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国学:老子究竟唯心,还是唯物?

三自国学 2025-03-29 12:38:32

你好,我是热爱国学、专注终身成长领域的董三自。

关于老子唯心还是唯物的问题,我看到有很多种不同说法。

有人说,老子提出“道”的概念,并且认为,道是一种客观规律: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主张要顺应这种规律,因此,他是唯物者。

还有人说,老子明明是唯心者,因为他认为上天是有意志的!不然为何会说: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老子恰恰表达的是天地没有自己的意志,而是对万物都遵循一样的法则。

有人说,老子是客观唯心主义,因为他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说明他认为道是有本体的,不然怎么可能生育万物呢?

这是属于典型的断章取义。

此处的“生”,并不是一种具体的行为,而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达。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这里的“母”,显而易见,也是类似的比喻,这句话很明确地表达了老子的思想。

他认为,宇宙一开始,是一种“无”的状态;

当然,结合道家先天一炁的说法,(道家认为万物都是从这一炁而来,而这个炁,是一种精微物质),可见这个“无”,并不是真的什么也没有;不过是一种不可见的状态,这可以用现代能量波的的理论验证;

有,从无中化生而来,它是万物产生的源头。从这句话,可以知道,老子彻底洞察了宇宙万物的发端。

现代量子力学已经推论出,宇宙起初,的确是一片虚寂的状态,之后在奇点处产生大爆炸,自此万物开始有了雏形,之后渐渐演化成今天的世界。

二者的说法,惊人的一致。

不过问题来了,关于奇点的说法,到目前为止,也不过是一种假设;

虽说它的理论被认可,不过终是无法被验证。

有人认为,奇点是一种客观存在;

还有人认为,奇点不过是一种超物质的状态,并没有一个叫做“奇点”的事物。

唯心与唯物的差别,在于将精神与物质,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对立事物。

三自观点:

精神无法被看见,不能说它就不存在;从量子力学来看,精神实际上,是能量的另一种形态;

我们对物质的定义,是其有形,可视。而可视,又以何为标准呢?

难道只有被肉眼看见的形,才被肯定么?

那么,这种以人以中心的所谓唯物,是真正的客观吗?

引用老子的话来收尾: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世间万事万物,都具有一体两面的特性。

物质和精神,也是如此,它们不过是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已,为何要将其截然分割开来呢?

世间有多少人,成天陷入这类无意义的分辨之中,争论不休,有何意义?

或许有人要问,那你不是承认自己在写一种无意义的文章?

我想说,我当然不是为分辨而分辨,只是为了在此过程中,让更多人懂得、学会运用老子的智慧,从而能够解决生活中的纷扰,能够活得更清醒与通透。

更多精彩见个人主页。

心智提升,是人生最重要的成长,贯穿一生。

我们的成长目标是:自足、自洽、自在。

我是专注终身成长领域的董三自。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