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实在受不了有人来安利薛蟠和薛宝钗兄妹情深了,他俩之间明明是互相伤害!薛蟠靠薛宝钗保命还要羞辱她想男人。薛宝钗则更厉害,看着哥哥差点儿被打成重伤都能笑着叫好,甚至曾对薛蟠起过杀心。
今天咱们就从《红楼梦》小说原文中薛宝钗和薛蟠正面同框的几个互动场面里,简单分析一下他们的关系。
一、薛宝钗和薛蟠吵架,被亲哥指着鼻子骂她想男人在第三十四回,贾宝玉挨了一顿胖揍,打的屁股开花,薛宝钗忙前忙后,一会儿去贾母屋里抢着伺候,一会儿又顶着毒太阳跑回家拿了棒疮药,亲手托着横穿大观园给宝玉送去床前。
除了给宝玉和王夫人卖好之外,她还为了打探情报,因为之前薛蟠曾有前科,为了争风吃醋,害的宝玉挨打。果不其然,从袭人嘴里轻松套路出来消息,宝玉的贴身大丫鬟和心腹小厮都说这回也是薛蟠挑唆的,还能有假?
薛宝钗立刻稳住了花袭人和贾宝玉,巧舌如簧替哥哥薛蟠遮掩了一番,火急火燎跑回来找薛姨妈一起劝薛蟠少惹事儿!毕竟他们还要在贾府里继续寄生求庇护呢,害得宝玉受了这么大的罪,王夫人岂能容得下他们!

于是薛姨妈和宝钗母女俩逮着酒后的薛蟠一顿猛劝,本来都是好心,结果却使错了劲儿,这回还真结结实实的冤枉了薛蟠,直接就把薛蟠劝毛了,非要抄起门闩去打死贾宝玉偿命了事“不如大家死了清净。”
薛宝钗可不能让他去呀!她搞金玉良缘,为哥哥保命是明面上的,她为自己改命是实际上的。薛蟠死不死无所谓,宝玉肯定是不能死,薛宝钗更不想死!毕竟宝玉可是她在婚嫁方面,能够得着的最有身份地位的男人,薛蟠要是毁了金玉姻缘,薛宝钗可就不能给宝玉正配了呢!
所以薛宝钗就和薛蟠吵起来了,这一回俩人吵的还凶的,可以说这是全书中薛宝钗情绪波动最大的一回,比在贾母屋里被宝玉嘲像杨妃,骂跑小丫鬟那回还要厉害呢!
宝钗忙也上前劝道:“你忍耐些儿罢。妈急的这个样儿,你不说来劝妈,你还反闹的这样。别说是妈,便是旁人来劝你,也为你好,倒把你的性子劝上来了。”薛蟠道:“这会子又说这话。都是你说的!”宝钗道:“你只怨我说,再不怨你顾前不顾后的形景。”薛蟠道:“你只会怨我顾前不顾后,你怎么不怨宝玉外头招风惹草的那个样子!别说多的,只拿前儿琪官的事比给你们听……”
薛宝钗和薛姨妈一听这话头正好对上宝玉流荡优伶挨打的事情,立刻又一口咬定:“还提这个!可不是为这个打他呢。可见是你说的了。”可真是把薛蟠气死了,不过薛蟠气得并不是被冤枉,而是母亲和妹妹都为了贾宝玉冤枉他,他气得是贾宝玉比他受重视太多了!
薛蟠道:“真真的气死了人了!赖我说的我不恼,我只为一个宝玉闹的这么天翻地覆的。”宝钗道:“谁闹了?你先持刀动杖的闹起来,倒说别人闹。”
其实在这一段争吵中,薛蟠句句占理,说的全都是大实话。胡搅蛮缠的人明明是薛宝钗,她没有正面回答薛蟠的那个问题,就是:凭什么只怨薛蟠出去惹事,不在意贾宝玉在外面招风惹草呢?都是兄弟么,都是公子哥,都是和戏子闹风流事儿,薛宝钗凭什么只骂亲哥薛蟠,拼了老命,甚至不惜冤枉亲哥,也要无底线的去维护大表弟贾宝玉呢?
