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6年,随着项羽进入咸阳,大封十八路诸侯。一场瓜分秦朝天下的盛宴,正式开始。
而在分封期间,有一个叫司马卬的人,封为了殷王。
这个司马卬,在之前的秦末起义当中,也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人物。而且,他也不是当年六国王族的后人。他只是当年秦末赵王武臣麾下,一个普通的别部将领。
其实别说这个司马卬了,就连这个武臣,都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人物。武臣当年也是出身普通,但他有一个特别好的朋友,名叫陈胜。而陈胜带领大家起义之后,曾经派出多路人马,帮助六国复国。而这个武臣,就被陈胜派往赵国的地盘,去帮助赵国复国。
而再之后,这个武臣打下邯郸之后,就自立为赵王。而自立为赵王之后,这个武臣就开始飘了,开始不再听从陈胜的调遣。但结果没过多久,他麾下一个将领,就被秦军那边策反,发动了兵变。最后,武臣也就直接死在了这场兵变当中。
作为主君的武臣,都不是什么重要人物。那么作为他麾下的一个普通将军,司马卬自然就更不重要了!那作为一个不重要的人,他为啥会被封王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运气好啊!
作为一个别部将军,之前司马卬在武臣麾下做事的时候,他是独自统领一支军队的。而武臣败亡之后,他就带着这支军队,暂时没有明确归属。而接下来没过多久,项羽就打了过来,然后开始打那场巨鹿之战。
就这样,司马卬稀里糊涂的进入了项羽的阵营。而在项羽打完巨鹿之战以后,他又跟着项羽,一起打进了关中。这样算下来,他也算立下了一些功劳。
而等到项羽大封十八路诸侯的时候,项羽的计划核心,就是把当年的战国七雄,全部肢解。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他接下来称霸天下。在这个计划当中,秦国被一分为四,楚国被一分为四,齐国被一分为三。其他国家,也被全部肢解。
而当年的魏国,就被项羽拆成了两个国家。一个依然叫魏国,另一个叫殷国。
新拆出来的魏国那边,是由一个当年魏国的后裔做王,名叫魏豹。这个魏豹有个小妾,后来被刘邦抢走了,然后生下了汉文帝。
而殷国这边,谁来做国君,这就很让项羽头疼了。
既然拆出来的魏国,已经是魏国王族后裔管理。那么殷国这边,就绝对不能再和原本的魏国王族有关系。要不然的话,接下来魏国很容易迅速统一,这就超出项羽的本意。
而此时的项羽,在联军当中看了一圈之后,一下子就看到了司马卬。之前殷国这一带,恰好就是司马卬打下来的,而且此时司马卬在这一带,可能还留了一些军队。最关键的是,司马卬和当年的魏国王族,没有任何关系。
于是最后,原本并不起眼的司马卬,直接分走了当年魏国一半的领土,建立了殷国。这个殷国的大致区域,就在今天的河南北部,都城则是定在了朝歌。而按照之前秦朝郡县制的划分方法,这块地盘,当年叫做河内郡。
不得不说,这个司马卬的运气,是真的很好。
不过,凭运气得到的东西,始终不太牢固。就在项羽大封十八路诸侯之后不久,各地诸侯再次开战,然后楚汉战争再次爆发。在刘邦暗度陈仓,奇袭关中之后,刘邦很快控制了整个关中。然后,刘邦又挥师东出,闪击三晋地区。
而这样一来,司马卬的殷国,就成了刘邦集团的重点打击对象。
在刘邦的进攻下,司马卬连一轮进攻都没扛过去,直接被团灭了。好在此时的刘邦,整体战略是团结其他诸侯,一起围殴项羽。所以殷国被打下来之后,刘邦也没难为司马卬,只是让他继续带兵,帮自己一起打项羽。
但问题是,卷入楚汉双方的战争之后,哪还能全身而退呢?此后没过多久,司马卬跟着刘邦,一起去打了那场彭城之战。而这场战争的结果,是项羽大败刘邦,差点就直接灭了刘邦。而作为刘邦附属的司马卬,这一次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直接就死在了战场上。
就这样,秦朝末年短暂存在的殷国,仅仅存在了十四个月,就直接消失了。
在整个秦朝末年的历史大背景下,司马卬这个历史支线剧情,影响力极其有限。甚至于后世很多人在读这段历史的时候,直接就把这段故事给忽略了。毕竟那段历史的主角,还是刘邦、项羽、韩信这帮人。
但当时大家怎么都不会想到的是,在楚汉战争打完四百多年之后,这段历史会被再次翻出来,再次成为某段历史的主线剧情开端!
