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9年,秦国两名军官押着900名民夫从阳城出发,前往渔阳戍守。
哪知道途中不幸遇上大雨,注定无法按时赶到渔阳的900名民夫,在陈胜和吴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声中揭竿而起,点燃了反抗暴政的星星之火,掀起了我国第一场轰轰烈烈的平民起义运动。
天下大乱之后,沛县亭长刘邦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他奉命押解囚徒前往骊山,结果还没到地方,囚徒就跑了一大半。
自觉送到也是个死的刘邦,做了一个跟陈胜吴广类似的决定;放了剩下的囚徒,带着愿意跟着他的十几个人躲进了芒砀山区,打起了游击。
不久之后陈胜吴广先后失败被杀,而刘邦却抱上了项梁的大腿,与众将一起拥立楚怀王,成为了楚国义军的一员。
项梁死后,刘邦再接再厉,率军一路狂突猛进,抢先攻进汉中与百姓约法三章,成为“汉中王”。
之后更是在楚汉争霸中击败项羽,建立大汉王朝,成为我国第一个平民出身的帝王。
刘姓从之前的名不见经传,一跃成为显赫无比的大姓。
刘邦临终前“非刘姓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的白马之盟,更是直接把刘姓的逼格一下子推到了顶峰;只有姓刘的才能当王爷,其他姓,对不起,都没资格!
刘氏子孙也没有辜负刘邦的期望,从此之后我国每逢乱世,必然会有姓刘的人参与其中,而且每次都能起到微妙的作用。
汉高祖刘邦出身较低,为了让天下百姓相信他是“真龙天子”,他和创业老臣们从一开始就没少搞封建迷信忽悠人。比如斩白蛇起义、吕雉说刘邦头上有别人看不见的七彩祥云、刘邦的爹刘太公说刘邦出生前老婆被一条龙服务过等等。
西汉建立之后,朝野上下对算命都抱有极大的热情,著名的女相士许负就是很好的代表人物。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天人感应说”揉进了儒家思想,从此算命一下子成为了汉代的官方学问。
汉宣帝时一个叫路舒温的官员,此人从他爷爷那一代就开始研究星象术数,到他这里都已经第三代了。
这个路舒温上观星象,下和术数,不知道怎么就被他算出来,大汉王朝在第二百一十年的时候将会有一场大难,也就是所谓的“三七之厄”。
路舒温更胆大的是,他还把自己的推算结果写成了奏疏,报告给了汉宣帝刘询。
刘询看到这份奏疏后也不知道怎么处理,只好把奏疏封存了起来,悄悄对路舒温说,知道你是忠于朝廷,但这类话,你可不要告诉别人。
结果路舒温没说,刘询封起来的那份奏疏,后来还真惹出事儿了。西汉末年外戚王莽当权,一心想夺刘家的江山,正愁找不到理由的他,得到了这份奏疏。
于是王莽不但把这份奏折的内容宣传的天下皆知,掐着点等到西汉建国二百一十年的时间点自立为帝,以表明自己“天命在身”。
可王莽没有想到的是,他自立为帝不久,民间就有一本名为《赤伏符》的预言书四处传播,其书云: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
这算是用魔法打败魔法了,于是乎天下“刘秀”四起,不给自己改名“刘秀”,大家都不好意思造反了。
最终刘邦九世孙真刘秀2.0横扫六合,推翻王莽再建大汉王朝,史称东汉,刘姓再回巅峰。
东汉末年“大贤良师”张角率黄巾军起义,天下大乱之际,中山靖王之后刘备趁势而起。
刘备的故事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这里就不再过多赘述了。
三国归晋司马氏一统天下,可惜司马炎继承人选的太没眼光,竟把皇位传给了傻儿子司马衷,结果皇后贾南风乱政,导致“八王之乱”爆发。
“八王之乱”结束后胡人势大,蠢蠢欲动地开始造反。
此时南匈奴的首领刘渊趁势起兵,追认后主刘禅,建造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的牌子祭祀,自立为汉王,宣布重建大汉国。
刘渊虽然是匈奴人,但他自称是冒顿单于的后代。
汉高祖刘邦打不过匈奴那会儿,曾经把宗室之女嫁给冒顿单于,双方约为兄弟。
当时的匈奴社会风气比较奔放,跟爹姓没有跟母姓准确,本就就有随母姓的风俗,所以冒顿单于的后代里确实有一支是姓刘的。
刘渊的这个刘姓,总体上跟刘备“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一样,也是有争议的。不过不管当时刘渊姓刘真不真,人家后代的确是姓刘了。
而且刘渊起兵之后,五马渡江,偏安东南,建立东晋。司马偏安一隅,内讧了上百年。
公元404年桓玄在晋庭一家独大,其他士族为了对抗桓玄,推举了小士族出身的猛将刘裕为盟主。
刘裕率众击败桓玄后,逐步清除桓氏余党,自己独霸朝纲,之后平内乱灭燕秦,不仅一统南方,还夺取了淮北、河南、山东、关中等地区。
