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廷杖脱了裤子打屁屁,打烂了屁股,打断了脊梁,打掉了国家

文史又不假 2024-12-17 18:15:22

在现如今的影视剧当中,我们经常会见到某某皇帝龙颜大怒,然后下旨“将谁谁谁拖出午门斩首”。问题来了,所谓的午门究竟指哪里?难道这里真的是杀人之所吗?

事实上,午门位于紫禁城中轴线的南端,因为古代以北为子,以南为午,故而得其名。同时,又因为整个建筑呈现“凹”字形,取“双阙”之意,因而也被称为午阙。

在靖难之役后,朱棣从侄子朱允炆手中夺下了皇位,于1402年7月30日在南京登基称帝,年号永乐。为了稳固北方的局势,他决心迁都北京并且在元代皇宫的基础上大兴土木,于永乐十八年才修建而成新的宫殿。

从明代永乐皇帝开始,到清代宣统皇帝为止,这里一共居住过24位帝王,统治国家长达491年的时间。依照星象学说,紫微垣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顺承天人对应,故而又称为“紫禁城”。

紫禁城以太和殿、中和殿与保和殿这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大约72万平方米,拥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和房屋九千多间。作为皇宫的正门,午门正中开三门,两侧各有一座掖门,俗称“明三暗五”。其中,中门为皇帝专用,此外只有帝后大婚时皇后乘坐的花轿可以通过,另外通过殿试选拔的状元也可以从此出宫一次。

如此恢宏的紫禁城,如此重要的午门,定然不会作为斩首示众的场所。试问一下,你愿意自家大门口经常砍头流血吗?当然不愿意!既然你都不愿意,那皇帝更不愿意。事实上,这是影视剧在以讹传讹,在误导观众。不过,这里却是用来执行刑罚的地方,明代的廷杖就是在此执行。

在封建社会中,作为上层统治阶级的士大夫集团历来就享有许多特权,而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只不过,随着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帝王的个人权威逐渐达到鼎盛,违背传统礼制的事件便频频发生。

廷杖制度是皇权不断强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在明朝中后期达到巅峰。不过,这一刑罚早在东汉时期便已经出现,最早见于《后汉纪》明帝时期。对此,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日之录》记载:

官受杖撞郎之事始于汉明,后代因之。

到了三国时期,关于廷杖的案例和记载日益增多。比如,孙权晚年时昏聩不已,准备废掉太子孙和而改立幼子孙霸,立即遭到了朱据和屈晃等朝臣们反对,盛怒之下当众实行杖刑。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陷于战乱而长期没有统一,使得刑罚更加混乱和无序,所谓的“拷刑以法,不苛不暴”也就是说说而已。比如,南朝梁武帝经常使用一种“断食测”的刑罚,说白了就是久久站立不给吃饭,甚至站着接受杖击,直到招供为止。

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在消灭陈朝后统一全国,终于实现了大一统局面。他历来以宽容仁慈著称,但也会有辣手无情的时候下旨杖责朝臣,甚至“一日之中,或至数四”。据《资治通鉴》记载,当时的尚书左仆射高颎、治书侍御史柳彧和内史侍郎卢恩道等人就联合进谏:

朝堂非杀人之所,殿庭非决罚之地。

从东汉以后,虽然历朝历代都有关于廷杖的记载,但基本属于个别现象和偶发事件,并没有形成定制。

在唐朝时,李家皇帝治国理念比较开明,和大臣们长时间商议国事时还会准备椅子坐着聊。即便如此,廷杖也会被时不时使用,只是频率不高而已。据《旧唐书·张廷珪》记载:

时监察御史蒋挺以监决杖刑稍轻,敕朝堂杖之。

两宋时期是文臣的盛世,奉行“士可杀不可辱”的观念,真要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被人扒了裤子打屁屁,起身就得撞死,实在没脸活了。因此,赵家皇帝没有对臣子们施行廷杖的记载。

到了元代,廷杖制度被蒙古人滥用,使用范围空前扩大。皇帝不仅对官员们使用,甚至还对后宫嫔妃和太监宫女们使用,简直是要多野蛮有多野蛮。据《元史·窦默传》记载:

