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郭德纲对相声到底有什么贡献

锅哥在此 2024-04-25 20:21:14

郭德纲成名多年,褒贬不一。支持者死心塌地,指责者义正言辞。但是,不管怎么说,郭德纲让低迷的相声重新焕发了生机,这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马季曾经说过:郭德纲的出现使相声又热起来了,这是多好的事啊!我不管在各种媒体上我看到、听到了很多的矛盾,我也不想做调解人,我也不想参与这些矛盾,我就觉得这种现象值得可喜!作为相声界来讲这是好事。

那么,如今在相声界、主持界、娱乐圈全面开花的郭德纲到底对相声事业做了哪些贡献呢?本文带你细细剖析。

一、凭一己之力,让接近休克的相声市场重新焕发生机;

2004年,郭德纲拜师侯耀文,正式有了师承,独自栉风沐雨的时代终于结束了。

侯耀文收郭德纲为徒,是费了一番周章的,先是有杨志刚与郭德纲的师徒之实;再有同行好友的阻拦。但这些都没有阻挡住侯耀文的爱才之心。

事实证明,侯耀文没有看走眼。郭德纲在拜师后迅速走上了爆火之路。

在此,应该重点感谢一下杨志刚先生,他反复的态度让郭德纲有了个广阔的天地。

2005年之后,随着德云社越来越好,郭德纲把老百姓重新拉进了相声小剧场,也让沉寂已久的相声市场热了起来。

趁着德云社一票难求的市场热度,全国各地的相声班社、小剧场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给很多热爱相声这门古老曲艺的年轻人提供了生存之路。

很多人不愿意承认郭德纲和德云社在相声界所发挥的旗帜作用。他们认为郭德纲只是一个民间艺人,一个文化商人,“三俗”的代表,不能代表相声界的主流。

那么,我们可以平心静气的想一想,全国各地纷纷跟风而起的相声班社,他们是曲协扶持发展起来的吗?

显然不是!

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老百姓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丰富化,没有深厚基本功和传统底蕴支撑的“新派相声”已不能满足老百姓的娱乐需求,小品等新的曲艺形式逐渐挤压了相声的生存空间,在这种情况下,从九十年代初开始,曲协的成员要么转型做主持、做演员;要么墨守成规,眼看着相声大厦将傾而无能为力;要么凭借相声演员的名头或者所谓的“称号”到处走穴、代言挣钱;

所以说,相声市场的恢复与火速发展,和曲协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应该都是因为德云社的火爆带动起来的。

就连侯耀华一出身相声世家的影视演员,要不是相声市场的火热,他会从一个普通影视演员,临老了凭借父辈的光环来蹭相声界的热度吗?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相声社团共有100余家,从事相声表演的戏园子917家,相声从业人数超过35万人。

如此庞大的相声从业队伍,他们都是在德云社火热的市场效应带动下发展起来的。

二、注重相声观众群体的培育,使相声有了得以植根大地的肥沃土壤。

在郭德纲的相声表演里,他特别注重对相声观众群体的培养。

不同于某些领域的“艺术家”高高在上,他常常以“相声界的小学生自居”,尊称观众为“衣食父母”,运用大实话和定场诗“哪有君子不养艺人”,将观众锁定在“君子”的座椅上。在表演中积极与观众互动,让观众在品味快乐的同时增强参与感。同时培养观众对相声演员的特定印象,比如拥有三大爱好的于大爷,嘴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侯震,“把狗都能吓一跳”的儿徒烧饼等等,突出个人特点让观众记住他们,从而扩大演员的知名度。这些都是对传统相声技巧的灵活运用。

除了巧妙地运用传统相声技巧外,还有很多切合时弊的讽刺手法,尤其是针对社会热点及业界内幕等,常常以自嘲的方式进行调侃和回应。当然,最著名的莫过于和海派清口周立波的隔空PK,郭德纲将大蒜和咖啡完美融合进《你要高雅》的相声作品里,比喻形象、金句频出。用幽默、调侃的方式把高雅和低俗的辩证关系说得通俗易懂,赢得观众掌声的同时,也积累了大批坚定的拥趸。

郭德纲学历不高,但知识储备丰富,业务技能全面。常常在作品中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或融合各种曲艺形式、民间小调,让每一个作品都显得十分丰满,丰富多彩。

郭德纲曾说“同样的一个传统节目,你每次说都会不一样,如果观众一听,和昨天的一模一样,他抹头就走”。因此,郭德纲不像其他相声演员担心作品被剽窃,他允许观众现场录制视频。这就是一个很大的区别。一是郭德纲格局大一些,看得远一些;二是郭德纲的相声现挂成分较多,每次说的都不一样;三是这样能拉近演员与观众的距离。

