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李清照是两宋时期最著名的女词人,甚至有“千古第一才女”的美誉。她的诗词风格以婉约清新和深沉细腻为主要特点,不仅保持了南唐以来抒情词的传统风格,而且还融入了人生感悟和爱国情怀,属于当之无愧的婉约派。#历史##中国历史#
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在楚汉争霸中败北,最终乌江被围后毅然自刎,表现出了最后的英雄气节。1300多年以后,李清照用一首《夏日绝句》来直抒胸臆和针砭时弊,暗讽丈夫赵明诚贪生怕死,痛斥赵宋皇室软弱可欺和误国误民。其中写到: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的这首诗可以说手起笔落,酣畅淋漓,以精妙的文字和豪横的气魄跃然纸上。那种大气磅礴,那种凌云壮志,那种惊世骇俗,简直充斥天地间令所有的邪魔鬼怪都大惊失色。
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和客观公正的态度,文史不假为您讲述历史,走近这位“豪放的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为了抵制抄袭和搬运,本人在下载于网络的图片中附加水印实属无奈,文章仅发表于今日头条和百度这两个平台,拒绝任何第三方平台刊载。
作为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诗词清新脱俗,含蓄内敛,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挥到了极致;而作为豪放派女人,李清照的性格直率坦荡,志存高远,将“豪气冲天不自抑,醍醐灌顶血脉张”的豪放风格也发挥到了极致。所以,文史不假将她概括为两宋时期最豪放的婉约派词人,没有之一。
李清照,婉约起来可以非常婉约,那种程度你想象得到!李清照,豪放起来可以非常豪放,那种程度你想象不到!
李清照出生于1084年,也就是北宋元丰七年,自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省济南市章丘)人。作为两宋时期的著名人物,她除了在诗词和散文方面颇有建树,在金石、字画和古玩等方面也是行家里手,堪称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文人和女学者。
李清照的父亲名叫李格非,出生于齐州当地的士大夫家庭,很早便通过科举考试入仕为官,还是宰相韩琦和文豪苏轼的弟子,官至礼部员外郎;李清照的母亲王氏同样出身名门,是宰相王珪的嫡女,也是状元王拱辰的嫡孙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自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开创了两宋王朝,社会文化和经济生产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陈寅恪先生才会有这样的评价:“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在此背景下,北宋女性的社会地位空前提升,有机会获得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尤其是那些士大夫阶层的大家闺秀们。据美籍作家伊沛霞在《内闱:宋代的婚姻与妇女生活》中记载:
宋代理想的上层阶级妻子不仅是简单献身于家庭,而且还要有管理方面的能力及文学天才和人际关系中高超的技巧,使她可以保持家庭的繁荣昌盛。
作为士大夫家族的女儿,李清照自幼便接受最传统和最全面的教育,为今后的文学底蕴和阅历见识奠定了基础。不过,由于母亲王氏和外公王珪相继过世,她只能跟着几个堂兄弟们打闹玩耍,渐渐养成了男孩子大大咧咧的性格。
尽管缺失了母爱,但李清照的童年时光还算无忧无虑,在嬉笑玩耍中成长。关于这段经历,她在自己的早期作品中也多有体现,比如《点绛唇·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简单翻译一下,春日的清晨里绿树成荫,年轻的女孩刚刚荡完秋千后两手酸困。她身旁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她身上薄薄的罗衣也透出了汗水,花与人相互映衬显得格外和谐!突然,她听到有客人走进,于是赶紧抽身离开,就连金钗滑落下来都浑然不知。出于好奇,又偷偷观察来客,还以嗅青梅的动作来缓解尴尬。