猎者失一鹘,帝怒,侍臣或从旁大声谓宜加罪。帝恶其迎合,命杖之,释猎者不问。

当然,廷杖真正被滥用,而且是制度化滥用,还是到了明代。洪武八年,向来刻薄寡恩的太祖皇帝朱元璋正式设立廷杖制度。据《明史》记载:

陈时务累万言,言多忤旨,诏太素面诘,杖于朝。

明代使用廷杖的先例虽然由朱元璋开启,但整个洪武朝使用的次数并不算多。除了以上事例外,洪武十四年工部尚书薛祥因被胡惟庸案所连累,也被当廷施行廷杖。据《明史·刑法志》记载:

工部尚书薛祥毙杖下,故上书者以大臣当诛不宜加辱为言。

成为一种固定的刑罚制度后,廷杖被后世的朱皇帝们反复使用,甚至乐此不疲。为了起到侮辱和警示的作用,也为了防止夹带棉垫,锦衣卫要扒掉受刑者的裤子露出臀部后击打,通俗讲就是“脱了裤子打屁屁”。

明代廷杖一般使用栗木制成的棍子,有时还会将一端削成槌状或者包上铁皮倒勾,击打时再顺势扯掉皮肉。可以说,如果行刑的锦衣卫不手下留情,一般人挨不过30下必死,而且死状惨不忍睹。据沈家本在《历代刑法考》中记载:

诸恶少时习杖,先缚革为二人,一填砖于中,一纸裹其外,俱以衣覆之。杖填砖者,视之若轻,徐解而观,则砖都裂;杖纸裹者,视之极重,而纸无伤,能如是则入选。

对于执行廷杖的锦衣卫而言,行刑前必须仔细揣摩皇帝的本意。如果只是想吓唬一下对方,就必须看起来打得重而实际不重;如果真的触怒了圣颜,就必须严惩不贷往死里打。

明朝的统治者利用太监来制衡文官,尤其是作为中枢的司礼监更是权势熏天。平时,他们就与负责行刑的锦衣卫约定好暗号,比如说“打”、“着实打”和“用心打”都会有不同的力度,自然有不同的结果。有的受刑者被打得皮开肉绽,实际上却只是皮外伤,养两天就好了;有的受刑者仅仅被打得淤血红肿,实际上皮层下面已经筋骨断裂,养两天就死了。

在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登基称帝,开始大张旗鼓地削除藩镇势力,终于遭到了燕王朱棣的反抗。一场靖难之役,叔叔率兵攻入南京从侄子手中夺下皇位,从此进入永乐时代。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他对所有的异己分子都施以了酷刑,其中就包括廷杖。

明成祖迁都北京搬入紫禁城,将廷杖行刑地点定在午门的御路东侧,由专门的锦衣卫行刑。而关于具体的步骤,也做了明确的规定,据《明史·刑法志》中记载为“凡廷杖者,以绳缚两腕,囚服逯赴午门。每入一门,门扉随合。至杖所,列校尉百人,衣襞衣,执木棍林立。司礼监宣驾帖讫,坐午门西墀下”。

成祖皇帝朱棣驾崩后,长子朱高炽登基继位,接连叫停了爷爷和爹爹的许多暴政,比如宫刑和活殉等,从而拉开了“仁宣之治”的序幕。不过,他并没有废除廷杖制度,只是严格限制使用而已。

在“土木堡之变”中,明英宗朱祁镇被蒙古瓦剌活捉成为俘虏,弟弟朱祁钰临危登基称帝。不过,蒙古人为了有意制造明朝内部矛盾,竟然将他释放回国,随即开始了激烈的权位争夺,直到“夺门之变”才复位。

由于皇位不稳,明英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朱祁钰都极力维护自己权威,频繁使用了廷杖制度。甚至于,大理寺卿王沂还被当场打死,成为明代廷杖致死的第一例。

到了明武宗朱厚照时期,廷杖的使用几乎失控。这位朱皇帝不仅荒淫无度,而且行为乖戾,面对群臣的进谏完全不予理会。甚至于,他还多次对带头的大臣施以廷杖,搞得皇宫内外都人心惶惶。