刘裕的功劳这么大,权势这么大,相比之下,司马氏的晋朝明显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于是公元402年刘裕接受晋恭帝禅让,建立刘宋王朝。
东汉末年分三国,三国归晋之后西晋被刘渊所灭,东晋又被号称汉高祖刘邦的弟弟刘交二十二世孙刘裕灭掉。
乱了几百年,司马氏还是被姓刘的给收拾了。
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朝后,天下不过安定几十年,又因为杨广的好大喜功陷入动乱之中。
这次,率先起义的几股农民军中,没有姓刘的人,但推动后来大唐建立的,却还是一个姓刘的。
隋末天下大乱,李世民早就有心趁机起事。
奈何他爹李渊跟杨广是亲表兄弟,位封唐公又领太原留守,小日子过得美滋滋,觉得造反一不小心就有灭族之祸,不想冒这么大险,所以一直犹豫不定。
一心造反的李世民有个朋友叫刘文静,刘文静又跟李渊的好友,晋阳宫监裴寂关系很好。
李世民让刘文静去说服裴寂,让裴寂跟他们一起劝李渊造反。
刘文静劝了几次发现裴寂是个滑头,根本就靠不住,于是就怂恿裴寂利用职权把晋阳宫里的宫女调出来陪李渊饮酒作乐。
等李渊和裴寂爽完之后,刘文静又拿这事儿要挟裴寂,说你让唐公玩皇帝的小老婆,这事儿要是被皇帝知道了,唐公跟皇帝有亲戚还好说,你小子肯定全族都保不住了!我看你还不如先发制人,劝唐公造反,唐公能成大业,你也能免祸。
刘文静这一手玩下来,李渊再没有犹豫的余地,只好下定决心造反。
虽然刘文静因为计策太毒,李渊建立大唐王朝后也不大待见他,反而一直跟裴寂关系很好。最终他因为跟裴寂的矛盾,被李渊听信谗言冤杀。但刘文静在太原起义中的功劳并没有被遗忘,李世民登基后于贞观三年替他平反昭雪。
唐朝末年宦官乱政,藩镇割据,民不聊生之下黄巢、王仙芝率兵起义,虽然没能推翻唐朝,却也给唐朝留了一个叫朱温的“大礼”。
公元904年朱温废唐哀帝自立为帝,国号为梁,从此天下又陷入混乱之中,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五代后唐时期,石敬瑭以割让燕云十六州,并认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为父为代价,向契丹借兵建立后晋。
石敬瑭死后,他的侄子石重贵觉得当“儿皇帝”丢人,向契丹提出“称孙,不称臣”。
双方谈不拢大打出手,年轻的石重贵没有经验,很快被契丹人打得一败涂地,为保命投降后被契丹人抓去了北方。
这个时候河东节度使刘知远趁势起兵,在太原称帝建立后汉。
刘知远称帝时,帐下有一员大将叫郭威。这一时期有个年青人投奔郭威从军,他叫赵匡胤。
刘知远称帝之后不久便病逝,把皇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刘承佑。年青的刘承佑上位之后,对手握兵权又能征善战的郭威非常猜忌,就跟亲信谋划着要除掉郭威。不料机事不密,被郭威得知,假造诏书以“清君侧”为名率先造反。
刘承佑一怒之下杀光了郭威的子女亲属,只有一个养子柴荣幸免于难。郭威起兵灭了刘承佑之后建立后周,死后把皇位传给了柴荣。
柴荣励精图治,南征北战,打下来了好一片江山,只可惜其寿不永,壮年早逝。
由于柴荣的兄弟家人跟郭威一样,也被刘承佑杀光了,所以只任命好哥们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统率禁军,希望他能辅佐自己的幼子柴宗训治理天下。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柴荣刚死不到一年,“陈桥兵变”发生,赵匡胤“迫于无奈”当了宋太祖。
唉!真是太委屈老赵了,真想替他分担一点……
老赵家前前后后坐了三百多年江山,其中各种酸甜苦辣就不提了。
公元1276年,元丞相伯彦派张弘范等人进入临安,与南宋宗室进行谈判,在张弘范说服南宋朝廷投降,宋恭帝赵㬎、全太后被押送大都,南宋朝廷算是投降了。
然而皇帝和太后虽然投降了,南宋的士大夫们却依旧不服,在南方先后拥立赵昰、赵昺为帝,继续以游击的方式对抗元军。
元军统帅张弘范是北方人,对南方地理不熟,再加上南方多山,道路崎岖,一时半会还真拿他们没办法。
然而在一次战斗当中,张弘范俘虏了南宋一个叫刘青的小将,这个刘青供出了南宋小朝廷在崖山的具体位置。得知南宋小朝廷位置的张弘范,随即调动部队全力进攻崖山。
崖山海战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赵昺跳海身亡,南宋宣告灭亡。
元朝灭了南宋不到百年,他们的统治就进入了易燃易爆的状态。
有个叫韩山童的白莲教世家子弟,联合地方富豪刘福通在元庭修黄河的工地上,埋了一个独眼石人,上书“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于是,轰轰烈烈的红巾军起义爆发。