这也导致郭德纲的相声满天飞。正是因为所有的媒介上都充斥着郭德纲和德云社的相声作品,很多人在闲暇之余听上几句,慢慢地就喜欢上了相声。还有很多明星都在采访中表示:“是听着郭德纲的相声入睡的”。像杨幂、高圆圆这样的女神,吴京、冯小刚这些著名导演,孟非、何炅这些知名主持人,他们所带来的明星效应,让德云社相声成为了娱乐圈的时尚品牌,也建立了庞大的粉丝基础。

培育喜爱相声的观众,让他们喜欢相声、热爱相声,愿意掏钱听相声,这点郭德纲功不可没。如果没有这么庞大的爱听相声的群众基础,就不可能有相声存活的土壤。

三、倾心竭力让相声传统得以传承;

对郭德纲有千百种意见,就算你不喜欢他,但绝对不能否认他对相声传统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所做的巨大贡献。曲协之所以为网友所诟病,就是曲协没有做好对传统相声的拯救、挖掘工作。他们按部就班做些开会宣传、评选职称、演出慰问等锦上添花的工作。

姜昆曾经在曲协座谈会上讲到:德云社小剧场、茶社坚持为群众演出,注重传统相声的传承,更好地促进相声创作和发展,对繁荣曲艺事业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那么,作为一个民间相声艺人的郭德纲,他对相声传统的传承做了哪些工作呢?

1、收集整理传统相声段子

传统相声是民间文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郭德纲收集整理的传统相声存目大概六百多段,有完整文字或影像资料保留的接近三百余段。这些都是相声的瑰宝,反映了从清末相声艺术成熟以来相声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

对传统相声段子的收集整理是郭德纲的“爱好”。他通过对传统段子的整理、挖掘从中领悟相声表演的技艺、技巧之所在,再对其创新,使传统相声段子焕发出新的魅力。

像《扒马褂》、《皮猴》、《黄鹤楼》、《白事会》《学电台》等等,都是非常经典的传统相声段子,而《张双喜捉妖》则是苗阜转交的并起过事的,还有《地理图》、《同仁堂》、《八扇屏》等贯口段子,说起郭德纲对单口相声的传承,更是精彩纷呈。

郭德纲对这些传统段子的收集整理,让相声这门曲艺得以传承和保留。

2、重塑太平歌词的地位

其实最早的太平歌词是由莲花落演变而来,是20世纪20年代相声艺人在露天撂地演出时,为了招揽观众的主要手段,是相声四门功课中“唱”的主要内容,即可融进相声之中,也可单独表演。

在新相声出现后,太平歌词逐渐边缘化,以至于很多观众并不知道太平歌词就是相声四门功课“说学逗唱”中的本门唱。

这种手持玉子(两块竹板),以甩腔、拖腔、流水板的唱法,终于在郭德纲的不断渗透下,重新走进相声,并且以《劝人方》、《照花台》、《白蛇传》等曲目奠定了其在相声中应有的地位。

3、唱响小曲小调

民间的小曲小调是民歌体裁的一种。主要流行在汉族聚集区农村集镇的民间歌舞小曲。她是人们在辛勤劳作之余、日常生活当中以及红白喜事场景,借以抒发情感、排遣苦闷、消遣娱乐的民歌。

这些来自各地的民间小曲小调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珍宝。曲调委婉动听,曲词朴素真切,像《探清水河》、《送情郎》、《月牙五更》等等,都在郭德纲的挖掘推广下重新登上大雅之堂,焕发出无限的魅力。

4、让相声表演走向规范统一,现挂技艺重现演出现场

被相声界推崇为祖师爷的朱绍文,其对相声巨大贡献就是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穿大褂、摆桌子、三件套(指醒目、扇子、手巾)的演出模式,让相声走进了室内。

在郭德纲出现之前,新相声已经摒弃了传统的着装和演出模式,而是寻求演出模式的多样化。因此,西装相声应运而生。新相声要求观众不能搭下茬,以此保证相声表演的流畅性和完整性。这种舍本求末的做法,拉开了演员与观众的距离,从而丢掉相声的灵魂,即与观众情绪上的互动。

而郭德纲在追求相声创新的同时,注重回归传统。穿大褂、摆桌子、三件套重新成为相声表演的固定现场模式,如果说这些只是表面的话,那么演员与观众互动中的现挂,会让观众重新体会到传统相声技艺的无穷乐趣。

