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接受孩子平庸不是失望心理,而是被这几个真相唤醒了

兰妈谈育儿 2023-11-30 22:05:07

文/兰妈谈育儿

在工地意外摔伤的舅舅,留下了中度残疾后我才明白

人生健康第一,其它什么都是零,教育孩子也是一样

昨天,和一位妈妈聊天时,说起了“接受孩子平庸”这件事

结果,却被接连三问:

“不接受怎么办?”

“难道真要把孩子逼跳楼呀?”

“你要是能教好孩子,那不如交给你来教?”

言语之间,有人觉得似乎嗅到了一股失望感

事实上,接受孩子平庸的本质不是失望心理,而是在养育的过程中被某些真相给唤醒了

比如,以下这5种教育认知,算是是鸡娃时代下放弃内卷的一种醒悟吧:

01

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养育一个孩子,我们很容易陷入学习好坏的对比、和功利心

可功利心之下,更多的是藏着为人父母过高的期盼、与焦虑

孩子呢,每天都在马不停蹄地成长,也需要足够多的能量

如果他们所经历的打击和焦虑越多,对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少一份内驱力

有一位爸爸的教育观念让人心生佩服

儿子喜欢足球,差不多到了“多看一眼比赛”就能高兴好几天的地步

那一年,足球夺冠比赛直播刚好是星期天

第二天一早,孩子要上学不说,上下午还分别有语文和数学的单元测试

妈妈一直催促说:“都几点了,明天还上不上学了?要是没睡好,明天的考试也好不到哪里去”

爸爸听后反而说出了不同的想法:“我觉得考试前多看一会足球赛,反而是一种解压方式,与其眼巴巴地惦记着睡不着觉,不如让他尽情释放自己,说不准明天还能跟今天晚上的比赛一样精彩,来个一举夺魁的惊喜呢”

看着父子俩的津津乐道,妈妈也不忍心破坏,第一次纵容了孩子的晚睡

结果,男孩看完足球赛后一改往日吊儿郎当的态度

临睡前特意检查了一遍书包不说,第二天一早又翻了翻平时都不看的课堂笔记

那天晚上,孩子还一蹦一跳地回家跟爸爸分享说:“果然,考试前多看看课堂笔记才是正理,今天的题目都好简单哦”

这就是手里有底牌、心里才不慌,机会也是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如果孩子永远是在父母的催促下去学习、去成长,那孩子根本就意识不到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所以,一个孩子的真正成长是少不了一些佐料,包括独立思考、自由选择、以及适当吃吃亏

就像同样的一条马路,只有孩子亲自走过一次后,他们才知道哪里有拐弯、还有多久到达终点

而父母能做的就是,就是把路腾出来让孩子自由去奔跑,哪怕摔倒了,能爬起来再跑的娃只会越来越坚强

02

拔苗助长的结果会衍生病态

孩子在什么样的成长阶段,就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水平

来自农村的单亲妈妈阿芳,为了养活孩子不得不到大城市打拼

在为了生活而奔波那些年,她才意识到“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

都说技多不压身,为了让女儿不会走自己曾经走过的辛苦路,她特意给孩子报了5、6个兴趣班

包括钢琴、舞蹈、书法、古筝、滑冰、游泳等等

也可以说,在多才多艺这条路上,妈妈是倾尽全力在培养

而在学知识这条路上,女孩却始终没意识到自己的内心

孟母三迁是为了孩子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单亲妈妈的养娃之路也不例外

从老家转学到县城,再从县城转到打工的城市

妈妈一直认为,只要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孩子就能学到更好的知识

可结果呢,现实给她重重一击

女儿每次一遇到学习有难度了,就直接罢学

不是说“太难了”、就是说“没意思”

看着如此摆烂的样子,妈妈气不打一出来,直接就抱怨说:

“别人都能学的东西,为什么你学不会”

“妈妈每天那么辛苦都是为了你”

“你如此摆烂,以后怎么办,对得起我每天的起早贪黑吗?”

没想到,在妈妈的严格要求和委屈哭诉下,女孩非但没有意识到自身问题,还满眼恨意地对妈妈吼出声:

“你能不能不要那么烦人,一天到晚就是学习学习,我以后过怎样的人生跟你有什么关系,哪怕是跑大街上要饭,我也愿意”

谁也没想到,倾尽一切去大力培养的女儿,最后反倒是生出了仇恨

这就是拔苗助长的结果,最后也只会衍生出恶性循环的病态心理:孩子渴望自由,父母揪着问题不放

所以,接受孩子平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逃离衍生病态的一种方式

你接受孩子的平凡,孩子才能从平凡中慢慢突破更多精彩瞬间,放低身段、降低期盼,也是父母看到孩子优点的必修课

每个孩子都是从平凡中优秀起来的,父母也是一样

不期待优秀、但求在平凡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03

鸡娃的红利最多只能吃几年

有一位妈妈告诉我

他的儿子小军,从小学到初一,班上的名次基本上就没有出过前十

这样的好成绩自然是少不了鸡娃的缘故

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最喜欢篮球的小军因为成绩不理想,被迫待在家里做很多课外作业

这些作业也都是妈妈安排的额外作业

刚开始,小军是一百个不愿意,每天都在想办法获得自由的新鲜空气

妈妈还趁机承诺说:“如果你的成绩每次都能排名前十,那就允许你可以做你喜欢的事情”