韩山童运气不好,刚起兵造反就被元军杀了。还好刘福通尚在,拥立他的儿子韩林儿为小明王,继续高举反元大旗。
刘福通下属的部队中有个叫郭子兴的,这个郭子兴又有个手下叫朱元璋。
1360年朱元璋攻入应天后,请来一个谋士叫刘伯温。
这个刘伯温给朱元璋献策先灭陈友谅和张士诚,一边借用小明王的影响力,一边建立自己的势力。
朱元璋灭了陈友谅和张士诚之后,派人迎接小明王韩林儿和刘福通。结果船沉了,韩林儿和刘福通全都被淹死,朱元璋再无顶头上司,正式建国大明。
大明帝国几百年的风雨我们也不说它。单讲这明朝末年闯王李自成苦战多年,终于建立大顺政权攻进北京。
李自成手下有个大将,叫刘宗敏。此人贫苦出身,跟着李自成南征北战多年,为闯王立下了汗马功劳。
进入北京城后刘宗敏就说了,皇帝让你老李当了,俺老刘发点小财不过分吧?刘宗敏就造了几千副大夹棍,把明朝的官员们一通乱夹,逼迫他们交出自己的财产。
当时明朝山海关守将吴三桂的老爹吴襄也在京城,老吴觉得自己的儿子兵权在手,刘宗敏多少得给点面子。结果他万万没想到,刘宗敏不但把他狠狠地夹了一顿,还把他儿子的小妾陈圆圆给抢走了。
老吴气急败坏之下,派人把情况告诉了在山海关的儿子吴三桂。吴三桂本来就对是否投降李自成心存犹豫,收到老爹被夹,老婆被抢的消息后,随即决定降清。
之后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吴三桂放清兵入关,李自成和南明朝廷不敌清军先后被灭,江山从此归了大清。
清朝几百年的往事依然不提,只说清末有个组织叫同盟会,这同盟会是干嘛的,不说大家也知道。
同盟会内部有这么一个说法:南有孙中山,北有刘冠三。
孙中山在南方进行革命活动时,北方有个叫刘冠三的革命家,就在清庭的眼皮子底下山东一带宣传革命活动,吸引了很多人才参加革命。
刘冠三的名字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他创办的山左公学和震旦公学很多人应该都有印象,人言“西北各省豪杰奋起,多因冠三”,“南有孙中山,北有刘冠三”也因此而来。
更有意思的是辛亥革命打响第一枪后,外地第一个站出来响应的人,也姓刘。
这位仁兄本名叫刘建封,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他在安图起兵响应,通告内外宣布建立大同共和国,并给自己改名叫大同,三个孙子分别取名平民、平权、平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大同共和国”虽然不久之后就被张作霖所灭,但比孙中山先生宣布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要早两个多月成立,至少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共和国”命名的起义。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李济深还专门拜访过刘大同,共庆共和国大同的实现。
结语刘姓从秦末开始登上历史文化主舞台,两千年来,每一次乱世,不管好坏,都有“人才”涌现,直接造成或参与了历史的进程,影响着历史的走向,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奇观。
当然,这种奇观也只有我们中国这样历史悠久又传承清晰的文化大国,才能看得到。
对于刘姓的千年故事,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牵强,要是这样说,造反的时候什么姓的没有?
历史上大大小小皇帝数量姓刘的最多,姓李的次之。日本美国等都有刘姓分支。
姓刘是大姓人多。大事不可能拭不出一个姓刘的
唐朝就有点牵强了……宋和清这两代更扯蛋,到民国了,这么多人硬要算一份[横脸笑][横脸笑]无话可说
这的确也是事实,刘姓的精英确实很多!我上小学时确实见到了!字写的好,天赋极高,居然对武术也有造诣!苍天确实对这个姓很有偏爱!文武皆偏爱!确实让人莫名的嫉妒!但是却不能质疑!这是事实!
刘家对汉族人有着不世之功,没有刘家汉族可能早消失了,可以看看很多民族的下场
姓氏一代号而已,谁都不可以确定自己是不是真正的本姓人,所以,只能说汉民族每到关键时刻总有能人出现,也是自然。
刘姓先祖是训龙大师!🐉都能驯服,你说牛叉不!
刘氏,帝王之姓汉人汉族汉字汉语奠基人
还真别说,真是那么回事!以前真没注意。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震旦大学听说过,但刘冠三今天还是第一次听说
秦国的法律里根本不会有这么不明事理的。
孔姓没有
我猜小编姓刘[呲牙笑]
写这些的也姓刘
姓的人多了,事也就多了。
为我中华刘氏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