5、尊师重道,构建规范的师承体系

清末的张三禄构建了早期相声的师承体系。相声演员在拜师时要行礼、敬茶、奉礼、听师父训话。除师父外,还要有“引、保、代”三位师父。这就是俗称的“摆枝”,只有经过“摆枝”仪式的才算是真正的师徒关系。

郭德纲收徒按照“云鹤九霄、龙腾四海”八科收徒,重塑了拜师礼仪,倡导“台上无大小、台下讲规矩”的家规,并且修订了家谱,确立了完整的相声传承体系。

其实对于相声来说,师承不仅仅体现在形式上,更重要的是与师父的朝夕相处中,学习体会师父对相声以及相声技巧的运用,很多作品需要师父的指点、教导,才能打磨成精品。而且在基本功的训练上,师父的教导尤为重要。师父的言传身教,也可以看出一个演员的品行与修养。

四、带动其它曲艺形式的发展,

1、兴办麒麟剧社

提起京剧,大家都知道这是我们的“国粹”,她“粹”到什么程度?只有少数的发烧友才能保持对她的热情。但是在广袤的田野间,它和相声的命运相同,亦是日薄西山了。

不过,还有些专业院团的演员们,他们认为京剧比相声高雅,是艺术,所以他们以艺术家自居。就算曲高和寡,他们也不愿意与下里巴人为伍。

幼年的郭德纲最早接触的曲艺形式就是京剧与评戏。所以他对京剧有着深深的幼年情结。为此他成立了麒麟剧社,广纳各路戏曲贤才,像京剧神童陶阳,小多爷贾怀胤都是麒麟剧社的名角。而且与程派名角刘桂娟,麒派名家陈少云,还有京剧名家曾昭娟、赵秀君、李莉等各派名角大家都有合作。

麒麟剧社不断地探索创新,自编自导自演了很多传统优秀剧目,舞台道具精益求精,表演形式新颖活泼,演员临场发挥出其不意,为观众奉献快乐的同时,也让观众们接受了这一古老的“国粹”,并且愿意买票观看麒麟剧社的京剧演出。

麒麟剧社是如今唯一靠商演养活自己的京剧社团,也是京剧演出最多的社团。不论他人如何非议,郭德纲对京剧传承与贡献都是有目共睹的。是他不但盘活了相声,也盘活了京剧。

2、开办德云鼓曲社;

据说郭德纲开办德云鼓曲社是为了报答妻子王惠,让妻子开心。

大家知道,王惠本是鼓曲名家,与郭德纲结婚前比郭名气大。王惠14岁开办个人鼓曲专场,年少成名。但是为了支持郭德纲,为了德云社的发展,她毅然放弃了自己钟爱的鼓曲艺术,全身心转入幕后,是郭德纲后方得以稳定的基石。

如今德云社发展壮大,成了国内第一大相声团体,郭德纲自然想报答妻子,让妻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鼓曲艺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随着相声、戏曲的没落也逐渐趋于湮灭。郭德纲成立鼓曲社,既圆了妻子的梦,又能使这门传统技艺被再次发扬光大。

在鼓曲社招生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鼓曲名家已经垂垂老矣,但是自己的技艺却没人传承,他们不甘心,可是没人愿意学,又有啥法呢?

正好德云鼓曲社的开办,把她们请回来,给她们招学生,让她们授课、教习、上台,让她们在耄耋之年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也让她们的技艺得到传承,不至于变成“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老艺术家们都纷纷感谢王惠夫妇,让她们在有生之年看到了自己的技艺有了传承人。

3、拯救濒临灭绝的曲艺;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古老的曲艺都面临着后继无人、濒临灭绝的尴尬境地。他们的没落一是受娱乐多元化的冲击;二是老艺人墨守成规,不知求变;三是观赏性不突出,适应不了快节奏;四是学起来枯燥乏味,没人愿意学习。像岫岩东北大鼓、胶东蓝关戏、新野槐书等已经面临失传或者已经失传。

郭德纲以德云社为依托,在相声中融入各种曲艺形式,给我们的年轻一代补上了老曲艺这一课。让年轻人在听相声的同时逐渐接受并喜欢上中国传统的各类曲艺,京评梆曲、吹拉弹唱、唱念作打、快板小调这些都通过相声,慢慢地回到了现实中来。

郭德纲一直致力于传承和推广传统曲艺文化,通过麒麟剧社、德云鼓曲社培养年轻的曲艺人才,他对传统曲艺进行创新再创作,为传统曲艺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广大的年轻人所接受。

鼓曲社招生联手新媒介现场直播,让更多的人通过互联网看到了中国传统曲艺的真实现状,看到了老一辈的曲艺家对继承者的渴望和喜爱,提高了曲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了更多的曲艺爱好者投身到曲艺事业当中来。

可以说,郭德纲为拯救传统曲艺不遗余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为相声祖师爷传道。

德云传习社、相声班,每年吸引数万人报考德云社。

有人说郭德纲收钱了!