朱厚照嚯嚯了一辈子,死后竟然没有一个子嗣留存。问题来了,这偌大的大明帝国传给谁呢?经内阁首辅杨廷和与张太后商议,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朱厚熜被选了出来成为幸运儿,也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嘉靖皇帝。

朱厚熜属于藩王的后裔,其父朱祐杬过世后刚刚继承了兴献王的爵位,本以为自己会在湖北平静地做一个富贵王爷和太平王爷。谁知,一道旨意降临自己头上,他只能收拾行囊前往北京任职,新的职务就是大明皇帝。

刚刚登基不久,十四岁的朱厚熜还没来得及熟悉熟悉紫禁城,立即就遭遇到了内阁大臣杨廷和与毛澄等人的挑战,由此拉开了“大礼议之争”的序幕。由于他并非正统嫡系,而是以小宗的形式继承大宗,必然会面临“管谁叫爹”这个敏感的问题。

回顾历史,以小宗继大宗的皇帝也不在少数,只要参照执行即可。比如,汉哀帝刘欣就是以侄子的身份继承汉成帝的皇位,即位后索性将成帝刘骜和生父刘康都追尊为帝,都认作爹。

如果依照此例,嘉靖也完全可以在不抛弃亲生父亲兴献王的同时,再把伯父明孝宗追尊为父亲。可是,杨廷和却坚持要求他必须过继给孝宗皇帝一脉,必须抛弃原来的父亲兴献王一脉。说得简单直白一些,就是必须“管伯父叫爹,管父亲叫叔”。

朱厚熜自然不答应,把自己不辞辛苦养大的父亲兴献王朱祐杬,怎么突然之间就变成叔叔了?于是,他将内阁递交的所有奏折全部搁置,还向当事人毛澄与杨廷和等人频频示好,意思就是“别闹了,咱们和平共处不好吗”?

嘉靖皇帝显然低估了以杨廷和为首的大臣们,这些老油条先后经历宪宗、孝宗和武宗这三位皇帝,怎会轻易屈服于一个十四岁的娃娃。于是,他们使劲浑身解数,要么又哭又闹,要么宫门跪谏,逼迫朱厚熜在“认谁作父”的问题上退让。

杨廷和显然也低估了朱厚熜,这个小皇帝竟然自带主角光环,在高压面前毫不手软。而且,他还举起了“廷杖”这个太祖皇帝留下的大杀器,一举就打断了明朝文臣的脊梁。

张璁是一个五十岁才中进士的“老后进生”,本来在“大礼议之争”中没有话语权。不过,正是这个边缘人物搅动了朝局,让处于下风的嘉靖皇帝看到了希望,也让自己实现了人生逆转和弯道超车。

张璁深知自己的处境,最多再混几年就该退休了。为了实现逆袭,他铤而走险博一把梭哈,旗帜鲜明地支持孤军作战的嘉靖皇帝,相当于雪中送炭。据《明清史料汇编》记载,他在奏疏中明确提出:

继统不继嗣。

啥意思?简单翻译一下。

张璁依据《皇明祖训》提出,皇位传承的确应该优先“父死子承”,但并非绝对,“兄终弟及”也是被太祖皇帝朱元璋所允许的。作为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完全有资格在不过继给明孝宗的前提下就继承大统。

恰巧在此期间,嘉靖帝的生母蒋氏千里迢迢从湖北来京探望儿子,却意外得知自己已经从“娘亲”变成了“婶子”,瞬间就崩溃了。据传,蒋婶子哭得很绝望,收拾行李掉头就要回家哭坟去。

张璁踢出角球,蒋氏送上助攻,朱厚熜终于有了射门机会!

