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纠结过一个问题,这便是黛玉和宝钗之间,宝玉到底会选择谁呢?宝钗和黛玉之间各有千秋,我们作为读者都有各自偏好的,都认为宝玉娶我们喜欢的那个人的就好,可是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不让宝玉做选择了,直接就让他坐享齐人之福,娶了宝钗为妻,再纳黛玉为妾呢?

这样的想法对于宝玉来说,或许他本人都不会满意。
宝玉欣赏宝钗,却不一定能够和她成为夫妻。宝玉心中的知己是黛玉,若娶妻他当会选黛玉。
因为他欣赏宝钗的美貌,尤其看到她雪白的胳膊上带着红麝香珠串,宝玉都忍不住去想要摸一下;对于宝钗的学识,宝玉是相当认可的。对于宝钗懂得的画画技巧、佛学的知识、戏曲的词藻等,宝玉发现宝钗懂得很多他都不懂的事情。
对于宝钗,宝玉对她一直都是“姐姐”,他欣赏她,却没有办法和她成为夫妻。因为宝钗对于宝玉来说,过于像“老师”和“长辈”,而不是平辈的知心人。宝玉就是不喜欢读书和经济仕途学问,但是宝钗不管宝玉喜欢不喜欢,都在劝导宝玉去做。
这是宝玉和宝钗之间最大的矛盾点,两个人为此也闹得脸红脖子粗,宝钗也受过宝玉不少脾气,可是宝钗却从来都不觉得不好,反而越劝越凶,她就是那种觉得为你好就要你去做的人。宝钗将自己的思想强加到宝玉的身上,宝玉无法理解她,两个人也注定无法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
可是对于黛玉,宝玉就是喜欢,不管黛玉撒娇,还是闹脾气,宝玉都是可以接受的,他每天的行程里,不是在去哄黛玉的路上,就是在哄黛玉。
最初我们时常都能看到宝玉和黛玉在吵架,认为黛玉就是一个无理取闹的人,根本就没有办法去喜欢这样一个人,可是为何宝玉就是偏偏喜欢黛玉呢?这是因为黛玉在他的面前做真实的自己,而且,黛玉理解宝玉,能够遇到一个懂得你还支持你的人,这才是最难得的。

宝玉不喜欢读书,黛玉从来都不会劝他,并不是黛玉不会为宝玉好,而是黛玉和宝玉的思想是一致的,他们都瞧不上那些自诩清高的“读书人”,就好比贾雨村那样人。但是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就不是,他也是通过科举考试成为探花郎的,他读书就不和那样的人一样,黛玉认为宝玉可以成为父亲那样的人,完全不必为了读书只是为了仕途。
黛玉从来不劝宝玉,是她知道宝玉不喜欢成为那样的人,她也不在意宝玉能够科举出仕,她不认为一个人只有通过这一种方式能够实现自我价值。不是黛玉不知道务实,管家理事,黛玉也没有不知道的,毕竟,她可是在贾母和贾敏身边从小调教长大,以当家主母的标准去培养的。
虽然黛玉不必宝钗早早承担起家族重任,可是,黛玉未必不顶事。宝玉不读书,他们也可以去做其他的事情,只要能够维持一个家族的正常运作就可以了。
宝玉的婚事,他们各自的感情归属,或许是最不重要的,因为婚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家里的长辈能够同意宝钗为妻,黛玉为妾的做法吗?
这是根本就不能实现的。
宝钗为妻,黛玉为妾。这是因为宝钗家还有巨大的财富,可是林家除了林黛玉之外,家产都被贾府给花光了,所以林黛玉并没有嫁给宝玉的优势了,所以才会让她做妾,宝钗做妻。
不能实现的原因很简单,林黛玉的身份不可能让她去给宝玉做妾的,贾母也不会答应。

黛玉的父亲林如海虽然过世了,可她还是林家大小姐,林家世代书香门第,就算是没落了,家族里的女孩子也是不能去给人做妾的。黛玉自有傲骨,她是喜欢宝玉,也想过嫁给他,但是要做妾的话,她宁死也不会答应的。
喜欢一个人是平等的,就算是女子处于弱势,但她依旧有自己的风骨,做妾就等于从此自降身份。妾就是奴,可以通买卖,是没有人权的,林黛玉是林家大小姐,她进宫为妃都绰绰有余,她是绝对不能做妾的。
古代讲究“一妻多妾”制度,就是说不管有多少妾室,但是正经的妻子只有一个,如果不能成为心上人的妻子,那么这样的婚姻也没有意义了。
宝钗只是出生于商贾之家,他们家祖上最高的位置也不过就是紫薇舍人,就算是皇商,也算是低人一等的,毕竟“士农工商”,商只是排在最末尾的,如果不是王家式微的话,薛姨妈也不会下嫁到薛家。
贾家若是为了现实的利益娶了宝钗,让她做了宝玉的妻,黛玉是绝对不可能为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