而这一切,只是因为司马卬后来有一个后人,名叫司马懿。
这是一个司马家传承数百年,香火不断,最后传到司马懿之后,彻底崛起的故事。
司马家的故事,其实不光能推到司马卬这里,还能继续往上推,推到一个叫程伯休父的人身上。这个程伯休父,生活在西周后期,当年曾经是西周的大将军。后来立下了战功,被任命为大司马。
然后,当时在位的周宣王,为了表彰他的功劳,就直接把‘司马’这两个字,给了这个大将军。
所以后来,程伯休父的大儿子,就继承了司马这个形式。大儿子的后人,后来都姓司马。
同时,因为他叫程伯休父,所以他的二儿子,则是继承了程这个姓氏。二儿子的后人,后来都姓程。
所以在后世的历史上,所有姓司马和姓程的人,追根溯源的话,大家其实都是同一个祖宗,就是这个程伯休父。
再之后,大儿子司马家这一脉,不断开枝散叶,传到了战国后期。到了战国后期,司马家有好几个分支。在秦国那边的司马家后人,后来出了一个牛人,名叫司马错。这个司马错,曾经帮助秦国拿下了四川。多年之后,司马错有一个后人,就是写《史记》的那个司马迁。
同时,当时在赵国这边的分支,司马家出了一个特别有名的剑客,名叫司马蒯聩。
大概是因为剑术太厉害,这个司马蒯聩,后来也生活的不错,子孙香火不断。后来,传了四五代人之后,司马蒯聩这一脉,就传到了司马卬的手里。
再之后,就是司马卬的故事了。
尽管司马卬的故事,在秦末故事的大背景下,只是一朵非常小的浪花。但历史的一片小浪花,打在一个家族头上,那就是天大的事情了。
因为这个司马卬,曾经被项羽分封到了殷国,也就是河内郡。所以再之后,大量的司马家的后人,都开始在河内郡生活。后来,司马卬虽然很快就死在了彭城之战当中,但说到底,他还是为刘邦战死了。
所以,汉朝开国之后,刘邦也不好为难司马家的这些后人,甚至还对他们多照顾了一些。
就这样,凭着司马卬的这点香火情,司马家的后来,开始在河内郡的温县,迅速壮大繁衍。于是接下来,温县司马氏,就开始逐渐出现了。
在整个西汉时期,司马家都没出过什么厉害人物,一直都是一个普通的小家族。家里有点土地,但没出过什么大官。官员的上限,最多不超过太守这个级别。
当然,太守这个级别,倒是也不低了。至少,出了一个太守之后,几乎庇护司马家几十年,这肯定不成问题。不过放在历史的主线剧情里面,那就没啥存在感了,史书上也不会多去写这么一笔。
直到东汉中期,司马家终于再次出了一个重要人物。
这个人,名叫司马钧。要算亲戚关系的话,他是司马懿爷爷的爷爷。
史书上对于司马钧的记载,极其有限。我们只知道,司马钧走的是从军的路线。靠着自己的战功,司马钧一步步做到了‘从事中郎’的位置。这个官职,说白了就是皇帝当保镖。
当然,在古代的时候,能给皇帝当保镖,那也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而且因为是给皇帝当保镖,很容易会得到皇帝或者其他大人物的青睐。一旦抓住机会,那就直接平步青云了。
而当时的司马钧,就得到了这样一个机会。
当时东汉是小皇帝在位,掌权的是太后邓绥。而邓绥的大哥邓骘,后来就看中了司马钧,并且开始提拔他。
后来,正是在邓骘的提拔下,司马钧跟着邓骘,一起去打了西羌。不过这次战争,汉朝这边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后来还被西羌反推了一段。当年在邓绥掌权的时候,这段历史,也算是主线剧情之一了。
但也就是在这场战争当中,司马钧却表现非常不错。其他人都被打得大败而回,唯有司马钧取得了一些胜利。
仗打到这个地步,接下来,司马钧的仕途,本该是一路光明,就此开始平步青云。但结果,可能是司马钧刚打完胜仗,接下来就有点飘了。在后面的战争当中,他的下属违背了他的命令,擅自深入,结果被羌人给堵住了。
关键时刻,如果司马钧带兵去救他们,或许还有救下他们的机会。但此时的司马钧,正在为之前他们不听命令而生气,干脆就直接装没看见,躲在城里没出去!