薛蟠一开始想不通,但他很快想通了,指着薛宝钗的鼻子就骂她想男人,胳膊肘往外拐:“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闹,我早知道你的心了。从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
薛宝钗平日如何厚着脸皮没羞耻的攻略贾宝玉是一码事,但她也受不了亲哥哥指着鼻子这样当面戳穿她!就算她想高嫁豪门做媳妇又有什么错呢!人往高处走嘛,要不是薛蟠闹出了人命案子,薛宝钗说不定早进宫去了,也不必跟着母亲哥哥在贾府猫着,可着贾宝玉一棵歪脖子树吊死。
书中写:“把个宝钗气怔了”,“宝钗满心委屈气忿”到房里整哭了一夜。但是薛蟠呢,只不过是:“见妹妹哭了,便知自己冒撞了,便赌气走到自己房里安歇不提”
二、道歉戏码上:薛家母子三人都在飙演技,充满虚情假意。薛宝钗受了哥哥的委屈,为什么只敢自己躲起来哭一夜呢?自然是因为她害怕薛蟠再有更过激的言行,难以招架和收场,更是因为她拉着母亲薛姨妈哭诉都没有屁用。
薛姨妈管不了薛蟠也不敢再劝一句,只能劝薛宝钗忍耐:“你素日知那孽障说话没道理,明儿我叫他给你陪不是”。可怜薛宝钗“待要怎样,又怕他母亲不安,少不得含泪别了母亲”,这是薛宝钗全书最真情流露的一次。
就算哭肿了眼睛,第二天还是挂念母亲,早起来就跑去看望薛姨妈,就怕哥哥薛蟠再闹事。路上还被林黛玉嘲笑:“就是哭出两缸眼泪来,也医不好棒疮!”
到了薛姨妈这里,薛宝钗“一面说,一面在他母亲身旁坐了,由不得哭将起来。”就是这样她们母女独处的时间,这样的委屈烦难的时刻,薛宝钗都没有扑在薛姨妈怀里哭,而是自己坐在母亲身边哭。
所以我说她去潇湘馆滚到薛姨妈怀里撒娇是故意装的,她们母女私下里并没有那么亲密,因为薛姨妈真正在乎的从来只是她的好大儿薛蟠,至于薛宝钗,虽然不至于没有感情,但多半只是当做工具人。

书中写薛姨妈见她一哭,自己撑不住,也就哭了一场,一面又劝她:“我的儿,你别委曲了,你等我处分他。你要有个好歹,我指望哪一个来!”女儿委屈成这样,薛姨妈还想着别给她哭坏了,影响了利用价值呢!
接着薛蟠跑来说了几句人话,提到了过世的父亲薛姨夫,自认“畜 生不如”,打躬作揖的给母亲妹妹赔礼。
于是这一段也被经常解读为薛蟠孝顺母亲,疼爱妹子,虽然纨绔荒唐,但对家人有情义,他们一家三口如何骨肉情深,甚至觉得薛蟠蠢萌有爱,宠妹狂魔云云。怎么说呢?好扯哟,恶不恶心呀!
仔细看看字里行间,明明写着薛家母子三人都在演戏,互飙演技,虚情假意。
薛蟠虽然表示:“从今以后我再不同他们一处吃酒闲逛”,但这话等同于放屁,他此前此后就没停止过出去花天酒地,吃喝嫖赌,很快就在赖家的酒席上因为调戏柳湘莲被暴打一顿,丢了大人了。
再看看薛姨妈明显已经对薛蟠这种话免疫了,她说:“你要有这个横劲,那龙也下蛋了。”她对薛蟠的态度一如既往的无奈宠溺而已。她所谓的给宝钗讨个公道,要处分薛蟠,也不过问了一句:“你只会听见你妹妹的歪话,难道昨儿晚上你说的那话就应该的不成?当真是你发昏了!”
