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下令给陈士榘处分,却被毛泽东一句话保护:再封你个更大的官

不可思议的想法 2025-04-12 15:34:42

【前言】

陈士榘,他打从秋收起义那会儿起,就一直跟着毛泽东搞革命,这么一路走来,最后做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里的大官。

在昏暗的菜籽油灯光里,毛主席亲力亲为,引领陈士榘进行了入党宣誓的庄严仪式。在红军的大队伍中,毛主席耐心地向陈士榘传授打仗的策略和方法。当陈士榘在战场上负伤,毛主席立刻安排人去探望,表达关心。就连陈士榘牙齿出了问题,毛主席也特批金子,帮他解决镶牙的事儿……有了毛主席的悉心指导和关怀,陈士榘成长飞快,到了1955年,他光荣地被授予了上将军的军衔。

【陈士榘入党宣誓的领誓人】

1927年9月份,毛主席发起了秋收起义。那时候,18岁的陈士榘已经是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一员了,他加入了卢德铭的警卫团,成为了一名战士,亲身参与了这场意义重大的武装反抗。从那以后,他就一直跟随着毛主席,走上了南征北战的革命道路。

起义的时候,第一师下面有四个团在打仗。其中,第四团的团长邱国轩带着自己的人马在战场上反了水。第一团呢,没打赢。第二团和第三团刚开始赢了几场,但后来也吃了大亏。特别是第二团,直接被打得七零八落,队伍都散了。那时候,正好是秋天,树叶都掉光了,四周一片冷清,气氛紧张得要命。陈士榘他们这些刚打了败仗的年轻战士,心里头迷茫得很,不知道该往哪儿走,只能在路上漫无目的地溜达。陈士榘心里头直犯嘀咕:咱们以后的路,到底该怎么走呢?

这时候,前线指挥部传来指令,让师部还有陈士榘带着的第一团和第三团剩下的队伍,赶紧去浏阳县的文家市集合。

有一天,陈士榘在文家市的村子入口站岗,当值星官。这时候,岗哨那儿走来了一位高高瘦瘦的男士,头发挺长,看起来有点累,但眼睛特别亮,闪着年轻人的那股劲儿。他瞅见陈士榘是站岗的头儿,就说了,他叫毛泽东,有急事儿得找卢德铭总指挥。

陈士榘虽然没见过毛泽东,但早就听别人提起过他的名字。现在亲眼看到他那种领导的气质,和蔼的微笑,还有平易近人的谈吐,心里就琢磨着,这应该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毛泽东了。

接着,陈士榘领着毛泽东往里仁学校方向走,打算去找卢德铭。半道上,他们偶遇了三营的杨立三。

杨立三给陈士榘引荐后,陈士榘这才确信,站在眼前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毛泽东。他心里头那个激动啊,还带着点紧张,结果一激动,连敬礼这茬都给忘了。

队伍继续朝着井冈山的方向前进,毛主席领着大伙儿穿过了酃县十都,来到了水口这个地方,他们把司令部安在了朱家祠堂。到了第三天,原先当师长的余洒度和三团的团长苏先俊,突然想要偷偷溜走。他俩神情慌张,行为诡异,结果被一营的哨兵给逮了个正着。打从上了井冈山开始,这俩人的不少奇怪举动,就已经让大家心里犯嘀咕了。

陈士榘朝他们喊道:“你们打算往哪儿走啊?”

这俩人说:“我们打算离开了。”

陈士榘直接问道:“谁同意让你们走的?”

陈士榘他们一通火冒三丈的追问,直接让那俩家伙瞬间没了以前当军官时的那股子傲气,脑袋一耷拉,软绵绵地回话:“是毛委员点头同意的。”

众人异口同声喊道:“没证件,这儿过不去!”

陈士榘他们把事情跟毛泽东讲了之后,毛泽东很是豁达,他说道:“要是他们想走,那就让他们走呗,没必要硬留人家呀!”

这让陈士榘从不一样的角度认识了毛泽东,体会到了他那宏大的气度和包容的心态。

1927年10月里的一个夜晚,对陈士榘来说是个重要时刻。他跟着自己的入党领路人何挺颖,一块儿来到了灵水县水口街上的一座祠堂,上了阁楼。

等所有人都到齐了,毛主席站起身,就站在那方桌旁边,神情庄重地说:“好了,咱们现在就开始入党仪式。”

接着,各个连队的党代表,也就是入党介绍人,依次讲述新党员的情况。他们详细介绍了新党员的履历和在政治方面的表现。讲完之后,毛泽东走到六位新党员跟前,郑重其事地问了个问题:“能告诉我,是什么让你决定加入中国共产党吗?”