才十三四岁的李清照便能创作诗词,通过寥寥41个字就完美勾勒和诠释了少女的内心悸动,实在令人称奇不已。不久后,整个汴京的文人墨客们都对她刮目相看,纷纷赞誉“李家有女初长成”。
到了十六岁时,李清照继续自己的创作之路,以一篇如梦令彻底奠定自己的诗词地位。通过回忆少时游玩的情形,她的笔触独到而老辣,短短数语便产生出源源不断的意境。《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由于性格使然,由于家庭环境,由于社会环境,李清照在青年时期就流露出“豪放”的特质。比如,她不仅喜欢琴棋书画,而且还喜欢饮酒赌博,喜欢外出游玩,甚至是女扮男装外出。
或许是特别怜爱这个幼年丧母的女儿,父亲和继母也接纳了李清照的离经叛道之举。于是,她在豪放的路上越走越远,颇有“将豪放进行到底的气势”。
由于经常抛头露脸,李清照的所见所闻非常丰富,远不像其她的闺阁女儿那样孤陋寡闻。青年时期,她创作完成了《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 ,表达自己对江山社稷和国家前途的忧虑。在此,引用部分内容:
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才。
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香尘埃。
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马多死。
由于两宋的经济繁荣,商品经济已经颇具规模。在这样的背景下,庙会开始繁荣兴盛起来,而且还结合了法事、杂技、斋会、祭祀等宗教活动与文化娱乐,成为当时的一大特色。
元宵节期间,作为首都的汴京自然热闹非凡,各种各样的庙会接连不断。于是,喜欢外出游玩的李清照肯定不会缺席,在家人的陪伴下又一次女扮男装外出,恰巧遇到了吏部侍郎赵挺之的儿子赵明诚。
两个年轻人相见恨晚,颇有梁山泊和祝英台的意味。事后,赵明诚得知那晚的翩翩公子竟然是李清照,开始央求父亲前去李家提亲,而且发誓非她不娶。
赵家和李家都是士大夫阶层,都是在朝任职的官员,可谓是门当户对。经过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20岁的赵明诚和17岁的李清照喜结连理,在崇宁元年完成了大婚。
婚后,赵明诚和李清照这对新婚燕尔自然是你侬我侬,常在一起吟诗作对和赏鉴金石。她在创作《醉花阴》后,交给丈夫进行品评,对方竟然接连创作几十首都无法与之媲美,从此在诗词方面甘拜下风。
赵明诚的诗词歌赋虽然不及妻子李清照,但对于金石研究却非常精深,还立志要编撰一部《金石录》作为权威书籍。在夫妇二人共同努力下,这部涉及古物奇器和丰碑巨刻等内容的著作终于完成初稿。
宋徽宗
由于宋哲宗无嗣而终,端王赵佶登基称帝,史称宋徽宗。他有意延续宋神宗和宋哲宗两代皇帝的变法主张,谁知在新旧两派的攻讦下引发了新一轮党争,搞得朝廷上下乌烟瘴气。受此直接影响,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因为与苏轼的关系而被定为元祐党人,遭到了无情排斥和打压。
眼见父亲的仕途凶险,李清照希望自己的公爹可以帮忙化解,最起码进行一些斡旋和调和。可是,她竟然发现自己的公爹执迷党争,自己的丈夫袖手旁观,眼睁睁看着李家落难,罢职后返回原籍。
李家败落后,赵挺之也在激烈的党争中落败,被罢相后改任佑神观使,气病交加之下亡故。此后,败落的赵家无法继续立足于汴京,只得搬回青州老家居住。
李家和赵家先后败落,再也没有了往日的雄风,两家的矛盾也日益严重。加之,李清照始终都未能怀孕生子,这成为压垮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在这种境遇下,她不得不转移注意力排解烦闷,逐渐加大了诗词的创作力度。
蔡京倒台以后,赵明诚终于获得出仕为官的机会,回到汴京任职。不过,李清照却依然受父亲李格非的牵连,作为奸党的子女不能随夫返京,夫妻二人开始两地分居。
面对婚姻的危机,面对家境的衰落,李清照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欢颜。受此影响,她这一阶段的诗词变得有些敏感,甚至有些忧郁。以《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为例: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1127年,也就是靖康二年,赵明诚通过重金打通关系,被朝廷任命为江宁知府。接到丈夫即将南下任职的消息后,李清照在青州家中整理好收藏的文物和金石,准备一起汇合。