这话说的可太有意思了,看着是骂薛蟠,给薛宝钗争理呢!但却也表示宝钗说的是“歪话”,暗地里还是护着薛蟠。
薛宝钗和薛蟠互相敷衍,她笑道:“这不明白过来了!”看上去好像相信了薛蟠的悔过,但其实这话更像反讽。薛宝钗深知道薛蟠“素日恣心纵欲”的人,从抢英莲打死冯渊,到进贾府学堂结交契弟到跟宝玉抢秦钟闹的天翻地覆,这桩桩件件,事发之后薛蟠未必不曾受过教训,表过悔过决心,但事实证明他根本不可能改好过,不管怎么赌咒发誓打包票,依然是狗改不了吃屎。
薛宝钗早就对这个哥哥绝望了,所以薛蟠这回给她赔礼要做的三件事:给薛钗做新衣服,给薛宝钗炸金锁,让香菱给薛宝钗倒茶来,薛宝钗根本一样也没有接受。所以从根本上她从来也没有接受薛蟠的道歉,更没有原谅薛蟠。
三、薛蟠被柳湘莲暴打,薛宝钗笑着叫好第四十七回薛蟠因为好色,调戏柳湘莲,结果被柳湘莲骗到城外暴打一顿,爬不起来了。
虽然作者说不算重伤,但也明写:从背至胫,打了三四十下马鞭子,用拳头擂了几下,还逼着喝了脏水,表面看上去十分狼狈凄惨:“衣衫零碎,面目肿破,没头没脸,遍身内外,滚的似个泥猪一般。”就算回家换了衣裳,擦洗了脸面,也浑身是伤。
薛蟠自己气不过,要让小厮去拆柳湘莲的房子“打死他,和他打官司”,香菱则吓得哭肿了眼睛,薛姨妈也哭着一会儿骂柳湘莲,一会儿骂薛蟠,又“意欲告诉王夫人”。
唯有薛宝钗冷静的下人,虽然她看着贾宝玉屁股开花就跑掉鞋一般殷勤,还嘴里说着心疼红了眼圈,但看见亲哥哥被打成这哥熊样却无动于衷,甚至都没有多看一眼。
她先是平静的劝住薛姨妈不要小题大做:“这不是什么大事……如今妈先当件大事告诉众人,倒显得妈偏心溺爱,纵容他生事招人,今儿偶然吃了一次亏,妈就这样兴师动众,倚着亲戚之势欺压常人。”这话就等于是说:“得了吧,你儿子有今天,都是你惯的,你还要去找别人为他出头,是嫌在这里丢人丢的不够大吗?真是糊涂!”
她还笑着说:“这才好呢。他又不怕妈,又不听人劝,一天纵似一天,吃过两三个亏,他倒罢了。”这话就等于是说:“打得好,活该!只打这一顿都轻了,最好打上两三顿这样的打,他才更老实呢!”
这次薛宝钗也干脆就把薛姨妈这些年偏心纵容薛蟠的事情当面给挑明了,我们可以看得出薛宝钗心里对自己家的情况,母亲哥哥的行事为人一清二楚。
她知道薛蟠是个持续作死的孽胎祸根,更知道薛蟠之所以变成这个死样子,多半是是薛姨妈多年的偏心和溺爱造成的。薛蟠身上这些伤痛总会消失和愈合,但是他这些年因为胡作非为,给薛宝钗内心造成的伤痛,给薛宝钗的人生造成的损毁,根本都是无法弥补的。
正常情况下就算是苦情剧的圣母心苦命女主,摊上学薛宝钗这样的事情,也已经气哭了,何况本就野心勃勃、精致利己、狠心无情的薛宝钗,她岂能不恨薛蟠呢?
薛宝钗渴望母亲的爱,所以她拼命努力高攀,想要满足母亲的心愿是一码事,但要让她也像母亲一样无条件的纵容薛蟠,甚至为了这个混账哥哥牺牲自己的一切,她根本是不可能愿意做的。
四、一力促成薛蟠南下经商,薛宝钗暗藏杀机薛蟠被打之后,卧床多日,贾府里除了想来看笑话的贾珍,根本无人问津。更别提薛宝钗自以为是的会有贾府爷们置酒请客,帮着薛蟠和柳湘莲说和,让柳湘莲给薛蟠道歉赔罪等事。
薛蟠这么神经大条,没心没肺的人都觉得羞愧难当,无地自容,没脸在贾府呆着,连门儿也不好意思出,连人也不好意思见。那薛姨妈和薛宝钗竟然都是完全不要脸皮的吗?丝毫不觉得丢人现眼的吗?肯定不是的!
尤其是薛宝钗肯定十分怨恨薛蟠,她在贾府有多拼命的讨好经营,薛蟠就有多能给她败坏名声。眼看她都二十多了,婚事没有着(zhuó)落,和宝玉天天厮混在一起也没有效果,本来已经够丢人现眼了,薛蟠更是让她沦为笑柄。薛蟠惹了祸,可以在家当缩头乌龟,薛姨妈依然宠着他,但薛宝钗得继续出去,在贾府里每天走动,各处见人说话,应酬社交的,她得多有难堪呢?
那对于薛宝钗来说,这种只会坏事的哥哥,只能伤害她的哥哥,留着到底有什么用呢?
