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车不倒只管推——中秋节致敬那些普通的劳动者

京都闻道阁 2024-09-18 10:13:24

文丨曹旭

看沉重的话题也许能让人轻松起来,沉重竟然可以压迫住焦虑。就像我们夏天睡觉时往往不必盖被子,却常要拿点儿什么搭在身上,本以为可以躺在那里放松双手,却常常要抱着枕头才能睡得踏实。这些都与心情相关吧。

今天看到了沉重的话题,是关于矿工的遇灾,没有死的,在透水之后,算想不到是二十几天之后的救援;不幸死过的,就写给收拾他们遗体的那些人;等待救援者,有矿泉水可以喝,据说是从崖缝里面渗出来的,后来说那水清亮,吃的就不行了,只有几根木头,还是南方的木头,剥下树皮来吃,纤维特别粗,后来就依靠这些水来维持生命了。

最糟糕的是希望和绝望,上上下下的起伏,焦虑得人受不了,莫名其妙的烦躁。他们与世隔绝,并不知道同矿的工人已经跑完了,还是因为有人举报惊动了最高层,才开始有大批大批的人来救援。这样的事总让自己觉得很安全,不再郁闷,不再焦躁。而那些收尸人又会是什么样的心态呢?他们的沉重到了麻木之间,他们也是劳动者,天天面对死亡,从伤心到恐惧,再达观而坚实,成为看透生命、珍惜生命的人了吧。这些平凡的劳动者。

我的故乡许昌,有一个积劳成疾的杨水才,他有一句名言叫做“小车不倒只管推。”他是因为劳累而牺牲的。这样的拼命劲儿,吃苦劲儿,是战争年代独留的精神吧?这种奉献和牺牲是否还有现代传承的必要?也有传承吧!注意身体,可以更多的贡献。这种为了普通事业的献身,是否有悲壮的哲学意义和美学意义呢?平凡的劳动者却是不凡的生命。

另一个劳模叫做文香兰,我似乎见过这位老人,那应该是在公园的草坪上,她和几个老人在打拳,笑盈盈地说,你带孩子锻炼身体呢。是她,就是这样再普通不过的一个老人。而打开她的身世,却发现是一位承载着那个时代的历史亲历者和创造者,更是见证者。共和国成立,合作社兴起,她发动群众成为互助组的典范,然后成为全国劳模、人大代表、中央候补委员,先后担任村农业社社长、大队党支部书记、公社副书记、县委副书记/书记、省妇联主任、许昌行署副专员、省计生委副主任等职,在这些岗位上与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平凡的劳动,劳动本色从不消退。

我们必遇文革,但没有听说过她在文革中受到什么冲击,她的经历反映出那个时代,也映射出文革当中有大批中间人,只是好好的工作,不承受任何争斗和排挤的干扰。当然,说见过她,只见过他们打太极拳的草坪上的老人,是其普通的一面,是老共产党员的本色吧。这就是许昌历史事实上的几颗星辰。

☆ 作者简介:曹旭,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教师进修学校干部,笔名陈草旭变,近年来有数百篇散文、小说见散文在线、红袖添香、古榕树下、凯迪社区等文学网站,合著有人物传记《那年的烛光》。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

1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