咋了?蓝翔技校可以名正言顺收钱,德云社也是教人生存之道,就不能收钱吗?

相反,由于德云社的品牌效应,以及郭德纲的个人魅力,德云社弟子众多,为相声事业的传承发展储备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德云社有郭德纲、于谦、高峰、孙悦、侯震等相声名家坐镇,还云集着岳云鹏、张云雷、郭麒麟、秦霄贤等一线明星,孔云龙、孟鹤堂、张鹤伦、栾云平、烧饼等相声界中坚力量,张九南、张九龄、王九龙、刘筱亭、尚筱菊等新生代相声代表,还有更多的在小剧场磨练的相声后起之秀。丰富的、层次明显的相声人才储备,俨然就是一个相声帝国,号称亚洲第一男子天团,每年都会创造出数以亿计的财富。

如今德云社号称有400多相声演员,九支演出队,光小剧场一年演出场次在12000场以上。还有相声专场、纲丝节、商演、开、封箱演出,每位演员只要你用功都有用武之地,每年也会推出新人,人才储备相当丰厚。

当然,也不能都圈在德云社里,如果弟子愿意出去创办班社,郭德纲也会大力扶持。

2015年,高鹤彩在上海的笑乐汇正式成立,为了支持徒弟,德云社的几期综艺节目选址都是在笑乐汇附近,高鹤彩也是通过节目提升了笑乐汇的知名度,打开了本地市场。

还有一些相声团体,比如听云轩、燕春社,大逗的李寅飞,与贾旭明搭档的张康,包括高晓攀都曾是德云社的弟子或学员,当然还有很多,他们或自立门户或继续留在德云社,不管在哪,都是为了相声事业的发展和繁荣,都是为相声开枝散叶。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对待徒弟,郭德纲总会倾囊教授,从来没有半点保留,也希望徒弟们都好,能够成名立腕,为相声事业添砖加瓦。

从人性的复杂性来讲,师徒其实一种很微妙的关系。

一方面徒弟将成为师父技艺的拥护者和传承者;另一方面徒弟又有可能成为潜在的竞争对手;正所谓“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是现实存在的风险。

鉴于此,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就有了“入室弟子”一说,变“师傅”为“师父”,原本毫无血缘关系的人,一旦确定这种师徒关系,彼此之间就有了一份靠公序良俗来保障的相互责任,也就是所谓的“江湖规矩”。师父对徒弟的责任不止于“传道受业解惑”,还要对徒弟予以护佑,提供人脉资源和发展机会,几乎等同于父亲对儿子的那些责任和义务,当然与之相对应的徒弟也要通过诸如“三年学徒,两年效力”和“三节两寿”等形式用后半辈子的孝敬来回报师恩。只有通过这样的一个体系保障,师父才敢把自己的毕生所学倾囊相授,而徒弟才真正能怀着一种敬畏心去悉心揣摩师父传授的技艺,并尽其所能将其发扬光大。师徒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将儒家所倡导的“忠孝仁义礼智信”几乎全部囊括其中,可以说这种“师徒父子”的关系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核心的道德人伦体系的集中体现。

越来越多具备相声天赋的年轻人选择了从事相声事业,不管是在德云社还是其他班社,都是为了相声事业的贡献力量,既为曲艺的繁荣,也是为相声祖师爷传道。

德云社开办有德云传习社、相声传习班,有麒麟剧社、德云鼓曲社,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曲艺爱好者前来报名,培养了大批的曲艺人才,让传统曲艺不再为后继无人而烦恼。

郭德纲就表示:相声这门艺术收徒弟,就是替祖师爷传道。

结语

总的来说,郭德纲对曲艺界主要贡献有五点:一是让相声市场重新恢复生机;二是培育了坚实的观众群体;三是对传统相声的挖掘与传承;四是带动其他曲艺形式的发展;五是为相声发展储备大量人才。这些成绩都是有目共睹,获得普遍共识的。

至于对郭德纲的评价,是相声艺术家?大师?泰斗?还是草根艺人?明星大腕?我们不做揣测,自有后人评说。

不过,现阶段郭德纲还是一个争议人物,爱他的爱得死去活来,恨他的恨得咬牙切齿。

我们只是以平常心来看待郭德纲现象,他的成功,不仅仅代表他自己,也代表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回归,也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

不过,他刚好处于这个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罢了。

0 阅读:31

锅哥在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