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收入体外循环是指企业通过设立账外账、个人账户等方式(账外账),将部分营业收入脱离正常财务监管体系的行为,常常用于“灰色”支出(如送礼、行贿等等)。这种行为严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损害国家利益,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体外循环的主要表现形式
企业收入体外循环通常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设立"小金库",将部分营业收入不入公司账户,而是存入特定人员个人账户;二是通过虚开发票、虚构交易等方式套取资金,转入账外账户。这些资金往往用于企业不正当支出,如商业贿赂、违规招待等。

二、体外循环带来的法律风险
体外循环行为直接违反《会计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法律法规。根据《刑法》相关规定,设立"小金库"可能构成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用于行贿则可能构成单位行贿罪;尤其是存在财务人员个人账户上,容易失去公司监管,往往会发生财务人员挪用资金去炒股、赌博等等,导致公司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财务人员挪用资金可能构成挪用资金罪或职务侵占罪;一旦被查处,企业将面临巨额罚款,相关责任人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三、体外循环引发的财务风险
体外循环导致企业财务信息失真,无法真实反映经营状况,严重影响经营决策。资金脱离监管容易引发挪用、侵占等问题,造成企业资产流失。同时,体外循环增加企业税务风险,一旦被税务机关查处,将面临补税、罚款等处罚,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

四、体外循环对企业发展的危害
体外循环破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损害企业信誉,影响企业长远发展。这种行为容易滋生腐败,败坏企业风气,影响员工士气。从长远看,规范经营、合法合规才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之道。

企业应当树立守法经营理念,加强内部管控,杜绝收入体外循环行为。监管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只有坚持合法合规经营,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图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