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东莞的出租屋里,我收获了爱情,也成就了五个伙伴的事业

名著茶话会 2023-11-23 07:30:16

长文预警:本6500余字,为您介绍第一代打工人拼搏成长的历程。爱情事业双丰收的他们,真的只是运气吗?人物真实原型为东莞厚街某小型企业家。

1998年,19岁的我高考落榜。虽然心里有太多的不甘,因为平常的模拟考里,我一直在班上的前三。可真正的高考却给我重重一击,甚至产生了一种浓厚的“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心理,毅然拒绝了父母让我复读的建议,背着一个书包装着的行李来到了东莞。

我的第一站就是东莞的厚街,据带我出来的老乡良哥告诉我,像你这样读了高中的人,随便都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在厚街有很多著名的大厂,什么伟易达爱高之类,里面的保安都有好几百人,你要是能进去,比我们这些卖苦力的就要胜过万倍了。

良哥是在厚街“打游击”的苦哈哈,身无长物的他只有一身的蛮力。所谓“打游击”,也就是给各种小工地打零工,虽然不如码头上的“稳定”,却不需要被工头抽水,而且更灵活,经常在各个镇子里转。

我在良哥租来的小屋子里住了一晚,第二天就开始找工作了,在伟易达门口排了半天的队,里面出来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子,只看了我一眼,连话都不和我说就让我走。

尽管我心里一肚子怒火,你不录取我也就算了,总得有个理由吧。这个疑问到后来才知道,当时的伟易达确实很火,想要进去必须要有熟人介绍。

所谓的熟人,有的是老乡,更多都是“黄牛”,大概要收你400块左右的介绍费。我这样不明就里直接去面试的,除了偶尔会遇到HR心情大好能进去的外,几乎都不和你说话。

我垂头丧气地离开了伟易达,然后就漫无目的地在三屯附近一带转悠。刚到厚街,人生地不熟的我也不敢走远。看着路旁到处矗立着工厂的牌子,心想着又不是只有你一家工厂,难不成没有张屠夫就吃混毛猪?

在三屯附近晃悠了半天,最后还是一无所获。说真的,也有过一两家工厂要人,甚至有一家皮鞋厂还让我进去试了一下,可说到待遇就真的太凄凉,里面做的人说每个月也就6百块上下。

回到老乡的出租屋,心里也是有点着急的,屋里一台没有面罩的风扇,还要用手拨弄一下才能要死不活地转,我煮好饭坐在门口的院子里透气,等着良哥回来吃饭。

大概7点左右,天色还不是很黑,陆续有人从外面回来。因为是一个所谓的“外来村”,虽然都是低矮的平房,住的也是三三五岳的打工人,男女老少都有,也见到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骑着三轮车进来,应该是收纸皮之类的。

良哥的房子在最里头,我一直坐在门口,他还没有回来,倒是看到三个穿着工衣的女孩子从外面进来,一直走到我们隔壁的屋子开门进去,从敞开的门一眼就看见里面开着三张床,应该是她们三个合租的。

良哥买了点青菜回来,家里有从老家带出来的腊肉,一边做菜一边和我聊着今天找工作的事。得知我还没有找到,也安慰我不用急,反正在这里有地方住有饭给你吃,慢慢找也行。

我们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院子里很快就充满了浓郁的腊肉香味,隔壁的三个女孩子一齐探出头来对我良哥说:老乡,你的腊肉这么香,我们能不能搭个餐?

良哥和她们三个应该混熟了,满口就答应下来,还说有你们几个美女陪着吃,那我得多切点腊肉买点酒回来才行。

三个女孩子应该真的是嘴馋了,也可能是和我老乡混熟了的缘故,到吃饭的时候,我在她们门口叫了一声开饭,她们三个就端着饭碗冲了出来,干脆连菜碗也不用,直接把锅撑在院子里的地上,五个人围着就吃了起来。

一边吃一边聊着,才知道她们三个都是湖南老乡。不过其中一个警告我说:你别听别人叫你老乡就真以为是老乡,我们出门在外的人,不管是谁都叫老乡,管他湖南还是湖北甚至东北。

吃饭的过程中,也知道她们三都在一家制衣厂上班,离伟易达还不远。我听她们的语气,似乎对伟易达很有点不屑的感觉,便摆出一副虚心请教的样子,问她们为什么有点看不起那么大的厂。

看上去应该是年龄最小的叫阿婷撇了撇嘴说,那是“马屎皮溜光”,看上去风光,但大厂里面却有很多见不得人的事。

原来,阿婷前年刚出来时在伟易达干过一段时间,交了四百块介绍费不说,过了一个月后就经常被组长刁难,要不就扣工资要不就直接罚款,据说想要在里面混得开,就要经常“请客”。

阿婷应该是在里面受了不少气,尽管已经过去一两年了,如今说起来也还是气鼓鼓的。

说着说着,我和她们三个也熟了点,读书的时候就是学校大小活动主持人的我,不由得就是妙语如珠,惹得她们三个笑得花枝乱颤似的。

大姐阿春应该是结过婚的了,指着我和阿婷说,我看你俩倒是顶般配的,都是高中生,今天坐在一起吃饭,不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么?

