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儿科门诊中,鼻炎患儿常因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苦不堪言。这里,介绍一味药材乌梅,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鼻炎患儿往往存在肺气不固的问题,导致鼻腔分泌物增多。乌梅具有收敛之性,能够固摄肺气,减少炎性渗出,从而有效缓解鼻塞、流涕症状。此外,鼻炎患者常出现口干咽燥的情况,乌梅可改善黏膜干燥状态,增强鼻腔的自洁能力。
现代研究进一步证实,乌梅含有机酸、维生素以及抗过敏成分,能够抑制组胺释放,减轻鼻腔黏膜水肿。

1、风寒型鼻炎方
配方:乌梅6g、防风6g、辛夷6g、白芷6g。
制法:药材洗净,加水500ml煎至200ml,分次温服。
功效:乌梅敛肺,防风祛风,辛夷、白芷通窍。适用于遇冷加重的鼻塞、鼻涕。
2、肺热型鼻炎方
配方:乌梅10g、金银花5g、菊花5g、薄荷3g。
制法:沸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剂。
功效:金银花、菊花清热,薄荷利咽,乌梅润燥。适合黄涕、口干、咽痛者。
3、脾虚型鼻炎方
配方:乌梅5g、白术10g、茯苓10g、陈皮5g、炙甘草3g。
制法:药材浸泡30分钟,大火煮沸后小火煎20分钟,滤渣取汁。
功效:白术、茯苓健脾,陈皮理气,乌梅收敛。适用于体质虚弱、反复感冒的患儿。

温馨提醒:茶饮方仅能起到辅助作用,无法根治鼻炎。尤其是过敏性鼻炎,需根据孩子的具体病情,进行个性化的中药调理。
二、医案实录玫玫(化名),4岁女童,患有过敏性鼻炎 2 年,近 1 个月症状加重。
主要表现为鼻塞严重,夜间张口呼吸,清涕量多。遇冷空气喷嚏频作,食欲差,大便干燥。舌边尖红,苔黄微腻,脉滑数。刘主任查体后发现,玫玫鼻黏膜苍白水肿,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
四诊合参
望诊:面白少华,眼周青影。
闻诊:喷嚏连声,语声低微。
问诊:平素易汗,嗜食冷饮。
切诊:脉细滑,指纹淡紫。

辨证:肺脾气虚,风寒犯鼻。治疗需要宣肺散寒,健脾固表。
开方:乌梅辛夷汤加减。乌梅(敛肺止涕)、辛夷(通窍散邪)、黄芪、白术(健脾益气)、防风(祛风固表)、炙甘草(调和诸药)、蝉蜕(轻宣透热)。
治疗效果:
服药 7 剂后,玫玫的鼻塞症状明显减轻,清涕减少,晚上能够安稳地睡一整晚。刘主任检查其身体情况后,在原方基础上去掉蝉蜕,加入白芍增强敛阴功效,续服 7 剂。
之后继续调理一个多月,玫玫的症状基本消失,体质得到明显改善。为巩固疗效,又调理半个月。后续一年随访,未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