想要改变命运,就得下定决心改革!

大家的回答都挺一致的,没啥华丽辞藻,就是实实在在、一心一意的态度。

毛泽东面露赞许之色,接着对新党员们解释了入党誓词的含义。讲完之后,他严肃地抬起右手,拳头紧握,引领着新党员们一块儿庄严宣誓。

响亮又庄重的话语在屋子里长时间回响。

【“你受处分不降职,我再封你个更大的官”】

长征那会儿,咱们队伍真是遇到了天大的难处,环境苦得没法说。就在这种糟糕透顶的情况下,陈士榘带着的军团教导营,人数莫名其妙地就少了几十号人。军团的老大林彪和政委聂荣臻一看,觉得这事儿得有个说法,就商量着给陈士榘来了个狠的,直接让他关了一个月的小黑屋,算是惩罚。

其实说让陈士榘关禁闭,但在长征路上,总不能真找个房子把他锁起来吧。所以,对他的处罚就变成了让他下马走路,身边只留警卫员和马夫跟着。红军翻过雪山后,前面就是无边无际的草地。就在这时,毛泽东又来到了兵团指挥部,跟着兵团一起行动。

陈士榘因为还在受罚期间,见到毛泽东时,脑袋里一片空白,不知咋开口。毛泽东一看陈士榘气色挺好,就笑着先开了口:“陈士榘,你这次挨了处分,状态还行啊!”

接着,毛泽东对陈士榘讲道:“你弄的那个民众情况调查,写得真不错。这次虽然挨了处分,但职位不动,我还要给你升个更大的官!”

陈士榘一脸困惑,瞪大眼睛直直地看着毛泽东,心里头直犯嘀咕。

毛泽东乐呵呵地笑道:“得了,你就给咱当那扎营的头儿吧,去前面开路,摸清老百姓的情况、政府的事儿,还有道路咋样,画个地图指个路,给房子编个号啥的……”

稍作停顿后,毛主席继续说道:“接下来,你得接手赵尔陆之前管的供给部长和司令部管理科长的活儿。”

这事儿让赵尔陆乐开了花。毕竟那时候东西紧缺得厉害,干这活儿真心不容易,赵尔陆感觉压力一下子小多了。

陈士榘压根没去细究那处分到底啥时候能结束,既然毛泽东都已经发话了,那他也就只能硬着头皮,去当个开路先锋,负责扎营的司令官了。

之后,陈士榘领着副手、侦查兵还有做饭的伙计,一路走在大队伍前头,他们立路标、分营地,还早早地架锅煮饭准备吃的……

说实话,陈士榘对这些任务根本不在话下,真正的挑战在于给养问题。一望无际的草地,走几十里甚至上百里都碰不到一个村子,吃的穿的用的都找不到。时间一长,战士们体力透支得厉害,还没法补充,大家的身体状况都大不如前,人员减少的情况也挺严重。

在对社会情况和敌情进行深入调研后,陈士榘仔细琢磨了一番。为了让部队更有战斗力,他琢磨着得减少行军的路程,多给大家一些休息时间。这样一来,战士们就能有更多精力去做群众工作,赢得老百姓的拥护和帮忙。

陈士榘心里没底,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跟毛泽东聊起了自己的想法。出乎意料的是,毛泽东特别支持这个点子。他回道:“咱们可以边走边歇,半天行军,半天干活,这样一来,部队肯定更有精神了。这办法不错。”

毛泽东听了陈士榘的意见后,决定让部队每天走大约40里路就扎营休息。这样一来,战士们都变得更有精神了,慢慢地,人员减少的情况也就不再那么严重了。

瞧见这番景象,毛泽东心里头乐开了花。

他笑起来特别淡定,满满的都是自信和幽默。他拿起纸烟,狠狠地吸了一口,然后慢悠悠地吐出一连串的烟圈。毛泽东盯着那些烟圈看了一会儿,接着转头瞧瞧聂荣臻和林彪,仿佛在跟他们聊天,又像是在对陈士榘说:“这次设营的司令干得好,我觉得,这比关禁闭管用多了!”