这一下,事情大条了。
原本司马钧觉得,就算自己不去救他们,他们也能回来,最多也就是损失一些人手而已。但没想到的是,这一次,包围他们的羌人,是西羌主力。所以最后,整整三千多东汉精锐,全都被西羌包了饺子,一个都没回来。
这样的失败,显然不是一个小事。再加上当时前线普遍情况不好,高层正需要找一个替罪羊,司马钧此时就成了最合适的人选。
所以最终,司马钧为了庇护家族,避免因为自己的事情牵连全家,直接就自杀了。
同时,随着司马钧自杀,很多事情,也就说不清楚了。用现代的话来说,司马钧就成了那个‘平账大圣’。他用自己一个人的死,让很多烂账都彻底死无对证,替很多人扛了事。
如此一来,在司马钧死后,之前欠他人情的那些人,自然得多帮衬司马家一些。再加上司马家的人,也确实很有本事。借着这个难得的机会,迅速开始往上爬。
于是最后,司马钧的儿子司马量,也就是司马懿的太爷爷,仕途就一路畅通,最后官至‘豫章太守’。
而接下来,家里出了一位太守之后,子孙的仕途,自然也就容易了。到了司马量儿子这一带,司马家的人,做官更加容易。最终,司马量的儿子司马儁,也就是司马懿的爷爷,他也做到了太守级别。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司马儁做太守的时候,他工作的地点,有点特殊。
他做太守的地方,在颍川郡。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后来曹操起家的时候,除了靠自己的本家亲戚之外,最核心的支持者就是颍川士族。后来在曹魏集团内部,颍川士族集团,也是占据了半壁江山,影响力极大。
而司马家,就是在司马懿爷爷这一代,因为做官的缘故,加入了颍川士族阵营。
另外,司马懿的爷爷,特别能活,他最后了八十四岁,活到了公元197年。也就是说,司马儁死的时候,曹操都已经抢到了汉献帝,曹昂和典韦都已经战死在宛城了。
此时在曹魏集团内部,颍川派正是如日中天!所以别看司马儁当时已经退休了,但是以荀彧为首的这帮颍川派官员,见到司马儁的时候,还是得叫一声‘老领导’。而且,很多颍川派官员,当年说不定就是司马儁亲手引入仕途的!
另外,从司马儁开始,接下来司马家就有了长寿基因。接下来司马家的几代人,寿命都远远超过了一般人!
不过相比之下,真正决定司马懿起点的人,还是司马懿他爹,司马防。
严格来说,司马家的故事,其实是从司马防开始的。
拥有一个做‘颍川太守’的爹,司马防的起点,已经不低了。但同时,年轻时代的司马防,却是一个非常上进的年轻人,属于那种典型的‘有志青年’。
所以,年轻时代的司马防,在父亲的帮助下,很早就开始在郡里做官。等到司马防二十岁的时候,恰好赶上汉灵帝上位,发动第二次‘党锢之祸’。经过这次震荡之后,东汉官场上腾出了一大批位置,这反倒是让年轻的司马防,更容易往上爬了。
于是后来,司马防就先后担任了洛阳令和京兆尹。
另外,这里多说一句:大概就在司马防担任洛阳令期间,有一个比他小六岁的年轻人,同样通过了察举制考核,然后入仕做官。不过,这个年轻人家世背景更硬,所以他第一份工作,就是洛阳城内,当一个公安局局长!