这话一出,我不由得就脸红了,虽然要只是说话驳回去倒也容易,但刚从学校出来的我,还真有点不大适应这样直接的“拉郎配”。

阿婷也是带着点羞恼神情,追着阿春打了几个圈,嘴里还在嚷着,是不是又在想姐夫了?

但不管怎么样,因为阿春的这个玩笑,我和阿婷两个当事人倒是有点不好意思了。

吃过饭,三个女孩子又主动烧了一壶开水,泡起了老家的芝麻豆子茶,聊着聊着又说到了我找工作的事上。老乡对三个女孩子说,你们都在厂里上班,那就麻烦你们给他找份工作呗。

阿春倒是没有拒绝,只是笑着说我们厂是制衣厂,里面没有一个男的,你要进去还真有点麻烦,不过只要不挑三拣四,我明天给你打听一下,不出三天肯定找得到。

听到阿春这么一说,我心里的忐忑也消除了一大半。毕竟从家里出来,谁不想早点上班早点赚钱呢?

第二天中午,我在外面溜达了一两个小时就回家了,没多久就听到隔壁开门的声音,随后就听得阿婷在门口叫我。

我很奇怪她为何不用上班。但阿婷神神秘秘地告诉我说,自己是特意回来找我说事的。

阿婷说,自己很久前就看到一个门路,那就是以前在她们厂的一个大姐,出厂后又回来厂里拿货,然后就在街上摆地摊,好几次晚上逛街的时候看到过她。

那个大姐的生意很不错不说,主要是那价格简直太诱人了。从工厂拿出来十块钱一件的T恤,她竟然能买到二三十块,就是熟人也要赚一半,人家还认为占了便宜。

只是后来被厂里人看到了,再回去厂里拿衣服时,老板倒没什么,几个主管却开始故意刁难,后来不知道去哪里找货源了。

阿婷和我说了这么多,最后才说出了真实想法,她想和我合作,她从自己的厂里拿衣服出来,也不需要我出本钱,只是需要我在外面摆摊,在别人面前就当做不认识,赚的钱到时候三七开。

我那时候对做生意真的没有半点经验,但“不需要我出本钱”这个条件还是听懂了。话又说回来,真让我出本钱,阿婷这话就不需要说了,我哪来的钱“入股”呢?

那天晚上,我和老乡一说,阿婷她们三个女孩子又凑了过来,最后都认为这个主意不错,泼辣的阿春甚至指着我俩说,我看你们也别说什么赚的钱三七开还是怎么分了,到时候还不是放在一个兜里?

这话说得稍微绕了点,阿婷应该是一时间没有听明白,还在嚷着什么亲兄弟明算账,我出了本钱也有风险,拿个三成也不算占便宜之类的话。我却红着脸不好说话,头上连汗水都冒出来了。

在大家的哈哈声中,给我找工作的事情就这么打住,和我同年的阿婷做起事来却很果断,第三天晚上就背回来一个黑袋子,说这是自己一个月工资拿回来的衣服,丢到我面前让我晚上就去摆地摊。

对于做生意,我可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在阿婷的“逼迫”下,我好不容易请了个假推迟到明天“开业”。说现在对这里不熟,总得明天熟悉一下,考察一个人气旺的地方才行吧,那样才能一炮打响图个好兆头啊。

我的话也说得合情合理,吃过饭冲了凉,阿婷又来约我了,说她对这里比较熟,作为大股东,她今晚就带我去熟悉环境,明天开始就只能靠你自己了。

那一晚,阿婷带着我在三屯一带的街头瞎逛,哪里人多哪里有摆摊的,她就会拉着我挤进去看看。那时候的厚街,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多人,走到哪都是一团团的人,大家说着天南地北的话,基本都是年轻男女。

也不得不说,阿婷心里真的很有赚钱的“梦想”,要是换做我,绝对不会和一个刚认识两三天的异性“拼”到一起的。

就这样,从第二晚开始我就不得不开始了我的摆摊生涯。让阿婷大失所望的是,第一晚的收入是十五块,仅卖出去了一件衣服而已。

主要是我顾忌她藏在远处看着我,心里一紧张就放不开,几乎就不敢吆喝,只靠别人主动过来,哪里能有啥生意?

