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作为我国世界遗产1号工程,跨越黑吉辽、河北、京津、山西、内蒙古、陕甘宁、青海、新疆、山东、河南等15省市区,总长度21000公里。如今留存的遗址主要由墙体、壕堑、界壕、单体建筑、关堡、相关设施等组成,总计4.3万余处。
本篇将和大家分享最后十处长城最具代表性的遗址景观。

张家口大境门:万里长城第一门
1、 北京慕田峪长城(第六批)
位于怀柔区渤海镇慕田峪村,享有“万里长城,慕田峪独秀”的美誉,现为国家5A级景区。
现存遗址修建于1368年明初,全长5400米,距今650余年。有俗称“牛犄角边”、“箭扣”及“鹰飞倒仰”等长城景观,墙体保持完整,其中三座敌楼并矗一台的正关台,为长城之罕见,它是明代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


正关台





2、 河北省大境门(第六批)
位于张家口市桥西区,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门”。建于明末1644年,距今近380年。
它由大境门、小境门、张家口堡和来远堡共同组成张家口大境门关。
“境门”意思是指边境之门,“大好河山”四个大颜体大字为察哈尔督统高维岳所书写。
大境门与居庸关、嘉峪关、山海关,并称为万里长城四大雄关,是万里长城中唯一以门命名的关隘,现为国家4A景区。




3、 陕西榆林卫城(第六批)
位于榆林市榆阳区,是明长城九边重镇之一。始建于明代1437年,距今近600年历史,现存城墙的墙体长5500米,高12米。
榆林古城的建筑布局被概括为‘南塔北台、六楼骑街”,由南至北依次分布着凌霄塔、文昌阁、万佛楼、新明楼、钟楼、凯歌楼、鼓楼和镇北台。
民宅分布城内市街两侧,30多条东西巷道与市街相通,至今仍保留有仿京式四合院民宅,这些建筑讲究对称布局,砌水磨砖墙,施飞檐斗拱,置雕梁画栋,故有“小北京”之称。






4、 辽宁中前所城(第六批)
位葫芦岛市绥中县,距山海关仅有17公里。该城总占地面积27.5万平方米,城墙长宽均为500米左右,接近正方形。
始建于明代1428年,距离山海关仅17公里,是山海关外的第一座军事要冲,海防与陆防结合的第一处。
也是国内所城中最能完整体现明代格局、规划意匠的实例之一,辽西地区民居的典型代表。




5、 河北万全右卫城(第六批)
坐落张家口市万全区万全镇,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1393年,距今600多年的历史,有京西第一卫 “活化石”之称。
明代按照“镇、路、卫、所、堡”的层级构建了完善的军事防御体系。
该城最初是根据整个长城防御体系需要全新规划建设的城池,如今是华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明长城军堡卫所之一。
卫城占地面积约2.68平方公里,东北部集中了较多建筑,有总督府、神机库、关帝庙、分司、长清楼、永安楼、武安王庙、东岳庙、龙王庙、马神庙、昭化寺等。

万全右卫城全景




6、 黑龙江牡丹江边墙(第七批)
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与海林县东北部的交界处,始建于唐朝,距今约1300年左右,填补了中国长城史上黑龙江省的空白。
它是古代渤海国城墙,总长度66公里。分土墙、石墙、山险墙、山险四类墙体,边墙的性质与作用虽与长城相同,但没有城堡、关城、烽燧等,也不见墙砖,而是在山林中依山势、地形地貌,就地取材、因材施用,土垒为主,沟谷处则以土石垒砌,还附建土筑、山头式、石砌马面而成。



7、 陕西十二连城烽火台遗址(第七批)
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是东周至明时期的古遗址,遗址存有21个烽火台,由于土台与潼关城基本连接,故称“十二连城”。
十二连城烽火台遗址近旁设置营寨(城)是必要的,除了保障烽火台的信息传达外,还有备战的作用,是潼关乃至关中地区唐宋以来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军事文明、社会文明的物质载体。


8、 陕西潼关古城(第七批)
位于渭南市潼关县,始建于196年东汉时期,距今1800多年。现存遗址地为公元691年唐代所建。上世纪60年代,因建设三门峡水库需要,潼关古城成为淹没区,曾与山海关并称“天下第一关”的潼关就此消失。
潼关地处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是东入中原和西进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故有“人间路止潼关险”之说。
在明朝潼关城作为重要军事治所,城池空前扩大。城墙周长11.2公里,高约16米,垛口更是高达30多米,气势恢宏,清朝康熙曾御笔钦赐“天下第一关”。






9、 兴武营城址(第七批)
在宁夏明长城沿线的诸堡寨中具有代表性,且保存较好,形制完整。
兴武营始筑于明朝1444年,距今570年左右。
城址平面略呈矩形,占地超过25万平方米,东、南、西、北墙分别长约614米、476米、586米和480米,城墙高度在8米左右。
筑城材料以黄土为主,夹有红土和小砾石,夯层密实,外皮原包有砖石,是明长城沿线最具有代表性堡寨。


10、 张家口堡(第七批)
始建于1429年明朝,已有近600年历史。是长城防线上的重要军事驻军城堡,以“武城”之誉而雄冠北疆。
张家口堡位于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交界地带,其建筑保存完整,在时间上融合了明清、民国的建筑特色,同时又具有多民族交融的建筑风格,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大型聚落群,保存着明、清时期修建的院落478个,堪称“明清建筑博物馆”。
张家口堡因万里茶道商业兴起,鼎盛时期票号、商号达1600多家,最高年贸易额达1.5亿两白银。




这些独特的长城景点,你去过哪些?
我是美遗文化,分享好听、好看、好玩、好奇的中国文化遗产故事,期待你的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