这个公安局长,名叫曹操。
所以,当年汉灵帝在位的时候,司马懿他爹,是曾经和曹操做过同事的!俩人不但是一个领导班子,而且关系还很不错。司马防是当时这个班子里的一把手,然后曹操是公安局长。
最重要的是,对于年轻时代的曹操,司马防还特别喜欢,多次向上面举荐曹操。
所以现在我们回头来看,大概就能明白,为啥曹操后来要重用司马懿了。
说白了,这都是当年父辈留下来的香火情。那些颍川派的官员,比如荀彧等人,见到司马懿的爷爷,得尊称一声‘老领导’。而曹操见到司马懿他爹,也得称呼一声‘大哥’,顺便回忆一下当年的‘峥嵘岁月’。
而再之后,司马家就传到司马懿这一代人了。
司马防一共有八个儿子,这其中司马懿排老二。然后,这八个儿子的字里面,都有一个‘达’字,所以后来大家就称呼他们家为‘司马八达’。
照理来说,司马防早年既然和曹操做过同事,那么曹操割据一方之后,他就应该投靠曹操,自己带领司马家起飞。但遗憾的是,司马防这个人,做事比较拧巴。在见到天下大乱时候,他就不愿意掺和那些事情,只想回家闭门自守。
而且还有很多人认为,司马防后来卷入了‘衣带诏’事件。虽然没有什么证据,但依然被曹操怀疑。所以后来,他很早就退休了。
如此一来,司马家的担子,从很早的时候开始,就落到了司马懿的大哥,司马朗的头上。
据史书记载,董卓进京的时候,司马防正担任治书御史,正好在京城工作。在目睹了董卓的残暴行径之后,司马防意识到,接下来天下肯定要大乱,所以就想让自己这个大儿子,带着家人赶紧跑。
但没想到是,就在他们想跑的时候,正好赶上董卓下令,要迁都长安。而这样一来,整个洛阳周围,全都戒严了。所以当司马朗带着家人,想要逃回温县老家的时候,直接就被抓住了。
在这个关键时刻,原本董卓都已经下令,要处死所有逃跑的人。但是司马朗被抓住之后,却给董卓一顿吹嘘,拍的董卓特别高兴,这才让全家免于一死。
如果当时司马朗口才差点,估计董卓一声令下之后,后来的历史上,也就没有什么‘司马老贼’了。
再后来,在司马朗的安排下,司马家先是假意屈服于董卓。但是等到董卓不再注意他家之后,他们家又给周围的看守送礼,这才逃了出来,逃回了温县老家。
而回到老家之后,温县老家这边,其实也不太平。当时关东联军内部,已经打成了一锅粥,温县这边也在打仗。而在这个乱世当中,司马朗也是穷尽了自己的智慧,这才保住了一家老小的安全。
就这样,稳了几年之后,等到曹操打过来,知道了司马家的事情。看在当年老同事的份上,曹操第一时间征召了司马朗。
而随着司马朗这个大哥入仕,接下来,司马家的日子,总算好过了一些。就这样,又过了几年之后,随着司马懿长大,曹操又下令征召了司马懿。
而再往后,就是司马懿的故事了。
回顾司马家的家族历史,我们会发现:在司马懿之前,司马家的地位,其实就已经不低了。如果东汉可以一直保持和平的话,原本在他爹那一代,司马家就有希望成为一郡名门,远不是那些小家族可以比的。
当然,后来天下大乱之后,原本司马家的那些爵位和官职,就都没啥意义了。真正让他家站稳脚跟的,还是司马防和曹操当年做同事的交情。而最重要的,则是司马懿后来个人的奋斗。
而靠着这样的家世,司马懿长大之后,也就得以被曹操征召,逐渐开始‘司马老贼’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