等我十点多背着袋子回家时,她硬是摇着头叹息了很久,却又安慰我说第一天能发了个利是就不错了。

从第二天开始,阿婷就不跟我去了。没有了熟人跟着,我反倒很是放得开,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硬是把一些普通的衣服说得让人心动不已,却又不像其他小贩那么吹得不着边际。

我也知道,来这里逛夜市的基本都是打工仔打工妹,薄利多销肯定是王道,主要就是要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只要她或者他蹲下看起来,你的生意基本就成功了一半。

大家都那么吆喝,我反其道而行之,要不就是借题发挥说个小故事,要不就唱几段京剧越剧之类的唱腔,虽然唱得有点不伦不类,可效果却出奇地好,铺在地上的纤维袋子摊位旁,很快就围满了观众。

人气一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有了流量就能变现,摆出来的衣服三下两下就一扫而空。至今清楚地记得,那一晚的收入高达四百七十多块,成本顶多也就是一半不到。

九点多就回到了出租屋,人逢喜事精神爽,我还特意买了一大堆吃的喝的回去。阿婷三个有气没力地在屋子里说着什么,连我叫她们吃东西都兴致寥寥。

直到良哥大呼小叫她们才出来,看到我买了一大堆东西,阿婷马上就拉着我问起来了,那个兴奋劲,完全就像现在的小姑娘捡了个苹果手机一般。

就那样,我的摆摊之旅算是顺风顺水,阿婷还是继续当她的股东。我一直有点纳闷的是,被我叫成“小财迷”的她,反倒从来没有主动问我要过钱。

我一般都会每个星期和她算一次账,也从来没有问过她写出来的成本价格,反正就是一张单子写着衣服的代号,后面跟着价格,我俩都从来没有去考究过彼此的数据是否真实。

顺风顺水地做了三个多月,我这个初出茅庐的人也开始满口“江湖话”了,每天睡到太阳老高才起床,吃过饭看看书什么的,把晚上要摆出去的衣服过一遍收拾好,一边看一边想想到时候怎么给人介绍,可以结合什么小故事更合适之类的。

吃过晚饭就背着袋子出门,东西卖完了就回家,为了安全起见,甚至还专门去派出所花钱办了暂住证。

快过年了,大家还是要回家过年,阿婷临走前很有点不舍的味道,却又恶狠狠地警告我说,你可不能趁我们不在卷着钱跑路了,你屋里还堆着我半年的工资呢。

其实这也是笑话,这三个多月来,我交给阿婷的钱远远超过她工资,就连阿春她们也在羡慕她了,说她找了个好伙计,这么下去几年就成了小富婆。

可事情永远不会一帆风顺的,过完年之后,连续两三个月都不景气。主要是那时候出门打工的人,上半年都会尽量压缩点开支。对厚街比较熟悉了,我便琢磨着是不是该找点其他窍门了。

我早就已经自己单独租了一间房子,但和良哥以及阿婷她们都在一个院子里。有了这个想法,去摆摊的热情就显著下降,阿婷也看出了苗头,好几回来我屋里问我咋回事。

我把自己的想法和她一说,原本以为会被她教训一顿的,想不到她反倒很高兴,说这么小敲小打不是长久之计,我看我们就自己搞个小制衣厂算了。

阿婷说起来头头是道,说她跟着阿春她们在厂里做了两年多了,平常有事没事每个工序都会去弄一下,到现在也算是全能。而阿春姐虽然读书不多,却很善于弄点小花样,现在是厂里板房的师傅。

按照阿婷的意思,我们只需要买三台电车就行,其它的原料就去市场随便找得到,关键是要有销路。看你摆摊时的口才,很有做销售的天分,如果真的开起来,家里一切都交给我,外面的所有事情你说了算,也算是男主外女主内了。

话刚说完,阿婷自己似乎也察觉了自己的语病,看我脸上似笑非笑的,破例地红了脸,甚至还伸手在我手上揪了一下,嗔怪着不准多想。

对于自己开厂,其实我已经有过一些简单的想法,只是我这人有点优柔寡断,阿婷这么一通说法,很快就让我下定了决心。

令我意想不到的是,这几个月阿婷的“分红”不但全部在她自己手里,甚至连自己积攒起来的工资也拿了出来,把良哥和阿春、阿红一起叫上,开厂的事就那么定了下来。

不得不说,那时候真的是无知者无惧,我和阿婷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就那么把一个小作坊给开了起来。等到投产的那天,五个人凑的七万多块钱里,阿婷占了将近一半,每天都在我耳边嘀咕,我可是身家性命都压在你身上了,要是亏掉了你得养我。

从做出决定到小作坊开工,我们只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这一个月里,从租房到找机器,新的电车可买不起,还是去旧货市场淘回来的。又去布料市场“考察”原材料,最后就是找客源了。

我动了个心思,这几个月来摆夜摊的人,不都是需要去工厂拿货吗?如果我的衣服质量好款式新,价格又公道,他们还不就成了我的“销售”?