嘉靖皇帝以退为进,直接找到张太后要求“辞职”。他说,自己的德行不够,能力也不够,还是离开北京和亲妈一起回家吧,您只能另找别人当皇帝了。

张太后慌了!这样的结果万万没想到。大明帝国的皇帝竟然说不干就不干了?于是,她坚决反对朱厚熜辞职,同时将杨廷和等人臭骂一顿,同意追尊嘉靖的生父朱祐杬为“兴献帝”。

“大礼议之争”得到解决了吗?没有,这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表面平静罢了,真正的大战还在后面。

嘉靖三年正月,桂萼和张璁联名上疏提请“尊兴献王之妻蒋氏为太后”,决战开始了。嘉靖皇帝、桂萼和张璁等人是一派,杨廷和、杨慎和毛澄等人是一派。

杨廷和认为,将嘉靖的生父朱祐杬尊为兴献帝已经足够,还要将生母蒋氏也尊为太后则万万不可。要是在即位之初,朱厚熜或许还会妥协,可如今皇位已经稳固,索性直接下旨将首辅杨廷和罢职归乡。

杨廷和离职后,内阁首辅由梁储接任。他的能力和魄力都不及前任,对于“大礼议之争”自然束手无策,只能采取和稀泥的手段勉强维持。一句话,不敢说“同意”,也不敢说“不同意”。

嘉靖皇帝眼看有机可乘,竟然违背祖制绕过内阁直接下旨追尊生父为“皇考恭穆献皇帝”,追尊生母为“圣母章圣皇太后”。这下,终于捅了蚂蜂窝,而且还是一个巨大无比的马蜂窝!

看到嘉靖如此野蛮无理,如此不按套路出牌,朝臣们怒了。他们纷纷提出辞职以示抗议,甚至还推出了“伏阕”的古法,六部九卿的官员们近三百人跪在左顺门要死要活,逼迫朱厚熜收回旨意。

眼看已经骑虎难下,嘉靖帝只能豁出去了!他下旨锦衣卫对其中的八名首倡者施以廷杖,希望可以达到恐吓威慑的目的,让群臣知难而退。结果,这次强硬之举彻底激化了矛盾,明朝文官的那种骨气被激发了出来,就连之前没有参加跪谏的人也纷纷加入。

嘉靖皇帝再次下旨廷杖,并且还扩大了受刑者的规模,当场就打死十七人,重伤四十多人,其余众人下狱问罪,史称“左顺门事件”。以此为标志,他终于取得了“大礼议之争”的胜利,但也只是惨胜而已。

“左顺门事件”是皇帝和文臣的一次硬扛,士大夫阶层的脊梁被打折半截,嘉靖帝留下污名终生没有洗掉。在他的亲自示范下,孙子万历皇帝也是有样学样,不仅经年累月不上朝,而且格外喜欢使用廷杖。在位期间,使用廷杖的频率远超过去,竟然多达数百次,极大地加速了国家的灭亡。

到了天启年间,因为大太监魏忠贤擅权,廷杖被再次大幅度起用。不过,由于士大夫集团已经不复往日的权势,或者说文人的骨气已经消亡殆尽,期间并未发生大规模的廷杖事件。

等到崇祯登基以后,刚愎自用而又能力不足的朱由检同样是廷杖的拥护者和支持者。高兴时,他廷杖朝臣是为了鼓舞士气;生气时,他廷杖朝臣是为了发泄怒气。以至于,当时臣子们上朝的心情犹如上坟一般沉重。据《明史》记载:

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明朝廷杖最大的坏处,不仅仅是破坏了封建礼制,而且还破坏了封建法制,使得“礼法制度”和“刑罚律令”都成为一纸空文。可以说,廷杖打坏得是朝臣的屁股,打断的却是明朝的脊梁。作为明朝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这样表示:

臣之于君,可贵、可贱、可生、可杀,而不可辱。刑赏者,天之所以命人主也,贵贱生死,君即逆而吾固顺乎天。至于辱,则君自处于非礼,君不可以为君;臣不知愧而顺承之,臣不可以为臣。

鲁迅先生曾经以“以剥皮始,而以剥皮终”来讥讽明朝,而文史不假则类比为“以廷杖始,而以廷杖终”。可以说,“通过屁股来接触灵魂”的廷杖制度,极大地加速了明朝的灭亡,也极大地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灭亡。

0 阅读:12

文史又不假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