帝后的常何

李世民称帝后,常何成为朝中重臣。不久,突厥入侵,李世民让常何任马军副总管。

公元631年(唐贞观五年),李世民让官吏们每人写出一篇关于时政的文章来,不会舞文弄墨的常何很为难,他的门客马周得知后就毛遂自荐替常何写了一篇,不料这篇文章得到李世民的欣赏,他刨根问底让常何说出文章作者,常何如实禀告,李世民对马周提拔重赏,立马让马周到掌管机要的门下省任职,以后不断提拔重用,累官至中书令(丞相);李世民对常何的诚实和发现人才给与奖赏,赐常何三百匹锦帛。

此后,李世民对常何更是隆恩不断,使常何的官职不断加升,贞观六年(632年),李世民再赐常何绢一百匹,加太中大夫,除延州诸军事、延州(今陕西延安)刺史,进爵武水县开国伯,食邑五百户。

贞观十一年(637年),李世民授常何正义大夫(文官第六阶,正四品上),泾州诸军事,行泾州(今甘肃泾川)刺史。

贞观十二年(638年),李世民封常何为右屯卫将军,从三品,让其协助大将军总府事,领诸鹰扬府(相当于团)。贞观十六年(642年),敕修营建九成宫,授左领军将军,从三品,协掌宫禁宿卫,凡翊府之翊卫、外府射声番上者,负责分配。

贞观十八年(644年),常何奉诏带兵去丰灵等地,防备薛延陀,兼右武卫将军。

贞观十九年(645年),授平壤道行军副大总管,相当于现在一省卫戍部队副司令员,作为张亮的副手,征讨高句丽。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除资州(今四川资中)诸军事,资州刺史,属于监察御史之类的官。

唐高宗李治当皇帝后,652年,迁使持节(可直接代表皇帝行使地方军政权力)、都督黔思费等十六州诸军事、黔州(今重庆彭水)刺史。

永徽四年(653年)五月十六日病逝,享年六十六岁,获赠左武卫大将军。

李世民当皇帝后常何享尽荣华富贵,寿终正寝。

三、参加玄武门之变的吕世衡

吕世衡在兵变的那天晚上被李世民安排镇守玄武门负责统领南衙兵,和常何、敬君弘密切配合负责掌管玄武门驻防。

吕世衡是十二卫中郎将,曾和李世民一块出生入死拼杀战场,深知此次责任重大。当玄武门之变发生时,他们三个人偷偷的打开大门,将李世民的军队放入玄武门中。

当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手下知道他们出事后,立刻率兵攻打宫门。

玄武门算是宫中最结实戒备最好的宫门了,只要死死防守,外面的人。只要静静地等待援兵城门短时间内是不会攻破的,可是敬君弘是个急性子暴脾气,也许是贪功求名急于求成,他打开宫门跟李建成的军队死拼,还拉上了吕世衡。

吕世衡也和他想到一块,直接跟着他上了。吕世衡和敬君弘立功心切,一马当先去对抗冯立等人率领的来救李建成、李元吉的士兵,因寡不敌众,都战死当场。

唐太宗对于他们的死是非常惋惜、叹息的,认为他们本不该死的。

李世民称帝后,追封他们,吕世衡被封赏为高级军事统帅将军,仅比宰相低半个级别,这些都是身后事了。

“太宗甚嗟 赏之,赠君弘左屯卫大将军,世衡右骁卫将军。”《旧唐书列传》

综上,守卫玄武门的三员大将原本都是李渊的部下,最终都站队李世民,在政变时其中有两人战死当场,活下来的常何在仕途上扶摇直上,享尽荣华富贵。在关键时刻站队是重要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能稳得住。敬君弘、吕世衡因求功心切而忽略了自保,双双毙命,而常何却很聪明很沉稳,他选择在原地防守等待,最终 活了下来,受到李世民的奖赏提拔,成了三朝元老。而杀死敬君弘、吕世衡的冯立、谢叔方也被李世民提拔重用。

0 阅读:3

圣恒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