林彪和聂荣臻两人都不约而同地露出了笑容。

长征路上,不光陈士榘挨了批评,像黄克诚、肖劲光他们几个,心里也多少有点别的念头。等到新中国成立后,陈士榘就这事儿找周恩来总理问了问。周总理一听就乐了,回答说:“主席已经说过了,延安‘七大’时候就定下了,长征那时候受的处分,统统不作数。”

【“主席让我来慰问你”】

1938年3月份,17号那天,陈士榘是一一五师三四三旅的参谋长,他正忙着参与晋西那边午城井沟的一场战斗。

战斗打得正激烈时,突然间,一颗日军的炸弹朝着陈士榘头顶呼啸而来。陈士榘还没反应过来趴下躲避,就听见“轰”的一声,炸弹在他左边炸了。爆炸的巨大冲击力把陈士榘猛地甩进了一个战壕里,接着他就啥也不知道了,昏了过去。

这次受伤,陈士榘全身左侧基本没好地方了,不光是左耳朵鼓膜被震破那么简单。他的左胳膊断了,上面还卡着几片深深的弹头碎片……

情况这么糟糕,陈士榘肯定没法再留在前线了,没多久,他就被安排到延安拐峁的军队医院接受医治。

陈士榘在养伤的日子里,有一天,医院里头忽然闯进位女兵。这女兵说是专程来瞧瞧陈士榘的,随后在旁人的引领下,她就走到了陈士榘跟前。

这位女战士一瞅见陈士榘,立刻爽快地伸出手来说道:“是主席派我过来的,专门来看望你和王耀南同志,给你们带点问候。”

讲完之后,那位女战士掏出一封信,还有两百块钱,直接递到了陈士榘的手里。

陈士榘拿起信封,瞧见封面上一笔一划、大气磅礴地写着“给陈士榘同志收”。这竟是毛主席亲手写的!一刹那,陈士榘的眼里泛起了泪光。

毛主席在信里头问了问陈士榘身体咋样了,心里头对他可是盼着呢,就想让他好好养病,快点好起来,好再回战场上继续干……信不长,但那份情啊,重得很。陈士榘一读完信,心里头那个激动啊,跟火烧似的,恨不得立马穿上战靴,回到抗日的最前线去!

【毛主席亲自批金子给陈士榘镶牙】

第一次跟敌人“围剿”干了一仗后,陈士榘牙齿出了问题,疼得实在受不了,一咬牙就给拔了。没多久,他又加入了第二次反“围剿”的战斗。那次战斗他们赢了,牙也处理了,陈士榘心里那叫一个爽。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之后想装颗假牙,竟然成了个大难题。

接着,第三、第四、第五次反“围剿”行动接踵而至,陈士榘始终奋战在前线。战场形势那般紧张激烈,他压根儿就没空去弄他的牙齿。

长征路上,那困难是一波接一波,想镶牙?根本没法子。就这样,一直熬到了1938年,陈士榘在午城井沟那场激烈的战斗中挂了彩,伤势太重,只好被紧急送到延安拐峁的军队医院。这回,他总算是能歇歇脚了,同时也琢磨着要把镶牙这事儿给办了。

那时候,陈士榘提交了一份申请,毛泽东大笔一挥,亲自同意给他分点金子。但就算有了金子,想在那时候延安那种条件差的地方,把牙齿镶上可真不容易。

伤好以后,陈士榘跳上了一辆大货车,直奔西安,王震也坐在车上。因为路太难走了,货车晃得特别狠,王震气得直嘟囔,抱怨道:“这一路颠的,感觉五脏六腑都要被晃出来了。”

到了西安后,叶剑英帮忙找了好几家医院,但那些医院都说没法做包金镶牙的活儿。

1946年秋天的时候,陈士榘跑到重庆,跟周恩来副主席聊工作,中间又提起了自己镶牙的事儿。后来还是多亏了邓颖超,她帮忙找了个技术高超的大夫,这才把陈士榘的牙问题给圆满解决了。

【“你们做窝,他们下蛋”】

1958年夏天,7月份中旬的一个大热天,中央办公厅突然来电,告诉陈士榘,毛主席要他立刻过去一趟。陈士榘没顾上外面天气炎热,直接坐车就往中南海毛泽东那里赶。

毛泽东不在办公室里。陈士榘转头问了下警卫,警卫回答陈士榘:“主席现在在游泳池那边。”

陈士榘转身朝着游泳池的方向大步流星走去。远远望去,他瞧见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几位大领导正围坐在泳池边的一个简易棚子里,看样子,他们好像正忙着商量什么事情。陈士榘心里琢磨着,脚步不停,直接就往棚子那边去了。

七月份的中南海,天气热得跟火炉似的,但这儿绿树特别多,树荫下挺凉快的,再加上周围都是水,水面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风一吹,还挺舒服的。要不是现在情况特殊,陈士榘真想一头扎进游泳池,好好游几圈。可心里装着事儿呢,不敢耽误,于是他加快了脚步,赶紧去找毛泽东汇报。

毛泽东和周恩来先让陈士榘找了个地方坐下。

陈士榘讲道:“我接到中办的来电,说主席想见我,于是我就赶紧过来了。”

毛主席穿着白游泳衣,从藤椅上站起身,在屋里来回走着,对陈士榘说:“我特意叫你来,是想跟你商量个事儿。郑州那边的黄河铁路桥被洪水冲毁了,你们工程兵能不能去搭个临时浮桥呢?”