就在李清照即将动身之际,“靖康之变”发生了。随着金兵大举南下,长年懈战的北宋军队土崩瓦解,不仅国都汴京被攻破,就连徽、钦二帝以及大量的赵氏皇族和后宫妃嫔都被一起掳走,北宋至此灭亡。
眼见国破山河碎,李清照作为一介女流无法携带所有珍藏南下,只能从中挑选部分精华。在流离失所的难民们,她历经千辛万苦才和丈夫赵明诚团聚,也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吧。
赵明诚此人理论素养可以,实践能力几乎为零,只做了一年知府就搞得民不聊生。除了对政务一窍不通,他本人就连起码的担当和责任都没有,遭遇下属造反竟然独自弃城而逃。
建炎三年二月,江宁城内有一个名叫王亦的官员兴兵作乱,导致城内发生了诸多暴乱。作为知府,赵明诚本可以迅速平定,他却无所作为任由暴乱愈演愈烈,最后甚至撇下李清照,撇下全城百姓,自己趁着天黑从城墙悬下一根绳子逃跑了。
面对丈夫的抛弃,面对丈夫的怂劲,李清照彻底泪奔了,感觉自己所托非人。经过四处打点,赵明诚勉强逃脱了牢狱之灾,但官职肯定是丢了。
南宋建立后,金兵继续南下入侵,甚至还渡过了长江天堑。不过,金国国力有限,此时战线过长已经处于强弩之末,并不具备消灭南宋的条件。
面对金兵南侵,软弱无能的赵明诚简直吓破了胆,但作为妻子的李清照却毫不畏惧,甚至提出了收复失地的口号。行至乌江边时,她对丈夫已经失望至极,同时想到项羽曾在此自刎,虽败犹荣何其悲壮!于是,悲愤交加下写成《夏日绝句》,间接进行了一次“训夫课程”。
或许是被妻子骂得无地自容了,或许是被金兵追得精疲力尽了,赵明诚在渡过乌江后就卧病在床。短短几个月后,他的病情突然恶化进而离世。
赵明诚过世后,李清照将其安葬于建康城外。为了悼念亡夫,她还创作了这首《祭赵湖州文》,引用其中部分内容:
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
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
丈夫去世后,作为未亡人的李清照四处辗转,诗词的创作数量和质量也大不如前。在48岁时,她终于在临安落脚,时任杭州奉承右郎的张汝舟出现了,竟成为这个命运多舛女词人的命中浩劫。
张汝舟属于典型的软饭男,为了骗取李清照信任而伪装成痴情多才之人,其实完全为了夺得对方财物。再婚后,她逐渐发现了他的本来面目,但却为时已晚。
除了索取金石和文物,张汝舟竟然家暴李清照。无奈之下,她下定决心要结束这段婚姻,遂向官府提出了和离,这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
程朱理学又称为程朱道学,是理学的主要派别,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支,推崇“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南宋时期成为主流。在这种背景下,顶着“第一才女”光环的李清照不仅再婚,而且还要离婚,简直是与全社会对抗。
由于“和离”的阻力和难度太大,李清照只得采取迂回方式。经过收集材料,她向官府实名举报自己的丈夫张汝舟曾在科考中舞弊,而且就连官位也是依靠行贿才得来的。
官府查实后,张汝舟被朝廷罢官免职,而且还要流放到柳州。不过,根据《宋律》“妻告夫罪行成立,妻亦入狱两年”的规定,李清照也被关入大狱中服刑。
由于同情李清照的不幸遭遇,同时爱惜李清照的才华,翰林学士綦崇礼等人积极展开营救。出狱恢复单身后,她不再对感情和婚姻抱有希望,专心从事诗词创作和金石研究,还完成了《金石录后序》。
经历人生的起起落落,李清照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婉约词风,转而以强烈的责任感去关注国家和民众。此后,她终于实现了升华,成为两宋时期诗词的集大成者,《武陵春·春晚》就是那个时期的杰作: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到了晚年时期,李清照孤身一人生活,经常处于一种半醒半梦的状态,只有借酒消愁才能换取片刻享受。1155年,也就是南宋绍兴二十五年,无儿无女的李清照悄然病逝,留下了太多诗词,带走了太多遗憾。
作为婉约派词人,李清照无疑是婉约的;作为豪放派女人,李清照无疑是豪放的。可以说,她婉约起来有多婉约,豪放起来就有多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