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易学“停闭腹式呼吸法”:流行欧美的运动呼吸训练法

卫昌国学说说 2024-11-22 14:56:49

有时候不得不为欧美的养生研究者赞叹,他们往往通过一个小技巧将其发扬光大,最后甚至成为了某领域的创造者。事实上,这些小技巧多来源于东方功法如禅、如道、如瑜伽。

譬如“腹式呼吸”法,公元前500年前《道德经》就详细讲解了这种呼吸法,所谓“专气致柔”、“虚其心,实其腹”。

然而,直到公元1914年,蒋维乔先生出版《因是子静坐法》讲解的腹式呼吸法反而是受日本冈田静坐法启发。虽然是以禅家静坐功夫为最高标准,但其核心理论基本沿用日本学者方法用现代科学如隔膜运动等解读腹式呼吸的重要性。

上个世纪60年代前后,北戴河气功研究中心刘贵珍等内养功法也借用了俄罗斯停闭呼吸法。

然,朋友们,停闭呼吸法,早在1700年前,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中就有详细解读,而且道藏中此类功法数不胜数。

可是最让人接受的反而是简单的停闭呼吸法。

为什么?

这是因为国学功法虽然牛叉,但是因为其要求过高,需要太多上下背景,甚至需要各种禁忌戒律、道德观念作为基础支撑,这就将很多人拒之门外。再加上训练方法要不神秘,要不全靠自己去悟,这就等于普通人基本上没有机会,或者说,没有耐心学下去。

学养生功者多会学腹式呼吸,然而往往会将其当成基础功、辅助功,不会专门去训练,结果不少人学习很多年,并没有真正掌握腹式呼吸法。

很多朋友所谓的逆腹式呼吸,其实是幅度更大的胸腔呼吸,结果是,幅度大,但呼吸深度没有形成。

鉴于此,今天介绍一种腹式呼吸闭息训练法。这种训练法是以顺腹式呼吸为基础。

一、放松训练

站着,坐着都可以,但要保持姿势端正。

1. 一只手放在胸部,一只手放在腹部肚脐。

2. 不改变呼吸方式,就用你平时的呼吸法,感受空气进入鼻孔、喉咙;

观察空气是吸入到胸部还是腹部?

观察每次呼吸时,是胸部起伏,还是腹部的轻微起伏?

3. 边观察边让身体放松下来,心里可默念“放松”,感受身体柔软下来,轻轻地放慢呼吸。

如果,呼吸紧张或者憋气,就不再管呼吸,放任身体回到自然状态。

每次训练不低于5分钟。

二、闭息呼吸训练

继续保持一手放胸部,一手放肚脐上。

1. 用鼻子慢慢吸气,感受吸气时,肚脐的鼓起并带动手向外移动,感受移动的幅度;

2. 闭息,直到有缺氧感觉(或用胸部的手捏住鼻子);

3. 慢慢呼气,感受呼气时肚脐内收,手向内移动,感受移动的幅度。

闭息可从3-5妙开始,可逐渐增加长度。每次训练不低于10分钟。

呼吸幅度可慢慢减小。

三、全腹式呼吸训练

全腹式训练可采取躺在瑜伽垫或床上的方式。

1. 躺在床上,两手平放身体两侧,屈膝盖,肚脐上放一本较厚的书;

2. 用鼻子慢慢吸气,肚脐鼓起,慢慢托起书本;

3. 放松,鼻子呼气,肚脐慢慢落下,书本回到原位。

注意吸气主动,呼气放松被动,如气球泄气,收缩腹部。

此训练需慢慢减少呼吸量,就能形成自然腹式呼吸,甚至感受不到呼吸。

此呼吸训练不管小腹,不管丹田,因此称之为全腹部呼吸训练,更容易养成呼吸与腹部起伏动作变成一体。

四、行走暂停呼吸训练

行走暂停呼吸训练是特殊的训练方法,特别适合改善睡眠和呼吸障碍(鼻塞和打呼噜等)。

行走呼吸训练可不管腹式呼吸,但腹式呼吸形成后,应自然腹式呼吸。

1. 边走边屏息:鼻子呼吸,舌抵上腭,正常走1分钟,缓慢呼气后捏住鼻子屏息(或自主屏息),保持行走,感受到中度缺氧,松开鼻子吸气;

2. 降低呼吸幅度:吸气后,用15秒时间,逐渐降低呼吸幅度,恢复到正常呼吸;

3. 重复屏息训练:鼻呼吸30秒左右,再呼气后屏息(或捏住鼻子),感受到中度缺氧后,松开手用鼻子吸气,调整呼吸幅度,恢复正常呼吸。

重复至少6-8组;大约10-12分钟。

早上一次,晚上一次,一天至少重复12次。

屏息的步数要逐渐增加,每周至少提高10步,最终可达到80-100步。

训练时,如果不好控制鼻子呼吸,也可以用胶布贴贴住嘴巴。

五、总结

上述训练法也源于俄罗斯暂停呼吸法,丹麦呼吸专家麦基曾将其运用于运动员呼吸训练以及亚健康人群呼吸调理。

其优点在于不必有过多的基础姿势,例如不必掌握丹田,不必管小腹实,只是单纯的练习腹部起伏和呼吸的一致,以及闭息的增加。相对而言,非常简单,而且训练比较系统,可操作性强。

同时,这种训练法也可以当成“观呼吸”训练的前置法,非常有效,有兴趣者可以试试。

不详之处可私信交流。

卫昌国学

2024年11月

0 阅读:1

卫昌国学说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