于是,我每天白天在“厂里”处理事情,晚上还得去夜市找那些摆地摊的同行“联络”。果然如我所料,大家都说只要你的货能做到你所说的那样,谁还愿意去工厂求人?

就那样,我们的小作坊开业了,良哥成了专业的杂工,在家里给三个女人打下手,什么重活都是他的,我则把外面的所有事情,从采购到销售全部包圆。

不得不说,我们是幸运的,感谢那个时代,任何想要机会的人都能找到机会。

我们的小作坊一炮打响。倒不是我们的产品有多么好,质量中规中矩,款式也谈不上多么高尚,但一个“卖不掉的退货”让摆夜摊的同行们放下了戒心。

不到一个月,阿婷三个就有点忙不过来了,有时候甚至衣服还在车位上,来拿货的人就在门口等。

弄得阿婷经常揪我耳朵,让我一定要想法子找人来帮手,要不她们三个就是24小时不睡觉也撑不下去了。

那是一段痛并快乐着的历程,尽管大家都累得鸡飞狗跳,但每天只要睡醒就是精神百倍。一身蛮力的良哥,不但是“厂里”的杂工,还要负责起我们所有人的吃喝拉撒,成了名副其实的大总管。

那年中秋节,我们七八个人凑在一起吃了顿饭,也就是后来把阿春的老公,阿红的妹妹和良哥老婆都叫来了,他们都是成双成对的,我和阿婷虽然坐在一起,自然就成了他们取笑的对象。

算起来,这半年左右的奋斗是有收获的,手里虽然没有多少现金,但已经有了六台新电车,家里还有一屋子的原料,粗略算一下,年初的那点本钱至少得翻倍了,大家都信心满满的,也特意放了一晚的假,也算是给他们几对夫妻一点私人时间吧。

他们几个陆续走了,只有我和阿婷大眼瞪小眼无处可去,最后阿婷提议,这么好的月亮,我们一起出去走走吧,也算是放松一下。

难得有这么休闲的机会,我和阿婷沿着三屯的街道一直走着,她难得那么温顺地跟着我。晚上的凉风吹起,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阿婷的双手就挽上了我的胳膊,而我的手也不知不觉搂住她的纤腰。

时间就在静谧中流失,尽管身边人流不断,但对我们来说却就像不存在一般,最后一直走到了东江的河边,才发现前面无路可走了,不由得相对一笑。

那一刻,半年来的劳累辛苦,霎时烟消云散,我轻轻地拥她入怀,第一次吻上了她哦唇……

第二天,我们就庄重地向大家宣布,厂子正式开始“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男主人是我,女主人是阿婷,那一年,我们20岁。

我一直认为,老天对我不薄,从老家一出来,完全没有遭过罪,尽管也出了不少汗吃了一些苦,但和大多数人比起来,能如此顺利地打开自己的事业,阿婷就是我生命中的注定的贵人。

也不得不说,我们俩都是幸运的,甚至连良哥春姐他们也都是幸运的。幸运的不是他们遇到了我,而是在那个激情澎湃的年代,我们都及时抓住了身边的机会,当然,也抓住了身边的幸运之神。

之后的很多年里,从小作坊到制衣厂,我们只用了五年的时间,到一百多人的工厂开业时,我们依旧约定保持着最原始的“股份”,所得的利润也依旧照着当年的比例分配。

2002年的时候,我和阿婷结婚了,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从98年相识到结为夫妻,我们用了四年最辛苦的时间,也绝对相信彼此就是值得托付终身的人。

一转眼,我们的婚姻都已经走过了20年。20年来,尽管制衣厂从小到大、又从大到小,我们夫妻却从来没有红过脸。就一如当年相识之初,我们都没有去考虑过对方的数目金额一样。

如今,我们当年一起奋斗的四个家庭,虽然谈不上大富大贵,但也算是乡亲们眼里的成功人士吧。

只是很多年里,每一次分红时,春姐都会笑话阿婷:我当年第一天见到小关就曾说过,你们的钱就别三七开了,终究是要放到一个兜里的……

0 阅读:118

评论列表

liangxw5

liangxw5

1
2023-12-09 12:43

[点赞]

名著茶话会

名著茶话会

别样角度解读经典,带给你不一样的心理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