就这样,小军勤奋学习、努力做题,考试成绩也在意料之中蒸蒸日上

很多人都说“这就是鸡娃的效果”,事实上,鸡娃的红利期也就是那么几年

进入初中二年级以来,小军的成绩开始急剧下降,老师也专门打电话告知这件事

一次偶然机会,妈妈发现小军在写作业的时候脚下不安分,了解才知道是孩子心心念念的篮球

一怒之下,妈妈就把篮球给扔了,还警告说:“以后再也不准玩了,你成绩现在下降的这么厉害,不是贪玩惹得祸,还能是什么”

小军不服气,挺直腰杆顶嘴说:

“你整天就知道说我贪玩,一点都不知道我承受着多大的压力,每天连做梦都是你整天逼我学习、催我太慢,真是受够了,如果你真的觉得我那么差劲,那就放弃呀,反正我现在一想到要上学就头疼…”

小军的话让妈妈心一惊,她实在不能理解,为什么一向优秀的孩子如今会变得如此焦躁,对学习也没有多少积极性

带着这个事例,我特意问了问中午放学的女儿

结果她告诉我:“如果我心爱的东西被扔了,那我也一定会很伤心自责,总觉得自己没能保护好它…”

是呀!

我们总认为孩子学习不好就是贪玩所致,可一个连做决定资格都没有的孩子,他们又有什么勇气去面对自己的错误呢

所以,鸡娃红利最多只能吃几年

唯一能与挫折相抵抗的,是来自一颗永不畏惧的积极心态

我们也要坚信,孩子的当前状态并不代表就是永远,你相信孩子,就是孩子信任自己的底气

04

孩子的真正起跑线不是分数

孩子的真正起跑线是什么?

是父母的学历、家里有矿的富家条件,还是一开始的分数线呢

其实,这些都不是

记得女儿上一年级时发生了一件让我记忆犹新的事情

从小对画画特别感兴趣的女儿,每天最喜欢的就是剪剪、画画

家里能被剪的东西都被剪,家里能被画的东西也都被画

上幼儿园时总会觉得“也就是幼儿园能玩,上小学就没时间了”

可真正上小学后,书包里每天都是各种纸片、和画纸

如果不注意区分,你根本就找不到哪一本是语文书、哪一本是数学书

对剪纸画画的过度沉迷,也让我认为“学习不好就是乱剪乱画的原因”

为了改变现状我能想到的就是加大力度阻止,除了让女儿意识到“以后不能再乱剪乱画”,我也像很多鸡娃妈妈一样

每天坐在旁边不是盯着写作业,就是安排额外的练习题让孩子去做

本以为“学习就是把分数提升就行了”,可过度重视分数的结果,所引发的后遗症就是更多欺骗

比如,一到考试前就脑补各种作弊方法

当时,还因为考试东张西望,还被老师安排坐在和讲桌平齐的黄金宝座

又或者,写作业时明明是自己计算和理解方式不对,她偏偏犟嘴说:“老师就是这么教的,我的答案没有问题”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女儿是撒谎成性,直到班主任提醒说:

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胜负心强,你直接跟他们说不对,他们会觉得没面子,你直接让他们做xx事,被命令下也会觉得心里不平衡,我发现孩子平时很喜欢画画,你可以告诉她:“如果你把xx事做完了,我们可以一起画画做你喜欢的事情”

果然,按照老师的建议去改变后,女儿做什么都有了积极性

她也知道,只要能高效把作业完成,就可以有更多时间去做喜欢的事情

所以,孩子的真正起跑线是自身的上进态度,只要他们愿意做好的事情,那结果一定是全力以赴

能让孩子在健康、自信、又相对于自由的环境下成长,这也是父母改变孩子特别重要的一步

05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接受平庸

亲戚张阿姨,有一个海归女儿,女婿也是硕士研究生

爸爸妈妈两个人都是高学历,按理说他们生的孩子本该不会差,也是赢在起跑线上的书香世家

可事实上,哪有什么起跑线,有的只是孩子自己看待学习的态度

在高学历精英父母的养育下,他们的儿子小希却是一个吊儿郎当的大学渣

不久前,去张阿姨家吃饭时就碰到了这对精英夫妻

当时正是孩子们放学的时间点,前脚刚进门,就碰到小希一家三口火急火燎地赶回来

看着进门不闻不问、还不讲话的娃,爸爸批评说“还有没有礼貌,进门要打招呼,不知道吗”

妈妈呢,看了看学渣儿子,并没有批评,也没有拿别人家的孩子对比

她先是温柔地拉着孩子的手开始介绍说:“这是外婆的朋友,喊奶奶,这是外婆的侄女,喊阿姨,这是你爸爸的表妹,喊姑姑…”

一番形如流水的介绍下,看起来有些胆怯的小希就没有那么拘谨了,他开始一一打招呼,爽朗阳刚的声音也蔓延着整个房间

看着小希在妈妈引导下的前后变化,我觉得惭愧不已

每次一遇到女儿没有按照自己期望发展时,都忍不住要批评几句,有时候还喜欢拿别人家的孩子去做比较

小希妈妈也告诉我:“每个孩子都有他们独特的风格,也有他们自己擅长走的道路,我们当父母能做的,就是发现孩子的长处、避免和短板较劲”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接受孩子平庸也是这个道理吧

如果我们不帮助孩子发挥自身的长处,在短板的较劲中孩子只会丧失更多勇气

所以,教育孩子的最高境界是接受平庸,哪怕孩子当前确实在某个方面很糟糕,你相信孩子可以慢慢改变,那孩子在坚定的眼神中才会产生“我要改变自己”的信念

所幸,这个道理没有太晚去领悟

那么,关于接受孩子平庸不是失望心理这件事,大概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1 阅读:331

兰妈谈育儿

简介:专注于育儿解析