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年轻的情侣每晚发出各种奇怪的声音,作为邻居的朴先生选择与之沟通却没有回应,忍无可忍之下选择报警。
经过警方的调查,这对情侣竟被直接判了死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朴先生是重庆某家外企的职员,作为一名普通的上班族,勤勤恳恳的他终于在事业的顶峰期购买了一套住房。
在房子装修好后,朴先生迫不及待的入住进去。原本以为能够安安稳稳地享受自己的家,但是平静的生活随着一对小情侣的出现而打破。
这对小情侣入住之后,每天晚上都会发出奇奇怪怪的声音。朴先生刚开始以为二人是在收拾房屋,忍受一段时间就结束了。
但是这种声音一直在持续,使朴先生难以安稳地入睡。无奈之下,朴先生到他们门口进行提醒,可是这位情侣却没有任何回应。
除此之外,这对小情侣入住之后,常常昼伏夜出,白天基本不见他们出门,同时也有不少陌生人深夜来到他们的房屋。
这种情况让朴先生心生疑虑,这对情侣白天不工作,晚上又活跃,会不会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他们究竟靠什么来生存呢。
朴先生当机立断,立即拨打了110报警电话。朴先生将所遇到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向警察说明,当他说到这位情侣在深夜会将陌生人引入房间时,引起了警察的注意。
于是,警察选择秘密调查,防止打草惊蛇。警察在物业了解到二人的身份信息,原来情侣中的男的的黄某有吸毒前科。
警察怀疑二人是否在召集他人聚众吸毒。同时警察通过物业监控,了解了这位情侣的基本作息情况,以及他人出入的情况。
经过初步的走访调查,警察认为二人的情况非同寻常,便立即组成了由当地民警,缉毒大队以及刑侦专家组成的专案组来侦破此案。
经过多日的蹲守与类案比对,专案组认定二人在深夜发出的奇怪声音很有可能是在制毒。于是,收缩的大网已经伸向了这条大鱼。
在专案组组长的一声令下,缉毒警察开始行动,最终发现二人竟然制造并贩卖数量巨大的毒品,而且除了二人以外,还有九名同伙负责制毒原料的采购、运输以及毒品的运输、贩卖。
最后,公安机关将这个制毒、贩毒团伙的成员悉数捉拿归案。同时检察院也依法以制造、贩卖、运输毒品罪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人民法院经过公正的审理,最终判处涉案的张某、罗某、黄某等死刑。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甚至罚款。
朴先生作为小区业主,认为邻居晚上发出噪音影响其生活,向公安机关报警是明智的选择。在此案中,正是朴先生的报警才拉开了围剿这个贩毒制毒团伙的帷幕。
同时由于朴先生积极向警方提供相关线索,才让案子得以侦破。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机关侦查案件,可以询问知情人,同时知情人也有依法作证的义务。
在该案中,警方可以要求朴先生提供案件的相关线索,如果朴先生拒绝提供,则很可能涉嫌违法,应当受到治安管理处罚。
在此案中,人民法院最终判决涉案的主犯张某、罗某、黄某等死刑,其他从犯分别处以15年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根据《刑法》以及《关于审理毒品案件定罪、量刑标准有关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对于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数量较大的或者暴力抗拒检查、逮捕、拘留的,以及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可以对涉案人员判处最高刑死刑。
本案中,警方收缴各类毒品总量高达140多公斤,其数量已经远远超过法律对于数量大的规定,属于数量巨大的程度。
在此情况下,人民法院判处该案的主犯张某、罗某、黄某死刑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对于其他从犯,判处15年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也是对每个人在案件中的分工以及地位进行综合权衡作出的判决。
这反映出我们国家对于毒品犯罪严厉打击的态势,特别是对其中的组织者、领导者进行重惩。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这反映出我国立法对于毒品犯罪实行零容忍,抓住一起,严打一起,护卫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安全。
毒品犯罪由于其往往比较隐秘,与我们的生活相距较远,我们的生活中真正常见的是吸食毒品的瘾君子。这些瘾君子为毒品犯罪提供了犯罪的土壤以及动力。
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吸食、注射毒品的,应当处以拘留甚至罚款。
国家已经从法律层面规定吸毒是一种违法行为,所以吸毒并非只是关于个人的事情,而是与整个社会安定相关的大事。
小结“拒绝毒品,人人有责”已经成为当下人们的共识,随着国家对毒品犯罪的严格规定,以及缉毒警察在一线的英勇作为,我们的社会安宁越来越得到确定的保障。
随着当下禁毒教育在青少年中的开展,绝大部分的青少年已经懂得毒品的危害,相信总有一天我们的社会会真正实现“天下无毒”。
对于此案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