所以,当薛蟠提出要南下学做买卖的时候,薛姨妈“听了虽是欢喜,但又恐他在外生事”,但薛宝钗却一力促成了这件事。
宝钗笑道:“哥哥果然要经历正事,正是好的了。只是他在家时说着好听,到了外头旧病复犯,越发难拘束他了。但也愁不得许多。他若是真改了,是他一生的福。若不改,妈也不能又有别的法子。一半尽人力,一半听天命罢了。这么大人了,若只管怕他不知世路,出不得门,干不得事,今年关在家里,明年还是这个样儿。他既说的名正言顺,妈就打谅着丢了八百一千银子,竟交与他试一试。横竖有伙计们帮着,也未必好意思哄骗他的。二则他出去了,左右没有助兴的人,又没了倚仗的人,到了外头,谁还怕谁,有了的吃,没了的饿着,举眼无靠,他见这样,只怕比在家里省了事也未可知。”
这段话说的看似冠冕堂皇,是要培养薛蟠的自主生活能力了,是要让薛蟠去学个乖,回来好好做人做生意了。但是别忘了书中的大环境并不太平,尤其是南方“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地,鼠窃狗偷,民不安生”。

那再看薛宝钗这话就透露另一层意思了,她明知道薛蟠是个一无所长的水平,她明知道薛蟠是个爱惹是生非的性格,也明知道薛家派不出像样的随从,不过一个老奶公,两个男人,两个小厮跟随,但仍让薛蟠上路远行去了。而薛蟠回来的路上的确也遇上了强盗打劫,如果没有柳湘莲救命,很可能真的就被抢夺了财物,死在荒野了。
等薛蟠回来惊吓劳累,大病了一场,肯定也会路上的惊险遭遇都告诉了母亲妹妹听,所以薛姨妈见了柳湘莲才会:“也不念旧事,只感新恩”,肯出钱出力帮衬柳湘莲置办新房和结婚的东西,以报他救命之恩。
但是薛宝钗并没有任何表示,尤其是听到尤三姐自尽,柳湘莲出家这样的巨大变故,她也是“并不在意”,只是对薛姨妈说:“这也是他们前生命定。”让薛姨妈也不必伤感了。
有人说这里薛宝钗的态度是庄子一般的超脱云云,其实很荒谬的。因为庄子提出的“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等观点,明明都是讲究自然无为的生命态度,面对人间疾苦,庄子也主张以智慧超脱而非对抗。尤三姐自刎明显是被礼教和世俗戕害的,根本不属于顺其自然的范畴,更不是薛宝钗说的什么“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意外。
薛宝钗在偷换概念,人命关天的大事,她却满脑子只有请伙计们吃饭拉拢人心,不仅没有半点庄子的豁达通透,反而显示出她冷酷无情,利欲熏心,对生命都缺乏基本的尊重和敬畏。
当然了,薛宝钗之所以这么冷血,可能也是因为柳湘莲是薛蟠的救命恩人,那要是贾宝玉的救命恩人,可能就另当别论了。听见贾宝玉说恩人的未婚妻死了,恩人失踪了,哭着着急了,薛宝钗说什么也得跟着贾宝玉一起难过一番,哪怕是装的呢!
可薛宝钗根本连装都懒得跟薛蟠装一下子了,薛蟠哭薛蟠的,她一代呢人不在意。等小厮们抬了薛蟠带回来的礼物来,薛宝钗还要嘲笑教训他一番:“亏你说,还是特特的带来的才放了一二十天,若不是特特的带来,大约要放到年底下才送来呢。我看你也诸事太不留心了。”
薛蟠重提自己在路上被强盗打劫的往事,“想是在路上叫人把魂吓掉了,还没归窍呢。”薛宝钗继续笑,等打开了箱子看见礼物,尤其是虎丘山上泥捏的薛蟠的小像,宝钗笑得更加开心,笑完了就“叫莺儿带着几个老婆子将这些东西连箱子送到园里去”各处送礼收割人情去了。
薛宝钗已经很久不给贾府众人送礼了,薛蟠拿了上千两的银子,好歹回来给她带了点土特产,让她又有东西去卖人情了呢,这个混账哥哥对薛宝钗也只有这点子作用罢了。薛宝钗也是看的真真的
所以,连薛蟠和薛宝钗这对兄妹都能磕出花来的,可真是太不挑食了!可吃点好的吧!千万别来给我安利了,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