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为何反复无常?

万小妖说 2025-02-22 11:18:36

在大众的印象里,吕布一直被视为反复无常之人。他为董卓杀丁原,又为王允杀董卓,投靠刘备时还中途夺取徐州,这种种行为饱受诟病,简直是小人的典型代表。在小说《三国演义》里,张飞还给他取了个“三姓家奴”的外号。

其实啊,在当时的军阀当中,刘备在这方面也不遑多让。根据《三国志》记载,吕布先后投靠过丁原、董卓、王允、袁绍、张扬、刘备这六个人,刘备只比他少一次,也曾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不过刘备比吕布厚道的地方在于,尽管他多次更换阵营,但从未杀害过收留自己的主公,不像吕布为了利益就弑主。

那吕布为什么会如此反复无常呢?有一种常见的说法是他的性格使然,是个“有奶便是娘”的小人,像为了赤兔马杀丁原、为了貂蝉杀董卓之类的。但要知道,赤兔马和貂蝉的情节都是小说虚构的,在真实的历史中并不存在,所以吕布并不是那种因为一点小利就忘恩负义的人。实际上,历史上吕布真正追逐的是权力和地位。

吕布出身游侠,《三国志》记载他“以骁武给并州”。后来他在丁原帐下做主簿,这可不是什么重要的官职,只是文职佐吏,类似于秘书,本质上更像是贴身护卫或者保镖。本来以勇猛闻名的吕布却只能做这样的工作,心里肯定不平衡,觉得丁原不懂得赏识人才,是大材小用了。所以,当董卓答应给他升官并且收他为义子的时候,吕布就毫不犹豫地杀了丁原。

然而,董卓虽然兑现了承诺,任命吕布为中郎将、骑都尉,但在董卓眼里,吕布仍然只是个护卫,负责看守门户,在董卓集团内部地位依然很低。连没什么名气的胡轸都敢扬言要杀吕布,董卓脾气又暴躁,喝醉了还会打骂吕布,甚至拿着刀对着他。在这种情况下,吕布因为在董府太无聊,就和婢女有了私情。私通之后,吕布知道要是被董卓知道了,自己肯定性命难保,心里非常惶恐。

这时候王允出现了,王允清楚吕布和董卓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吕布是董卓的贴身护卫,另一方面吕布对董卓又极度不满而且充满危机感。于是,王允就劝说吕布杀董卓,刚开始吕布还有些犹豫,毕竟他和董卓名义上是父子关系。但是王允的一句话“今忧死不暇,何谓父子?”彻底打破了吕布的想法,意思就是说吕布想给董卓当儿子,可董卓只把他当成随时可以杀死的蝼蚁。于是,吕布就下定决心和王允一起除掉了董卓。

本以为杀了董卓之后就能得到权力和地位,可是王允也只是表面上给吕布官职,实际上还是把他当作工具。《后汉书》记载,王允处处限制吕布,从心底里就想疏远他,说白了就是把吕布当成打手。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不是李傕、郭汜反攻长安,吕布很可能也会对王允下手。

被赶出长安以后,吕布先后去投奔袁绍、张扬,可是都被防范和限制,袁绍甚至都想杀了他。吕布最风光的时候,是被张邈奉为兖州之主,和曹操对峙。但实际上,陈宫、张邈也是把吕布当作枪使。陈宫曾经对张邈说“吕布壮士,善战无前,若权迎之,观天下形势,此亦纵横一时也”,这里的“权”是暂时、权且的意思,也就是说他们是想利用吕布的武力来对抗曹操,一旦打败曹操,吕布就没用了。

所以说,吕布反复无常是因为他极度渴望获得更高的权力和地位,一旦受到轻视就会心怀不满,一有机会就用上一个主公的性命来作为投靠下家的投名状。但他没想到的是,这样做只会让自己越来越被人轻视,陷入“越受轻视,越递投名状;越递投名状,越受轻视”的恶性循环。这也是他被曹操抓捕后表示投降,最后还是被曹操杀害的原因。

0 阅读:4
万小妖说

万小妖说

小万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