周恩来眼神明亮地瞅着陈士榘,随后开口道:“我得知工程兵已经在黄河上建起了桥梁。”

这时候,陈士榘终于明白了喊他来的用意,他连忙回应道:“去年吧,我在济南洛口那儿的黄河上,挑了个不是洪水期的时候,搭过一次桥。”

陈士榘身为军委工程兵的头儿,他心里清楚工程兵们的真实能力。就当时的装备和训练水平来看,那些在非汛期能轻松搭起的浮桥,到了洪峰汛期可就不一定稳当了。所以,陈士榘只能老老实实地把这情况跟中央领导反映。

听完陈士榘的回答,毛泽东愣了一下,没说什么,明显是在心里琢磨着呢。

周恩来接着讲:“铁道部的吕正操部长跟中央提了个事儿,说工程兵有在黄河上架浮桥的经验。然后,我们就跟主席、彭总他们几个商议了一番。”

其实,中央已经拍板决定了这事儿。国防部的陈赓副部长找陈士榘谈话,动员他说:“你看,黄河铁桥要是垮了,南北的交通主干线就断了,这对咱们国家,乃至全世界,影响可都不小。但要是咱们能把浮桥搭起来,让大江南北重新连通,那不就能好好展示一下社会主义制度的厉害,还有咱们军队的过硬实力嘛。就算搭不成,就当是练练兵,试试咱们的新装备新技术,也挺值当的!”

在这个过程中,彭德怀默默地坐在旁边,一直没开口说话。陈士榘心里明白,彭德怀身为国防部长,对工程兵的情况了如指掌,所以他也没再多说什么。既然中央已经有了决定,陈士榘就向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为了看看工程兵们的桥梁设备水平咋样,咱们就来个实战练练手,争取把那座浮桥给搭起来。

之后,初次尝试搭建没能成功,不过再经过整整一周的奋斗,工程兵部队最终还是在黄河上成功建起了浮桥。

没过多久,毛主席再次委以重任,让陈士榘担当起特种工程兵的头儿,还兼任政委,他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建原子弹和导弹的试验发射场地。

1964年10月16日那天,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声响,咱们国家的原子弹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这事儿一下子震惊了全世界。

新年到来之际,毛泽东大步流星地走进了首都军民联欢晚会现场。他径直走到陈士榘旁边,用他那坚实的手掌紧紧握着陈士榘的手,脸上洋溢着笑容对陈士榘讲:“得给你道个喜,你们工程兵可是立了大功,旁边站着的张爱萍和国防科委也出了大名。你们建好了基地,他们成功爆炸了原子弹,咱们中国说话有分量了!你们都是大功臣。”

【临终前的声音】

陈士榘这一辈子,都在为新中国的诞生和发展拼尽全力,但他的身体一直不太好。到了晚年,他的心脏病变得非常严重,尽管如此,他从来不让家里人用他的名头去搞特殊。

1995年的时候,陈士榘的心脏病又犯了,尽管被紧急送去了医院,但他的身体状况还是一天不如一天,衰弱得特别明显。在他快要不行的时候,心里还在一遍遍过着自己这辈子经历的事儿,那些风风雨雨,还有跟毛主席一起并肩作战的日子。

1995年7月22日那天,咱们的开国功臣陈士榘老将军在北京安详离世,他走完了86年的光辉岁月。

快不行的时候,陈士榘的老婆李峥,就是他后来的那个妻子,问过他这样一个事儿:你这辈子心里最爱的是谁?

她原本盼着丈夫能说出她心里想的那个答案,可出乎意料的是,当问起那个问题时,陈士榘仅仅简短地回了三个字:“毛主席。”

没错!陈士榘可是毛主席一手提拔起来的重要将领。他在革命道路上的一步步成长,都离不开毛主席的悉心教导和关怀。到了这个关头,除了毛主席,还能向谁汇报呢?

说实话,只有那些真正在那个时代摸爬滚打过的人,才能深切体会到,在老一辈革命家心里,毛主席那是何等的崇高和伟大!

3 阅读:407
不可思议的想法

不可思议的想法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