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古墓:一个河北家族的奋斗史
从北京的西直门出发,沿京张铁路的路线,高铁1个小时,就到了河北宣化。这里的气温比北京低了至少5度,海拔上升了800多米,相当于爬了一座香山还要多。
宣化唐朝时名为武州,宋辽时属于辽的归化州,元朝为宣德府,明朝时,成为九边重镇之首。燕山、阴山、太行山三条山脉交结于此,从这里往北,就是游牧者策马奔驰的草原了。
宣化最值得炫耀的文物,应该算是下八里村挖出的辽代墓葬群。当1993年它们被打开时,轰动了全国考古界,被评定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下八里辽墓共发掘出十多座墓葬,经过后来的研究,发现它们均属于两个家族——张家和韩家,尤其以张家为主。张世卿是张家的核心人物,张家能发迹为当地首屈一指的大家族,且能拥有这片墓群,靠的主要就是他。
张家的发展史如同一个河北版的《白鹿原》。故事开始的时候,张家一代,叫若拙,他有三个儿子,分别叫张匡正,张匡素、张匡胤。青铜阶段的张家在宣化只是个普通家庭,稍有资产。
张家在第二代就进入了白银。墓志说张匡正已经达到了坊间“人望而畏之”的地步,靠的是什么?没有明说,很可能是靠联姻,因为跟他家结亲的都是当地豪族。
第三代为文字辈,主要是张匡正的儿子。张文纪和张文藻是文字辈的佼佼者,文纪在州衙门当了个基层公务员,很会来事,跟州府的官长都熟。文藻在家务农,由于他勤劳又有财商,再加上兄弟帮衬,在他这一代,家产“具万”,迈入了小康。
从青铜升到钻石,张家一共就花了4代,其中后面两级都是靠张文纪的儿子张世卿升的。
张世卿这辈继承了上一辈的分工合作,兄弟间也是一人经营田产,一人负责当小吏,游刃于官府之间,负责后面这事的就是张世卿。可以说,到他这代,算是把阶层跃升的诀窍搞明白了。
想小富,努力就行;想大富,必须“朝廷有人”。作为此时宣化的两个大户,张家和韩家都开始往这个方向努力,韩家就是鸡娃。韩师训举全家之力,培养小儿子苦读考进士,但当时的难度,那才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比今天的高考难多了。直到韩师训去世,他儿子也未能金榜题名。
张家就明智多了,早早就知道自己家不是读书的料,张世卿一直在寻求别的道路。
辽道宗大安二年,也就是1086年,北宋哲宗元祐元年,中国北方地区发生大旱,“自冬以来,雨雪不降,亢阳为厉”,转年冬天又持续酷寒,大雪不断。极端天气引发严重的饥荒,辽国和北宋都为赈济贫民而焦头烂额。于是大安四年四月,朝廷发布了一条法令,允许入粟补官,以求解燃眉之急。
张世卿看准了机会,进行了他有生以来最大的一笔投资。他发动全族亲属,凑了二千五百斛粟也就是谷子,以助国用。这个数字如此巨大以至于州长官将此事当作典范报入朝廷,皇帝直接特授了他一个“右班殿直”,虽然只是个没有实权的九品官,但实现了质的飞跃,张家从此跨越了官民鸿沟。
为了纪念这件喜事,张世卿重选了一块风水宝地,将历代祖坟迁到了这里,以更高的规格建了墓穴并改葬。下八里这块墓地,就是这么来的。
这一步可以说是从黄金到了铂金,但更大的升级还在后面。
有了官身后,张世卿开始积极地拓人脉、拉关系。当时的辽国上层社会,最为流行的就是佛教,几代皇帝不仅信教,还都喜欢盖寺庙、度僧众,甚至亲自讲经。张世卿投其所好,在自家宅地建了一座园林,园中置佛殿僧舍,经常请僧尼在此办道场。还建了一座条件极好的巨型客堂,四方达官贵人来到宣化,都会到这里盘桓几天,张世卿必然亲自殷勤接待,之后还会将贵人的名爵刻在园林里的石上。
张世卿的努力没有白费,他此后逐步升迁,到他死时,已经官至从三品的银青崇禄大夫,差不多副部级了。他的子孙也跟着鸡犬升天,儿子张恭谦在辽国最高军事机构当了差,孙子张神在他的安排下,娶到了一个耶律家的女人做妻子。虽然那时耶律人丁兴旺旁枝众多,但毕竟是皇族沾边,也够张家吹上几代了。
张世卿死后家族保持了继续上升趋势,甚至辽金易代也没受影响。金国灭辽时因为归化州长官审时度势,及时投降,“官皆依旧”,张家平稳过渡为金国豪族,并在1124年产生了第一名进士及第的家族成员。张家枝繁叶茂,达到了顶点。此时归化州也改名为宣德州,成为金国重镇。
一路顺风的打怪升级结束在顶点之后90年,蒙古军打入中原,破九十余郡,“两河、山东数千里,人民杀戮几尽,屋庐焚毁,而城郭邱墟矣”,史书里没有记录张家的情况,不过从这句记录中我们也能知道。持续数代的奋斗,一辈一辈的辛勤付出,打到钻石、打到王者又能怎样呢?毁灭不过就在顷刻之间。世事人生,无非如此,张世卿生前修了那么多的佛,也还是看不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