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是被公认的最会沟通的人,他说:“贵人不一定能改变人生,外表不一定能决定魅力,但是说话可以。”你说什么样的话,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沟通是与人交往最直接的打开方式,有的人说话让人有如沐春风般的温暖,而有的人一开口就让人不寒而栗,究其原因,就是你不懂得如何与人沟通?不具备与人沟通的能力。
《沟通的艺术》里指出:沟通能力是一种人人可以拥有的技巧,它能帮助你在维持现有关系的前提下从他人身上获得你所寻求的信息。
《沟通的艺术》是美国权威沟通教材,也是超过200万大学生使用的人际关系最佳读本。该书畅销40年、再版15次,一直广受读者的好评,是一本落地的实操训练书籍。
这本书既关注有关人际沟通的理论介绍,也加入了丰富实用的阅读材料,让你可以轻松学习和应用书中的沟通技巧。有插图,有案例,图文并茂,深入浅出,读完唇齿留香,受益匪浅。
这本书的作者是罗纳德·B·阿德勒和拉塞尔·F·普罗科特。罗纳德·B·阿德勒专注于沟通的研究与写作,他的著作主题涵盖了商务沟通、公共演讲以及社交技巧。拉塞尔·F·普罗科特,是北肯塔基大学教授,致力于学术研究,深谙沟通之道。
1990年,有着共同理想的二人在一次沟通学术会议上不期而遇,他们理念相通,一拍即合,才有了《沟通的艺术》这本书的惊艳亮相。
01、看入人里:知觉和情绪在沟通中的作用
“别误会,我这是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听到这句话,你是不是也像我一样特别反感?你以为这样表达是真诚,其实坦露出的是你的自以为是。
那么,在沟通中,怎么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呢?
成为一个谦虚的人比成为一个夸夸其谈的人更容易让人有继续沟通的愿望。成为一个诚实的沟通者比虚伪的恭维更让人受用。
知 觉就是看到什么沟通什么,但人往往是对人严厉,对己仁慈,还美其名曰这是好好爱自己的表现。
这种倾向被社会学家称为“自利的偏差”,当别人遭遇不幸时,我们将问题归咎于是对方个人的原因造成的,而自己遭遇不幸时,我们就理所当然地找客观原因,都是各种外在因素造成的,以此来推卸责任。
沟通中也是这样,要想取得有效的沟通,就不要凭第一印象给人贴标签。
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对长得好看的人更加宽容,我们总是容易将所有优点归结到“长得好看“的人身上,我们总是容易受光环效应的影响,第一印象的影响力在人际关系中影响深远,就像一句古老的格言所说:“你永远没有第二次机会重塑第一印象。”
在沟通中要看入人里,重视知觉核查,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不要先入为主,更不要以己度人;同时更要注重辨认情绪,管理情绪,对自己的感觉负责,对沟通者的情绪负责。
02、看出人外:会倾听你就赢了
有句话说:“上帝让我们一年学会说话,却要用一辈子学会闭嘴。”与人沟通中,学会倾听比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更让人受用。不会倾听,注定是社交关系中的失败者。
与人沟通,不是谁嗓门大谁就赢;与人沟通,不是谁喋喋不休谁就占主导权;人际交往,不一定是说话多的人缘才好,而是看谁能听进更多的有效信息。
谁听得有效信息多,谁才能在沟通中占据主动权!
有多少关系是败给了不会有效倾听的?有多少关系的破裂是败给了不会闭嘴的?
大脑有自动屏蔽功能,当你开始无休止地唠叨抱怨时,对方已经早已心不在焉,急着退场了,谁还会注意你说的是什么呢?
学会闭嘴,认真倾听,你就赢了!
03、看人之间:把对方看在眼里,放在心上
人都是感情动物,最怕感动,与人相处,如果可以把对方“看在眼里、放在心上”,哪怕吃的是粗茶淡饭,对方也会感到宾至如归,有被重视的礼遇。亲密关系之中,更是如此。
表达感情的方式不是只看你怎么说,关键是要看你怎么做。每天对着老婆说我爱你,不如实打实地做顿饭,每天给老婆送花,不如把送花的钱省下来给老婆买一件她心仪已久的大衣。你要知道,对方在乎的不是你说了多少,而是你真正做到了多少。
“我老婆对我冷淡,没感情”,
“我老公就喜欢和外面的酒肉朋友胡吃海喝,一回家就像掉了魂似的……”
当你开始抱怨时,请认真想想:
你有没有和对方及时沟通过,你清楚对方的真实想法吗?你关心过对方的真实感受吗?
如果都没有,那么,停止抱怨吧,用正确的沟通技巧开始刻意练习吧!
沟通,是能力,更是艺术。
人,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多大年龄,只要在社会上生存,就要不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这本《沟通的艺术》,值得阅读。
--end--
斜阳叶:我有一只笔,可以慰风尘!愿与你一起,在文字中潋滟岁月波光,在阅读中浸润心灵成长,感谢爱阅读的你在此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